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比?絕對值?
1
鬧鐘與筆記本電腦
在《牛奶可樂經濟學》里有這樣一個問題:
你想在隔壁的校內雜貨店買一個鬧鐘,價格20美元。有個朋友告訴你,同樣的鬧鐘在城裡的沃爾瑪只賣10美元。你會進城買這個10美元的鬧鐘嗎?還是直接在隔壁的雜貨店買?不管你在哪兒買,如果鬧鐘出了故障,都由製造商保修。
作者說,他問的大多數人都選擇去城裡的沃爾瑪去買。
作者馬上又提出另外一個問題。你想在隔壁的校內雜貨店買一個筆記本電腦,價格2510美元。同樣的鬧鐘在城裡的沃爾瑪賣2500美元。不管你在哪兒買,出了問題都要退回原廠保修。你會在哪兒買這台電腦?
而這次詢問的結果,大多數人都說他們會在學校里買。
這個故事背後的原理是成本效益原則。假設進一趟城需要花2美元的交通費。兩個例子進城買都有10美元的效益和2美元的成本,即可以凈賺到8美元。為什麼兩個問題的回答不一樣呢?
也許是因為百分比。鬧鐘的例子里,可以省50%的成本,而在電腦的例子里,只省了10美元,相對2500美元,這個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我們平時可能喜歡按照百分比來思考問題,但是這次卻不對了。按照百分比來思考問題是在做除法;但是成本效益法則卻是要大家做減法。
2
雙椒魚頭與剁椒魚頭
在財務上也有類似的案例。我自己就親身經歷過這樣一件事。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歡吃魚,尤其是剁椒魚頭。
有一次在外地出差,在一個飯店吃晚飯,一共有3個人。飯店裡有一道菜叫做「雙椒魚頭」,大約價格是58元。跟普通的剁椒魚頭不一樣的是,魚頭上面有兩種顏色的辣椒,紅色和黃色,味道也略有不同。
不過,點完菜沒多久,服務員告知我們,只有紅椒了,沒有黃椒了,可以嗎?我開玩笑說,那可要打折喲。結果,服務員說,打折不行,不然你們點半隻魚頭吧,價格減一半。
當然,也許是服務員沒有打折的許可權。姑且不說具體操作的問題,從財務角度來說,賣半個魚頭暫時保住了公司的利潤率。但是,如果從做減法的角度看問題,賣整個魚頭可以給公司創造更大的利潤。假設整個魚頭打折到50元賣,成本為20元,可以賺到30元。而不打折賣半個魚頭,29元,成本10元,只可以賺到19元,雖然利潤率看起來不錯。
從實際情況來看,賣半個魚頭也是個不明智的做法,如果剩下的半個魚頭賣不掉呢?除非這是一家以賣剁椒魚頭為主要特色菜的飯店,服務員有足夠的自信剩下的半個馬上就會被別人買走。貌似那個飯店也不是這樣的。
3
投資項目的選擇
大公司里也有類似的案例。某個公司的投資部門老總A被考核投資回報率。假設公司對A的考核標準是投資回報率大於等於15%,假設A今年的業績已經達標,投資額為1000萬,收益150萬,投資回報率15%。
目前有一個項目,需要投資200萬元,預計收益為10%,20萬元。這個經理會投資這個項目嗎?
從A的角度來考慮,肯定不會。因為投了這個項目之後,收益率肯定會被拉到15%以下。
可是如果站在公司的角度呢?投還是不投?到底哪種選擇使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再給你一個條件,假設公司的融資成本為7%,投還是不投?項目的預計收益10%,而資金成本為7%,按照成本效益原則,做減法,項目的收益為200萬元X10%=20萬元。項目的資金成本為200萬元X7%=14萬元。給公司凈創造了6萬元的收益。還是應該投。
百分比不能存進銀行,絕對值可以!
4
坪效與人效的局限性
用百分比來考核其實屬於相對值考核。相對值考核員工要小心。因為百分比(相對值)的達成,既可以通過提高分子,也可以通過減少分母達成。管理者用相對值考核,其實希望下屬提高分子,但是結果呢,被減小分母了。
比較經典的就是坪效、人效這樣的指標。通常是用一個業務指標(比如說收入或者利潤)除以人數或者店面面積。這樣設計指標的初衷是既希望提升業績又要控制成本(比如銷售人員的數量或者新開店的面積)。
不過,這樣的指標通常在執行的時候都會產生一個負面效應,會產生一個比較保守的應對策略:如果業績預期不是很好,與其放手一搏還不如保守應對。
對於一個穩定發展的公司來講,這樣的策略也沒有什麼壞處;但是對於一個初創的團隊來說就不見得是一個最佳的策略。
和剛才的投資案例相仿,假設我多招一個銷售,增加10萬元的成本,但是可以給公司帶來額外15萬元的凈收益,多招銷售也是可以的;可是如果算人效這樣的相對值指標,也許增加一個銷售會拉低整體團隊的人效,管理者會打消招人的念頭。
所有的考核都沒對沒錯,唯一的標準就是這樣的結果是否是按照你的預期。
推薦閱讀:
※東北經濟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問題?真實的東北經濟歷史演變究竟是怎樣的。
※《市場的昨天與今天》讀書筆記
※怎麼抓住網路中關鍵節點
※怎麼區別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
※手機數據里的經濟學(PPT)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