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斯真的很坑嗎?

文章作者:潘志立,文章經作者授權轉載

我多想在敲出這兩個字之後就結束本文,然後隨便找一個米爾斯甩著一頭毛毛蟲的照片當配圖直接發出去騙贊。然而該死的拖延症讓我一路從十月份(米爾斯三分命中率25%)拖到現在。在他用失誤和打鐵澆滅馬刺追分火苗的時候,我沒來得及奮筆疾書地踩一隻腳,偏偏在他用8投7中的三分球刷新賽季最高分的時候,才想起來原來自己還有這個主題沒寫。

塗上一層新漆並不能掩蓋原有的漏洞,不過這也是個分析米爾斯的好機會。

單單從基礎數據上來說,米爾斯本賽季的表現和之前基本上沒啥不同,9.6分2籃板2.8助攻,39.5%的三分命中率恰好是生涯平均水準;真實命中率57.1%,也高於他自己的生涯平均水平,當然,米爾斯本賽季有58%的出手都是來自三分線外。

米爾斯的風評如此之差,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的不穩定。正如前文所述,米爾斯10月份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5%,在帕克受傷的那會兒,米爾斯的外線准心簡直比2014-15賽季的丹尼-格林還要差。

差就算了,安心當一條失去夢想的鹹魚也不為過,可最要命的是不穩定——最麻煩的,就是那種持續性混吃等死,間歇性打滿雞血的鹹魚。就像當年的格林,有本事在打火箭的時候投出6中5的三分,也有本事在20小時之後,就面對爵士繼續自己6中1的打鐵生涯。好不容易熬夜吹完一波,結果一覺醒來就被啪啪打臉。

這種彷徨於希望和失望之間的不穩定波動,是神經刀們最讓人抓狂的地方。這是米爾斯最近幾場比賽的數據欄,別誤會,米爾斯沒有缺席這其中的任何一場比賽,所有比賽都是出場17分鐘起步。我們可以很容易地觀察出一個規律:在米爾斯打出一場還算不錯的比賽之後,就大概率要萎靡兩場。

我們可以稱之為「薛定諤的米爾斯」——你不知道米爾斯這一場會開什麼掛,一旦你開始期望他投准,那米爾斯八成就開了人體描邊掛,而如果你不指望他的命中率了,那米爾斯很可能就會開啟自瞄掛。

不知道這是不是米爾斯的朋友開的,如果是的話,我希望米神的這種朋友能多一些。

這是J.J.-雷迪克近幾場比賽的數據欄,看到神經刀和頂級射手之間的差距了嗎?

頂級射手也會有手感全失的時候,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的產出都是相對穩定的,我們可以這麼說:雷迪克每場比賽都會以不低於37%的命中率投進兩個三分,在此基礎之上,雷迪克給我們驚喜的次數,要遠多於讓我們失望的次數。而不是像現在的米爾斯這樣,連一個穩定產出都無法指望。而這種穩定性,就是雷迪克一年2300萬和米爾斯一年1100萬的區別。

黑完米神的穩定性,讓我們來說一下別的吧。

和我們印象中有出入的是,米爾斯本賽季的使用率只有18.1%,是他的生涯最低值——是的比他的新秀賽季還低(畢竟新秀賽季只一共打了38分鐘,38.9%的使用率堪比新疆時期)。助攻率和失誤率都不算高。

在拿了大合同之後,在帕克受傷之後,波波維奇當然想讓米爾斯多干點事兒,比如組織球隊,比如策動進攻。

然而有些事情實在勉強不來,比如組織球隊,比如策動進攻。

一個簡單的數據,米爾斯本賽季場均策動2.8次擋拆(這裡是實打實地策動擋拆,而不是叫一個假掩護),其中有2.3次選擇了持球干拔。米爾斯就是這麼一個耿直的boy,看到空檔的第一反應就是射。籃球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他沒有閑暇去考慮太多,就像那位夏威夷男生,在導彈警報響起之後,第一反應也是射。

沒必要繼續糾結米爾斯的突破命中率、突破後的助攻失誤比這種細化數據了,他場均突破4.5次(默里的場均突破次數是5.8次,帕克10.3次),只有一次出手。還是那句話,米爾斯不適合作為外線策動擋拆、突破分球的主力發動機,在看了他那麼多次「突突突」之後,我的心裡只有「艹艹艹」能形容。

波波維奇同樣大方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數據下滑的責任在我,因為我過去一會把他放在控衛的位置上,一會放在得分後衛的位置上...但是他的領導力要比以前都要好。他掌控球場內動向、把握時機和得分的能力要比以前都要好了。

波波維奇在賽季初是這麼向阿德承認錯誤的:我試著改變他,讓他適應我們的體系,但我錯了,我會讓他儘可能地自由發揮,打出他自己的樣子。

不是每個教練都像波波維奇這樣睿智,也不是每個球員都像阿德這樣幸運,所謂體系球員,就是要儘可能地適應體系,格林如是,米爾斯亦如是。只不過小卡帕克都不在,波波維奇就想讓米爾斯多做些事,這是非常自然的舉動。

不過試驗的結果也很明顯:米爾斯骨子裡是一名射手,詹姆斯和盧教練對JR和克勞德的要求是:有空位機會就果斷出手,別想著傳球。如果讓一名射手去觀察防守,去策動進攻,去考慮組織後衛該考慮的事情,肯定會影響到射手的心態和節奏。

這不是誰坑誰不坑的問題,在這麼些年之後,我們應該認清一些事實——格林就別在關鍵時刻持球(儘管他在賽季初一天到晚拉杆撤步干拔跳投),投射才是米爾斯最該乾的事情。不是每個馬刺球員都叫倫納德,不是每個低位新秀都是帕克馬努,認清他們的能力邊界,當他們在做超出能力邊界的事情時,我們就該做好心理準備。

而不是罵他們坑。

又說到主力球星和角色球員的區別了,我們對主力球星的期待是主導球隊,最好啥都會,最好啥都精,還能以一己之力扛起球隊。而我們對角色球員的期待則是做好自己的角色,在此基礎之上,最好來一些驚喜。

而「自己的角色」這種概念,就是角色球員們的「能力邊界」,你不會想在季後賽里看到丹尼-格林持球突破,也不會想看到貝爾坦斯背身單打。

至於米爾斯持球突破的畫面......他的這份能力也要看對誰用,對卡爾德隆和勒夫就很ok,對庫里和杜蘭特就算了,這個邊界也是很模糊的,我不會一口咬死,你們自己決定。

總而言之,其實還是對「角色球員」的要求問題,你不能指望角色球員像核心主力那樣策動進攻、扛起球隊,他們都有各自的能力邊界,雖然這個邊界會隨著對手和場上局勢的不同有所變化,但大體上是相對固定的,當他們因為球隊需要,做出超過邊界的事情時,我們就該做好心理準備,而不是把過高的預期轉化為憤怒的指責。

穩定性不足,是因為米爾斯承擔了能力邊界以外的責任,這麼一看,米爾斯其實也沒啥「坑」的。


推薦閱讀:

凱里·歐文:初心不改,築夢前行
眉妹組合,一場恐怖的籃球實驗
正在傳奇:威斯布魯克 ——別總只誇我忠誠!籃球更是重點
馬刺和火箭
到底 NBA 在 90 年代的防守是什麼水平?與現在相比如何?

TAG:NBA | 圣安东尼奥马刺SanAntonioSpurs | NBA球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