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問題或成為拖累國產手機品牌的重要原因
從2011年起國產手機品牌的出貨量持續高速增長,不斷有手機企業宣布自己的高增長目標,然而日前金立手機爆出問題,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表示國內整個手機行業的庫存可能近5000萬台,這個問題對國產手機品牌正成為沉重的壓力。
在中華酷聯時代,國產手機品牌主要是通過與運營商合作銷售手機,這時候手機企業自身需要根據運營商的規劃製造手機,庫存問題反而不是太嚴重。
到了小米開始以互聯網營銷攪動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時候,它是以輕資產模式進行經營,利用互聯網的高效以接近零庫存的方式運營,這讓它得以以較低的成本進行運營,同時也得以打出性價比的競爭優勢。
2015年起,國產手機品牌的競爭再次回歸到線下渠道,其中OPPO和vivo憑藉它們廣布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鄉鎮市場的以十萬家計算的零售網點推動它們的出貨量高速增長,這吸引了華為迅速跟進並在2016年初推出千縣計劃希望迅速複製OPPO和vivo的渠道優勢,然而這種做法恰恰給庫存帶來巨大的壓力。
2016年底~2017年初就有媒體報道指產業鏈傳出消息指國產手機品牌削減訂單,幅度達到10%,這時就已提現出國產手機品牌依靠線下渠道帶來的負面影響,為了促進出貨量的增長國產手機品牌拚命往渠道塞貨,然而到了年初的時候就開始出現渠道商不得不消化上一年留下的庫存,而手機企業也因此不得不削減訂單。
2017年四季度寒流讓這一切的問題提前爆發,自2017年10月開始國內手機出貨量連續出現同比下滑並且是加速下滑的趨勢,10月~12月的同比增速分別是下滑近10%、20%、超過30%,這一驟然而來的寒流讓國產手機企業猝不及防,早在2017年12月初就傳出國產手機企業削減訂單,較2016年提前了一個多月,可見國內手機市場寒冬帶來的影響還是非常明顯的。
媒體報道的消息指,其中極度依賴線下渠道的國產手機企業受到的影響較大,削減的訂單也較大,而依靠性價比優勢的小米受到的影響反而較小,這或許與依靠線下渠道的手機企業過於依賴促銷而手機卻是低配高價有很大的關係,在國內手機市場寒冬之下這些依靠線下渠道的手機企業受到的衝擊也就特別大。
華為則早早開始選擇轉變,在2017年10月華為公司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表示要重視低端市場,這家執行力強大的手機企業對市場的反應是相當迅速的,推出了價格低至599元的手機、年底大舉促銷價格降幅甚至超過小米,最終據Gartner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四季度它的手機出貨量實現微幅的增長,算是度過了這個寒冬。
2017年四季度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的寒冬導致國產手機品牌出現巨大的庫存問題,誰沒能處理好這個問題那麼很可能會拖累公司甚至出現資金問題,這是值得企業需要審慎思考的問題。
推薦閱讀:
※中國手機在印度市場八仙過海,2017年競爭更激烈
※科技界,為何有個中國品牌可如蘋果一樣全球熱銷?
※內容預告:ViVO真相
※蘋果WWDC開幕:iOS10領銜|Timer周報160619期
※《Designed in China》開篇詞
TAG:国产手机厂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