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與不確定性
相信每個剛開始育兒的父母,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念頭。養孩子有沒有一個標準的「打開方式」?就像遊戲攻略那樣,可以準確的做對每件事情,抓住每個隱藏要素,打出所有的彩蛋,讓孩子的養成變成一個全部都是最優解的大結局?
相信我,你不是一個人這麼想的。事實上,我也是。
於是,我試圖去找尋這個遊戲最完整的攻略。在彎彎繞繞幾年的時間裡,我最終靠向了心理學,教育學,學習學這些專業學科。這些可以說是無數「老玩家」花了一生,探索這個地球OL關於人類養育,成長部分所總結出來的攻略大全。
在我開始學習的過程中,我原以為,這些書裡面能夠給出各種斬釘截鐵的結論。諸如:當你使用A方法的時候,你一定會得到A結果,當你使用B方法的時候,就會得到B結果。這一開始,巴甫洛夫,華生等人的研究,的確是讓我們有這樣的感覺。但隨著研究的繼續進行,我們發現,我們太天真了,人類這個設定的構成遠遠超乎我們以為的那樣子。A方法未必會得到A結果,有些時候會冒出B結果,有些時候還會冒出更多其他的結果。有些時候甚至是我們覺得並不可能或者不願意出現的結果。
讀到這裡的時候,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如果是這樣,那我當下在做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如果毆打孩子的人,他們孩子也會功成名就,而我溫柔和善的對孩子,他也可能一敗塗地。那我做這一切努力的意義何在?
誠然,我女兒一路過來,其實我是沒有什麼太大的焦慮的,她就像教科書一樣的標準。按照書上的內容來說。她是非常典型的,符合各種期望和結果的。完全自主做作業,成績在班級屬於第一梯隊,5年級之前經常回家之前就做完作業,五年級之後加上練習每天7點前可以完成作業,極少訂正,時不時還可以評個學期考試免考。我是並沒有什麼育兒的焦慮在內的。
但這個潛在的不確定性,卻是一直是我的心病。也就說,我孩子的好,和我的教育,不是必然的因果關係。那麼也就說萬一哪一天,她突然不好了,我其實也是無法預知和控制的。同樣的,還有那些其實很用心對待孩子,但孩子表現不如人意的。他們怎麼來改變孩子的處境呢?
直到,我從妻子看的管理學中,找到了解開這個困局的關鍵。
如何管理好一個團隊,一個企業,管理學一直在找尋著最優解,什麼才是最好的管理?管理學也是冒出來各種奇奇怪怪的名詞。我聽到一個在管理學裡探究了很久的人,說的一句話:沒有最好的管理手段,任何的方法,都會伴隨著收益和風險,管理者就是在不斷的嘗試和探究中前進著。
育兒何嘗不是如此!!
就我們現在的認知和研究,哪有什麼最優解!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將思維升級。A方法就是有一定概率會誕生A結果,但還會有B結果,有C結果…各自都有其大致的概率。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將各種可以產生積極結果的方法用上去,擴大產生積極結果的可能性。
同時,我們也需要認識到,風險與收益並存,完全保守的育兒策略也並不可取。有些方法可能並不符合我們的喜好,但其的確會有較高的收益價值,在認清風險,評估價值之後。去嘗試一下也是未嘗不可。比如:報個培訓班(的確會提高成績,但帶來壓力),讓長輩帶孩子(可能會有各種觀念矛盾,但父母雙職工可以帶來更多的收入收益,這的確也是可以回饋到孩子身上的。)等等。
而學習心理學,學習育兒,是讓自己更為準確的評估和實施這一切。避免自己在做高風險低收益的事情,比如體罰,辱罵孩子(的確是會讓孩子高度喚醒,使得孩子在短期內表現變好,但長期來看,會帶來各種負面的作用,非常的得不償失),或者過於保守,付出巨大的機會成本。
有了這些知識,就像手裡有了地圖,怎麼選擇都清楚前面的路是怎麼樣的。我把我知道的部分都做好,面對未知和不可控的因素,讓他們自己去運轉。當有這份清晰的時候,就不會陷入到日常生活中為孩子的各種問題而不斷的焦慮煩惱了。作為父母,我做出選擇,我清楚風險,我承擔結果。
就像認知發展理論中所提到的各種學習運算能力階段,有些高階的能力如果不去學習,可能終身不能習得。而這種去包容未知,與不確定共存的的能力是我們身為家長,言傳身教中相當必要的一部分。終身的學習,我們和孩子都在發展的路上。
推薦閱讀:
※別讓懶惰阻礙了你的努力
※不會跟人聊天?這個問題水很深
※四句為人處世的「大實話」
※警惕!別掉入羅振宇的時間陷阱
※我知道我們終將會像煙火般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