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環境不夠好時,我們應該責怪環境中的每個人

何不食肉糜?

一天晚上,一位學員對我說,她覺得自己有個壞習慣。遇到很有能力和智慧的人,就會很尊敬對方。遇到不太有智慧的人時,就會鄙視對方。她問我,該怎麼改掉這個習慣。

要是好幾年前,我會說,為什麼要跟不太有智慧的人打交道呢?無視他們不就好了。

那時的我,還很幼稚,誤以為大家都像我一樣,相對自由,沒那麼多身不由己。那時,我經常說一些「何不食肉糜」的話。

例子很多,只舉一個。我小學時沒有正經學過英語,初中時開始學英語,雖然考試能拿高分,但自己的水平心裡還是有數,直接讀英文材料,或者上全英文的課,難度很大。

現在的我,讀英文書沒有問題,聽別人講更是簡單。只是口語還不夠好,寫作則沒什麼長進。

為此,我總結出了一個英語學習經驗。就是說,只要了解詞源學和認知語言學,就能又好又快地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詞源學能擴大我們的辭彙量,認知語言學可以幫我們更好地理解英語語法。這兩門學問簡直就是學英語的武林秘籍。

剛開始,我還會向他人推薦這個英語學習秘方。後來發現,這個秘方就是「何不食肉糜」。學詞源學和認知語言學對大多數人來說,比學英語要難得多,這麼做簡直南轅北轍。

當我們覺得某件任務很簡單,而別人覺得很難時,我們就必須要意識到,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已經享受了無數優越的條件,而其他人並沒有處在我們所處的環境中。要是我們換作他們的環境,自己也好不到哪裡去。要是他們擁有我們這樣的環境,他們也可以做得足夠好。

我在溫暖而又舒適的環境中長大,父母很關心我,老師甚至算是偏心於我。我的父母也都很愛讀書,很重視教育。在中國,書又這麼便宜,而我又恰好愛讀學術著作而不是網路小說。

很多人家裡經濟條件也不夠好,急著要賺錢。我家裡雖然不富裕,但父母沒有逼著我賺錢,給了我足夠多的時間,讓我去學那些看似無用的知識。

因一系列機緣巧合,我成了一個高信息素養且學習能力很強的人。我知道該怎麼評價信息的優劣,又知道怎麼主動利用互聯網和圖書館等渠道搜索優質信息,同時還能又快又好又開心地學會那些值得學習的知識。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裡嗎?

根據世界人口時鐘的數據,截至2018年1月16日,地球上有75.8億人。

這些人看似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裡,事實並非如此。一些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些人則享受著優越的條件而不自知。

人是理性經濟人。嚴格地說,人是有限理性且偏好各異的經濟人。每個人都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根據當時收集到的有限信息,發揮自己的有限理性和智力,做出了當時很符合自身利益的判斷和決策,採取了當時自以為很明智的行動。沒有人會主動傷害自己的。

那位學員覺得我很有智慧,能力很強,於是會尊敬我,參考我的意見,想知道該如何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可是,如果她換成我的位置,說不定能比我做得更好。拖延症發作時,那些堆積如山的工作任務會被我拋在腦後。

人類是被環境塑造的動物,雖然也能反過來改造環境,但與整個大環境相比,個人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大多數窮人,既是金錢上的窮人,還是時間上的窮人。既是自信心上的窮人,還是認知能力上的窮人。

弱者所處的環境,沒有賦予他們足夠的能力,去提出正確的問題,更談不上給出正確的答案了。假如一個人連「搜索引擎」都不知道是什麼,縱使互聯網上有無數優質信息,對他來說也沒有意義。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可能不信。其實,大家可以去鄉下,把這篇文章念給一些人聽。你會發現,這篇文章也寫得太難了,很多人讀不懂。其中出現了「詞源學」、「認知語言學」、「信息素養」、「理性經濟人」、「認知資源」、「認知能力」等不常用的漢語辭彙,它妨礙了人們讀懂這篇文章。

中國是整個地球上貧富不均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如果從小生活在大城市裡,家境中等偏上,那你可能不知道,對於很多人來說,光是能理解複雜的中文語句,已經很不容易了。

為什麼教育這麼難?

經濟上的貧富不均,解決方案之一就是平等的受教育權利。然而,教育之難,絕非一般人可以想像的。

我曾經只是學生,不那麼能體會教師的辛苦。現在也做了教師,算是明白了教育的難處。

教育最大的難點,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從而改變人們的喜好,讓人們真正明白,哪些東西比另一些東西更重要。

大家都會覺得,玩電腦遊戲真開心,和朋友一起聊天玩耍真開心,看電視劇和小說真開心。麻煩就在於,這些讓我們感到開心的事情,不一定最有利於我們成長。學校會強迫我們學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統計學、邏輯學、心理學、經濟學等複雜的知識,與電視劇和小說相比,這些知識枯燥且無聊,但它們對我們的成長更有利。

大道理人人都會說,大家都知道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為何有些人能做到,有些人做不到呢?為什麼同樣是聽了這麼多道理,有的人能過好自己的一生,有的人卻不行呢?

因為有的人只是聽了那些道理,他們不會實際去做。而有的人沒聽過那些道理,他們就已經實際在做了。

道理如果停留在紙上,那就僅僅是別人寫下的文字,不是我們頭腦里的知識。我們都說認真學習很重要,有的人從親生經歷中體會到了這點,他們在認真學習之後,收穫了優異的考試成績、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美滿的愛情、豐厚的薪資等等獎勵。有的人從未有此經歷,他們只當是父母和老師說的玩笑話,自己從未嘗到過努力奮鬥與終身學習的甜頭。

很多人所處的環境,並沒有給他們足夠多的獎勵,去鼓勵他們做一些對自己有長遠價值的事情,而不是沉迷於短期享樂活動之中。

天下興亡,人人有責

每個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基因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身高、體重、美貌程度、智力水平。我們也無法選擇父母的家境,有的人出生在書香門第、富裕家庭,絕大多數人卻生在難出貴子的寒門。

寒門難出貴子,不是因為寒門家的孩子不是理性經濟人,不夠努力。他們要格外努力,才能達到和別人一樣的效果。我自己家境就很普通,很羨慕那些從小英語就很好的人。由於小學6年都沒有正經學過英語,初一時,我可是指著課本上的「apple」問同桌,這個單詞是什麼意思?他們還以為我在開玩笑。要是我在英語環境下長大,英語學習問題不就輕輕鬆鬆解決,還用得著通過詞源學和認知語言學來曲線救國嗎?

其實,無論我們自己做得好還是不好,環境因素都要佔很大的原因。可惜,每當我們有所成就時,就會歸因為自己天賦異稟、勤奮刻苦。每當我們遭遇失敗時,就會說是因為環境很糟糕,不是自己的鍋。

如果真是因為環境很糟糕,人人都說不是自己的責任,那這口鍋到底該誰來背呢?

當整個環境不夠好時,我們不應該責怪環境中的某個人,而應該責怪環境中的每個人。

我就是那「每個人」。

你們是嗎?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推薦閱讀:

10.26北京創客教育主題展

TAG:教育 | 学习 | 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