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不能忽視現狀的合理性:計劃體系改進案例

2015年4月,我跟一位前GE的供應鏈總監吃飯。十多年來,他一直在GE這樣的大型全球公司做事,熟悉成建制的系統、流程和供應鏈管理。這兩年轉到本土企業,又是民營,環境大變,很多做事的方式也不一樣。這個民營企業請他來,看重的是他在外資企業的經驗,希望他帶來外企的做法,幫助完善他們的供應鏈管理。但一段時間下來,越是了解,他越是懷疑,這些全球企業的做法,雖說是經過時間驗證的最佳實踐,如果實施到民企,是否真的可行。

相信很多"空降兵"有同感。我個人的看法呢,就是企業行為是理性的。它們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怎麼做,其實都是對現有能力的最佳反照,或者說是基於現有能力的最合理應對。這也是說,在企業里,儘管有些做法不是你希望看到的,但你不能忽視現狀的合理性。這種合理性是基於現有的能力。不改變能力,光改變做法,往往行不通。"空降兵"和第三方諮詢往往死得很慘,就是因為沒有認清這點。這裡我們拿計劃體系的改進來說明這個道理。

我訪問過一些公司,發現都是幾億甚至二三十億的規模了,但就是沒有專職的計劃職能。在這些公司,計劃與執行合併在同一職能,甚至是同一崗位。比如在工廠,生產計劃經常由生產經理兼任;在門店,補貨和庫存計劃往往由店長兼任;在倉庫,配送計劃由庫管兼任。執行職能兼職計劃的問題有三:其一,公司大了,兼職者的時間被執行層面的瑣碎雜事擠占,留給計劃的時間不足,導致沒有足夠的資源來做計劃;其二,隨著業務規模的增長,業務複雜度劇增,比如從開1個店到開10個店,再到開100個店,是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對計劃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兼職者的主要業務是執行,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來做計劃;(3)計劃、執行不分開,不利於充分暴露計劃不足的問題,客觀上不利於計劃的持續改進。很簡單,計劃由執行來兼職的做法不合理。這也是為什麼在建制完善的公司,計劃有計劃部門,執行有執行部門,這也是專業分工的結果。

既然不合理,這種兼職的做法為什麼會存在呢?我下面想說的是,在計劃所依賴的系統、流程和人員技能不足的情況下,由執行職能來兼職做計劃,是一種理性選擇。

專業的計劃是數據驅動的,是"從事實(數據)出發,由判斷結束"。比如我在矽谷負責全球計劃多年,公司有專門的計劃軟體,能做各種各樣的分析;公司ERP里的數據挺完整,每個客戶、每個工廠、每個料號成十年的需求歷史都儲存在系統里,數據的準確度也挺高。計劃員坐在辦公室里,憑藉歷史數據和產品的材料清單(BOM),就能把百分之八九十的計劃工作做了,比如計算預測、設定庫存水位等。剩下的10%左右不確定,需要徵求銷售和客戶服務的意見。再比如在肯德基,對於全球的每一個店面,對於每一道菜,昨天、上周、上月、去年的今天、前年的今天賣掉多少,都一清二楚。系統里數據是如此完整、全面,甚至對於氣溫如何影響銷量,都可以建立模型來預測。這種情況下,由專業的計劃團隊做計劃,自上而下地告訴每個門店,你應該進多少根雞腿、賣多少個漢堡、準備多少個雞翅,可行。

但是,對於一個本土的中高端餐飲企業,這幾年快速發展,很快擴展到100個門店左右,門店有自己的系統,跟整個公司的ERP還沒對接,歷史銷售數據雖然還沒有仔細研究,根據我們的經驗,準確度不會高到哪裡去,而且有好多新店連一年的歷史都沒有,自然就談不上歷史數據了。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採取肯德基的做法,設立個專業的計劃職能,坐在公司的總部,指揮門店的運作,這自然是盲人騎瞎馬了。所以,數據不足,系統不完善,計劃就只能依靠經驗來應對。而在一個門店,誰的經驗最豐富?店長和廚師長。這不,店長兼職做計劃,預測每天、每周每道菜能賣多少;廚師長兼職MRP的工作,把每道菜的BOM打開,根據庫存狀況,制定每種原材料的需求計劃,驅動中央廚房和供應鏈來執行。作為一個供應鏈專業人士,你知道這種做法問題多多,但在當前的能力下,你能想得出更好的做法嗎?

這就是我為什麼要說,企業是理性的,尤其規模大了,他們做什麼、不做什麼,如何做、由誰做,都是在既有能力基礎上的最佳選擇。不改變能力,光改變做法,往往達不到期望的效果。哪究竟什麼是能力呢?簡單地說,能力就是系統、流程和人員的綜合

舉個例子。公司A的產品是半導體製造設備,每台幾百萬美金,賣給英特爾、台積電、三星、中芯國際等全球的晶元製造商。這些設備很昂貴,一個處理300毫米晶圓的晶元大廠,投資動輒就在幾十億美金,客戶希望這些設備的利用率越高越好。如果設備停工待料,代價就很高。公司A全球計劃團隊的任務呢,就是確保一旦設備需要更換關鍵備件,公司A能在95%的情況下按照客戶約定的服務水平提供備件。這跟顧客點擊一下滑鼠,電商就得準時發貨;或者食客點了菜,餐館得在15分鐘內上菜一個性質。公司A在全球二十多個大倉庫,80多個寄售庫存點,每年支持十幾億美金的備件相關業務。二十多人的計劃團隊,有專門的計劃系統,幫助在每一個庫存點預測和設定庫存水位;BOM齊全,過去成十年里賣掉的每一台設備,以及未來幾個月要賣掉的設備,都有完整的材料清單,你可以很容易地判斷哪些料號是備件,需要備在總庫、地區庫還是客戶現場的寄售庫。十多年的需求歷史都儲存在信息系統里,每個客戶、每個廠區對每個料號的消耗都挺清楚,計劃員可以根據歷史數據制定需求預測。這就是系統給你的能力。對於系統沒法提供的,比如全新的設備,或者客戶的生產工藝大變,公司A有專門的流程與產品工程師、客戶服務工程師以及銷售團隊對接,獲得他們的知識與經驗,有效彌補系統和歷史數據的不足,這就是流程提供的能力。而計劃員呢,每個人都是本地運營他團隊里最優秀的員工,熟悉公司的產品、組織和流程,接受過系統的計劃培訓,有較強的數據分析能力。這就是員工的能力。基於這樣的系統、流程和人員能力,公司A的計劃是自上而下為主,輔以自下而上的反饋,在備件計劃和供應鏈績效上成為全球的標杆企業:按時交貨率高、庫存低、庫存周轉快。

幾年前,公司A併購了一個十幾億美金的公司B。都是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都在矽谷,服務同樣的客戶群,不過兩個公司在做法上大不相同。比如在備件計劃和供應鏈領域,公司B有計劃員,但計劃員大都在打雜;計劃誰做?現場服務工程師。這些工程師根據設備的裝機量,告訴計劃員應該備什麼料、備在什麼地方、備多少。為什麼是工程師做計劃?因為公司的系統里,就根本找不到客戶的裝機量信息,比如有多少台特定型號的設備安裝在某個特定的客戶。即使有,設備的材料清單準確度也不高----設備的配置變了,關鍵零部件改變了,ERP系統里的材料清單卻沒有更新。系統里的需求歷史也很不可靠。在這種情況下,系統沒法提供足夠的信息,那就只能依賴經驗和直覺呢。誰的經驗多,誰的直覺准?現場服務工程師。這幫人整天在客戶現場解決問題,熟悉設備狀況,經驗最豐富。這不,計劃就成了他們的兼職。不過想一想,這幫工程師每天干十幾個小時的活,被客戶呼來喚去,習慣性地處於救火狀態,三天兩頭半夜還在現場解決質量問題,讓他們做計劃,能做好嗎?但不讓他們做,誰又能做得更好呢?這就是說,系統能力不足,就得靠人來彌補。能人依賴症就是這麼得上的,而能人又是最忙的,兼職那麼多,註定難以做得盡善盡美。這不,公司B的庫存很高,但有貨率很低,就像有些本土企業一樣,庫存里有的客戶不要,客戶要的庫存里沒有。獃滯庫存居高不下,動輒就銷毀幾百成千萬美金。

再看看流程。在這個被併購的公司B,計劃和供應鏈是個打雜機構,深陷各種瑣事和救火活動中,跟客戶端的溝通很少,即使溝通也是以互相掐架為主----現場工程師和銷售們指責計劃和供應鏈:為什麼這事兒又做砸了?計劃和供應鏈說,你們又沒告訴我要做這事,或者雖然告訴了,但沒有足夠的提前期。這不,典型的受害者形象。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說是溝通,其實是吵架。需求與供應之間的對接流程不完善,導致溝通不充分,需求端對供應鏈端的能力越來越懷疑,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來管理供應鏈,結果花在客戶身上的時間就更少,需求管理就更不到位,給供應鏈製造了更多的緊急需求,導致供應跟需求的對接更多地處於救火狀態,讓供應鏈深陷活在當下的泥淖。這就是流程的能力不足。員工的能力呢,也沒好到哪裡去。比如公司B的計劃經理,都幹了成十年計划了,連ERP都不熟悉,一件簡單的事兒,比如在ERP里查找些基本的數據,都得找手下的計劃員來幫忙。將熊熊一窩,手下的計劃員呢,自然強不到哪裡去,雖說是計劃員,理論上是指揮採購、生產和物流配送的大腦,其實都是些跟單員、催貨員。

系統、流程和人員而且會交織在一起,互相影響,使得整體能力更低。系統越原始,員工的時間就得花在那些本來由系統來做的事上面。比如在這個被併購的公司B,ERP是SAP,雖說用了多年了,裡面的有些基本功能仍然沒有啟用,相應的任務手工完成。就拿物料需求計劃來說,在SAP里,客戶訂單需求一旦錄入系統,系統便會運行物料計劃功能,生成訂單;如果手頭有庫存,SAP就會發出指令,讓倉庫出貨。這是些基本功能,SAP可以自動運行,但在公司B,這個標準功能都沒有啟用。那這活兒什麼人在干?一幫計劃員手工做。為什麼要這麼做,當然有原因,比如SAP裡面的數據不可靠,需要人為來判斷等,很多原因,一一深究的話我們又得多掉幾根頭髮。我想說的是,一年好幾億美金的備件業務,那要開出多少張訂單、發出多少個提貨指令啊!把一幫計劃員忙成了工具。這又一次證明了系統能力不足,只能依賴人員來彌補;而人員幹了系統應該乾的活,就沒有資源把應該由人員做的事做好,導致數據的準確性更低,系統的可信任度更低;系統的信任度更低,就只能更靠人來彌補。相信很多ERP與Excel交替使用的公司有同感。

從公司A的角度來看,所有這些做法都不合理。但是,你不能簡單地說換個做法,把公司A更好的做法套到公司B上去。因為這些貌似不合理的做法,其實是公司B當時綜合能力下的最理性選擇,經過很長時間的交鋒,已經形成了平衡。公司A是典型的系統、流程驅動業務,而公司B正好相反。兩個公司合併時,在有些領域犯了這樣的錯誤,用公司A的做法替代了公司B的,但公司B的系統、流程能力沒有改進,沒法有效驅動業務,結果是對有些大客戶的服務造成影響。大客戶強勢反彈,製造了很多噪音,公司A的高層不得不深度介入,連續幾個月跟客戶電話會議,一周兩三次,整個計劃和供應鏈陷入危機管理狀態。

公司A認識到,對於公司B的備件計劃,不能簡單地改變當前做法,而是要提高公司B的計劃能力,才能改變他們的現行做法。能力提升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1)在系統上,圍繞公司B的業務,按照公司A的方式構建計劃系統和設置ERP,比如在計劃系統里錄入需求歷史、BOM表等。這樣,計劃員就不用完全依賴工程師做計劃。

(2)在流程上,加強需求端與供應端的對接,建立計劃團隊與銷售和客服工程師的定期、不定期溝通機制,確保及早獲知需求異動信息,為供應鏈爭取更充分的響應時間。

(3)在員工上,系統培訓公司B計劃團隊,提高他們的計划水平和決策能力。系統、流程和員工的能力提高了,公司A的成套方法論就慢慢地被公司B的業務所接受,相應的績效也自然提高了。

限於篇幅,這裡不再細表。我想說的是,能力提升是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就公司B來說,試想想,物料料號就有上萬個,光把採購前置期逐個確認、需求歷史整理清楚,就得花幾個月的時間。有些公司沒有這個耐心,所以就一直在維持現狀;而現有的做法呢,只能把你帶到現在的水平。對於想更上層樓的公司來說,這是迫切需要打開的死結。

劉寶紅 | Bob Liu

暢銷書作者,供應鏈管理專欄創始人(scm-blog.com

最新專著《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家之路》聚焦專業能力提升,在京東、噹噹等網站正式發行。

推薦閱讀:

鹹魚,你的夢想實現了嗎?
如果有人的 60 計劃手冊帶來快樂輕鬆,那我的是壓力逃避...
2017年的學習計劃都完成了嗎?
符要瘋的2016小結

TAG: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