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世界的門

當我們還是初生的嬰兒呱呱墜地時,發出了第一聲啼哭,我們用哭聲推開了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道門。

我們像是撒下的種子,破土而出,發出的新芽剛剛看見了廣闊的天空。家鄉於我們而言是一片沃土,滋養著我們生根發芽,成長壯大。

種子吸收著土地的營養,汲取著日月的光輝,長大一些後,是微風中搖曳的花朵,總想著要飛出去。更大一些後,當我們根莖變得穩固,一個一個的就化為蒲公英,風一吹過,借著這股力量,我們便飛去了更加遙遠的世界,用好奇心推開了這個世界的第二道門。

小的時候看西遊記總是很崇拜能夠上天入地的孫悟空,勢要踏碎凌霄的放肆桀驁,五指山下即便被壓了五百年,但騰霄還是那個齊天大聖,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七十二般變化的神通廣大,但後來卻更加喜歡孫悟空的另一個名號——孫行者。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也有人說行者最終就是悟一個空字,在我看來,道理總歸是只是道理,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成為一名行者,是我們要在路上。

旅行大概就是幫助我們推開了這個世界的第三道門的力量。

其實我以前並不喜歡旅行,或許是因為寫作的緣故,靜下心和與自我對話,對我而言從來都不是什麼難事,見過的許多美景無法再讓我心起波瀾,他們很多時候還不如家鄉的一塊石頭能讓我有更多的感慨。

我以前時常會去想,旅行的意義是什麼。每次規劃旅程,訂機票酒店就已經耗費了很多的耐心,而之後的尋找攻略,制定路線,讓旅程顯得機械而不夠生動,如果只是肉體上轉換一個空間,而心靈仍舊在原處停泊,那些所謂的美景隨著眼睛的閉合之後也漸漸的被忘卻,熙攘的人群,枯燥的排隊,旅行的樂趣在瑣碎中被消磨乾淨。如果只是這樣,我寧願選擇在生活的城市中到處走走,去看陽光透過行道樹投下的陰影,去感受微風拂過的溫度,去呼吸雨後清新的空氣。

但古人的話語猶在耳畔迴響,很多時候只有去身臨其境,才能明白很多事物比自己以為的要更加的有趣。我曾認真的思考過為什麼不再喜歡出去旅遊這個方式,後來我想明白了大概就是我們只是在旅遊,而不是在旅行,宇宙有138億年的歷史,而我們的生命不過是百餘年,於宇宙的刻度上是用肉眼也無法看清的距離,但我們仍然在這短暫的一生中努力的活著。

旅行的意義在哪裡,在楊柳松筆下,他穿越羌塘無人區 ,我想並不只是為了去一覽無人區的景色或者只是為了放鬆身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努力去成長為自己想成為的模樣,人生無時無刻不在旅行。有人會說可時光如流水般無情,老去,生病,催白了黑髮,迷茫了眼睛,這個世界終究會對我們永久的關門,可那又怎麼樣,在那樣的年歲,世界已然在我們心中。

路在自己的腳下,除了我們自己,沒有人可以定義終點的方向,也沒有會知道路程的盡頭在哪裡。

人的一生只有一萬多天,你是生活了一萬多天,還是只是一天重複了一萬多次。

推薦閱讀:

雅痞范兒 | 逸至西班牙
皮皮蝦帝王蟹,我們走~~
海灣國家伊拉克究竟有沒有海及其出海口?
格陵蘭島有人長期居住嗎?那是真的只有8個人嗎?
中國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地緣優勢?

TAG:世界地理 | 环球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