國產車會像國產手機一樣崛起嗎?

如題


謝邀 @gghhuu

曾經我也覺得有戲,然而這些年覺得沒戲了,當然我說的是傳統汽車。原因是我逐漸意識到汽車是個面向消費者的高端消費品,這就意味著這個市場理性程度不高,性價比曲線扭曲,同時對品牌忠誠度高,名牌溢價明顯。

對比商用車(卡車為例),賓士,沃爾沃,scania,man的技術顯然是更好的,然而國內市場90%以上的產品是解放,東風,重汽和陝汽等國產卡車。原因很簡單,卡車是個行業應用市場,是生產工具,嚴格追求最佳性價比,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中國卡車能夠實現頂級品牌80%的功能,某些功能甚至超過,價格只是50%。在這個市場中,可以說理性程度是非常高的,這也就是國產卡車能夠崛起的核心原因。回到乘用車,10萬塊錢的國產轎車的技術水平絕對夠用,車身非常堅固,然並卵,能買起20萬的合資車的絕不買國產,能買起30萬的進口絕不買合資,因為這是個面子問題,不是追求夠用前提下的便宜。國內消費者買車還是按照國產,合資,進口來選擇,而不是質量和性能,這就已經足以扼殺國產車了,因為不管做多好,你永遠是國產,你成不了進口車。

有人說國內消費者沒有日韓消費者的骨氣,但是這也不能全賴消費者,因為國產車的起步是山寨,是低價低質,已經完全透支了國產車的信譽,國產車這個詞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已經永遠不能夠再好了。二十年前竺延風一句中國汽車還要忍得住二十年的寂寞被噴成了狗,無數國產車揭竿而起,聲稱要造國產車趕英超美。二十年過去了,事實上國產車的絕對技術水平不用說比歐美,就是比日韓依然不足,國產車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已經很難再改變了,就算現在有些企業的個別車型真的靠性價比可以一戰,於事無補矣。


政府搞計劃經濟,在新能源上強行上規模是有機會的。

特斯拉一年才幾萬輛而已。政府強行合併一家年銷量幾十萬的企業,依靠自然積累,分分鐘滅特斯拉。

三電技術都沒有絕對的領先,上游也沒有壟斷起來,我國還有稀土資源的優勢。

機會很大。

燃油車麻煩一些,強行合併出來一個豐田或者大眾還是很難得。供應鏈也搭起來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學韓國慢慢來,政策給力的話製造一兩個世界級巨頭還是可能的。

10多億的大市場,利用好了大有可為,汽車的問題是漢奸太多,合資合成了利益共同體。大市場被瓜分了。

汽車的零件太多,有些還有利益關係相對封閉。手機上面,oppo能買三星屏幕,mtk的soc。汽車上,奇瑞買豐田的發動機,混動系統就比較難。

公開賣的,自主量又不夠,買的質次價高。

要解決就是強行上量,計劃經濟,破除地方保護。

全國所有公車,國企車,事業單位車,計程車,約租車……,只要政府能控制的車,只允許兩三個平台車型(只有一個會缺乏競爭)。

強行上量,就會製造出一個大客戶,解決配件質次價高的問題。量大還可以逐步建立自己的產業鏈。

一年幾百萬台發動機的需求,建立一家高水平的發動機廠就有利可圖。這家廠有穩定的收益,有資源去研發,逐步積累達到高水平就有可能。

發動機人家積累的時間長,追起來慢,而電機就是更快,我比特斯拉賺錢多百倍,工資高10倍,挖人就是了。全球一流人才過來,幾年世界領先的位置就變了。

蘋果以前手機cpu用三星的,收購一家設計公司挖幾年人,現在cpu是最高水平了。有錢,人才不是問題。


我覺得國產車的營銷手段要向國產手機看齊,什麼時候汽車界大佬能在weibo上成為明星,國產車的崛起就不遠了


國產手機的系統和CPU核心技術都還是國外的。談不上真正的崛起。不要說華為,它不能代表整個中國手機行業。


手機沒有合資品牌,中國的乘用車市場被趙姓買辦把持著。


中國還有很多窮人,得窮人者得天下,海爾聯想小米華為都是這麼走過來的。便宜的國產車離窮人更近,而中國的工業與教育環境給了國產車進步的基本保障。


我覺得國產汽車最終會實現逆襲。這和消費者成熟程度有關!過去手機還是奢侈品的時候,國產手機通過山寨,逆向研發,硬是把手機價格拉了下來。很多人崇尚諾基亞,可更多的人選擇山寨。儘管質量差,但5比1的價格讓國人想要諾基亞都不得不理性。市場給了國產手機留足了逆襲的空間。隨著高鐵線路不斷延伸,航空工業不斷發展,更多的消費者選擇代步而非自駕長途旅行。隨著保有率的提高,更換新車的需要,很多家庭在選擇汽車上都會認真考慮實際用途,慢慢地國產銷量開始上升,市場佔有率會逐步攀升。如此一來,高價高利潤的進口車,銷量的下滑與產能擴大形成的供需矛盾,迫使合資車降價打壓自主國產車。一旦降價,進口車,合資車的裝B作用就會減弱,比如蘋果,人人都買得起,就沒有撐面子的作用了。屆時國產車完成逆襲的機會就來了。應該在7年左右,請拭目以待。


以前我覺得很難有機會,現在我覺得會!

因為有些東西,它有臨界點,就好像量變到質變一樣,不到那個點,你就看不到希望,哪怕這個過程經歷了20年,甚至更久!

現在,有些條件開始慢慢具備,新的汽車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國人的認識,富裕程度,大學教育,等等,有時候一些很小的事情,需要具備很多外界的條件才能發生巨變,這和現在的中國足球有點像!哈哈,沒有其它意思,一個國家體育運動的發展,不僅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氛圍,還有從事這行的人的共同努力,他才會有起色,才可能探索出適合的道路。

現在無人駕駛,車聯網,新能源,可以說是汽車發展的最新方向,看看我們現在的情況!中國最有錢的企業現在都在投資這方面,騰訊,阿里,百度等;北汽,比亞迪,江淮等的電動車;上汽,長城,吉利等,自主開發也開始走向正軌。所有這些,都在推動這中國這個十萬億級的產業邁向成功,這是需要一個真正的節點,現在看來大概在2025年左右! @億南@gghhuu 謝邀


什麼時候把買辦消滅了,國產車就會立馬崛起。汽車又不是什麼高科技


很難說,國產手機的崛起是乘了時代的大巴車,手機的核心硬體方面,放在國家硬體來說,我們國家的電子類硬體還是走在前列的,從研發時間來講,數碼這個東西,很多都是一點就通,就差一層窗戶紙,可是汽車不同,從最基本的金屬材料性質來說,我們整個國家的水平都是很低的,雖然我們國家也在大力發展,也成就矚目,可是相比發達國家的冶金業來說,我們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國家層次的強大才是真的強大,中國強才能國民強。


這個很難以預測,任何一個領域的發展,不但要考慮自身的努力,更要注重歷史的進程————一個長者的教誨。

我個人主觀覺得國產汽車若是能達到目前國產手機在國內和國際的地位,那時便是祖國真正崛起的標誌,而中國智能手機崛起的背後是國內中產階級崛起,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這個時間用了多久,四五年而已,國產手機的成功當然有著功能機到智能手機轉型的這個大氣候的影響,但更有國內中產階級巨大消費力提升所帶來的自信和觀念提升的影響,多年前我們買手機是為了打電話,後來有段時間我們買手機是為了裝13,再後來我們買手機就是為了更方便的生活(諾基亞到蘋果到中華酷聯),這條路和美國人百年來買車的心態變化何其相似,只不過汽車和手機要引起人們心態這一系列的變化所需的時間不可同日而語,手機我們用四五年,而汽車我們可能需要四五十年,有人覺得我過於樂觀,因為歐美汽車發展都是歷經百年沉澱,但是看看我們的鄰居日本,從山寨到現在的成就用了幾年?對於已有基礎的國產汽車廠商,又有著國內的日益強大的工業能力的支持,我相信時間不會比日本長太多。對於未來,很抱歉我依然不敢預判,但卻仍保持樂觀,希望中國的汽車廠商們能在新能源領域再創奇蹟,彎道超車。


會,消費者不是傻子,當國產車質量追平合資車,價格又比合資車低的時候就可以反超了!

手機也是靠性價比反超的,時間問題罷了


大家都在說,國產車和合資、進口車差距很大,可是作為一個國產車用戶,也開過許多進口、合資車的,包括豪華車品牌的,為什麼感覺不到這種差距呢?反正作為日常使用,無論從舒適性、故障率、操控性方面、油耗都感覺一樣一樣的,至於發動機性能,比如以百公里加速,那玩 意對日常開車有影響嗎?很小吧,又不上賽道。追求高加速性能,國產的也有加速快的啊。油耗國產的也不高啊,怕高油耗買小排量就行了嘛。我的國產車,開了5年也沒什麼毛病啊。


很快就會。2017年二月,家用轎車Suv這兩塊,國產車已經佔了48%,這個比例已經相當高了,美國市場美國車占的比例都沒這麼高。當然,至於未來,電動車,除了美國,其他國家估計日本德國比中國牛逼不到哪裡去


得屌絲者得天下,這話也適用於國產車!


手機早就崛起 現在華為都多少錢 以前用三星和蘋果現在都不用了 黑粉別出來搞事 現在外國人多看得起中國 都說我們有錢 汽車也不錯 wey 和傳祺 傳祺 GA8真心有誠意 打敗韓系和美系 中國繼續下去有搞頭 永遠支持國產 祖國有這樣一天不容易 支持國貨


已經崛起了啊,蘇州這種買車很要面子的地方,博瑞都能經常見到


要回答國產車能否像國產手機一樣崛起,要先明白,什麼是崛起,銷量,利潤,零部件,軟體,

如果只看銷量,手機行業的確是已經崛起了,蘋果只有10%左右的市場份額,加上三星也就20%左右的市場份額,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也僅有50%左右,而且前幾名里沒有一個自主品牌,國產車對比國產手機的確需要崛起!

如果只看利潤,據我的了解,長城,長安,吉利,比亞迪,奇瑞等一大堆自主品牌確實是在盈利的,而且相對製造行業平均5%的,他們的利潤率還不低。相比的手機行業也是慘不忍睹「從銷量來看,三星的佔比為23.9%,蘋果為17.2%。從利潤來看,蘋果佔據了智能手機市場的91%,三星則為14%。兩家公司的合計利潤達到105%,也就是說,雖然部分廠商的銷量不錯,但是他們卻出現了運營虧損。」這段是15年全球的匯總,可見一大批國產手機是在虧損的。國產車難道要學習虧損?

從零部件上看,手機的核心半導體零部件幾乎全是進口,半導體前五十名里,中國的幾乎沒有,慘!!!而汽車零部件,真的是大哥不說二哥,這玩意更慘,前一百名的零部件,中國的屈指可數,還是一隻手哦!手機和汽車有誰崛起了么?

再看軟體,手機的核心是安卓,軟體是谷歌的,一旦收費(免費快到期了)手機行業一個比一個死得慘。至於汽車行業,,,涉及到控制類的零部件,軟體全是人家自帶的,等於完全被控制。有誰是崛起的嗎?

總得來說,汽車和手機,兩個大廢物,有誰能恬不知恥的說自己是崛起的?如果一心為了銷量,通過市佔據來評價是否崛起,只需要把當前汽車的價格再降30%,自然可以達到,但是意義何在呢?


手機不算崛起,什麼時候趕上三星再說吧,三星離蘋果還有一段距離呢。別忘了蘋果的利潤。汽車能穩住15萬以內的市場就很不錯了,20萬是個大坎,樂觀估計2025年中國汽車在20萬這檔有一定地位。


1.國產手機價位旗艦機在2000到三千,是普通人一個月半個月工資而已,就算用著不好,用一年丟了也不心疼,這還沒算非旗艦機。

2.汽車的價位是普通人兩人一年的工資水準甚至更高,是屬於家庭的大件,普通人可以一年換一個汽車么?就算有錢人家也會買豪華品牌。所以,汽車跟手機做比較個人覺得沒有可比性。

現在大街上國產汽車越來越多,銷量也越來越好,只要扎紮實實做車,不浮誇,我相信會有出頭的一天。

看到樓上的一個評論說現在什麼產品全球化,蘋果也在富士康做,三星也用安卓,最後我只想說,沒有核心技術,你就只能喝湯。你就永遠在產業鏈下流,別人吃肉,你喝湯。所以不管汽車手機任何產品沒有核心技術就是扯淡。

睡醒寫的,迷迷糊糊,隨便看。


難,我認為國產手機是彎道超車,正好踩在了功能機向智能機發展的節點,同時谷歌提供了系統,高通聯發科提供了CPU,富士康提供了代工。汽車產業非常成熟,希望電動車和無人駕駛方面能有突破吧。


年輕人不要一下子老想搞個大新聞

也不要一下子天天念叨要趕美超英

天天喊著口號沒有人關心零部件的公差

大家都想著彎道超車就沒人真正做實務

靠概念拉起來的那叫泡沫

英美工業發展

從文藝復興到兩次工業革命,

都是論百年的祭奠

振興和崛起是干出來的

不是瞎逼逼吹出來的。

拿起你的西叭拉(扳手)

從螺絲釘開始擰起吧


難,手機不太需要什麼核心技術,汽車卻需要


推薦閱讀:

為什麼「1.5T+DCT」組合越來越受歡迎?
中國的汽車主機廠會否太多了?
如果將九零年代的經典跑車復刻,在中國會產生什麼樣的社會認知、地位,口碑和形象?總體上的產品前景如何?
你見過最丑的車標是什麼?
國產車比合資車差在哪些方面?

TAG:中國製造 | 國產汽車 | 國產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