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作為非新聞專業即將踏入記者崗位,需要儲備怎樣的知識呢?
比如說看什麼專業書籍之類的。差不多還有一個月就開始實習了。我是學環保的
利益相關:
本科專業中文,考研跨考新聞。悶聲作死失敗,如今在學做人。
你的專業很有意義。一個好的記者需要對自己采編的新聞有敏銳的感覺和準確的把握,如果缺乏知識,僅僅了解「新聞學」專業知識,那不可能成為合格的記者。題主如此鄭重的對待自己的職業,是非常好的開端。
建議題主了解新聞采寫的原則,特別是涉及內容和人名的排序和避諱的方面,注意你的立場。你是中立的,但是絕非絕對中立的。這些「潛規則」是不可以踩到的「地雷」,書本上不講或者含糊其辭,但是本科新聞學專業課堂上必定反覆強調。我高三的時候,第一次被《大河報》記者採訪。事畢,我問那位記者叔叔,他覺得自己的專業怎樣,我以後擇業會考慮。他回答我:這一行很累,生活不規律,但是看到自己的報道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非常有成就感,這就很值。我是個懶人,這個回答讓我斷了作記者的念頭,但是對這個職業多了幾分崇敬。希望題主工作順利,成為一個好記者。 我不是新聞工作者(我是古代文學史研究者),但是我有必要告訴你一些記者的原則——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神聖的底線。【例如古代文學修史時,要堅持「信以傳信,疑以傳疑」、「不虛美,不隱惡」的原則。實事求是的撰寫稿子應該是文學和新聞兩個專業的共識。】新聞界有「三要一不要」原則:
【三要】——(進階原則)第一,要多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知識水平)第二,要求事實,否則報道上出了偏差你要負責任的。(道德水平)第三,要勤鍛煉,我國記者必須比其他國家記者跑得快。(身體素質水平)【一不要】——(底線要求)不要「聽得風就是雨」,動不動就想orz一個大新聞。什麼行業都要腳踏實地,踏實工作。「三要一不要」原則解答了「怎樣做好記者」和「做怎樣的好記者」的問題。只要題主是好記者,你說我們怎麼能不支持好記者?我也是非新聞專業做記者的,以我觀察,身邊至少有一半記者都不是新聞專業出身。說點經驗吧。
你作為記者,主要的工作是生產新聞稿。大致分為三個步驟:1. 通過採訪、實地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收集信息;2. 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判斷和整合;3. 寫成新聞稿。
通常來說,非新聞專業出身的記者更可能被分配到和他原本專業有關的新聞領域,比如提問者是學環境保護的,那麼如果我是他的部門主任,可能會傾向於讓他跟進環保局以及其他環保相關業務。他們在步驟2上天然是強於新聞專業學生的,但是在1和3則未見得。
步驟1呢,個人感覺是看書不會有太大的幫助,主要靠自己感悟以及老司機帶路,干幾次活就有感覺了。個人覺得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請千萬記得和採訪對象之間保持平等的關係,不要因為他是富商、明星或者高官而變得諂媚,也不要因為他是平民乃至看上去很可憐的人而同情心泛濫。
步驟3則看你自己了,有些人就算不是新聞專業的也有成熟的寫作能力,有些人則需要一點點地練習。如果你的寫作能力不錯,那你強化一下新聞稿的寫作規範(比如電頭導語什麼的)就可以上崗,如果還有差距的話,找一些新聞類的教材或者大媒體的作品集學習和模仿吧。
當然了,如果你被分配到了非本人專業的新聞領域,步驟2同樣需要鍛煉。看你搞什麼領域的新聞就學那個領域的知識吧。你的環保知識就很有用,然後多關注我國政治體制,法律(民法刑法之類),和一些相關的常識就可以了,剩下的可以在採訪里慢慢學。然後,找最近兩年的本地報紙看看,好歹你得知道本地有幾個部門事兒多,什麼時候什麼事該什麼部門出馬,主要市領導的名字,分管範圍等等吧。提前知道這些,比工作時再學方便很多。樓上某個匿名用戶光知道在不了解一個行業的時候就根據自己的片面了解瞎表態,實際上這種人的水平么,你知道的,多讀了點書就不會這樣了。呵呵。
當一個記者的第一步是什麼?學會採訪、學會提問題。
那應該怎麼提問題呢?不預設答案、拋開個人立場、學會平視。
做一個好記者除了勤奮好學、可能也極需要天賦,有時還需要運氣。但做一個合格的記者只要做到:多看、多問、多做準備,採訪的時候讓被採訪者有說話的慾望,還有就是儘力的客觀公正,不要企圖告訴讀者什麼,讓事件自己呈現、讓讀者自己判斷。其實你自己需要懂的真的很少,關鍵是要拿出一個「我確實不懂,所以來真誠求教/了解」的態度,不管是在你看來多麼「簡單」或者「確定」的事情。我舉個例子吧:曾經有一個母親哭著來找我,說和前夫離婚後,兒子受到前夫和後媽虐打,自己想見兒子見不著,跑去學校老師偷偷告訴她兒子被打傷了。聽著很傷心很無助對不對?然後我向學校老師求證,對方表示情況確實像這個母親說的這樣。覺得前夫就是一個禽獸是不是?然後我繼續聯繫這個前夫,前夫一聽我表明來意,馬上就發飆了:「那個女人是個神經病!你們這些記者不要來打擾我!」然後就打算掛電話了。遇到這樣強硬的態度你怎麼辦?不過是一個小新聞,沒什麼太大的價值、不會引起領導重視,每天又有發稿量的壓力,比較常見的做法就是寫個短新聞,結尾寫聯繫這個前夫但是對方拒絕採訪。這是很常見的做法,但是這樣做夠好了嗎?這樣的做法甚至談不上合格,因為你並沒有讓關鍵的被採訪者願意說話,事件的呈現中也缺少了一個重要緯度。我的基本的職業道德告訴自己,必須要儘可能採訪到這個前夫的說法。那怎麼讓他願意開口說話呢?不質疑、不興師問罪、不帶入個人情緒和立場,告訴他「我不知道你前妻告訴我的是不是真的,我能聽出你也覺得很煩,可能也有委屈,能告訴我嗎?」然後花了差不多半個小時聽他發泄,然後就從他一開始很想掛電話,到我覺得採訪得差不多該掛電話,但他很想多說幾句不願掛電話。好了,各方面你都採訪到了,盡量客觀地把它組織呈現出來,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這個前夫該受到道德批判或者懲罰嗎?那就和你沒關係了。最後加上律師採訪說明如何從合法角度來解決問題就可以了。不要開上帝視角、不要帶審判心態。我當記者時間不長,後來也沒做記者了,但是現在想想,最重要的一條應該是學習如何做到「出淤泥不染」,不要被身邊那些隨意的、懶散的「老記者」們帶壞了,在所有現實壓力下守住自己的職業底線,然後多向身邊優秀的「老記者」們學習吧。因為想要偷懶、取巧地寫一篇新聞稿方法有太多了,而扎紮實實地採訪、寫作並且看不到什麼短期收益是很常見的情況,你能沉著心態選擇後者嗎?
常識比知識更重要——我是一個從讀書時就不想從事記者職業的人
「想要做一個合格的新聞人,首先你要做一個合格的人。」
——本科時新聞學老師上課說過的一句話。雖然沒有成為新聞人,但是一直銘記到現在。
當時老師講了《飢餓的蘇丹》和凱文卡特給我們聽。
————先佔坑再填是我的習慣—————
下課填坑………也可自行百度。從目前許多記者表現出的知識水平來看,你幾乎什麼都不用學,甚至還要擔心自己知識太多了。
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必然的,但是需要學習什麼?看什麼書?等到你走入現實工作之中遇到問題你自然就知道該砍什麼書了!從你所提問及表述中看的出來你還是用著在象牙塔里的生活思維幻想著今後的工作生活方式。等你走出象牙塔,你自己就是自己的導師了,到時候現實會讓你學會一切!
你知道嗎,在很多傳統媒體選人的時候,新聞專業的畢業生不是首選,可能是中文專業經濟學專業甚至是社會學專業的人,都比我們這樣科班出身的人有優勢。為啥?因為新聞無學。就是什麼都懂一點但是都不深入。但是新聞領域越來越垂直,只有深入了解這個領域才能有更深刻的報道,新聞寫作的手法都是後期可以培養和鍛煉的,但是經濟學理論卻不是一下半會就可以搞懂的。所以你說學新聞還有啥優勢?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的新聞敏感性強於非專業的人,但更多的人時候是會被所謂的專業思維限制住角度,喪失了很多好玩的角度。綜上,還是覺得看個人的能力,與是否科班無關。
不知道你是哪類記者,比如說娛記或社會新聞一線?或負責司法口等。媒體記者正常都是分類分口很精分的,但無論哪類記者,能告訴你的是:現實和你如此隆重的想像可能不一樣……(中性句)
做媒體的目的是為了廣而告知 勿忘初心
說點負能量 本科新聞學 如果寫領導稿子 職務不要錯 很多領導 官大小順序不要錯 尤其是公家單位的媒體 更細心著
歪個樓,人家讓你寫什麼你就寫什麼就是了,先保證自己能生存下去並且有許可權獲取信息,碰到揭發之後能快速傳播並造成巨大社會影響從而使自己收穫榮譽的同時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的事情,就毫不猶豫地揭發之,就是這樣。
不要用自己淺薄的醫學知識去評價別人五年甚至更久的刻苦學習以及十幾年的工作經驗。事件的跟蹤,有頭沒尾的新聞不少!語言客觀真實,不帶有個人的情感色彩、沒有根據的臆想。
新聞相關應該是技巧更多吧。
不知道你是哪種記者,是只負責寫的編輯記者還是負責採訪的記者,還是負責調查的記者。
但無論如何,記住一句。
讀者只對地理或心理上親近的新聞報道感興趣。
你的報道要想有人看,必須抓住讀者的心理。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哈爾濱松花江打遊客事件?
※我是報社新媒體編輯,遇到那種不看內容就罵「小編傻逼」的人怎麼辦?
※拒絕快餐類的新聞APP
※如何看待中國在冊新聞調查記者僅剩1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