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比例的發現應該算是數學成果還是心理學成果?怎麼總結出來這是最美的?


謝邀~撇去個人因素,在同一時間,一個社會環境中,心理學上「美觀」這一詞代表的含義,從來都是有其科學,或者是社會學理由的。

(個人審美都很多影響,比如我就覺得矩形怎麼分割都還是正方形漂亮,屏幕比的話,3:4和9:16也各有其擁護者)

「黃金分割」也不例外,高中我們算一些物理題的時候會發現,一些求理想燈源位置,或是最佳聲效位置的題目(都算比較超綱,我也不懂),答案都會是那個黃金比。

黃金比擁有的極好的數學性質,使得在均勻傳播的光,聲,波等條件下,往往具有特殊的性質。

這也就是自然生物為什麼對其特別青睞,有很多植物的葉片分布是依據黃金分割來分布的,以下為引用內容:

「有些植莖上,兩張相鄰葉柄的夾角是137度28,這恰好是把圓周分成1:0.618……的兩條半徑的夾角。據研究發現,這種角度對植物通風和採光效果最佳。」

黃金比以各種形式完美地融入到我們的周遭環境,就好比正圓一樣。

而同時,我們的審美是怎樣形成的呢?這一樣是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首先我舉例,我們的味覺,一般都是傾向於當地風味。簡單的說,就是習慣。

越是簡潔的概念,就越容易被根植入我們的想法。

(好像是盜夢空間里的話=_=)

潛意識主導了大部分有關於此的審美活動,也是受了類似影響。有說法是人體符合黃金比例的較為美觀,但是不同的社會環境,比如唐朝之類的,可能崇尚臉再寬一些。

由此可猜測,對於黃金比例的崇尚,也許從發現它以前相當久就已經開始了。那時也許是由於一些大自然的圖騰,一些動物的傑作,植物的排列。

正是這些教會了人類如何審美的。

——————————

貌似偏題一丟丟…不過也能看出來我的想法吧,就是數學主導環境,環境主導審美。耶~


據維基百科說,黃金比例的起源成迷,有可能是最早畢達哥拉斯發現的,由數學原理探討美學規律,所以可以說是數學成果,也可以說研究方向是心理學。他認為和諧的比例是美的關鍵。


先有了黃金分割的數學規律,後來有人發現把一些東西用上這個規律後,好像東西變得美了,於是給這規律命名黃金分割。

所以,是心理學在數學中發現了美。


推薦閱讀:

女人的第六感,真的靠譜嗎?

TAG:心理學 | 數學 | 黃金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