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第三章導讀

第三章:基督之路

然而沒過多久,羅馬和波斯的緊張關係便逐漸緩和,對待宗教的壓迫也日趨寬鬆。正是如此,基督教開始在歐洲和亞洲迅速的傳播並逐漸佔據優勢。

此時的世界正在經歷一場氣候環境變化。這種變化的後果是毀滅性的。混亂局面給原本各自為營的草原部落創造了絕佳的統一機會。局勢瞬間變得異常危急,羅馬大軍被打敗,皇帝瓦倫斯戰死,防線已被突破。然而現在,草原部落正是通過這一地區,將死亡和災難帶入了歐洲的中心。波斯人面對草原部落的威脅同樣感到震驚。為了驅除野蠻部落,維護共同的利益,波斯和羅馬出人意料地達成了聯盟。匈奴的到來給東羅馬帝國也造成嚴重威脅。

那些日子裡,人們更願意談論羅馬崩潰後的世界將何去何從,而不是將其視作「黑暗時代」。當時的人無法理解世界秩序的崩潰到底意味著什麼。羅馬的崩潰讓亞洲的基督教徒們鬆了口氣,抵抗草原部落的共同目標讓他們與波斯帝國的關係大為改善。

為了結束西方早期基督教爭論不休的局面,君士坦丁大帝曾於公元325年在尼西亞組織了一個宗教公會。這應該是一個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時刻,一個基督教靈魂和肉體重歸一體的時刻。有了羅馬的資助以及波斯統治者的接納,基督教本當成為不僅是歐洲而且是亞洲的主流宗教。但不幸的是,一場內訌爆發,接著,基督教內部爆發了武裝衝突。基督教未能順利地迎接一個黃金時代的到來,反而將面臨新一輪的挑戰和迫害。

當西方還在為各種不同見解吵得不可開交時,東方教會卻發起了一場有史以來最具雄心、最具深遠影響的運動,一場在規模上可以和後來發生在美國及非洲的福音主義運動相媲美的活動:基督教在沒有政治權力做後盾的條件下在新的地域迅速傳播。

基督教甚至觸及到草原部落的游牧民族,到6世紀中葉,亞洲腹地已擁有了自己的地區主教。基督教沿著商道廣泛傳播,但也遇到過阻礙。基督教成功的秘訣部分在於它對宗教使命的執著和投入,但它也會適當地調和宗教熱情與現實情況之間的矛盾。

有些人試圖規範基督教與佛教的融合,於是創造了一套混合的「福音」。它有效地簡化了前者複雜的教義和故事,結合東方人熟悉並容易接受的元素,以便加快基督教在亞洲的發展。當我們說到絲綢之路,印象中總是東方和西方之間的來往交流。其實,在其他方向上也存在著大量的互動。從實際情況看,儘管各派宗教競爭激烈,但最終在取代傳統信仰、習俗和價值觀上逐漸佔據優勢的還是基督教。不過,就在基督教取得勝利的關口,阻礙出現了。一個強大的勢力正在崛起,它不僅覆蓋了建有城鎮的大片區域,還連接著陸地和海洋。這種全新世界觀的名稱——「伊斯蘭」未能反映它的變革特性,因為這個詞的原意是「順從」,沒有表達出世界將如何改變。然而不管怎麼說,變革已經到來。


推薦閱讀:

笑與淚
怎樣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有好的書籍推薦嗎?
拆解|《絲綢之路》第二十四章
2017年7月書單

TAG:读书会 | 书籍推荐 | 丝绸之路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