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批評你的寶貝啦!你會毀了他的!【阿德勒育兒秘訣48條純乾貨 — 值得每位父母珍藏!】

本文源自阿德勒的幼兒教育心理學,由陳軒編輯整理。

1. 人的一切努力都指向克服人的不足感。優越感是對人的不足感和自卑感的過度補償。

2. 阿德勒強調個人必須與社會構成聯繫。個人只是社會的一分子,一個人對待他社會中的同類的態度,以及他與他人的合作能力直接影響著他的心理健康。

3. 阿德勒認為,一個人的健全的精神心理是以他的理智,他對他人及社會的興趣和關懷,他對於自卑的克服為標誌。人的人格結構形成於兒童期,所以,要找出人格心理問題的癥結只能從人的童年時期入手。

另外,既然關乎人的一生精神健康的人格形成於兒童期,那麼,幫助兒童形成健康的人格就變成了頭等重要的事情,這也就是「教育」一詞在阿德勒心目中的含意。

4. 阿德勒畢業致力於研究人格在幼年時期的形成過程,他對於兒童教育的理論是他作為心理學家的研究工作的成果,或者說,副產品。

5. 人格的統一體,還有它獨特的方式和目標,並不建築於客觀現實;相反,一個人對生活事實的主觀看法才真正是他的人格結構的基礎。人對事實的看法和觀念,並不就是這事實本身;因此,人類雖然生活在一個充滿同一樣事實的事情,但卻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

6.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和失敗需要我們認真地分析,尤其需要分析一個人在兒童早期形成的對事物的偏頗認識,因為這些偏頗的認識主宰著這個人以後的一生。

7. 人的掙扎、追求,或者尋找目標的活動,導致形成個人的人格,但前提卻是另一個重要的心理學的事實:這就是人的自卑意識或自卑感。所有的兒童都有一種內在的自卑感,它刺激想像力並誘發企圖去改善個人的處境,以消除心理的自卑感。個人處境的改善導致自卑感的減弱。心理學把這視為一種心理補償。

8. 過度的自卑感刺激起孩子膨脹的野心,這種野心毒害孩子的心靈,使他永遠不安本分。這種不滿情緒全無用處,它不會導致有益的活動,因為這種不滿源自於大得不成比例的野心。這種野心藏頭露尾地從孩子的性格特徵和行為舉止上反映出來。孩子受這種野心無休止的刺激,會變得過分敏感,時時提防著遭受他人的傷害或蔑視。

9. 判斷孩子或個人是否獲得成長的一個明確標準,就是孩子或個人所表現出來的社會感情,社會感情的強弱是一個人獲得正常成長的關鍵性和決定性因素。任何削弱孩子的社會和團體感情的事情,都會危害他們的精神成長。從孩子社會感情的強弱程度,可以檢查出孩子是否獲得正常成長。

10. 孩子的父母或監護人不應該讓孩子只跟一個人建立緊密的聯繫,因為這樣做,孩子就勢必不能為將來的生活做好充足的準備。

11. 了解孩子的社會感情的一個好方法,是仔細觀察他入學時的表現。剛進校門,孩子迎來了一個對他最早和最嚴峻的考驗。理想的學校應該是連接家庭和廣大現實世界的中介物。它不僅提供書本知識,而且還應該是一個傳授生活的學問和生活的藝術的地方。

如果父母沒有教育好孩子如何與他人接觸,那麼,孩子進入學校時就感覺落落寡合,孤立無援。他們因此會被視為古怪的孩子。這樣,孩子從一開始就感到孤立無援、束手無策的狀態,會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厲害。他們的成長由此受到壓抑,他們也就變成行為問題兒童了。人們把這種情況的出現歸咎於學校。

其實,學校只不過引發了家庭教育的潛在問題而已。說是在學習上的失敗,不如說是在心理上的失敗。這意味著孩子已經開始對自己失去信心。已經開始氣餒。開始躲避正常的途徑和任務。

他全力以赴地獨闢蹊徑,他不走社會已經指定安排的大道;他選擇一條個人的途徑,去獲取某種優越感以補償他的欠缺感。對失去信心的人來說,最具有吸引力的不外是最快捷地滿足心理上對成功的渴求。

甩開社會的道德義務,並且用破壞法律的手段來突出自己,使自己獲得一種征服者的感覺——這比起走社會的既定道路要容易得多。但選擇這條捷徑的人,很清楚,是內在怯懦和虛弱的。

12. 而所謂的人格,也就是人的掙扎、追求的一種表達——人的掙扎、追求具有他的目的,但這目的卻或多或少不為他本人所意識。

13. 因此,每一個人對待下面三個關於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基本問題的態度,比任何別的東西都更能表現出他的真正的自我。

第一個問題涉及社會關係。社會關係的問題會具體表殃為人的某一特定的任務——這就是結交朋友和與人相處。個人如何面對這一問題?他的回答是什麼?

第二個根本問題是關於一個人打算如何運用他的一生——他想在社會勞動分工之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第三個根本問題的根源是人類分為兩個性別的事實。對這一問題的解決同樣不是一件個人的、主觀的事情,只能根據這種關係的內在客觀邏輯來解決問題。我和異性應該如何相處?

14. 是我們的觀點,而不是事實,決定了我們要走的方向——這是我們的心理真正的奇妙之處。我們的觀點控制、調節我們的行動。我們的人格構成也以我們的觀點為基礎。主觀思想指導我們的行動。現實的構成並不那麼因果相應,現實給予的效果,往往是經過了人的整體人格的重整。

15. 教師千萬不要無視孩子的長處。他們應該運用孩子的長處作為教育孩子的突破口,鼓勵他爭取在其他的領域同樣取得進步。如果教師從一開始就抓住孩子的某一令人鼓舞的長處,並且通過這一長處使孩子相信他同樣會在別人方面取得成功,那麼,他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6. 每個人(包括孩子和成年人)的人格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格的表達符合這個人逐步形成的行為模式——那麼,一切都變得清晰了許多。脫離這個人的人格來判斷他的某一行為,是不正確的,因為單獨某一個行為可以有多種解釋。

但我們一旦明白那特定的行為或態度,例如,學生拖拉延誤的行為,是學生對於學校交給他的任何所做出的不可避免的回答,那麼,對這一行為做出判斷的困難就馬上蕩然無存了。

17. 從這個觀點出發,我們就可以了解所謂「壞」孩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種不如人意的情況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孩子對優越感的追求沒有轉化為接受學校的要求,而是表現為對學校的拒絕。

這樣,孩子就會表現出一系列的典型行為癥狀,這些行為癥狀逐漸演變成屢教不改和故意作對。這個孩子在學校或許就會扮演小丑的角色,他會不斷地搗蛋逗樂,或者他會招惹同學,或者他逃學,與不三不四的人為伍。

18. 所以,我們不僅掌握著這個學童的發育成長,他以後人生的發展也控制在我們的手裡。

學校提供的教育極其重要地決定著一個人將來的發展。學校處在家庭與社會之間,不良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形成有缺陷的生活方式——這些本可以在學校加以彌補矯正。

學校負有責任幫助孩子做好適應社會生活的準備,並且確保孩子以後能在社會這個大樂隊中和諧地發揮他的角色。

19. 我們歷史地考察一下學校所發揮的作用,就可以知道學校總是試圖根據時代的社會理想去塑造個人。學校在歷史上依次為貴族、宗教、布爾喬亞(中產階級)和平民服務。學校總是依照時代和統治者的要求教育孩子。

今天,為順應那變化中的社會理想,學校也必須改變。因此,如果今天的成年人的典型理想是成為獨立、自我控制、富有勇氣的人,那麼,學校就得做出調節,以培養出接近這種理想的人。

換句話說,學校不能把自己視為目的本身,而應該牢記,培養孩子是為了社會而不是為了學校本身。因此,對那些放棄努力進步的孩子,學校也不能忽略。

20. 學校除了主動的教育和矯正孩子的任務以外,學校還是一個實驗站 —— 這是從學校的被動的意義上說的——在這裡,小孩早年家教的弊端會暴露出遺。

一個觀察敏銳的稱職的老師在小孩進入學校的第一天就可以觀察到很多東西。因為很多兒童馬上就暴露出受到過分寵愛的跡象,他們覺得新的環境(學校)帶給他們痛苦和不適。這些孩子還沒有練習過怎樣與人打交道,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跟他人友好交往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如果小孩進學校前就掌握了一些如何與人交往的知識,那就是最好不過的事情。在家裡,我們不能讓小孩完全地依賴某一個人,而把其他人排除在外。家庭教育留下的弊端必須在學校得到矯正,當然最好是小孩沒有這樣的弊端。

21. 期待一個被寵慣了的小孩在學校馬上就能集中精神在學業上,是不可能的。這種小孩不能夠專心。看得出他更寧願留在里——事實上,他不會有「學校意識」。

小孩厭惡學校的跡象很容易被察覺。例如,父母每天早上都得哄小孩子起床;父母不斷地催促他做這做那,會發現他吃早餐時磨磨蹭蹭等。看上去好像這小孩為自己的進步構築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

解決這種情況和解決左撇子的問題一樣;我們必須給予孩子時間去學習、適應,不能因為他們上學遲到就懲罰他們,因為這樣做只能加劇他們在學校不愉快的感覺。這樣的懲罰更加使孩子認定他無法在學校呆下去。

如果父母用體罰的手段強迫孩子上學,那麼孩子非但不願意到學校去,反而會尋找辦法,巧妙應對他的處境。這些辦法當然就是逃避,而不是真正地面對困難。孩子厭惡學校,他無力解決學業這一難題,這從他的每一個動作和行動中看得出來。他的書本總是不在一塊,他不是忘記帶這一本書,就是丟失那一本書。

當一個小孩習慣性的忘記或丟失他的書本時,我們就可以肯定他在學校並不如意。

22. 一旦邁出了這麼一大步,他們現在就要著手滿足他們的野心。只要他們的行為還不被察覺,他們就放膽犯下狡猾的罪行。這解釋了為何許多孩子不肯放棄犯法的行為。

他們一意孤行地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因為他們相信在別的方面他們不會取得成功。他們不會考慮做任何富有建設性和有益的事情。他們同夥之間爭強好勝,不斷膨脹的野心驅使他們做出新的違法亂紀的事情。

可以發現,一個有犯罪傾向的孩子同時也是一個極度自負的人。這種自負和

野心有著同樣的根源,它迫使孩子以某種方式不斷地突出自己。當他不能夠在生活的積極方面取得位置時,他就會轉到消極的方面發展。

23. 每個小孩都在追求優越感。父母或者教師的任傷就是引導孩子這方面的追求,使孩子努力沿著一個有益的和有所成就的方向展開。他們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追求能給孩子帶來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思想混亂。

因此,對孩子的教育就是要培養他的社會感情,或者說,增強他和社會緊密相關的這種意識。不懂得社會感情為何物的孩子會成為問題孩子。他們對優越感的追求還沒有被引向有益的方面。方向時,他們並不會從否定的經驗中學肯定的教訓咽為他不明白生活中的問題的含意。

24. 因此有必要教導孩子不要把生活看成為一連串互不關聯的事件,生活其實是一條連續的線索,它貫穿他生命中的所有事件。任何一件正在發生的事情都不可以從他的生命中被單獨分離出來,要解釋此刻發生的事情,只能把這之前所發生的事情聯繫起來。孩子只有明白了這個道理,他才會明白他進步歧路的原因。

25. 為什麼一些孩子會想利用懶惰的手段達到引人注目的目的。他就表現出一副漠不關心、鬆鬆散散的樣子。但他的懶惰卻經常使他成為人們關心的對象,起碼他的父母就要為他操勞。

想想看,多少孩子不惜代價地要引人注意。很多孩子採用懶惰作為緩和他們的處境的一種段。人們總是把這些孩子明顯欠缺的能力和成績不佳歸咎於他們的懶惰。人們很少指責他們能力不夠,相反,孩子的家人通常會說:「如果不是懶惰,有什麼事情人不能幹?」

孩子對人們的這一認可——如果不是懶惰他們就能樣樣干出成績——感到沾沾自喜。這種孩子無疑自信心不足。而人們的認可正是撫慰他們的自尊的靈丹妙藥。它頂替了成功的位置。孩子是這樣,成年人也是如此。

26. 這個似是而非的「如果」——「如果我不懶惰,我有什麼不能幹」——撫平了他們的失敗感。當這些孩子真正做出努力,干出點事情,那這些事情就會在他們心目中具有了特別的意義。他們所取得的點滴成績,與他們之前的毫無建樹恰成對照,結果是他們為取得的成績獲得讚揚,而其他一真埋頭努力的孩子,雖然取得更多的成績,但獲得的贊語反而更少。

27. 因此,懶惰的行為暗藏著一種不為人知的技巧。懶惰的孩子就像走鋼絲的人,下面總張著保護網,他們失足掉下,也不會受到多大的損傷。對懶惰的孩子的批評總比對其他孩子的批評溫和許多,這些批評對他們的自尊的傷害也更少一些。

一句話,懶惰是一道屏障,它為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藏拙,為他逃避努力克服困難提供借口。

28. 事實很明顯,決定孩子成長的因素既不是孩子內在的能力,也不是他所處的客觀環境,而是這個孩子對於外在現實的看法,以及他對他和這種現實所構成的關係的理解。

29. 小孩能否應用數學是一個重要的訊號。數學是為數不多的給人以安全感的學科之一。它通過一系列的思考,把紛亂和無序以數字的形式穩定下來。具有強烈不安全感的人通常都拙於計算。

其他科目也是這樣。寫作把只有人的內在意識才了解的話語聲音固定在紙上,它給予寫作者安全感。繪畫能使轉瞬即逝的光學印象恆久不變。保操和跳舞表示得到了一種身體的安全感,同時,通過對我們的身體有把握的控制,也提供了一種精神的安全感。或許這就是那麼多的教師都相信運動帶給孩子好處的原因。

30. 小孩不應該把他所有喜愛和注意力都集中到母親身上,因為母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要把孩子的興趣和信任擴展到其他人身上。父母的工作是盡量幫助孩子準備好應付生活,能夠自己照顧好自己。

那些不曾學會應付困難的孩子以後會想方設法迴避所有的艱難險阻,這就使他活動的圈子越加縮小。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在理性許可的範圍內,讓孩子從實踐中學習,這樣,指導孩子行為的就不是他人強迫他接受的諸多限制,而是客觀事實之間的邏輯。

31. 長子們通常都有保守、循舊這一性格特徵。他們對權力、規章制度和鐵定的法律深信不疑。他們傾向於公開地、問心無愧地接受專制主義。他們對權位持肯定的態度,因為曾幾何時他們自己也佔據過這樣的位置。

32. 女孩子在 14 歲到 16 歲時思想和身體都發育得比男孩快。一個小孩的生活方式通常在 4 歲或 5 歲的時候就已經形成。在這一段時間他必須培養社會感情和鍛煉調節適應社會的能力。

小孩到了5歲時,他對他的環境的態度通常已經確切固定下來。他今後的發展都大致向著同一個方向。他對外在世界的統覺保持不變。孩子的眼光跳躍不出他的視野,那早已形成的思想運作模式和由此產生的行為會不斷地重複。一個人的社會感情的發展受著這個人的精神視野的制約。

33. 對孩子的教育應該越早越好。隨著小孩的長大,他會形成自己一整套的規律和方式以調節行為。他這一套思想決定著他對不同的處境所採取的應變方式。孩子年幼的時候,他形成的獨特思維程序——他以此指導將來的行為——還沒有露出端倪。經過數年的訓練,他的行為模式固定下來了。他再也不可以客觀地看問題——他只是根據自己對以往的生活的理解對事情做出反應。

如果孩子對某一特定的處境,或者對他應付某一特定困難的能力做出了錯誤的判斷,那麼這一錯誤的判斷就會決定他的行為,邏輯或常識都不會改變他成年以後的行事方式,除非他在少兒時期形成的錯誤看法得到了矯正。

34. 經常看到在同一家庭出現表現一好一壞的兩個孩子嗎?可以發現表現壞的孩子特彆強烈地追求優越感。他要控制所有的人,盡他的所能去控制周圍的環境。在家裡,人們不斷聽到他的聲音。行為良好的孩子則剛剛相反,他安靜、謙虛,是家裡的寵兒,是人們要另一個孩子學習模仿的榜樣。父母無法解釋為何在同一個家庭會出現行為大相徑庭的兩種孩子。

其實,表現好的孩子發現用他良好的行為可以獲取別人更多的承認。在這一例子中,他可以在和他表現欠佳的兄弟或姐妹的競爭中佔取上風。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兩個孩子之間出現了這種性質的競爭,第一個孩子對以更加良好的表現超越第二個孩子不抱希望,他乾脆全力以赴地在相反的方向超過他。也就是說,他變得儘可能的調皮搗蛋。

35. 在學校我們經常遇見這樣的一類孩子,他們好像和這裡的描述不相符合。他們懶惰、內向,對學習、紀律和人們對他的批評教育一概無動於衷。他有自己的幻想世界,看不出他有追求優越感的跡象。

但具備相當的經驗就可以知道,這些只不過是孩子追求優越感的另一種形式而已——雖然這是一種荒謬的形式。這樣的孩子對於運用正常手段去取得成功並不抱有信心,結果就是他躲避所有幫助他進步的手段和機會。他遠離眾人,給人以性格冷漠的印象。

但這種冷漠並不是他的全部人格。在冷漠的背後,卻是一個極度敏感的、顫動的心靈——它需要以外在的冷漠來避免受到傷害。他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外界的事情也就無法觸動他了。

36. 那些習慣於把世界劃分為尖銳對立的人,還保留著孩提時期的思維。人類要不就擁有一切,要不就什麼都沒有——這是不可能的,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有著無數的等級。習慣這種非此即彼的判斷方式的人具強烈的自卑感並因此變得野心勃勃。

在歷史上,有好幾個這樣的人物,例如凱撒。他在謀取王位時被朋友殺死了。小孩的很多古怪性格特徵——例如偏執、頑固——它們的根源就是這種非此及彼,不是全部佔有,就是全部失去的思想。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我們甚至得出結論:這些孩子有他們自己的一套哲學。或者說,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常識相左。

37. 每一新的環境都可被視為對兒童的準備工夫的一種測試。「小孩沒有養成整齊清潔的習慣」——這意味著母親經常為他做事。「他總是很靦腆羞」——這意味著孩子對家裡依戀很重。他仍會有受到父母過分寵愛和者呵護限制的感覺。這加深了孩子應付新環境的難度。如果父母說孩子表現得特別膽小而且丟三拉四,我們可以肯定孩子想以此受到別人的注意。

38. 如果我們只根據孩子的學習成績來評判孩子,這種做法將是愚不可及的。我們應該把孩子在學校取得的學習成績看做是這個孩子的心理狀態的反映。重要的不是孩子得到的分數,而是這些分數所告訴我們的有關這個孩子的智力、興趣、專註能力等。

39. 一句話,一個理想的教師負有一種神聖和激動人心的責任。他鑄造孩子的心靈,人類的前途也掌握在他的手裡。

40. 小孩到了 3 歲,就得安排他們和其他孩子一道玩耍,使他們不至於懼怕生人。否則,以後孩子與人交往時就會變得局促不安、臉紅,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敏感異常,並且對他人會產生敵視態度。通常那些被寵壞的孩子才會有這種特徵,這些孩子總想著「排擠」他人。

41. 如果父母較早就注意矯正這些特徵,那麼,孩子以後長大成人就可免去許多麻煩。如果一個孩子在頭三四年里受到良好的培養——和其他孩子共同遊戲、參與集體活動——他就不會變得靦腆和以自我為中心。孤身獨處的孩子才會有精神錯亂和神經病症——這種人對他人不感興趣,無法與他人合作。

42. 父母的責任不僅在於教育孩子讀書、寫字和計算,他們還得為孩子以後的成長打下一個適宜的心理基礎。這樣,他就不會比其他孩子承受更大的困難。至於挑選何種玩具為適宜,本有很多可說的。原則上我們應該挑選能在玩耍中啟發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刺激他們的創造力的一類玩具。

43. 如果這個孩子具有相當的勇氣或者社會意識,他就會明白大人們所說的「了不起」,只不過意味著一個孩子得到了更好的訓練和準備。這樣,他就會找到迎頭趕上的辦法。

人們常常忽略了這一點:孩子們理解事物的方式和成人迥然有別;他們根據自己的獨特意趣去把握事物。如果他是一個生性靦腆的孩子,他就會在《聖經》及童話裡面找到讚賞他這一性格特徵的故事,他以後就更加膽小害怕。對童話故事和《聖經》的段落需要加上評語和闡釋,這樣,孩子才能領會故事的原意;否則,孩子從這些讀物裡面讀到的只是他個人的主觀臆想。

很多孩子無法正確地把握電影的主題,或者,他們對事情做出倉促、籠統的概括。父母有必要向孩子解釋清楚,讓他們對事情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個體心理學認為,青春期只是每人必經的一個成長發育的階段。我們不相信成長中的某一階段或者某種處境會改變一個人。但這個階段是又是一種新的處境,它是對人的一種測試,它把一個人在過去形成的性格特徵暴露出來。

44. 因為我們每當感到需要證明某事時,我們就會做得過火或走得太遠。青春期的孩子就是這種情形。這確實是青春期的孩子最常犯的毛病。解決的辦法是向他們解釋他不需要讓別人相信他不再是個孩子。我們不需要這樣的證明。告訴他這一點我們就或許可以避免他們做出上述的誇張行為。

45.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父母多方壓制他們的女兒,希望她們能成為乖女孩,但由於這些父母對人的心理缺乏洞察,最終卻導致這些孩子變壞。在這種情況下,錯誤並不在女孩一方,錯誤在於父母,因為他們並沒有幫助女兒做好應付新處境的準備。在青春期到來之前,他們對女兒呵護備至,而結果就是他們沒有培養出孩子的獨立能力和是非判斷力——而這些對於提防青春期的陷阱是必不可少的。

46. 眼神躲閃、依靠在別人身上、保持距離,是孩子隱藏其自卑感的表現形式。

47. 孩子的發展並非取決於遺傳,也不是取決於外界環境,而是取決於孩子對外界現實以及他與外界現實關係的看法。

48. 母親最重要的任務是要引導孩子,把他的興趣和信任擴展到他的同伴那裡去。


推薦閱讀:

被高曉松驚嘆的吉他神童劉嘉卓,給我們哪些關於夢想的啟示?
小孩什麼時候開始分床分房睡比較好?
愛與被愛的雙循環
飯桌上的教養
家庭教育:你還在為孩子不愛閱讀而發愁嗎?

TAG:家庭教育 | 亲子教育 | 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