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喚醒理論是什麼?
心理學裡 動機喚醒理論是什麼意思?
喚醒理論(資料主要來源《普通心理學》彭聃齡 第四版)
人類的活動常常不是為了減少驅力,而是要增加驅力,如努力探究新的環境,參加驚險競技比賽等。針對人類的這種行為,赫布(Hebb,1949)和柏林(Berlyne,1960)等人提出了喚醒理論(arousal theory)。這一理論認為,人總是被喚醒,並維持生理激活的一種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對喚醒水平的偏好是決定個體行為的一個因素。一般來說,個體偏好中等強度的刺激水平,因為它能引起最佳的喚醒水平(optimal arousal level),而對於過低或過高的刺激,個體是不喜歡的。
喚醒是指機體總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狀態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覺興奮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準備性所決定的一種生理和心理活動的準備狀態。如高喚醒既可能使人興奮、激動,也可能使人焦慮不安,低喚醒水平既可能使人放鬆愉快,也可能使人厭倦冷漠
研究表明,當人們進入感覺剝奪狀態,如蒙上眼睛,塞上耳朵,不能移動,或者進入相當單調的情景時,他們會變得煩躁和渴望刺激(普心P92)。研究還表明,當在強烈光線或噪音的作用下,人們會盡量使自己降低到一種低的喚醒水平。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安靜的辦公室里工作了一天後,回到家裡總喜歡放點爵士樂興奮一下;而負責管理三百多個孩子的老師在興奮了一天後,回到家裡常常願意安靜一點。
喚醒理論提出了三個原理。
第一個原理是人們偏好最佳的喚醒水平。研究發現,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最佳喚醒水平,高於這個水平上時就需要減少刺激,低於這個水平時就需要增加刺激。刺激水平和偏好之間的關係是一條倒U形曲線,如下
刺激水平與偏好的關係(資料來源:Arkes,1982.)
第二個原理是簡化原理,即重複進行刺激能使喚醒水平降低。例如,一首新的流行歌曲,大家很愛聽,人人都唱它,它的喚醒水平是最佳的。以後,經多次重複,人們就會厭煩它,由它引起的激活水平就降低了。過了幾年,人們又唱起來,變得很好聽,這首歌曲的喚醒水平又恢復到了最佳狀態。
第三個原理是個人經驗對於偏好的影響。研究發現,富有經驗的個體偏好於複雜的刺激。如有經驗的音樂愛好者喜歡欣賞複雜的音樂。經驗也能夠幫助個體更好地組織刺激。例如,初學國際象棋的人,在考慮一個戰術時,需要32步;而有經驗的人則將32步組成為一步。
人們總是被喚醒,並維持著生理激活的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它提出了三個原理:人們偏好最佳的喚醒水平,簡化原理和個人經驗對於偏好的影響。三個原理的具體含義我也不太清楚啦,嘿嘿。請大家幫忙解釋下了,謝謝啦
推薦閱讀:
※一個真正信教的人是怎麼樣的一種體驗?
※怎樣做能提高自我親和力,要求是什麼?
※我想我找到了婆媳關係無解的終極秘密|心理實驗室
※心理學上如何解釋對他人產生的「虧欠感」?
※我想一睜開眼睛就看見你|研究:如何科學地開始婚前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