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黑客實戰推理:他們是如何發現30和1/3這兩個數字的?

身為運營,任何時候都需要心存「三點」:支點、力點、重點。尤其是運營型增長黑客負責人,身負撬動業績增長的大任,絲毫不能馬虎。

支點:數據監控與分析,給團隊試錯和優化奉上一個合理的依據;

力點:有了支點,運營增長團隊才會將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全力攻克難題;

重點:就是我們試錯優化的對象,比如一個頁面、一套標準化流程、一個功能點、甚至於一個按鈕、一句營銷語言。

本文主要聊一下支點,即,我們如何去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問題,找到規律,進而說服增長團隊或兄弟部門向一個方向開火,撬動增長,讓運營效果最大化的,結尾有彩蛋,演習數據也一併奉上。

在「韓利深夜聊運營」小密圈拆解增長知識的過程中,如何尋找一款產品的「啊哈時刻」是一個難題,於是,我做了一次推理演練。增長黑客領域提的最多的案例是推特,所以拿它練手,數據都是模擬,現實情況會極度複雜,主要是為了理解方法,另外,也建議大家工作之外多按此方法演習,進步會很快。

啊哈時刻:產品使用戶眼前一亮的時刻,是用戶真正發現產品核心價值,即產品為何存在、他們為何需要它以及他們能從中得到什麼的時刻。

用戶體驗了這一時刻,留存概率就高;反之,用戶之所以流失,一是產品本身就沒有價值,二是產品有價值點,但是掩藏過深,用戶不易發現。所以,找到了這個價值點(啊哈時刻),我們只需要優化產品或運營策略,引導用戶以最快速度觸達這個啊哈時刻,便會提升留存。

背景

推特創業初期,用戶留存問題嚴重,很多人註冊後又離開了,但留下來的小部分成了活躍用戶。

然後,推特增長負責人就開始做數據分析,力圖找到是什麼原因讓小部分用戶留下的。

通過分析,得到一個結論(支點):至少關注了30人的用戶會成為長期活躍用戶。

這個是如何分析出來的,我們拿虛擬數據推演一遍這個流程。

推理過程1:群組分析

推特按每月訪問推特的天數對用戶進行分組,如下表,將某月份用戶按訪問天數維度進行分組, 並追蹤第二個月各組留存率(注,如數據量小,可將天數分組)

表格看起來繁瑣,,我們做成圖表,一目了然:

看到了嗎?7次是一個拐點,留存率趨穩。於是得出結論:一個月訪問至少7次的人中有90%-100%會留存到下一個月,留存率很高。

那麼,至少訪問7次的用戶量級有多大呢?是否有分析價值?看第二步。

推理過程2:確定是否有分析價值

將用戶重新劃分為「核心用戶」、「一般用戶」、「沉默用戶」三個群組,看佔比:

核心用戶:每個月至少訪問7次的人;

沉默用戶:第一次訪問後便棄用的人;

一般用戶:訪問不頻繁的人(上述之外的人)

結論:約20%的訪客為核心用戶,有研究價值。那麼,我們就從核心用戶入手,看他們有哪些共性行為是有別於其他群組的。

推理過程3:相關性分析

通過對核心用戶的關注行為分析,發現:

1、他們大多關注數在30左右,如下圖(為了說理方便,我們假定為30,且用戶數量超大),30似乎是個拐點。

2、用戶活躍程度(一般分為高活、中活、低活)與他們關注的30人回關有關,出人意料的是,僅僅被自己關注的1/3的用戶「回關」留存最高,如下圖演示: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做數據分析的朋友都知道,數據只能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而不能告訴我們為什麼發生,所以背後的原因需要調研或採訪。這也是我為什麼特別和用戶聊天的原因。

推理過程4:尋找因果關係

推特通過電話採訪(採訪話術就不發了,大家可以自行腦補)發現了原因:

為何關注30人的用戶會留下?

關注了30人,信息流里才會持續有內容可看。

為何回關數為1/3的用戶會留下?

如果超過1/3回關,那麼推特就是社交網路了(類似朋友圈)

如果不到1/3回關,那麼推特就是新聞網站了(類似網易、搜狐新聞客戶端)

只有達到1/3這個比例,推特才具有獨特價值→讓人們及時了解圈子新鮮事。

於是,推特就發現了30這個數字支點和三分之一這個定位數字,把「關注別人的用戶數」和「被關注的用戶數」做為兩大增長槓桿,明確了增長測試方向,直接進入增長黑客領域最讓人驚心動魄的試錯優化工作中。具體如何工作的,請參考我實戰的第一篇增長黑客文章:增長黑客實戰,一個完整案例詳解運營核心方法

我是如何演習增長黑客方法的?

2018年可能是增長黑客全面爆發的一年。我對很多朋友說,提前掌控增長黑客技能,是運營人2018年化蛹成蝶的最佳機會。我是優化狂,我寫的文章和書滿滿的數據、試錯、優化、驅動元素、營銷語言、系統方法論等概念,並把娛樂元素融入其中,力爭深入淺出講我的運營觀和方法,但在新媒體當道、裂變當道的2017年備受冷落。唯一收穫就是讓我獲得了很多企業大牛的關注(都是沒錢的),並在猶豫了6個月左右最終接了一個「運營研發總監」的職位,就是增長黑客負責人。所以,我有幸觸達了這個領域。

增長黑客之父肖恩的書出來之後,我速覽一遍,忽然找到了知音感,書中的很多很多案例我太熟悉了,於是翻來覆去的讀,各種維度找點、線、面,並開始在我的小密圈裡每日一更。看完了,然後總結了,再看,就會又不一樣。於是,書里就被翻成這樣了:

我一年中,看書很多,唯獨不看運營類書籍,因為和我有一樣運營觀念的人特別少,比如我崇尚業務中心論,運營不以用戶為中心,比如不要讓運營去做留存,比如我一直說運營編輯是典型的產品經理角色、運營是項目制的等等,不是特立獨行嘩眾取寵,用我粉絲的話說,沒有經歷過運營陣痛(缺資源、少人力)的人是體會不到這箇中滋味的。

直到我看了肖恩的書,才發現,原來真的有這樣一個學科:業務為中心,試錯打頭陣,優化爭第一的理論。

所以我就把肖恩的書列為我的小密圈拆解的第一本書,邊拆邊總結,結合實戰經歷,力爭深入淺出的普及這個方法論。

我很看重這個小密圈的運營,也把增長演習的重心放在了這裡。

小密圈到現在不足1個月,259人參加,我把問題都一一思考回答了,無一遺漏,也不私藏,被社友譽為運營類星球中最有含量的圈子,是運營知識的桃花源。而且,有兩位朋友體驗三天退出之後又重新加入,其中一位朋友告白我說:他去體驗了很多小密圈,發現只有我和另外一個做數據分析的星主最勤勞。

我是怎麼把增長意識放在小密圈的?大家可能發現了,我近期寫的文章都是萬字以上的,包括我這篇文章也是長篇大論。一位細心的讀者在我的文章中發現了原因:

這就是一種增長意識:從流量開源階段就盡最大可能降低流失。

就好像咱們學運營知識一樣,如果你發現每天都是運行狀態,心裡沒底,到處尋書,看文章,但是1年過去了,發現職位還是那個職位、薪資還是那個薪資。這就是從知識的開源階段就犯了錯誤,不專註,湊熱鬧,知識不能落到實處,都流失了。


推薦閱讀:

微博和博客的創始人,教教各位媒體平台打造下一代內容發行工具
可匯總可分布,諸葛io支持數字類型屬性計算功能啦
如何提升K-factor,讓用戶為你瘋狂打call? | 諸葛錦囊
套路人心、社群運營和人工智慧面前的轉型焦慮 | 答疑
微博霸氣更新的背後 | 解決了一批開發的bug和開發bug的人

TAG:增长黑客 | 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