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 CES 車展,了解這些就夠了
大家多多少少地又被 CES 刷屏了吧?剛被各種跨年焦慮演講搞得更焦慮的我們,巴不得全身心擁抱科技的各種新姿勢,加上樂視蔚來這些品牌樹立的在 CES 上發新品的榜樣,真的快把 CES 變車展了。
但這也何嘗不體現著汽車作為消費產品的一種變化,從交通工具屬性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比如移動空間,比如智能終端。這是科技的走向,也是現代生活的變化趨勢。
汽車開始搶佔 CES 展台注意力的同時,汽車這種消費產品,也在越來越多的擠占我們生活中的空間和注意力——換個角度,汽車使用過程本身,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也許,那些新創車企關於打造未來生活形態之類的品牌使命,是這麼推導而來的?
三個新名字
拜騰:大屏的世界級難題——能否量產
作為近兩年才出現的新品牌,在 CES 上刷一次存在感也許是明智的,畢竟在大型國際車展上,注意力搶不過各種豪華品牌,而且那種路數也顯得太 old style 了。 CES 發布一下,立馬就變身科技產品了有沒有。
拜騰的具體內容相信已經有所領略,50 英寸超大屏,刷臉開門,無後視鏡以及各種智能交互……以及,明星高管果然是管用的,老外對拜騰都還挺在意, CES 第一天,拜騰霸佔了西方各大主流媒體關於 CES 的頭條報道。
一些信息:
2019 年量產,產地南京,具備 L3 級別 ADAS 系統,起步售價 4.5 萬美元;同時支持語音控制和手勢控制;提供 400 公里和 520 公里兩種續航版本(目測是 NEDC 標準),快充 30 分鐘充滿 80% 。
那個屏真的是要量產的。
但目前只算是個工程車,想法很未來,但是能不能落地到量產,價格成本能不能控制住,打個大大的問號。
小鵬:起個英文名字很必要
我先吐槽一下,小鵬汽車既然決定要去 CES 刷臉了,名字實在是要先考慮的, xiaopeng 這個拼音對老外而言並不友好。
本公號以往也沒認真關注過小鵬汽車( 主要是不夠勤奮 ),但作為號稱中國造車新勢力在 CES 發布的首款量產車,我們還是來看一下。
小鵬汽車此次在 CES 上發布了即將量產的純電 SUV G3 ,長這樣。
▲ G3
此車據說為最終量產版,看看一些細節。
小鵬汽車的幾個關鍵標籤:互聯網汽車、海馬代工、已進入工信部目錄、獲得神州優行投資、阿里投資、分時租賃。
而具體到這款 G3 ,有如下標籤:純電續航 300 公里、百公里加速 5.8 秒、 360° 車頂相機、超大高清觸屏、 25 個智能感應設備、自動泊車、低速跟隨、語音交互及遠程控制,將在 2018 年春天上市。
老實講,小鵬的步子邁的還算紮實,最起碼目前,要車有車,要資格有資格,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有 BAT 有 BAT ……
能不能成?保持樂觀,但謹慎期待。
Fisker :漂亮門的世界級難題,如何量產
前不久因為 Fisker 號稱搞出了新型的柔性固態電池,充電一分鐘,續航 800 公里,我還非常認真地期待他們能在 CES 上展示一下他們的電池黑科技。
結果並沒有。
剪刀門很漂亮,按 Fisker 的設定,是可以手機 App 開啟的。但是很可惜,現場未能成功演示遙控開啟,並且 Fisker 承認他們目前還沒搞定這個門——如何量產。
這件事 Fisker 最好問問 Musk ,為了 Model X 的鷹翼門量產是多麼的痛苦啊。
不知道 Fisker 以後會不會也一樣後悔設計了這個門?
設計一時爽,工程火葬場的真實寫照。
車子還是漂亮的。
▲ G3
一些信息:
最高時速 260 公里,裝有激光攝像頭,支持 L4 級別自動駕駛。
攝像頭的供應商是矽谷 Quanergy ,這是一家專門做激光雷達感測器的公司,Fisker 這次就是在他家展台展出的(會不會沒錢參展……)
前次提及的固態電池也說明了,不會在首次量產車上使用,目前還是採用鋰電池,但他們的柔性固態電池黑科技有望在 2020 年後量產,並有可能提供給其他的汽車製造商。Fisker 家的電池技術合作方是戴森收購的電池企業 Skati3 。
關於續航,依然是堅持 640 公里的口徑, Fisker 認為這個續航水準是拉開與其他新創企業產品的物理性門檻:不得不說,如果真做到 600 公里以上,確實是門檻。可是 Emotion 要賣將近 13 萬美元啊……
Fisker 的這次發布,挺讓人失望的, 相信也讓他們自己失望吧。畢竟,門沒做好,電池技術也展不起來,自動駕駛也沒法展示……
幾張老面孔
豐田 :變身移動出行公司
簡單講,豐田設計了一個可以自動駕駛移動的平台,叫 e?Palette ,配上不同車身,就變成城市裡具有不同功能的移動空間,滿足不同的需求,喝個咖啡啦,吃個披薩啦,之類的。
覺得這個想法腦洞大開?
其實這也不是豐田獨家,CES 上還有一個公司也展出了類似的平台概念車,叫做 Rinspeed ,推出一款 Snap 概念車,看下面這個圖比較直觀。
Snap 這款產品的設計初衷,有點像我們現在建築工地的移動工棚,在需要的時候提供一個方便舒適的小憩之地。你把上面車身部分換成咖啡館,披薩店,等等的,就是豐田的想法了。
還有一家也差不多,叫 Next Future Transportation(下一代未來交通),也是做的自動駕駛模塊平台,長這樣。
本質都是城市低速場景下,模塊化的自動駕駛平台與不同功能空間的組合,很有一點城市魔方的感覺。尤其 Next Future 的方案,我覺得各個小型移動艙還可以連接起來,就像高鐵一樣,成為大型交通工具,然後到特點地點再拆分為獨立的移動艙。
在未來汽車這個角度上,各大玩家對於電動化、智能化和自動化方面的發展,目前都紛紛呈現出模塊化的開發趨勢,意思也就是兼容合作,連豐田這種都在聯合別人做電動汽車,現在自動化平台也計劃開放,我只能說,世道真是不一樣(記得他們是如何封鎖混動技術的嗎?)
寫到這裡,我覺得豐田真是特別喜歡全世界搜羅好奇點子然後開發出來應用普及——豐田為什麼是豐田,大概如此吧。
日產:我主要是對 brain - to - vehicle 這件事感興趣
一句話梗概:通過識別駕駛者腦電波圖像分析駕駛意圖提前做出駕駛反應,這比正常駕駛行為從意圖到動作的轉換要快 0.2 到 0.5 秒——據說還能讓駕駛更有樂趣?
樂趣還感受不到,但是我第一反應就是 Elon Musk 在研究的腦機介面,他的這個公司叫 Neuralink ,做植入式腦機介面設備開發。這個技術主要是用人腦控制機器,準確的說,用意念控制機器,既然能控制機器,也就能控制汽車。所以這也是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方向之一,人與機器的高度融合。
當然,日產表示, 這個技術目前尚在開發階段,估計還要 10 到 20 年的時間才能成熟應用。目前這套系統只具備預判和監控功能,可控制的只有加速減速和變道等少數行為。
一句話:該穿戴設備太丑。
本田:如果 CES 車展只允許一家 OEM 參展,那一定是本田
本田除了帶來自己的下一代純電動車型,最主要的是展示了 3E 機器人設計,分別是 Empathizes 共情,Empower 力量,Experience 體驗。
A18 是一款陪伴型的機器人,代表的是 Empathizes ,共情。主要是滿足人類的情感、交流需求,機器人有豐富的語音、表情。
這款是 B18 ,代表 Empower ,作用就是,一款移動座椅機器人。
這款 C18 ,代表的是 Experience ,我理解為一款多功能移動儲物車。
這款 D18 ,是一款多功能機器人平台,可由底盤加裝不同的部件構成貨車、挖土車、吊車等多種專用車。我認為這款車將汽車和機器人比較終極的結合了起來,簡單說,變形金剛也不過如此啦。
上面幾款機器人,除了 A18 ,其他三款都是機器人平台,也就是具備模塊化的靈活性。這跟豐田打算做自動駕駛汽車平台模塊化其實也算異曲同工,當然我認為本田的機器人設計概念更前衛終極一點。
然後是百度。
百度這次發布了最新的「阿波羅 2.0 」平台,自稱為自動駕駛開放平台上線以來的「最強版本」,支持簡單城市道路自動駕駛,並將推出場景化、商業化的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全面支持英特爾、英偉達、恩智浦和瑞薩四大晶元公司的主流車載計算平台。
百度稱將在今年量產無人駕駛微循環巴士阿波龍,主要在汽車小鎮、園區、景區、機場、城市級無人駕駛實驗區等限制區域實現 L4 自動駕駛。
2020 年,這套系統將在奇瑞的艾瑞澤 5 上實現 L3 級別的自動駕駛。這次也到了 CES 現場。
其實還有英偉達此次發布的全新自動駕駛平台。關於自動駕駛的都能單獨做個專題了。
這個艱巨的任務我決定交給大吉老師。
還有,大家覺得這次 CES 少了誰呀?嗯,對了。FF91 ……
人家也來了。很低調的在 CES 場館旁邊搞了一場試駕。
輕輕的,我來了,正如我,輕輕的走。
相關文章:微博、微信搜索 42號車庫,關注我們。
相關文章:
EV能不能行啊?2018先看他們了
推薦閱讀:
※電動汽車三國殺- 寫在第二代日產LEAF到來的前夜
※雙積分政策引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蝴蝶效應」
※鋰電池動力和儲能兩塊市場
※簡談純電動汽車的挑戰
※測評 | 讓Tesla在高速服務區充電的「「國標轉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