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厲國剛:你有什麼想法可以與我一起分享嗎?

【厲國剛 微觀大道40】你有什麼想法可以與我一起分享嗎?

記得多年前,一位想要出國留學的學生,到學校來找我寫推薦信,於是,坐下來一起聊了聊。

其中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話是這樣的:老師,你有什麼想法可以與我一起分享嗎?

我的回答是……居然是「沒有」。

是啊,那時候,自己也迷茫,看不清未來。

現在想想,作為一位老師,居然沒有什麼想法可以與學生一起分享,也是夠悲催的。

也許正是這樣一種愧疚,使我一直記得這句話。

如今,我已經「長大一點」了,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了。現在要是和誰一起坐下來,我想都是可以分享分享了。我對人生的獨特體驗和看法,不會與你相同,是可以彼此交流的。

一個人沒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只是某個階段,那是正常的。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沒有過什麼好的想法可以與人分享,能夠給人以啟發,這會讓人懷疑他是否認真地活過。

當然,在一個某些社會環境下,這種情況卻又是可以理解的。太多思想的框框,使得我們難以形成自己的想法。

在課堂上,中國的學生,面對老師的提問,往往沉默居多,更不用說主動地跳出來,向老師發問。

我們需要讓自己做一個在思想上自由的人,敢於去想像,勇於去思考,並且懂得去分享。

這是從人際交往層面而言,而從更大的社會交往層面來說,又有新的狀況。這正如彭特蘭的社會物理學所探討的物質、能量之外的思想、信息的流動性,也即「想法流」。在這個自媒體時代,涌動著巨大的「想法流」。

因此,不是沒有想法可以與人分享,而是太多了。那麼多的自媒體平台,每個人都提出各種各樣的想法,我們分享不過來,這是當前面臨的一個問題。

我們太注重分享,但是分享的質量如何呢?

在網路中,各種想法是魚龍混雜的。有些只是偽想法,是某些人為了0.5元,或者若干個0.5元,而在網路上發表的混淆視聽的所謂觀點或文章。除了已經發表的,散落在各個自媒體平台、新聞平台中的各種真實想法,還有一些真實想法,由於種種因素,沒有機會得以發表,參與交流。

可見,只是強調分享已經遠遠不夠了,而是需要有效地分享,或者說「重建巴別塔」。

具體應該如何做?簡單地說,

一是我們要學會辨別,能夠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看待各種想法,做一個理性的、具有批判能力的人;

二是需要構建對話的渠道和空間,使論辯能夠有條件展開;

三是需要重建一個良性的、文明的傳播生態。

最後,我想說:你今天在多大程度上參與了「想法流」?

(厲國剛 博士、副教授 微觀大道 weiguandadao 原創作品40)

知乎專欄:微觀大道

公號:weiguandadao

新浪微博:@厲國剛


推薦閱讀:

朋友和你想法不一樣?我覺得這挺好
《人民的名義》:圈子,是合併同類項的抱團取暖,還是私相授受的犯罪溫床
屎殼郎切頭能生吃么?
你有過什麼稀奇古怪的想法?
你們遇到過那些讓你們感覺人的命,天註定的事情?

TAG: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