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陪你通宵到天亮 | 建築系學生電腦選購指南
題外話
這周居然有讀者來催更了,很感動的同時又很慚愧…其實我也不想拖更的(捂臉)。首先是因為平時上班太忙,回家累的只想葛優躺……第二是電腦更新換代速度太快,為了保證時效性和可靠度,我需要花蠻多時間去重新了解最新的硬體市場。話不多說,請看正文。(專欄的排版真的很難搞定,強烈建議去同名的公眾號看…)
電腦選擇交圖前的夜晚,電腦總是特別的不乖。硬碟掉了/軟體崩了/內存不足了/無法保存了/渲染黑屏了/電腦死機了……上面隨便一個情景拎出來都能讓建築生一秒聲淚俱下。我會盡量精簡語言和去掉不必要的科普,並在文末附上一些推薦的電腦型號來方便懶人。
- 為什麼需要一台性能強勁的電腦?
因為建築常用的專業軟體很佔用電腦的資源,如果電腦性能較差的話會非常影響工作效率,甚至壓根無法工作,這對於建築學習是非常致命的。比如渲染同一張圖,別人用時半小時不到而你要付出三個小時。再比如別人可以多開N個軟體同時工作,而你瀏覽器多開一個標籤頁都會感到卡。
一台差勁的電腦不僅會拖累你的工作效率、消磨你的耐心、打擊你的創作動力、還會影響你的創作靈感。相信我,你選擇了建筑後陪伴你最久的絕對不是你的床,而是你的電腦,所以請務必不要在電腦上省錢。(DDL前夜會看到很多因電腦卡住而崩潰的同學)以下的推薦都是基於「用三年不卡」的核心思路,所以請別糾結價格。當然也有大神能用3k的電腦做出超酷炫的圖和設計,但體驗好點總是沒錯的~
- 台式機還是筆記本?
1.電腦預算不足的情況下(0~5k),只買台式機
2.電腦預算相對充足的情況下(5k~10k),買主打性能的筆記本
3電腦預算非常充足的情況下(10k~20k),買輕薄與性能並重的筆記本
4.不考慮預算的情況下(大於20k),買主打輕薄的筆記本+主打性能的台式機
當某台式機與某筆記本性能一致的情況下,選擇台式機會比筆記本便宜20%以上;當兩台筆記本性能一致的情況下,更加厚重的那台一般也會便宜20%以上。
對於建築學生,工作地點相對固定,不是常駐Studio就是宿舍,所以預算低於5000時,只買台式機也是勉強OK的。可能有人會考慮假期回家/回國時台機怎麼帶回家的問題。請放心,現在台機已經可以做到又小又強勁了,甚至可以直接塞進20寸的登機箱。所以攜帶性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了。台式機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你可以不斷的升級它,加個內存條、硬碟甚至換個CPU都是很簡單的事情,但如果是筆記本的話就比較困難了。
除了固定作圖外,還需要用電腦給老師展示項目,帶著電腦去聽課,或者就是想躺在床上作圖。因此我強烈不建議只買台機,盡量還是提高預算買個筆記本吧。
當然最美滋滋的情況還是同時擁有台機+筆記本,除了貴沒有任何缺點,因為你可以一台電腦渲染,一台電腦排版。或者一台丟在宿舍,一台放在Studio,這樣就不用每天背著電腦往返。(再輕的電腦天天背著也很累的)
筆記本可以根據厚度簡單分為輕薄本和普通本。台式機根據主板的尺寸可以分為ITX電腦、MATX電腦和ATX電腦。上圖可以塞進登機箱的台機便是最小的ITX型電腦。
- 如何挑選具體參數?
對於我們,電腦最重要的元件有五個,分別是CPU(中央處理器)、GPU(顯卡)、內存、硬碟、屏幕。如果是購買台式機,那麼還要多考慮幾個元素,比如主板、電源等等。千萬不要覺得CPU買的貴了,硬碟隨便湊合一個就行,電腦的實際體驗是木桶效應,最終效果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我個人的建議是一步到位,配一台能用到畢業的電腦,後面就不用面臨遷移數據/重裝軟體插件之類的問題了。
CPU
它奠定了電腦的整體性能,你可以把它理解為電腦的大腦,是整體選購中最重要的一環。目前做CPU的有兩個廠子,一個叫做AMD(被戲稱為農企),一個叫做Intel(被戲稱為牙膏廠),這兩家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Intel作為龍頭老大更加靠譜,AMD的性價比更高。這兩家又有很多系列和型號,但只要記住Intel只買酷睿(Core),AMD只買銳龍(Ryzen)就足夠了。總體而言,牙膏廠里I9>I7>I5>I3,農企里TR>R7>R5>R3。
CPU有三個重要參數,分別是核心數、線程數和主頻。核心和線程越多,主頻越高,電腦計算能力也越強(當然價格也越貴)。只有部分筆記本會用和台式機一樣的CPU,大部分筆記本的CPU還是移動版的,性能相對會弱一點。
對於台式機而言,如果選擇AMD,最起碼選Ryzen5 1500X(4核8線程3.5GHz主頻)。如果選擇Intel,最起碼選擇Core I5 7600k(4核4線程3.8GHz主頻)。
對於筆記本而言,只有Intel在做移動版的CPU,移動版CPU分為低壓處理器和標壓處理器兩類,注意千萬別選低壓處理器,因為就算是差不多的核心數和主頻,低壓版的性能可能被標壓版超出50%。最起碼選擇I7 2600HQ(4核8線程3.4GHz)。另外其實還有一個超低預算的玩法,就是淘二手的洋垃圾組至強伺服器平台,但是電腦新手真的不要碰這個東西。【回復「CPU天梯圖」到公眾號,獲取最新的CPU性能排行圖,直接對比你目標電腦的CPU是否高於我標出的紅線】
GPU
對於建築學生而言,顯卡相對而言沒有那麼重要。如果預算有限請把大頭砸在CPU上,剩下一部分給GPU就可以了。而且是否需要強力顯卡也和你未來的軟體偏好有關,比如Revit、Lumion非常吃顯卡的性能,那麼你就需要很強的顯卡了。(1080ti渲最高解析度的Lumion圖只要一分鐘不到)
顯卡分為兩類,專業卡和遊戲卡。不要根據字面意思覺得專業卡就是給建築學生準備的,遊戲卡就是只能用來打遊戲,那只是人們習慣的叫法而已。選擇專業卡沒什麼必要,因其性價比太低。當建模的面數超過一定值或者建模複雜度非常高時,它的好處才能凸顯出來,平時也就是顯示線條更平滑一點而已,然而卻要比同性能的遊戲卡貴出一倍。(因此後面我不推薦任何工作站)這兩年遊戲卡在這些建築軟體的優化差距已經同專業卡越來越小了,所以請選遊戲卡。
做顯卡的有兩個廠子,AMD(被戲稱為農企)和Nvidia(被戲稱為核彈廠)。而Intel只做核顯,在這裡就不做討論了(核顯的性能可以忽略不計)。網上有非常多關於這三家廠子的對比段子,感興趣的可以搜搜看。但是在這裡毫無爭議的,盡量選N卡,因為A卡在某些軟體的加速支持真的可謂後娘待遇。
對於台式機而言,請選擇GTX 1050及以上的顯卡,顯卡的牌子推薦華碩、EVGA、索泰。
對於筆記本而言,如果是唯一的主力電腦,請選擇GTX 1050及以上的顯卡。如果已擁有台機,只是需要一台輔助類的筆記本,那麼選擇GT940MX及以上的就足夠。(A卡也沒關係)【回復「GPU天梯圖」到公眾號,獲取最新的GPU性能排行圖,直接對比你目標電腦的GPU是否高於我標出的紅線】
內存
一般來講內存越大,可同時運行的程序就越多。如果內存不足,系統就會變慢乃至死機。尤其是PS和AI這兩傢伙,那是相當的吃內存。一句話概括:16G滿足需求,32G高枕無憂,64G有錢任性。內存除了容量外還有一些衡量參數,比如它的頻率和時序,但根據我的測試,這兩個參數的變化對於日常操作的影響微乎其微,容量才是最重要的指標。很不幸的是最近一年內存由於產能和壟斷等問題,價格已經比2016年的年初漲了一倍不止,剛需的同學還是咬咬牙流著淚一步到位吧。
對於筆記本和台式機,都推薦先買單根16G的內存(如果選了2根8G,有可能佔滿插槽,失去後續再加的可能性,如果預算足夠那就直接兩根16G)。頻率推薦2400及以上,品牌推薦金士頓、海盜船、芝奇。台式機買的時候注意主板,現在新平台都是用DDR4規格了。
硬碟
這裡筆記本與台式機的硬碟因為是通用的,所以不做區分說明。
硬碟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機械硬碟HDD、混合硬碟SSHD和固態硬碟SSD。價格和讀寫速度成正比,除了究極土豪外,大部分人都是購買HDD作為倉庫盤,再購買SSD作為系統盤。我的建議是首先保證自己擁有一塊256G以上的SSD作為系統盤,倉庫盤可以選購一塊2T的SSHD。因為SSHD只是比HDD貴一點點,速度和穩定性卻提高了很多。
其中SSD里又有體積更小速度更快的PCIE版本,個人感覺是沒什麼必要。SSD已經足夠快了,無論是開機還是讀取保存文件。但如果追求極致體驗,當然要選PCIE SSD。(比較讀取速度的話,HDD是150MB/s,普通SSD是550MB/s,PCIE SSD可以做到3500MB/s)
屏幕
基本上你用多久電腦就會看多久屏幕,電腦卡只是對心靈的傷害,屏幕差是實打實對身體的傷害,而且對眼睛的傷害還是不可逆的。所以除了CPU外,絕對不能縮水的就是屏幕了。先說屏幕要考慮的核心參數,分別是面板、解析度、尺寸、色域、色階、刷新率。
面板:只考慮OLED以及IPS這兩種面板,其他的一律不用考慮,這裡不做過多解釋。
解析度:優先選4K解析度,然後選2K解析度,實在不行選1080P。我13年開始用2k屏幕,15年開始用4k解析度。當時還遇到了很多軟體不支持4k的UI縮放,比如Rhino和Revit,但現在全都不是問題了,能選4K就不要猶豫,除非你要用4k解析度打遊戲,不然別擔心你的電腦「帶不動」4k解析度。
尺寸:用筆記本的我也建議買一個大些的屏幕外接,給眼睛的壓力會小很多,作圖面積大了後效率也會更高。推薦24寸~34寸的屏幕都可以。
色域:用來表示色彩範圍的參數,選擇達到100%的sRGB以及75%的NTSC。
色階:用來表示色彩密度的參數,選擇8bit及以上的屏,也就是16.7m種色。(原生6bit抖到8bit的屏幕也可以)
刷新率:除非你有遊戲需求,不然60Hz完全足夠,設計並不需要144Hz甚至240Hz的屏幕。
- 怎麼選?去哪兒買?
先說國家範圍,如果有海淘或者人肉代購的渠道或者機會,推薦在美國/香港買,一般會便宜15%以上。
選購筆記本電腦時可以將電腦分為兩種類型,品牌類以及准系統類。品牌類就是挑一個品牌然後選擇它旗下的電腦(比如蘋果、戴爾、華碩等等)。優點在於有穩定的售後保證,品控也相對更穩定。但因為它的品牌附加價值以及品牌定位等一系列的原因,品牌類的電腦往往更貴一些,而且留給你的選擇空間很小。准系統類就是自己指定想要的各個硬體,由提供定製的商家組裝好再送給你,由該商家提供整機的售後服務。我推薦大家買准系統類電腦,不僅更便宜而且每個元件都能由你挑選。(因為最終你可能需要付出1萬+,把錢用在刀刃上自然更好)
如果你是打算買台式機,除了品牌機和准系統外,還可以選擇自己單獨購買所有元件,然後自己組裝或者送到電腦城付費請人代裝。缺點是保修複雜,好處是成本能進一步壓縮。如果是購買品牌類,推薦在天貓的品牌官方旗艦店,或者京東自營,或者品牌的官網。淘寶店鋪不敢做任何推薦,這裡面的水太深了。如果在海外,一樣是選擇當地靠譜的網站(Amazon等)或者線下實體店。
如果是購買准系統類,國內並沒有什麼靠譜的網站服務商,只能選擇淘寶海外代購。國內有選擇靈活性比較小的整機方案(商家自己指定一批配件組裝好了賣給你,並提供保修),這裡推薦京東自營的雷霆世紀。但如果你在英國,就可以去http://scan.co.uk一類的網站選擇定製服務,無論是台機還是筆記本,從主板到風扇都能由你組合,而且價格還是相對便宜的。如果你在美國可以選擇digitalstorm或者origin等。其他的歐洲國家也都有類似網站。
- 型號推薦
品牌和准系統的台式機太複雜了,就不做特定的款式推薦了,大家只要選高於我推薦的標準線都沒問題。非要選的話我推薦CORSAIR ONE,可以說是我心目中完美的桌面機器模樣了。
- 重點推薦
我要額外安利一下蘋果,因為蘋果的系統真的太棒了,之前很多人對蘋果抱有偏見,覺得蘋果軟體都不全,怎麼做設計?現在不用擔心了,建築學生常用的SU、CAD、Rhino、Vray、PS、AI、Keyshot都已經在Mac上發展的比較成熟了(雖然暫時沒有Revit)。而且購買蘋果真的很省心,無論是保修還是它的綜合使用體驗。如果你有離不開Windows的理由,也可以通過虛擬機,Windows to go,雙系統等方式來解決。尤其對於新生,我強烈推薦你購買頂配的15寸MacBook Pro,最起碼能支持你度過大三,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作圖風格來決定是否需要台式機了。總體而言Collage+AI小圖的風格對電腦配置要求並不高,但如果你追求真實的渲染那麼還是配置越高越好。如果不嫌搬運麻煩,那麼iMac Pro就是土豪的不二之選了。
有時候兩台電腦看著配置一樣,價格卻可能差一倍。這差價往往就是核心配件外的成本差異(比如外殼是金屬還是塑料,觸控板是否更高端,是否採取MAXQ技術等)和之前提到的品牌附加價值了。是否值得為這些元素買單就看個人的取捨了。
放一張遙遠的回憶,我校2014年的建築課,可以看到半數人還是選擇蘋果的。(已良心打碼)
- 總結
最佳體驗+最高效率當然是選擇台機和筆記本都買,但必須二選一的話盡量買筆記本然後可以外接一個屏幕放在最常工作的地點。CPU和GPU購買我推薦的標準線之上的型號,內存買16G及以上。固態硬碟是必須的,且最好買256G及以上的。屏幕盡量選高解析度的IPS面板。筆記本性能強的貴,又強又輕薄的更貴。(女孩子還是加錢買輕薄的電腦吧,對自己好一點。)
購買准系統類電腦或者自己購買配件再組裝是最便宜的方案,雖然稍微折騰了點,但可以找懂行的人來幫自己(相信大家身邊都有默默修電腦的朋友,哈哈)。
如果人在海外,那麼強烈推薦直接選擇定製網站的准系統,因為有一樣完善的全面保修。在國內的話,大家可以去百度「顯卡吧」或者「筆記本吧」發帖求一個配置單,吧友都會免費且熱心的幫你寫,對著一件件買回來然後找人組裝就好啦。(不過他們給的推薦一般都是以打遊戲為目的去搭配的,到時候再回來看看我的文章衡量一下某些硬體有沒有超標或者沒有達標即可。)
【去公眾號回復「CPU天梯圖」和「GPU天梯圖」看兩者的標準線】
最後,如果你有錢任性,不想浪費時間,也可以找我有償寫配置單和定製最佳方案,收取最終配機價格3.5%的諮詢費。或者請教一下在校且懂電腦的學長吧,請他喝杯東西,一般都會熱情又免費的幫你仔細選擇的。
下面附上自己17年時用的電腦。(另有一台15寸mbpr標配作為輔助本,不過現在是上班主力本了哈哈)
下期預告:建築學習中有用的網站以及APP
推薦閱讀:
※資源分享|課程設計周資源大集合!
※外專業轉建築學培訓計劃表
※禮本於天,天人合一——北京天壇建築群
※阿爾瓦的第三次live--人人都該懂點西方建築史
※請問如何知道東方明珠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