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信息傳播及高效學習策略|思維模型No.41

文/大輝船長

分享思考、學習和行動的方法

信息究竟是什麼?它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這和定義人是什麼同樣難。有一個很好玩的故事,說在柏拉圖給學生上課時,有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問,人是什麼,怎樣定義人呢?

柏拉圖回答他,「人是有兩條腿的無羽毛動物」。他的學生聽了沒說話,第二天帶了一隻剃光了羽毛的雞到課堂上,我們的柏老師看了很無語,這完全符合定義啊,但好像與人還差一段距離。

信息是什麼?

所以,如何定義信息呢,我覺得資訊理論的奠基人香農的概念比較易懂,即:

信息是對「不確定性」或「選擇的自由度」的度量。

依據這個定義,如果一個事件的不確定性越高,就越需要更多的信息來減少其不確定性。我們在模型25內部信息值多少錢中聊過,信息有提供判斷和明確的指令區分,針對同一事件,因為指令性信息解決的不確定性更多,所以就更有價值。

回顧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信息的生產與傳播的歷史。傳播史和人類的歷史一樣古老,信息的傳播從人類誕生的那天起就發生了。

大致來講,信息傳播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最早是口語傳播,也就是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的階段。

第二階段是文字傳播,將文字手工刻在龜背,竹簡上。然後再到印刷術的發明,通過印刷傳播,信息可以不受時空限制而更大範圍的傳播。最後一個階段就是現在的電子傳播。

信息的傳播史就是人類不斷突破自身局限的奮鬥史,從最早只能依靠身體功能傳播,到建立了一套體外符號化的傳播系統;由只能傳播幾百米,到現在能傳播幾千幾萬公里,甚至能夠在宇宙中傳播信息。

筆勝於劍

在信息社會中,信息成為比物質,能源更重要的資源。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這張圖:

這是筆勝於劍的最好案例。張首晟教授在混沌大學思維模型的課上說,從歷史進程來看,筆遠遠比劍更重要。

亞歷山大大帝,在兩個老師教導下,征服了兩個世界。第一位老師是他的父親腓力二世,教他怎樣用武力征服已知的世界。另一位老師是亞里士多德,教他把人類的知識整合,用知識改變世界。

一定程度上,亞歷山大實現了這兩位老師教導。當他打到阿富汗時,認為已經到了世界的盡頭,沒有再可以征服的了,所以他痛哭了一場。但是這個帝國,在他去世一年後就崩潰了。

而他的第二個目標就是修建亞歷山大圖書館,收集人類 所有的書籍。由此吸引了很多學者匯聚,徹底影響了人類歷史。

這是我聽過的筆勝於劍的最形象的故事,比特世界的影響力遠大於原子世界。

信息社會的主要矛盾

在信息社會中,信息呈指數型增加,信息爆炸產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衝擊著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結構和形態。

既然信息是對「不確定性」的度量,那麼信息越多,受到的干擾就越大,我們就更難選擇,如何做才能減少不確定性。

所以在信息社會,其主要矛盾就變成了:

人民有限的時間跟日益爆炸的信息之間的矛盾。

如何才能解決這個矛盾呢?

答案是要構建一個高效的信息系統,從信息的輸入,加工和輸出多個環節提高信息的處理效率。

這兩天在看瑞·達利歐的《原則》一書,他能在投資中獲得巨大的回報,主要是因為將自己的投資思路做成模型,構建了一套獨立的不依賴人的計算機決策系統,人人合作,人機合作,是他獲得成功的關鍵。

達利歐非常喜歡將複雜的系統設想為機器,比如他將宏觀經濟類比為機器,一個國家的經濟看上去很複雜,但它們其實是以簡單和機械的方式來運行,就像一部經過精心設計的機器一樣。(文末有相關視頻鏈接)

信息系統也是一部機器,要想讓這台機器做出優質的決策,有高質量的輸出,先必須保證有高效高質的輸入

我們分兩步來回答這個問題,先來回答高質。

高質量的信息在哪裡,如何獲得?

我們試著用第一性原理來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既然信息是由人產生的,那應該先找到各專業的有聰明大腦的牛人,高質量的第一手信息都是他們最先發布的。在信息社會,找到各個行業的牛人不難。

既然牛人找到了,那這些牛人是通過什麼渠道,怎樣發布信息的呢?分階段來看:

信息釋放階段一:

牛人有了想法後,首先會在小圈子內傳播並驗證,多個牛人組成小圈子交流討論這些想法,在這個階段外面的人就很難獲知。所以能進入牛人圈子會最先接觸到前沿的第一手信息。

信息釋放階段二:

除了在牛人圈子交流外,他們可能還會寫博客,或者微博、Twitter等,比如我關注的行為設計學掌門人 Fogg ,就經常在 Twitter 中透露一些他的想法和下一階段的研究方向。這個信息是我們普通大眾能夠追蹤到的。

信息釋放階段三:

到了這個階段,牛人的思想已比較成熟,可能會做演講,或者接受一些專業媒體的採訪。牛人開始進入公眾視野,思想先進些的人民和組織也開始接受這些理論,並根據理論提供的方法來做事。

信息釋放階段四:

到最後,他們才會將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書。如果不是本國作者,需要等半年或更多的時間才能翻譯成本國語言。

你看,依據信息傳播路徑,很多新思想到普通大眾視野中,其實是很多年後了。就拿《原則》這本書來講,達利歐成功的預測了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後,在2010年就在公司網站公開了他的原則的核心方法。

直到2018年,我們才看到中文印刷書,已經過去了8年時間。所以,經典的內容看書是沒問題的,但如果要想獲得最前沿的信息,通過書籍明顯太晚了。

如何高效學習

學習本質上就是對信息的加工處理並存儲的過程。

認知心理學有個理論說,當你在獲取信息時,調動的感官越多,你就能更好更快的吸收信息,而且還不容易遺忘。

依據這個原理,學習效率由高到低依次為跟牛人學 → 線下課 → 看視頻 → 讀書 → 聽語音

跟牛人親自學,可遇而不可求。線下課,成本也非常高,對於職場人士來說,很難抽出整塊時間去學。最好的選擇就是視頻了,而且我們看到,視頻在傳播鏈條中也比較靠前,思想也基本成型,不是很零散,所以利於我們吸收消化。

在觀看視頻時,至少調動了我們視聽兩種感官,你還可以在過程中做筆記,記住我們的原則,調動的感官越多,就吸收的越快,越不會遺忘

而讀書,則只能調動視覺,它的好處是可以激發你的聯想,主動性也非常強,你可以自主控制閱讀速度,還可以跳躍性閱讀和查詢。現在很多書籍都有輔助圖表,對於複雜,需要深度思考的知識更為友好。

聽這種最原始的信息獲取方式是最低效的,因受認知負荷所限,大腦工作記憶容量只有3-4條信息,所以,如果是陌生的,複雜的信息,是很難靠聽來理解並記住的。

有人說,聽語音不影響眼睛和雙手,可以在開車或跑步或其他感官被佔用時通過聽來學習。

我們可以靠聽來記住故事,學一些簡單的經濟學概念,但是你聽不會數學,你也聽不會編程。相對來說,聽這種方式,更適合知識的反芻,對原來就已經知道信息的鞏固性記憶。

最後,我們來總結下如何高效學習:

本專業知識:

除了必要知識外,你應該了解前沿知識,對這類即時性要求非常高的信息,要跟蹤他們的微博,Twitter,博客等。如果能加入他們的小圈子,就最好了。

其他行業知識:

其他行業知識是你用來拓寬知識面的,首先應該看該行業領頭人的公開視頻,了解這個行業的核心知識和發展動態。想要更全面的學習,就報一門網路公開課,並參考閱讀相關書籍來補充細節。

不清楚的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查詢。對於那些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通過聽語音來加強記憶。

前段時間有朋友建議我組織一個讀書會,在各種讀書會爛大街的時代,互聯網不缺一個讀書會。況且,從認知角度來講,讀書並不是最高效的獲取信息的途徑。

如果我要搞,就搞一個「看片會」,不要想歪了,我知道你們想的是什麼片。這可是一個嚴肅的學習類公眾號。

求智集推薦過一個「寶庫」,在 Youtube 上有一個谷歌贊助的頻道,叫「Authors at Google」,都是影響力很大的書籍作者演講視頻,長度大概為四五十分鐘,在視頻中他們會條理的分享自己書籍中的觀點。

在這個「看片會」中,大家可投票決定要觀看的視頻, 然後分享心得,只花不到一小時就學到了大師多年的研究成果,比看那些二手的濃縮書,以及每天聽本書更高效更直接。這才是有套路的高效學習策略。

複製鏈接:v.qq.com/page/z/2/f/z01

到瀏覽器中可觀看達利歐《三十分鐘說清經濟機器是怎樣運行》中文版視頻。看牛人是怎樣將複雜的經濟現象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講給我們的,建議你多看幾遍,搞清每個重要概念。

小福利:新朋友關注微信公眾號:行為設計學(actiondesign)回復 「電子書」可免費領取三本思維模型必讀秘典。

推薦閱讀:

深扒《老友記》——史上最全老友記學習筆記S02E10
打基礎,其實是個無底洞
15個方法最快速提高學習效率!
搭建自動化輸入系統,2017 年我這樣高效獲取信息
深扒《老友記》——史上最全老友記學習筆記S03E21

TAG:高效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