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所謂成功學的定律存不存在邏輯謬誤?

丟了一顆釘子,壞了一隻蹄鐵;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這告訴我們細節決定成敗。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總覺得哪點不對。


不覺得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嗎?我們從小到大沒少被這種邏輯虐啊!滑坡謬誤大概是流毒最廣的一種邏輯謬誤吧。小時候父母、老師,長大後領導、朋友,都很擅長用這種邏輯給我們製造出一種險象環生、步步驚心的艱難人生圖景,就好像你只要踏錯一小步,就會從一個徒坡上直接滑落到坡底。既然你不想掉到坡底,那就別邁出第一步。最可惡的是,他們欺負我們年幼無知,或者討厭我們年少輕狂,連滑坡都懶得製造,直接告訴你邁出去就是懸崖了。父母說,你不認真做作業,長大了只能去討飯。老師說,你不認真聽講,以後就只能去社會上當小混混。領導說,你早上起不來是吧,很快你就不用起來了,社會把你淘汰了。

滑坡謬誤本質上是一種虛假原因謬誤。它利用你最深層的恐懼感,在你的行為和你最恐懼的結果之間強拉一條脆弱的因果鏈條。它之所以能夠讓你相信,是因為你的恐懼。臨床心理學家也把滑坡謬誤叫做「災變恐懼」。某類心理病患會認為,一件小事會導致絕對的災難。

其實,草率地設想因果關係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趨向。如果它是一種病的話,那絕對是流行病,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為什麼會這樣呢?(注意,開始犯病了)可能是因為人類需要一個有因果聯繫的、穩定的、可預測的世界,來抵抗絕對存在的無常。

還是讓我們回到如何治強拉因果病上來吧!

這種病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方式,除了前面討論的那種;還有多種經典形式,例如:

許多人都是因為堅持到最後五分鐘而獲得勝利和成功。(A發生後,B發生了,所以A引起了B)

成功的奧秘在於目標的堅定。(ACDEFGH….導致了B。所以,A導致了B。)

怎麼治呢?首先,要搞清楚確立因果關係的條件。有A就有B;無A就無B。那麼,A才是B的原因。你經常可以從媒體上聽到,科學研究發現,A導致了B。你馬上就相信了它,因為科學研究總是嚴謹的。很不幸地是,大多數這樣的宣言都是對研究結果的一種誤讀。

只有真實驗研究才可以確定因果關係。在真實驗中,研究者通過操縱A來觀察它對B的影響。而大多數人類學、病原學、管理學等等的科學研究,都沒有辦法進行真實驗研究,只能進行自然觀察、參數估計和相關研究。比如你想知道生吃大蒜是否能抗癌,如果要確定生吃大蒜與癌症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你得控制所有其它因素的一致性,從而排除它們潛在的影響。但是你沒辦法做到,所以你沒辦法說生吃大蒜可以預防癌症。所以,記住,大多數研究結果只是告訴你相關關係,而不是因果關係。你得搞清楚相關關係跟因果關係的區別,記住確立因果關係的條件就是為了這個,嗯。

然後,再了解一下自然語言中各種各樣的表達因果聯繫的方式也是有幫助的。下列詞或短語都有可能是在主張一個因果關係:

A產生B;A使得B;A通向B;A創造B;A說明B;A造成B;A發生B;A決定B;A是B的來源;A導致B;A是B的源頭;A生出B;A引起B;A使B通過;B發生於A的影響。

發現了沒?這些句式被大量地用於成功學的名言中。現在你知道怎麼去質疑和檢驗它們了?


這段話只片面強調了「有這個可能,而且後果很嚴重」,無視了「這個可能發生的概率非常低」這一點。


①丟了一顆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A→B 只是充分條件

而「細節決定成敗","決定」是指充分必要條件。兩者顯然不等同。

②「許多所謂成功學的定律存不存在邏輯謬誤?」

成功學定律的邏輯大多為歸納推理,歸納推理難以自圓其說,通俗來講是正過來可以反過來不行。

③為了提升鼓動性,成功學定律大多採用演講技巧。修辭愈多,邏輯愈混亂,很多看似偉大的話其實是遠遠不能被奉為真理的


鐵蹄我不知道怎麼釘的 戰馬被一個壞鐵蹄弄死再死一個戰士也不奇怪

因為死了一個戰士所以一場戰鬥,這種仗也敢去打不是傻逼么

輸掉一仗結果全盤皆輸,說明整個戰爭打起來的時候本身就是冒險,瞧瞧美國珍珠港

應該保證即使是戰士死了戰鬥能接著打,戰鬥失敗了仍然有退路,如果國家命運交到一個釘馬掌的工匠手裡面亡國也算是活該

戰士:怪我咯

這個故事應該告訴我們一定要考慮可能的風險, 並且應當保證一定的風險規避能力

如果得出的結論是

1、做最好的希望,做最壞的打算

2、十倍則圍之,五倍則攻之。 不打無把握之仗

成功學定律在邏輯方面頂多只能瞎貓撞死耗子碰對幾個而已


邏輯單獨看,只有邏輯的對錯,邏輯不是現世


推薦閱讀:

怎樣選擇朋友能讓你的後半生閃閃發光? | ?「余莉開講」第15講上
《哈佛女孩劉亦婷》是如何毀了你的童年的?
315打假為什麼不打成功學?
有些人天生就不屬於他們出生的地方

TAG:哲學 | 邏輯 | 成功學 | 邏輯謬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