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讀《論語》·學而時習之

今天我們一起開始學習《論語》,這部經典,古往今來無數的學者都講過,我這個人學識淺薄,也沒看過那麼多的版本,只能從我個人理解的角度,來聊一聊,我對《論語》的一些理解。咱們這裡聽課的有很多高人,學傳統文化很多年的,我這也算是班門弄斧了,讓大家見笑了。

《論語》第一章,學而第一,由於時間所限,我們只講第一段話: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一段,三句話,其實說的是人生的三種不同的境界。第一句話,說的是個人生活的改變;第二句話說的其實是面對孤獨的態度;第三句話說的是不再追求認同時的自由狀態;

我們從第一句話開始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一聽就讓人吐血而死。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知道這句話,是上初中的時候,那時候剛學古文,老師解讀說這話的意思是說」「努力學習,然後經常複習,難道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嗎?」,所以吧,有的時候「盡信師,則不如無師」

然後我的同桌跟我說「我也沒覺得學習哪就快樂呀,怎麼說學習就快樂呢,還問我,『你呢』」,我當時無話可說,因為我也真沒覺得怎麼快樂,但心裡對孔子開始反感,這麼沒腦子的人,怎麼能成聖人呢。

我覺得現代中國人對《論語》的厭倦,就是從初中老師政治正確的暴力解讀中來的。

你說學習是快樂的,純粹是胡說八道呀,根本不符合人性。

有人來南山書苑,偶爾就會遇到不懂事的,抓住南山書苑的小孩子問「你喜歡學國學嗎?」「你喜歡學中醫嗎?」,喜歡這兩個字還總是著重強調。

這是成年人對兒童的關心嗎?其實不是,這是成年人無知的窺探,事實上只要你是一個長腦子的人,就應該知道,天底下沒有人願意學習,所有的學習都是枯燥乏味的,「熱愛學習」這件事本身就是不符合人性的,人類天生就是趨利避害,而且是只趨眼前的利益,有一次,南山書苑有一個孩子跟我說「我將來就想去要飯」,還有一個孩子跟媽媽說「我覺得當小偷挺好的」,無論要飯還是當小偷,都是不勞而獲的典型,這才是人性。

這種人性本身的趨利避害,就會導致幾乎是人就不會熱愛學習,不只是不熱愛書本文字的學習,而是所有的學習都不會熱愛,因為學習、教育本身就是要有約束,有制約的。

前兩天我說,就算是朗朗,足夠有音樂天份的了,但也是父親打著學彈琴的,沒有殘酷刻苦的訓練,絕不會有今天的朗朗。

所以,我們很多傳統的解釋,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意思是說不但要學,還要不斷地溫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純粹是綁架孔子,篡改《論語》。這是不符合人性的。嚴肅點以佛教的語言來說,純粹是毀謗佛法。

這個世界不是學所有的東西都會快樂幸福。

體制學校所學的內容就不用說了,我們大多數都是學著高考必考科目過來的,十多年的學習,說實在的,真沒覺得快樂幸福。關於這一點,每個人都有真實體驗。

再比方說,學殺豬,即便你學會了,當你開始去做的時候,第一次一定是恐懼,一定不會快樂,而且說不定還會做很久很久惡夢。殺時間長了,心會麻木,也不會快樂,沒有人會覺得殺害一個動物是快樂的,除非是反社會人格者,但是即便是反社會人格者,隨著年齡的增長,控制力的衰弱,一樣還是會恐懼。

再比方說,學其他的不良習慣,殺、盜,淫、妄,會快樂嗎?根本不會快樂,即便快樂也是暫時的無智的選擇,最終一定會帶來痛苦。很多人熱衷於戒淫慾,是善吧,但是快樂嗎?也不快樂,痛苦死了。

所以學什麼就變得很重要。在傳統來講很多人認為此處學習的內容就是五經六藝,五經就是《詩經》、《書經》、《禮經》、《樂經》跟《易經》這五本經典,《六藝》是六種生活技能,包括禮跟樂、射箭、駕馬車,還有書寫,計算。

但實際上在《論語》中我們看不到孔子在教這些東西,我們沒有看到在儒家經典中孔子教他的弟子們怎麼彈琴,怎麼吟詩作賦,怎麼通過《易經》窺探點什麼天機之類的,完全沒有,整部《論語》其實都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在教授後人如何立身行事,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林林總總。

如果所學的內容僅僅是詩、書、禮樂、易而已,學這些就會很快樂嗎?我看未見得,不用說別的,就是「禮樂」這一點就夠讓人痛苦的。所以才會有「吃人的禮教」這種說法,很多人不學還象個人,學了反而連人也不象了。

而且這顯然是不對的,並且也不足以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生活不僅是技能,不僅是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處理人與這個世界的關係,如何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作為《論語》在開篇第一章,第一句話,毫無疑問是對整部《論語》的總結性發言,這是中國古人行文的傳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用最直白的現代語言來解釋就是「學習論語這部書,按照這部書上說的去做,你的人生就會越來越幸福」。「之」就是指《論語》,但其實這種解讀也是非常暴力的,如果你問那些整天在私塾里背論語的孩子們,學《論語》快樂嗎?他肯定用看鬼的眼神看你,懷疑你是不人類,人類怎麼會問出這麼白痴的問題。

所以其實學論語也不快樂。那這個「之」指代的是什麼呢?

實際上就在《學而第一章》的後面,就明確地表達了人應當學習什麼: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學而時習之」所學的內容就是就是學習如何做人,學如何修身,如何處理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這個他人包括與父母和兄弟姐妹,朋友的關係,與領導的關係),與社會親族的關係等等,用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就是透過處理生活中的人際關係,獲得整個人生的學習和成長,簡而言之,就是「孝悌忠信」,當然這就是整部《論語》所講述的內容。

至於怎麼學,學什麼,這是以後整部《論語》講的內容。

今天首先我們先談一談,什麼要學習「孝悌中信」就會獲得幸福快樂的人生。

在「孝悌忠信」中,「忠」字其實是應當排在首位的。因為習慣認為「忠」是跟「忠君愛國」掛勾,所以才排在孝和悌的後面,但事實上這是不對的。

《論語·里仁第四》中講: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此處應當有「百家講壇」式的音樂進入,烘托氣氛。意思是說,曾參啊,我所講的一切道法都是以「一」來貫穿的。

這個「一」是什麼呢?古漢語認為一的意思包括: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意思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意思。天地之初始之時,道由一得以顯現,有一才有了天地的區分,才有對萬物的識別。

我隱約記得這個字在古代還念「天」,就是因為「天人合一」

曾子曰:「唯.」意思是說,我明白了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個就比較奇怪了,孔子明明說「一」,他為什麼說是「忠恕」呢?

單從字型上來看「忠」字,上「中」下「心」,也就是心在中道的意思,中道是佛家的用法,在儒家稱為「中庸之道」,其實是同一個意思,「庸」的意思是指日常生活,「中庸」的意思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行於中道。

心在中道,其實是一種內心的中正平和,不偏不倚,不左不右的狀態,這種狀態以誠實為基礎,必須安住於當下,心在當下,沒有分別,沒有判斷的時候,就非常容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為中道沒有標準可依,沒有原則可以奉行,而且當下是在不斷變幻的,依中道而行的心,才能談得到「忠」。

而「恕」這個字的本身意思就是「如己之心」,就是以待己之心待人。也是沒有區別的意思。

所忠恕雖然不如「一」更精確,但是至少一般人能聽得懂,做得到。

所以「忠」其實是孔子言教的核心,學會了「忠」,學會了讓心保持在中道,儒家精髓就明白了。「吾道一以貫之」,儒家的精神就是以「心在中道」來貫穿的。「一」正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上下貫穿,心在中道所能達到的結果。

這話的意思是說,夫子的道呀,是心保持在中道上,以待人之心待己,以待己之心待人。

所以有人說曾子並沒有理解孔子,說曾子的解讀太小氣了,其實是因為自己不知道什麼是「心在中道」,也沒明白「一」是什麼。

也有人說中國儒家的文化是以「孝」道為基礎,這是不對的,儒家的文化本面貫穿的不是「孝」而是「忠」,也可以說是「忠恕」。

「忠」這件事,看上去好象簡單,但其實是非常複雜的。

「忠」首先要忠於的是自己的良知。

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我們中國人眼中,「忠」已經成為一種道德標準,但是當某種評價成為道德標準的時候,在心靈層面上就離「人性」越來越遠,它成為一種責任,一種負擔,但事實上「忠」不是一種道德標準,而是一種心理需求。

以「愛國主義」為例,當我們提到「忠」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忠君愛國」,現在沒有皇帝了,但是還有國家,所以一提到「忠」就想到「愛國」。

事實上當「愛國主義」失去了「忠於內心良知」這個基礎的時候,就帶上了「是非對錯」的分辨,和情感上的執著,就容易使人顛倒迷惑,比方說希特勒所鼓吹的愛國,二戰時日本天皇所鼓吹的愛國,都是對「忠」的濫用,都是以道德來操控綁架人心。

所以當失去了「忠於內心良知」這個基礎時,「愛國主義」更象是對人類從眾心理的教育和利用,

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到一講到「愛國」的時候,大多數人就沒有了智商,似乎只要是「愛國」就是對的,也正因為如此,前幾年才會出現,在反日貨遊行中暴力襲擊開日本車車主的事件。前一段時期《戰狼2》火爆,就導致一種邏輯——《戰狼2》是愛國的,愛國的就是對的,所以批評《戰狼2》就是錯的,不可以有任何人說《戰狼2》是有瑕疵的,凡是說「《戰狼2》是有瑕疵的」就是應當被攻擊和打倒的。

一提到愛國,就會有點群情激奮的味道,這其實是不對的。納粹的興起,其實就是利用了愛國主義。

我記得曾經有人因為我使用某品牌的保健品而質問我,「我們是不是應當愛國,推薦國貨嗎」,她背後的邏輯就是「你應當愛國,愛國就應當推薦國貨,不推薦國貨就是不愛國」,現在持這種邏輯的人特別多,這是很典型的權威主義的思維模式,愛國會讓一個權威主義者感覺到自己充滿了力量感。

事實上,好的國貨可以推薦,也可以不推薦,選擇權在我,我又沒收你廣告費,我想推薦什麼就推薦什麼,我只需要為了推薦的東西負責就可以,你可以相信我,也可以不相信我,甚至可以不理我,但是用道德不能綁架我,「你如果愛國,就只能推薦國貨,你不推薦國貨,你就是不愛國」,這是很暴力很無恥的結論。

我推不推薦國貨,是我自己做主,我愛不愛國,也不是你能評價得了的,你也沒資格評價。

在這裡我聲明一下,我絕不會因為愛國而推薦國貨,你也操那個心,也不用費那個力,我也不聽勸。我只能推薦我喜歡的東西,不管它是哪個國家的,所以在失去了「忠於內心這個基礎時,「愛國」就會成為一種道德綁架,而我拒絕被綁架,也討厭被綁架。

忠,提供了在內心的良知,在「我」和人、事、物之間達到一種平衡。有智慧地去分辨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二戰時期的德國,其實也有很多德國人不受希特勒的綁架,而拒絕其鼓吹的民族主義,對希特勒的言行頗為反對,甚至幫助猶太人,他們沒有被「愛國主義」蒙蔽,但是卻是真正的愛國者,因為他們尊重了自己內心的良知,而做到了「忠」。

二戰之前的日本也是如此,很多有良知的日本人非常反對當時的日本天皇篡改教材,在報紙上也公開的進行批評,雖然後來他們受到了政治的破害和打壓,但是這才是真正的「忠」。

當忠首先是忠於內心的良知的時候,就不會被綁架,不會產生暴力,也不會愚蠢。

對國家是這樣,對事情也是如此,對人更是如此。孝、悌、信的基礎就是「忠」,整個儒家的基礎也是忠。不是忠於別人,不是忠於外在的東西,而是忠於你自己內心的良知,讓心靈依中道而行。用佛教的語言來說,就是皈依於你的心。

忠於自己內心的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獨立,你可以看到自己,承認自己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意見,不會依附於別人。對於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有莫大的好處。我們現在很多人都缺乏這一點,所以才會對別人更依賴,對外界環境更依賴。

當一個人忠誠於自己內心的良知的時候,他不會做錯事,即便在錯誤的環境中,也有能力去抵擋誘惑,因為他很清楚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不能做,他不會為了利益而出賣自己的良心,然後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會得到長足的發展。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談得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我們後面要講到的。

然後在忠於內心的良知的基礎上,才談得到盡忠職守,才談得到孝、悌、,才談得到愛國愛民。因為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不會產生暴力。

孝,如果在忠的基礎上來行,那麼孝是人類獲得親密感,學會與人相處的第一步,通過孝,我們之知道什麼要尊重,什麼叫感恩,什麼叫回報,學會跟領導如何相處,學會跟貴人相處。

悌,如果在忠的基礎上來行,那麼悌就會讓我學會與同輩人相處,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

信,如果在忠的基礎上來行,就不會把自己綁架,去做不應當做的事情。做人做事有原則,有誠信,不會被利用。

所以忠,是這一切的基礎。在忠的基礎上做好孝、悌、信,整個生活環境都會得到改善。

第二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這個朋不是隨便什麼人,是與自己有共同心靈境界的人,能夠相互理解的人。道德修養相近的人,在孝悌忠信禮義上克己復禮的人,也就是知己。

「有朋自遠方來」,遠,是形容知己之難竿

學習「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並且在生活中不斷實踐的人,遇到了跟自己一樣的,對生命有共同的理解和追求的人,當然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這個「遠方來」能遠到什麼程度的呢?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我們自己也能夠體會到,閱讀一本書,體會到作者所要傳達的意思,產生一種與作者心靈溝通的感覺,就會感受到無比喜悅。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學習實踐「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第三個境界。完全的獨立和自由。

慍:心中緩慢升起,而積鬱已久的煩惱,苦惱,哀怨。

一個人為什麼會「慍」呢?就是因為「人不知」,簡單的說就是你覺得對方沒有理解你,沒有認同你,你就會不高興。

「人不知而不慍」是說一個人的心靈達到了不再尋求他人認同的境界,不再需要被認同,你認同他,他就這樣,你不認同他,攻擊他,他也這樣,並不會因為你的不認同而被激怒,或升起煩惱。

這其實是一種心靈完全獨立自由的狀態。

以馬斯洛的心理學來講,是達到了最高需求實現了「自我認同」的人。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生來就會追求五大需要。

第一層次:生理的需要;

第二層次:安全上的需要;有很大一部分人停留在這個層次上。宗薩仁波切說:無論我們人類發明了多少辦法來讓事物變得更簡單易行,功能強大,可測度、可稱量,無論我們做什麼,不確定帶來的焦慮感永遠不會消失,事實上,我們在物質上越富有,我們的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性就越強烈地凸顯。

所以我們大多數人對物質的追求,對外界的執取,都是停留在對安全感的追求上。絕大多數人無法超出這個層次。這個層次絆倒了絕大多數人。

第三層次情感和歸屬的需要;這就開始有了精神上的追求。比方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應當算是這個層次了。

第四層次: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這兩天有人在群里問過一個問題,關於領導比較看重她,然後她想就這樣混日子的問題,其實就是放棄了這個層次的追求,當一個母親不想再努力得到社會承認的時候,其實也意味著她不想再承擔社會責任,同時也意味著她會有更多的暴力釋放到家庭中。

所以我們觀察人類社會,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一般在家庭中,對配偶和子女都比較溫和。很少有社會地位很高,回家又總發飆的人。在家裡總發飆的人,一般社會地位都比較低下,這就是因為他們把沒有得到社會承認所承受的挫敗感,或控制力,釋放到家庭中。

前一段時間被查封的女德班,正是這樣的一批人建立的。所以追求社會認同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第五個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實現了自我需要的人有一些共同特點,其中包括:

他們能夠接納自己、接納別人,也能接受所處的環境。「人不知而不慍」

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層次太高了,所以中國文化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提倡強調包容,強調不能發脾氣,態度溫和,如果你怒了,就表示你的心靈境界還沒有達到。

所以「人不知而不慍」千百年來也被中國人綁架,用來鄙視別人,向別人提出要求。

事實上,這個「人不知而不慍」,並不是說人不能生氣,而是說,不因為對方不理解你,而生氣。

我看到宗薩仁波切在《八萬四千問》里講到他個人的經驗,他在法國巴黎坐計程車,據說巴黎的計程車司機是全世辦態度最差的,那天這個司機開車很猛,然後又猛踩剎車,結果導致宗薩仁波切受傷,然後宗薩仁波切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講到這件事,他說「我很生氣,失去了耐心,卻不知能做什麼,我正好坐在後排,於是就地小便了。」

我估計全世界的人,也只有他能在公眾場合,公開承認自己幹了這麼卑鄙齷齪的事情。但是,我還是覺得他很可愛,因為他很真實,是一個真正的人,他有七情六慾,也會幹點壞事,然後坦率地承認自己乾的事,他並沒有假裝自己是個君子,並沒有假裝「我不慍」,他不是一個假的人,而是一個真實的人,不象我們絕大多數人,基本上都是假的人,面帶假笑,假裝謙卑,假裝包容,尤其是學佛的人,特別假。《菜根譚》說「面上掃去十層甲,眉目才無可憎;胸中滌去數斗塵,語言方覺有味。」宗薩仁波切之所以有諸多信眾,正是因為他做到了這一點。

但是,如果你跟宗薩仁波切談佛法,你就算是不認同他對佛法的解讀,甚至攻擊他,他也會不慍,即便他會和你激烈地爭論。當然這也是我的猜想,基於我看到他的視頻,跟人溝通時的過去經驗產生的幻覺。

所以在「人不知而不慍」的這個層面,不是暴力要求自己在所有的事情上都不可以生氣,而是不追求別人的認同,這其實是一種非常獨立自由的心理狀態,這種時候自尊心的發展程度也是最高。

自尊分為依賴性自尊、獨立自尊、無條件的自尊。

依賴性自尊,即由他人表揚和認同而產生的自尊。

獨立自尊,即內在產生的自尊,這種自尊不取決於別人的評價,是自我生成的。

無條件的自尊,也可以稱作一種自然狀態,我們自然的存在感。

自尊越高越好,但有時候人們把自尊與自大,自負自戀過多的聯繫在一起,這些不是自尊。恰恰相反,是缺乏自尊。

自尊程度越高,心理抵抗能力越強,能更好地應對焦慮、抑鬱,各種無法避免的困境。改善人際關係,這點非常適用於婚戀關係。(自尊程度越高越有包容力,越不需要通過獲得別人的認同來提高對自我的認同。大多數人之所以追求外界的認同,對自己的內心施加暴力,正是因為自尊程度過低,因此反而會依賴外界。)自尊與快樂的相關係數都超過0.6,這說明雖然它不是快樂唯一的決定因素,但絕對是主要決定因素之一。

現代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培養獨立自我感的人,那些有強烈自我認同的人,也更能認同別人,除了道德行為以外,還會有更好的認知表現。自尊不穩定的人更可能充滿敵對情緒,而自尊更穩定的人更可能寬厚仁慈。

總之,「人不知而不慍」是基於自尊心發展程度達到較高水平,而自然實現的。並不是暴力要求自己達到的。

以上內容為千聊「獨步清涼的直播空間」中「從心讀《論語》」系列課程錄音整理。


推薦閱讀:

台灣是否比中國大陸更好地保留了中國文化?| 知乎回答輯錄
道家思想與宋代的「尚意書風」
惜字、敬字為什麼需要焚化?
古風為何沒有盛行,或者說成為一種高雅的品味和追求?
年味

TAG:中国文化 | 传统文化 | 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