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如何學習(1)學習的本質是什麼?
大家好,歡迎來到認真想的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系列課程。在這節課中,讓我們來理解學習的本質是什麼?理解什麼才算是學習,什麼並不是學習?並且,我們還要學會在心態上維持終身學習的習慣。
人類的信息處理模型
大家知道,計算機俗稱電腦,它是一種信息處理機器。我們通過鍵盤、滑鼠、網線等工具往計算機中輸入信息,信息轉變為電流編碼的二進位信號,經過CPU等組件的處理,將通過顯示器、音響、印表機等設備實現信息輸出。
電腦可以實現信息輸入、信息處理、信息輸出這三個功能,人腦同樣也能做到。
我們人類所輸入的信息是多種多樣的,有觸覺信息、嗅覺信息、味覺信息等,最重要的是視覺信息和聽覺信息。這些輸入人腦的感官信息會變成神經信號,在神經系統中得到處理。人類有意識的思考過程和無意識的思考過程,就是人類處理信息的過程。我們所輸出的信息也有很多種,它可以是做出某個決定和選擇,也可以是一個肢體動作,還可以是說出的一段話。
等等,大家先別走!我的稿子沒有拿錯!
在「信息大爆炸的生存指南」這個課程模塊中,開頭也是講人類的信息處理模型。在「學會如何學習」這個模塊的開頭,我們需要了解人類學習行為的本質,也要理解人類的信息處理模型,也要將人腦和電腦進行一個系統性的類比。
下面,我們就從5個維度來對比電腦與人腦:
1.成熟時間:電腦的出廠硬體配置是固定的,幾乎不可改變;人腦的出廠硬體要經過約20年的發育才變得成熟 ,終生都在慢慢改變。
2.增強功能的方法:電腦通過安裝更多的軟體實現更多的功能;人腦通過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實現更多的功能。
3.計算方式:電腦是集中式計算,速度上限由系統中速度最慢的零件決定,一旦出現故障,整個系統都無法運行;人腦是分散式計算,靈活性和抗干擾性更強,某個部件出現故障可由其他部件代替其運作。
4.信息的短時快速存取:電腦中的內存容量小、速度快,斷電後信息就消失;人腦中的工作記憶容量小、速度快,不重複就會遺忘。
5.信息的長時慢速存取:電腦中的硬碟容量大、速度慢,斷電後信息還在;人腦中的長時記憶容量幾乎無限、速度慢,幾乎永不遺忘。
通過將人腦和電腦進行系統性的類比,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啟示:
1.有人天生就是比你聰明,出廠配置就是比你好,不要嫉妒,也不要自卑,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2.一個人的社會成就主要由軟體而不是硬體決定。天生聰明的人可能一輩子在農村放羊,天資駑鈍的人可以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和優質的後天教育環境成為大學教授和企業高管。所以,安裝更多優質軟體是通往社會成就的必經之路。
3.安裝更多優質軟體,就意味著要卸載一些已經裝在我們大腦中的垃圾軟體。這就是我們一直強調批判性思維的懷疑精神首先要指向自己的原因。不清空自己腦袋裡的垃圾,哪裡有空間往裡面輸入更多優質知識和技能呢?不承認自己腦袋裡有垃圾軟體,又怎麼可能會去主動卸載那些垃圾軟體?
4.安裝更多優質軟體是很辛苦,卸載已有垃圾軟體則很痛苦。前者要求我們花很長時間刻意練習,後者要求我們承認自己的愚蠢。正是因為辛苦和痛苦,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保持終身學習的好習慣,絕大多數人都不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
5.所以,只要我們願意承認自己的愚蠢,願意走出信息繭房,願意花足夠多的時間去學那些值得學習的東西,我們就已經比絕大多數人都要強了。
學習是行為發生的持久性變化
說回我們的正題,繼續來談談人類的學習行為。按照心理學的嚴格定義,學習是經驗使得行為或行為潛能發生了持久變化。這個定義有兩個要點:
1.學習是一種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改變。人類在學完某個知識和技能之前和之後,必須有行為上的差異。比如,具備更豐富的知識儲備,具備更強的問題解決能力,具備更多的創意,等等。假設我學會了說粵語,然後一輩子都沒有說粵語,但這也算是學習。因為我的行為雖然沒有改變,但行為潛能改變了。我具備了之前不具備的說粵語能力,雖然終身沒有發揮出這種能力。如果往一個人的腦子裡輸入某些信息後,這個人的行為沒有改變,那他其實根本就沒有在學習。
2.這種行為改變必須由經驗導致,而不是由身體發育、意外故事、疾病、衰老等因素導致。比如,你出了車禍,一條腿被截肢了。這顯然是一種行為改變,但它不算是學習。或者,你原本是一個小男孩或小女孩,長大後身高變高了,聲音也變得成熟了。雖然這也是行為改變,但不算學習。
注意,按照這個學習定義,學會抽煙、吸毒、詐騙、剽竊等技能,也算是學習。不過我們這裡只強調學習一些能促進社會整體發展的技能,而不是學這種損人利己或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練習:記住這句話,學習是經驗使得行為或行為潛能發生了持久變化。大家可以在心中默念幾遍,或者在紙上抄寫幾遍。或者深入理解學習的本質。我們會在後續的課程中為大家講解如何給概念下定義,在這裡提前劇透一些內容。下定義就像是畫圈圈,把一些東西圈在圓裡面,剩下的東西擋在外面。給「學習」這個概念下了定義後,我們就相當於把一些東西算作了學習,把另一些東西不算做學習。現在,想要深入理解學習的本質,就需要想想哪些在圈子裡,哪些在圈子外?哪些行為符合這個學習定義,哪些行為不符合這個學習定義?
學習是陳述性知識的程序化
心理學裡也有很多視角,剛剛給學習下的定義屬於行為主義視角,接下來給學習下一個認知主義視角的定義:學習是陳述性知識的程序化。
知識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叫陳述性知識,另一類叫程序性知識,它們的特徵如下:
1.陳述性知識:可以用語言文字表達的信息就算是陳述性知識。比如「1+1=2」,「螞蟻有6條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是唐朝人」等等。書本上記載的知識全都是陳述性知識,大家現在看到的認真想課程,也全都是陳述性知識。
2.程序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只能通過肢體動作或心理動作來體現。比如,如何騎自行車、如何說話、如何遣詞造句、如何跳舞、如何走路、如何思考等等。我們是無法告訴他人自己是怎麼騎自行車的,那些細微的動作,只能靠自己去體會。我們也不知道自己說母語時是如何控制口腔和舌頭的,但我們就是能自如的控制口腔和舌頭,從而流利地說出自己的母語。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如果程序性知識是說不出來的,那麼此類知識又該怎麼傳授給他人呢?游泳教練不是可以教會我們游泳嗎?認真想的課程不是打算教會大家更好地思考嗎?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其實,老師教授學生,或者教練訓練學員的過程,就是程序性知識陳述化的過程。而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陳述性知識的程序化過程。這兩個說法很拗口,我們現在將前者稱之為知識的外化,後者稱之為知識的內化。
1.知識的內化:將存在於書本、視頻材料中的抽象符號,內化吸收到自己的頭腦中,變成自己的知識技能,讓自己可以自然而然地將其應用起來,就算是成功完成了知識的內化。以學英語為例,剛開始大家要刻意控制自己的口腔和舌頭,才能完成正確的英語發音,一旦習慣後,就完全不用刻意控制,自然而然就能發出正確的聲音了。學鋼琴也是如此,剛開始要刻意控制自己的手指,後來就不用了。
2.知識的外化:將自己頭腦中的知識,用動作或語言表達出來,從而傳授給他人,就算是知識的外化。其實,傳授知識也是一個很難的任務,優秀的籃球運動員不一定是優秀的籃球教練。優秀的思考者也不一定擅長教會他人如何更好地思考。因為這涉及到兩種不同種類的知識的轉化,擅長內化知識的人,不一定擅長外化知識。
順便問個問題,大家想一想,高手和新手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高手比新手強,不一定是能做到新手完全做不到的事情,而是可以用更低的成本達到和新手同樣的表現。就拿概念分析為例。假設大家已經學完了我們的概念分析課程,隨便拿出幾個概念,大家只要按照課程上講的方法和原則去定義概念,就能給概念做出很好的定義。但是,一些學員會感到奇怪,為何學完以後,還是不能達到和我一樣的效果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學員們只是剛剛學會這個概念分析技能,知識的內化還不充分。而我已經很擅長這個技能,不用回憶概念定義的方法和原則,自己已經能隨心所欲地給概念下定義。也就是說,真正的高手,不用刻意遵守規則,其行為已經在遵守規則。而新手需要時刻控制自己,才能讓自己遵守規則。比如,學外語時,那些真正掌握了一門外語的人,不用刻意提醒自己不去犯語法錯誤,其言語已經不會犯語法錯誤。外語初學者需要刻意控制自己,才能不去犯語法錯誤。
這讓我們想起那句老話:你必須格外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練習:記住這兩句話,學習是陳述性知識的程序化;教授是程序性知識的陳述化。
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
現在我們來討論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這一對概念,在這之前,需要來點鋪墊。
有人說,聽了很多大道理,依然過不好自己的一生。按照心理學對學習的定義,如果聽進去的那些道理沒有改變我們的行為,如果那些陳述性知識沒有轉化為程序性知識,那自己就沒有在學習。這不能說明大道理沒有用,只能說明聽道理的那個人沒有用。只有當我們的行為發生持久性的改變後,才算是在學習新東西。
改變我們的行為也不一定要聽道理。通過觀察並模仿他人也可以學習。我們還可以通過實踐來進行項目制學習。總之,學習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就喜歡躺在床上讀書,或者坐在沙發上讀書,有想法了就打開電腦寫作,需要查找資料,可以從書架上翻找,或者上網查找。
好些人把學習當成了一件神聖的事情,需要有沐浴更衣之類的儀式,然後打開課本和練習冊,逼迫自己去學習。其實,學習並不總是刻苦的。
問大家一個問題,讀金庸先生寫的武俠小說,算是學習嗎?
人們可能以為,讀武俠小說應該算是娛樂享受,怎麼能算是學習呢?但是,按照我們給學習下的定義,只要是經驗使得行為或行為潛能發生了持久性的變化,那都算是學習。如果你讀《射鵰英雄傳》,發現郭靖不夠聰明,但勤奮刻苦且心地善良,最終也成為一代大俠。那你的行為也可能發生持久性的改變。你原本是一個懶散的人,現在也決定效仿郭靖,做一個勤奮的人。
換個角度。我們所閱讀的東西,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寫作風格。我讀了很多英文材料後,就喜歡用從句套從句來限定概念,使得句子的邏輯更嚴密,但是可讀性變差了。如果一直讀分析哲學和心理學之類的學術性材料,那麼寫作的時會儘力追求論證的嚴謹,忽略了文字與普通讀者之間的情感共鳴。大家可以看出,我喜歡用「如果…那麼」、「和」、「或」、「並非」、「可能」、「因此」、「所以」、「應該」等辭彙,而這些辭彙都算是邏輯學裡面的專業符號。我的輸出的信息的呈現風格,已經受到了輸入進我頭腦中的信息風格的影響,很難改變了。
所以,我才強迫自己在金庸的全套電子書打折時買了他的作品,希望能在閱讀中學到他的寫作方式。金庸的文筆,算得上一代宗師。要是我們能學會他那樣的文筆,已經相當了不得了。
總之,只要我們的行為發生了持久性的變化,那就算是學到了東西。讀書、上課、看電影、聽音樂、和他人聊天等行為,都可以算是學習。只要這些信息輸入能持久性地改變我們的行為。比如,我曾聽張邦鑫(好未來的創始人)說,他當老師時,會用「我講清楚了嗎」來代替「你聽懂了嗎」,這樣的話術能讓自己顯得平易近人,學員們更容易接受。於是,我也學到了這個話術,並將其應用在了自己的教學活動中。
現在,我們可以區分兩個概念。一個叫正式學習,一個叫非正式學習。正式學習大致就是通過課程來學習,需要我們煞有其事地做出一番準備。非正式學習則更隨意一些,自己平時讀書,和好友對話,都算是非正式學習。
實際上,我們所學到的大部分東西,都是通過非正式學習得來的。這又凸顯了環境的重要性。在「信息大爆炸時代的生存指南」這個課程模塊的第二節,我們討論了環境對信息素養的影響。同理,我們所身處的環境對我們的非正式學習也有巨大的影響。這就是家長會想盡辦法送孩子去好學校,應屆畢業生會費盡心機去知名大公司工作的原因。因為好學校和好公司有著好的環境,能讓一個人從非正式學習中學到更多優質信息。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你當下所處的環境,沒有那麼好,那該怎麼辦?
還是老辦法。沒有條件就去創造條件。當下的環境不好,可以選擇轉學、換公司。如果無法轉學或換公司,那也可以給自己營造一個好環境。網路上就有無數學習型組織,你加入其中,就相當於在一個好環境中學習了。也就是說,當我們被動獲取信息的環境難以改變時,那就只能改變自己主動獲取信息的環境,無論是通過互聯網還是書籍。
兩個練習:
1.在你所處的環境中,有哪些因素會妨礙你的學習?你打算怎麼降低這些因素?
2.在你所處的環境中,有哪些因素會促進你的學習?你打算怎麼增強這些因素?
以我為例:
1.在我目前所處的環境中,阻礙學習的因素不多,偶爾會沉迷睡覺或打遊戲而忽略了閱讀和寫作。不過,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娛樂能讓我保持良好的心態,從而認真學習和工作。所以這兩個因素不算是對學習的嚴重阻礙。
2.在我目前所處的環境中,有很多因素會促進我的學習。比如,為了優化這個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系列課程,我必須去讀很多參考材料,這給了我很強的學習動力。另外,教學和寫作也算是一種信息輸出練習,這本身就是很好的學習方法,用輸出倒逼輸入。寫作便是整理自己思緒的過程,最終寫出來的文章在課程里或以後要寫的書中也能用上,不會讓我有「學了也沒用」的茫然感。
什麼知識和技能值得學習?
在我們了解學習的本質之後,現在需要問一個問題:什麼知識和技能值得我們投入時間資源和金錢資源去學習?什麼知識和技能不值得學習?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給出6類回答:
1.個性化的生涯規劃:我們可以根據每個人自己獨一無二的能力、興趣、環境條件,為每個人定製一條屬於自己的學習和成長道路。對於小明來說,也許素描最值得學習。對於小紅來說,也許微積分最值得學習。對於小強來說,也許直升機駕駛最值得學習。所以,對於每個人來說,值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都是與眾不同的。
2.給定目標下求最優解:「什麼值得學」這個問題很模糊,但如果換成經濟學的視角,問題就更精確了。經濟學與心理學相比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數學化程度很高。我們可以把問題改成「學什麼才能給自己帶來最大的經濟回報?」。然後,我們又能在國家統計局上查到,金融業和IT行業這兩個行業是平均薪資最高的行業。接下來,我們又可以追問,要成為金融行業和IT行業的從業者,分別需要什麼樣的知識和技能?總之,當我們追問什麼值得學時,我們需要設定好自己清晰的目標。我們學習,究竟是為了賺錢?還是提升自己的智力?抑或是探索人生的意義?
3.受約束的經驗之談:回答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分享個人成長經驗。我自認是一個很擅長思考的人,而擅長思考這個特點也給我帶來了很多好處。所以,我們姑且認為「學會如何思考」是一項很值得學習的技能。對我來說,心理學和哲學是最重要的兩個專業知識領域。前者給了我科學的實證研究方法,後者讓我具備邏輯分析的理性精神。而經濟學、社會學、認知語言學等領域也算是我的通識教育儲備。它們都算是值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其實,凡是能促進信息輸入、信息處理、信息輸出這三種能力的知識和技能,都算是值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
4.向世界頂級專家學習:人類是一台處理信息的智能機器,要想提升自己的信息處理能力,就要輸入世界頂級專家所輸出的最優質的信息。我們將這類最優質的信息分為兩種,一種是大浪淘沙下選出的幾千年來的經典,另一種是還在世的巨人們的思想精華。我建議大家,先學習當代最傑出的頭腦所產出的信息。不管你是想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數學還是什麼內容,你都需要找到當代最優秀的專家,然後閱讀他們的作品,先模仿他們的思維方式,達到他們的高度,之後再求新意與變化。
5.發揮人類獨有的主體性:人類可能是地球上唯一具備自由意志的動物,你作為人類的一員,至少是自己的主人。你應該學會管理自己,學會做出選擇和決策,學會承擔責任,學會明辨是非,學會區分善惡,學會改變世界。如果你想要做奴隸,那你應該學會被他人管理,學會迎合他人的選擇,學會適應現狀,學會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從而讓主人挑中你,學會最高效率地完成主人給你安排的任務。
6.武斷但是簡潔的雞湯:所有你熱愛的知識和技能,如果它們能讓你養活自己,那它們就是值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如果你家財萬貫,那當我沒說。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知識值得學,也有更多的東西不值得學。在值得學習的東西中,有些東西值得優先學,有些東西之後往後學。在值得優先學的東西中,有些東西值得花苦功夫慢慢學,有些東西值得花巧功夫快速學。至於這些「東西」究竟是哪些東西,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道理。
批判性思維能給我們一雙慧眼,去洞悉現象背後的本質。所以,批判性思維也是一項很值得學習的技能,甚至可以說,它是最值得學習的基礎技能。這個世界上有無數聰明人想要騙你,有無數自以為聰明的人想要向你輸出「虛假的真話」。擁有批判性思維能力,我們就能抵禦那些精緻的胡說八道。
為什麼人們不愛學習?
在「信息大爆炸時代的生存指南」這個課程模塊的第一節課中,我們將信息和食物做了系統性的類比。於是,我們發現信息和食物一樣,有兩個不同的評價維度。一是其營養價值,二是其味道價值。
美味的信息,人人都愛吃。也就是說,美味的學習材料,人人都愛學。逃課去打電子競技的男孩們,不是很喜歡學習CS、星際爭霸、魔獸爭霸技巧嗎?
然而,如果真把這群男孩子送進電子競技集訓隊,每天在教練的壓迫下先學1個小時理論,再觀摩2個小時實戰錄像,最後再自己上機實操5小時,苦練手眼協調以及大局觀和意識,這群人還會喜歡CS、星際爭霸、魔獸爭霸嗎?
多數人會變得不那麼喜歡打遊戲了。那些能在競爭中拔得頭籌的人還會喜歡。他們耐得住寂寞,也願意下苦功夫,因為他們一方面能從學習中滿足自己內心的慾望,求知慾、成就欲等等。另一方面,外界也會給他們的學習成果施以獎勵,讓他們收穫同學或同事們的羨慕,老師、家長以及領導的表揚,收穫更高的薪資、更多的榮譽獎項。
就人類的本性來看,人人都愛學習,只是有些人在和他人的比較中,變得更愛學習。有些人在和他人的比較中,變得自暴自棄,不那麼愛學習了。如果學習會給我們帶來收益,那我們都會愛學習。如果學習只讓我們感到痛苦,那我們都不會愛學習。
然而,學習的收益是一時半會看不到的,要耐心等待足夠長的時間,才能拿到這筆學習投資的回報。而且,在和那些學霸們比較時,我們很容易就失去對自己的自信。而自信是學習的必要條件。我想告訴我的學員們,別去和他人比,和曾經的自己比就好。只是說起來輕巧,做起來很難。
有的人說,自己一看到數學就害怕,自己天生就是學不好數學。有的人說,自己已經是三十多歲的成年人了,已經錯過了學英語的關鍵期,不可能學會英語了。有的人說,自己沒有學習的天賦,父母沒給自己遺傳下一套學習基因。
這些人為自己不去學習,找了無數的借口。我時常想,如果把找借口的時間和心思用來學習,人們已經能學得很不錯了。
在「信息大爆炸時代的生存指南」中,我們知道,批判性思維的四字真言就是「要看情況」。
在回答「什麼知識和技能值得學?」這個問題時,我們發現答案是「要看情況」。現在要回答「人們為什麼不愛學習?」這個問題,答案同樣也是「要看情況」。
有的人是因為成長和學習環境不夠好,所以沒有養成學習的興趣與習慣。
對於這樣的朋友,我向你們推薦三部電影,講的都是學生與老師的故事:《死亡詩社》、《放牛班的春天》、《墊底辣妹》。其中,《墊底辣妹》這部日本電影,可能更適合同樣在應試教育環境下長大的大家。
從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環境是會變的。人們可以主動選擇環境,或者為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位不斷給我們提供及時有效反饋的老師。這位老師會始終站在我們身邊,陪伴我們,支持我們,鼓勵我們。注意,這裡說的「老師」是一個功能性角色,妻子、丈夫、同學、同事、領導、父母等人,都可以扮演這位老師的角色。
自己也可以。
如何承認自己的愚蠢?
有的人是因為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所以不愛學習。而有的人不是因為環境原因,而是因為自身原因,選擇不愛學習。畢竟,在這個互聯網時代,為自己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幾乎是免費的。
這些人以為自己足夠聰明,所以不用學習。
很多人花了很多時間讓他人以為自己很聰明,讓自己也以為自己很聰明。但真正的聰明人永遠在強迫自己承認自己的愚蠢,聰明人的朋友會看到這些聰明人永遠在進步,每隔一段時間再看他們,就已經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
剛剛這段話是針對成年人說的。小孩子沒有「自負問題」,小孩子都有無限的好奇心,都有十萬個為什麼,都想要知道更多有用或無用的知識,都很樂意去思考那些看似深奧且不切實際的問題。
在我還是個小孩子時,看到科幻電影中描繪的人工智慧,心情特別激動。如果強人工智慧真的可以實現,那麼就可以讓AI來代替人類進行腦力活動,人類就可以一勞永逸地享清福了。於是,我想要知道,電影中描述的強人工智慧是否真的可能實現?
所以,我選擇學習心理學。因為心理學是研究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的學科。後來,我發現心理學只是認知科學下的6個學科之一,要滿足自己最初的好奇心,還有其他5個學科(計算機科學、語言學、哲學、人類學、神經科學)要學。於是,我因分析哲學的嚴謹而選擇了哲學。
現在,我已經能部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了。當初的我,因為欠缺足夠多的知識,不知道強AI是否可能。現在的我,因為具備了足夠多的知識,知道我們都不知道強AI是否可能。理論上可能,技術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每個人的知識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座島。大海就是無知的領域,島上的陸地是已知的領域,島與海交接的沙灘便是已知與無知的交匯處。你學的東西越多,你的島的面積就越大。島的面積越大,那麼島的周長就越長,島與海的交界處就越長。這個交界之處,就是我們的眼界。
也就是說,你擁有的知識越多,你就越能察覺自己的無知。你擁有的知識越少,你就越是以為自己很聰明。
DK效應:能力不足的人沒有能力認識到自己能力不足
讓我來講一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
1999年,David Duning和Justin Kruger這兩位社會心理學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找來一群人,讓他們參加一項考試,然後預測自己的考試分數在人群中處於什麼位置。
這個實驗得出了許多有趣的結論,其中最有趣的一項,就是蠢人比聰明人更加自信。
根據實驗數據,我們發現,考試分數實際上處於最頂級的人,會稍微低估自己的水平,認為自己處於次頂級水平。
考試分數實際居中的人,會稍微高估自己的水平,認為自己的水平是中等偏上。
考試分數實際上最低的人,會嚴重高估了自己的水平,他們也認為自己的水平是中等偏上。
這說明,無知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很無知,他們不具備認識自己真實水平的水平,他們無法(或不願意)意識到自己其實沒有能力。
這些水平最差的人對自身實力的嚴重高估,會造成一個很糟糕的後果。他們在和那些實際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的人相比較時,誤以為自己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從而自我滿足了。如此,他們便沒有足夠強的進步動力了。
我們不由得感嘆,元認知能力的缺失,比起認知能力的缺失,更加可怕。
認知能力是指某一項具體的智力技能,而元認知能力則是對自身認知能力的認知能力,用中國的成語講,就是「自知之明」,或者叫自我反思能力。
有自知之明的人,能準確判斷自己的能力水平。假設我有自知之明,那我就可以準確地判斷出,自己的鋼琴水平和籃球水平都很低,心理學水平和哲學水平都不錯。我可以判斷出,自己在哪些領域中還需要查漏補缺,在哪些領域中可以繼續保持比較優勢。
假設我沒有元認知能力,沒有自知之明。我的鋼琴水平實際上很差,卻誤以為自己很強。那麼我自信滿滿地在他人面前表演鋼琴時,結果只會貽笑大方。假設我的心理學水平實際上很不錯了,但我又沒有自知之明以意識到這點。我誤以為自己心理學水平比其他人都要低,那我可能就錯失了表現自己心理學特長的機會。
Duning和Kruger的研究,獲得了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這個蠢人比聰明人更自信的現象,也被稱之為DK效應。
DK效應給我們的啟示,不是說我們這些高水平的人就可以去嘲笑那些低水平的人,嘲笑他們因不具備自知之明而陷在低水平的泥潭裡,永劫不復。
DK效應說的是,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我們在不同的領域有著不同的自知之明。當我們作為起步階段的新手時,很可能嚴重高估了自己的水平。
我們可以把DK效應看作是一段登山路,剛開始攀登時,我們的位置較矮,視野不夠寬闊,容易誤以為自己已經攀登得足夠高了。當我們再往上攀登一會時,才因具備更開闊的眼界,從而發現自己原來只是處於中間位置,往上還有那麼大的進步空間。當我們已經攀登到最頂端時,很容易就發現天外有天,於是略有自謙。
如此來看,最重要的一道門檻,不是中等水平往高等水平邁進的那道,而是低水平往中等水平邁進的那道。沒有超越這級台階,就容易陷入「我已經很厲害了」的錯覺。一旦超越這道台階,視野更加寬闊後,就能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和愚蠢,就能具備終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練習:列舉自己在哪些領域裡是高段位玩家,哪些領域是中間段位玩家,哪些領域中是低端玩家?並且反思自己是否中了DK效應的招。自己不關心的領域就不用列舉了。這個練習需要定期做,最好每隔半年就寫一次。
小結
在這節課中,我們將人類比作電腦,從而將學習看作安裝軟體。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是經驗導致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持久變化。學習也是陳述性知識的程序化,也就是將紙上的符號內化到自己的腦袋裡,讓自己可以自如地利用這些符號化的知識,做出肢體行為或心理行為。
從這些定義來看,我們大部分的學習過程,都不是通過在學校里上課來完成的。讀書、和朋友聊天、看電視劇、完成工作任務,等等,都可以算是在學習。在學校裡面的學習,稱之為正式學習,其餘的學習方式稱之為非正式學習。我們大部分的學習都是通過非正式學習來實現的。
知識本無高低貴賤之分,但按照不同的社會環境標準,我們人為地將一些知識看作值得學習的知識,把另一些只是看作不值得學習的知識。像剽竊、搶劫這樣的知識,顯然不值得學習。但對於每個人來說,最適合自己的知識都是不一樣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綜合來看,批判性思維能力是一組很值得學習的知識點的集合。它給了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
既然有很多知識值得學習,那為何還有人不愛學習呢?可能是因為這些人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也可能是因為這些人誤以為自己足夠聰明了,不需要學習了。其實,能力不足的人往往沒有能力認識到自己能力不足。所以,讓低水平的人進步到中等水平,就可以讓這些人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在下節課中,我們將看到一些提升自己學習方法的方法,讓自己變得更擅長學習,甚至更喜歡學習。
在下下節課中,我們來看如何輸出自己的學習成果。畢竟,在我們輸入信息,處理信息後,最能體現個人價值的,還是信息輸出。
作業
這節課有2個作業。
1.完成這節課中的所有練習。
2.寫一篇1000字以內的文章,反思一下,對於當下的自己來說,什麼內容是最值得自己學習呢?
推薦讀物
下面是我們給大家推薦的一些讀物,可以幫助大家學會如何學習。此類書籍已經汗牛充棟,大家可以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來讀。如果需要更多,請再單獨問我們。
《思維的利劍》,李萬中,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第四章、第十四章。
《學習心理學》,Jeanne Ormrod,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全書。
《應用學習科學》,Richard Mayer,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第二章。
《心理學與生活》,Richard Gerrig 和 Philip Zimbardo,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第六章、第七章。
《劍橋學習科學手冊》,Keith Sawyer 等,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全書。
《我們如何學習》,Kund Illeris,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全書。
《批判性思維工具》,Richard Paul 和 Linda Elder,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
《如何學習》,Benedict Carey,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全書。
《刻意練習》,Anders Ericsson 和 Robert Pool,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全書。
《學習之道》,Barbara Oakley,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全書。
《如何高效學習》,Scott Young,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全書。
相關課程:
緒論(1):批判性思維是什麼?
緒論(2):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緒論(3):如何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信息大爆炸時代的生存指南(1):信息素養是什麼?
信息大爆炸時代的生存指南(2):我們應該相信什麼?
信息大爆炸時代的生存指南(3):怎麼找到優質信息?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