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揭秘 安特衛普六君子(The Antwerp Six)

安特衛普六君子

巴黎、米蘭、倫敦和紐約號稱國際四大時尚之都,其中除了巴黎之外其餘三個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五六十年代才逐漸成長起來的,而比利時的工業城市安特衛普在時尚界的歷史淵源更加不能與這幾個城市相提並論。可是最近幾十年間,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卻偏偏名聲大噪,其畢業生成為國際時尚舞台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Antwerp 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雖然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服裝專業卻只是四十多年前才設立的,而且比利時本身也沒有什麼時尚的傳統。可能正是因為這樣,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的學生們才反而沒有任何包袱,可以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風格。


比利時—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

1987年的那場時尚革命,是現被尊稱為安特衛普六君子(The Antwerp Six)以Walter Van Beirendonck為首,帶領著同校學弟妹Ann Demeulemeester, Dries van Noten, DirkVan Saene, Dirk Bikkembergs, Marina Yee

一行人開著簡陋租來的卡車,車上載著各自的作品,以不請自來的方式直闖倫敦時尚周的門外,舉辦了第一次的時裝展示; 他們同為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時尚設計(Fashion department of the Royal Academy)的學生。

對時尚有著相通的理念,反叛當時時尚產業越來越奢華高調又了無創意,以激進前衛的設計風格,大大憾動了急於找尋新靈感的時尚媒體;英國媒體就把這場展示為視為時尚革命,並把他們冠上安特衛普六君子(The Antwerp6)的封號。

NO.1 怪誕時尚頑童-Walter van Beirendonck

生於 1957 年的華特·范·貝倫東克(Walter van Beirendonck)快60歲了,從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後,曾為時尚雜誌繪製插畫。

1983 年,他成立了自己同名的服裝品牌。他在安特衛普六君子中是最具領袖才能的,當初六個窮學生一路向西去英國,也是他和老師琳達·洛帕 (Linda Loppa) 想出來的點子。

(Walter Van Beirendonck2016春夏男裝發布)

Walter Van Beirendonck他的設計具有強大的活力和爆發力,完全不順應傳統的審美常規,並且總能源源不斷地帶來奪人眼球的新作。貝倫東克的設計作品充滿了色彩與能量,他擅長把藝術與時裝相結合,在昆蟲、運動、色彩、牛仔、童話中找尋靈感。

No. 2 黑暗哥特女王-Ann Demeulemeester

(Ann Demeulemeester2012春夏時裝秀)

對Ann Demeulemeester來說,黑色是「詩人的顏色」。這位以堅持黑白色調設計的豐碑級人物,在詩歌和搖滾樂的交叉處找到了平衡。

她的設計以不規則的立體剪裁和材質的混搭運用而著稱。那些鬼斧神工的複雜結構,濃烈陰鬱的哥特風格,會令你錯以為是出自於男性設計師的剪刀手。

設計與用料極具個人特色,擅長以不對稱的解構主義剪裁方式表現衣物的美感

No. 3 色彩印花大師-Dries Van Noten

(Dries Van Noten 2015年秋冬高級成衣時裝發布秀)

Dries Van Noten的風格獨樹一幟,並注重作品的穿著效果。異域民族風、懷舊感、層次感是范諾頓的獨特簽名,他喜歡將不同的材質、布料及紋案加以混合拼接再進行風格重構。「我覺得我的生命是用華美衣服構成的。」

Dries Van Noten對色彩極具天賦,在安特衛普港口邊上的小鎮,Dries Van Noten花大量時間研究園藝的土地,顯示出主人恬靜多敏、閑適明快的個性。這也不難解釋為何民族風格的花卉圖案是這位印花大師特別鍾情的手法了。

No. 4 細膩田園匠人-Dirk van Saene

Dirk van Saene 的設計在剪裁和廓形上,都趨向於塑造纖柔細膩的女性身線。他鐘情於質樸的鄰家女孩,設計出品給人一種乖巧感,平靜得沒有一點聲音。

溫暖的色調、簡約的裁製、精湛的工藝共同鳴奏著一曲令人心生柔軟的田園牧歌。除了這個永恆的主題外,其實,Dirk van Saene 的設計風格異常多變,簡直無法對其進行歸類。因為他信奉:「改變是設計的存在」。

在Dirk van Saene 溫柔的內心深處,潛藏著一股「反時尚」的暗流,改變只因精神需求使然,無關於潮流。這或許是其他五人身上未曾顯露的天性。只需要討好自己。

No. 5 綠茵運動王子-Dirk Bikkembergs

(Dirk Bikkembergs2012秋冬男裝發布)

Dirk Bikkembergs早期對軍裝的偏愛,也許是受到在陸軍服過役的父親的影響。糅合建築、運動光學、科技未來等元素成為Dirk Bikkembergs美學理念的一個標籤。

2000年之後,Dirk Bikkembergs開始為知名球隊設計衣服,要做「足球愛好者的高級時裝」。

可嘆的是,他近兩年的出品商業味道漸濃。但從另一方面想,中規中矩的實用男裝或許更是日常生活的首選。

No. 5 易敏感少女- Marina Yee

設計師 Marina Yee 在六人中最少女的一個位,也許是成功來得太快,她發現自己不適應為商業化品牌做設計,長期陷於莫名的憂鬱沮喪中。

後來她選擇去了巴黎,認識了男友 Martin Margiela,很快二人開始了共同創作。她愛修長纖細的輪廓,注重細節,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為她帶來了無窮的設計靈感。這對情侶對時裝創作的理念異常相似,Martin Margiela 也因為她的關係從安特衛普風格的邊緣人物走到了舞台中央,而她卻在男友的光芒中深受挫敗,唯有選擇離開。後來,她重新回到時尚圈,擁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後來的設計上注重服裝的細節,例如混合粗糙的材質與光滑細膩的綢鍛,這些正映射了經歷過年輕時的挫折,逐漸從一個脆弱的少女到內心堅強的現代女性之間的轉變。

在今天,比利時的設計勢力還是影響著世界的風尚走向,依然是不可忽視。這不可能都是六君子或是馬丁·馬吉拉 (Martin Margiela) 的功勞,但他們的確向世界展示了來自安特衛普的力量,如果沒有他們,也許我們要晚好多年才能看到這樣不同的製作服裝的方式。最後,還是用一句琳達·洛帕 (Linda Loppa) 的話來結尾,「我的學生的作品不是最漂亮的,但都是充滿感情的。」是的,安特衛普的服裝,充滿感情。


推薦閱讀:

Fashion Design的細節處理,光會設計還不夠——服裝系列「細節」篇
【乾貨】義大利服裝設計如何選擇學校(上)
如何從玩具設計轉型成內衣設計師?
服裝面料再造(篇七)— 安特衛普3D列印鬼才Yuima Nakazato

TAG:服装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