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路:談小錢的磊落

張三和李四,住同一個小區。李四每天上班,搭張三的順風車,從來不給張三錢。張三也從來沒想過要。張三覺得,一個人開車也要花那麼多油,順便幫李四忙,不也挺好嗎。直到有一天,李四上班,帶了很多禮物,送給不同的人,從中挑了最不值錢的給張三。打那之後,張三就再也不想讓李四搭車了。

張三問我,李四現在每天還是坐他的車,雖然幫助別人不應該求回報,但他還是不想再搭李四了,該怎麼辦?

我說:可以直接跟李四溝通。比如問李四:一起搭車這麼久,你能不能分擔一些油費?提個比較小的數額,不是為了錢,是為了提醒他。

張三說,他不在乎油費,就算李四給油費,他也不想再搭他了。

這裡面,很有意思的東西開始浮出水面了。講修行,這種地方是不能放過的:你為什麼會覺得尷尬?是什麼讓你不好意思?

我讀研時,住二人間。宿舍公用的盆、拖把、掃帚大多是室友買。有次,他買了拖把,中午對我說:新買了拖把,14塊5,你給我7塊就行。我當時沒零錢,說回頭給他。回頭我忘了,過了兩天,他提醒我:上次買拖把的錢你還沒給我呢。

一瞬間,他讓我感到很敬重。

在那之前,像這樣的小錢,我是不好意思開口的。如果我跟別人出去聚餐,每人幾十塊錢,有人忘了帶,我幫他墊上,他如果回頭不提,我也開不了口。雖然不開口,但下次聚餐,他再忘了帶錢,找我墊的時候,我就會有點不高興。

這種不高興裡面,難道全是別人的錯嗎?不一定。也許別人真的忘了。也許別人覺得,這是小錢,沒必要提。很多時候,別人回頭給我,我也會說:不用了,沒多少錢。但這樣我會很高興,而且下次還願意幫他墊。但如果他不提,我就會有芥蒂。

這種芥蒂里,包含著一種疑慮:別人可能是愛貪小便宜的人。無論別人事實上是不是愛貪小便宜,一旦你對別人做這種假想,你就高興不起來了。把別人往不好的方面想,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但很多時候,由於缺乏溝通,我們喜歡基於極其有限的事實去推測,就容易把別人往不好的方面懷疑。

比起別人忘記還我錢,我更害怕忘記還別人錢。我怕別人以為我愛貪小便宜。所以,當室友直率地告訴我還沒有給他拖把錢的時候,我很感激。他是那種願意請我吃一頓幾十塊錢的飯,卻提醒我把幾塊錢的公共開銷給他的人。

因為這種習慣,我們覺得對方有什麼不妥的時候,會直接講出來。有時候來宿舍找他的人吵到我休息,我就告訴他。他打掃宿舍衛生特別勤,我沒那麼勤,有時候他就說,該輪到你打掃宿舍了,我也會立刻照辦。我們相處得非常愉快。

如果我碰到一個見我不太打掃衛生,覺得自己打掃衛生多就吃虧了的人,又不好意思告訴我,那就非常糟糕。兩個人只要接觸,相處久了,肯定會有生活方式不一致的地方。如果怕傷感情,把芥蒂藏在心裡,是很愚蠢的。芥蒂藏不住,即便你想藏,它也會以別的方式表現出來。

張三對李四的芥蒂,表面上看,是李四給了他不值錢的禮物。但張三不好意思講,講出來,顯得自己在乎錢。實際上,這種芥蒂中,難道沒有在乎錢的成分嗎?一定有。只是,更多的是在乎彼此的付出是不是對等,彼此在對方心目中是怎樣的位置。

但如果繞開不談,芥蒂就沒法理清。很多時候,談錢不是為了談錢,談錢是為了把屬於錢的問題放在一邊,剝離掉,露出真正重要的地方。如果不去談錢,覆蓋在這層芥蒂上的面紗就永遠沒有辦法揭開。

《詩經》說,「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報答不是為了報答,而是為了永遠好下去,為了澄清疑竇,為了不因所見的有限事實,互起猜忌。

《紅樓夢》里,賈寶玉送林黛玉帕子,林黛玉以為是新帕子,不稀罕。後來知道是舊帕子,神魂馳盪,五內沸然。「千里送鵝毛」的人,是勇士。連鵝毛也敢送,不怕別人笑話小氣,是很勇敢的。

有姑娘因為男朋友半夜給別的女生點贊,不開心,又不好意思講,怕講了顯得自己不大方。雖然不講,心裡卻有疙瘩,就會在別的事情上表現出倦怠、冷漠和過分。這又反過來引起男朋友的反感和抵觸。

其實,這有什麼不好意思講的呢?每一種不好意思里,都包含著自己的瑕疵。如果肯承認,以清凈的心說出事實,一方面,是正視自己的瑕疵,其中就包含著懺悔的意義在;另一方面,這件事本來更多的是對方的過失,因為袒露自己的感受,抉發了自身瑕疵,就令對方的過失顯得晦暗不明了,其中就包含著布施的意義在。

當自己因為別人的過失而煩惱的時候,雙方都是有過失的。解決的辦法就是把雙方的過失都呈現出來。但如果不是以清凈心,呈現的過程就是自己在指責別人,別人是小過失,自己的指責卻會構成大過失,甚至遠遠大過別人的過失。

如果能以清凈心,呈現的過程,對自己而言是懺悔,但是在別人看來,尤其是當別人以不好的發心看待你的時候,別人可能看不見你的懺悔,卻誤以為你在指責他,甚至因此惱羞成怒,反唇相譏。如果你由此生起煩惱,自己的懺悔就不再成立,反而成立了過失。如果你因此不起煩惱,那你是菩薩。但你不是很高級的菩薩,因為你不懂得方便善巧,你的懺悔讓別人惱羞成怒了。這仍然是你的過失。

朋友之間,家庭之內,為了更好地相處,雞毛蒜皮的小地方,也是應該談的。但談這些,很容易被人視為吹毛求疵。實際上,如果發心清凈,吹的是自己的毛,求的是自己的疵。如果不去注意微細的煩惱,微細的煩惱就必定會積聚成巨大的煩惱,而微細的煩惱總是表現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怕別人覺得自己太在意雞毛蒜皮,而不好意思講,就會成問題。這就是不肯袒露真實的自己。人的一切不自由,歸根結底,都是拒絕面對真實。

很多人說,談錢傷感情。其實,感情從來不是因為談錢而傷的,而是因為在乎而傷的。有時是在乎錢,有時是在乎別的,但不管表面上是在乎什麼,隱藏在最深的地方,必定是在乎面子。

這個面子,不是臉皮,而是佛教說的「我執」。因為在乎面子,自己身上不好的地方,總是想隱藏起來,怕別人看見,以為隱藏深了別人就看不見了,就沒有了,壞事接著做,謊話接著編,不僅欺騙別人,甚至欺騙自己。如果肯面對自己的一切缺點,把所有過失都承擔起來,就不可能傷感情。如果不在乎錢,又不在乎面子,只問對錯是非,不問是不是沒面子,感情怎麼可能因為談錢而受傷呢?

一般來講,大錢是很好談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大錢很重要,都不忌諱談大錢。真正麻煩的是小錢。因為小錢在可談可不談之間。可談可不談的,你談了,就顯得你過於在乎,顯得你格局小了。所以,談小錢遠比談大錢難度更高,更考驗人。談大錢的時候,談的就是錢;談小錢的時候,看起來談的是錢,其實談的不是錢,而是被錢包裹著的彼此的感情和付出。

我們是凡人,我們會在意彼此的付出是不是對等。當覺得彼此付出不對等的時候,就會起煩惱。

怎麼叫對等,細究起來很複雜。智慧全體現在細節上。並不是說,兩個人是朋友,買單一對一次就叫對等。如果有人比較有錢,又比較愛買單,讓他多買單,那就是對等。跟一個比自己有錢很多的人吃飯,又不是有求於他,自己卻搶著買單,反而是不尊重對方。如果買單的錢對雙方來說都不算什麼,誰愛搶買單,就讓誰多買,也是對等。如果別人請你吃飯人均百十塊,你回請人家,人均五六百,這也不好。看起來你更慷慨,但你會襯托得好像人家不大方,如果人家跟你比慷慨,五六百又有壓力。

這些看起來好像不重要的地方,對長期的相處和理解,至關重要。如果是泛泛之交,犯不上談這些。但如果是比較親密的關係,需要長久相處,那麼,出於清凈的發心,肯把雞毛蒜皮的事情放在檯面上談的人,是可敬的。

肯為了彼此的感情,在並不在乎小錢的情況下,願意冒著被誤會為連小錢都在乎的風險去談小錢的人,是磊落的。而害怕這種誤會,將芥蒂憋在心裡,避而不談,越憋越大,憋到最後作為舊賬翻出來談,就是愚痴者最擅長的事了。


推薦閱讀: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