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選舉真的符合民主選舉嗎?這次台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敗選,會給台灣的未來帶來什麼影響?
我有種來到網易評論區的趕腳,又是太監圍觀性行為的嘲諷嗎?其實所有台灣問題都可以用這種邏輯回答的:問:台灣選舉問題為什麼一團亂像?一個太監嫌別人性生活不和諧…… 如何看待台灣選舉中的賄賂等問題?一個太監有什麼資格嘲諷人家的性生活…… 為什麼馬英九會敗?因為台灣的性生活很和諧,你這個太監不懂啦
話說我們這些太監嘲來嘲去有意思嗎?目前來看,台灣的選舉還欠缺一些火候,並不是真正成熟的選舉。但是,有了選舉,就有了改進的可能,這至少是非暴力政治運動的成功。至於缺的,無非是民眾的教育認知程度,相比於大陸人高了一點點,也只有那一點點而已,骨子裡還是中國人的特性,這點需要教育方面的努力。至於有些人在扯民主的時候扯經濟發展,我只能無言。數據只是表象,唐強宋富,沒有一個長治久安細水長流的制度,一樣是空談。須要知道,中國的歷史進程中,人民往往是沒有選擇的,最後的選擇只有起義,中國歷史上從陳勝開始,農民起義無數。有的人贏了,但他又變成了惡龍,朱元璋農民起義成功了,但是僅僅是他在位的時候就爆發了好幾次農民起義。所以,能把民主制度化,給人民一個和平解決的途徑,總比一個專制國家矛盾不斷激化,最後必須犧牲一方來的好。對了,本朝太祖也是農民起義成功的典範,他在位的時候之所以沒有農民起義,那是因為。。。至於要說今天沒有起義,那是因為當權政府作死還不夠,然而等他們作死夠的話,然而他們手裡有飛機大炮。。。
不符合,不是按照中華民國憲法,大陸人民票都沒有投
評價一項制度是否「民主」,是看其制度實施的過程,還是看制度實施的結果?
手機渣排版,見諒
台灣民意變化調研本文主要依據2000年以來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台北、高雄及其後的五都(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市長選舉;台灣地區縣市長選舉結果。參考兩岸媒體的新聞報道及民意調查,對台灣民意進行分析,並對2016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及其後的台灣民意變化趨勢進行預測。現做出以下幾點預測:1、如無重大意外2016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將獲勝,蔡英文成為台灣地區領導人。2、以連戰、宋楚瑜為代表的老一輩「外省人」將逐漸退出政治中心,而以郝龍斌、連勝文為代表的新一代「外省人」難以獲得與其父輩同等的政治影響力。台灣政治精英的所謂「本土化」將繼續加深。3、台獨勢力在短期(1-2年內)將有所抬頭,長期(8-10年)來看則與大陸的經濟發展水平與社會穩定程度密切相關。4、長期來看,島內的藍綠對立將趨於緩和,島內主流輿論將在統獨、陸台交往、島內經濟民生等議題達成初步共識。從2000-2012四次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及2016年選舉民調來看,台灣主流民意對大陸的態度經歷了抗拒-接納-有所保留三個階段。其中,第一、二階段的分水嶺為08年馬英九執政,熊貓團團、圓圓赴台,兩岸「三通」;第二、三階段的標誌性時間為「太陽花」學運及反服貿運動。從民意調查數據分析及島內媒體的新聞口徑不難得出,台灣主流民意對大陸的態度自96年台海導彈危機後一直緩慢升溫。隨著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在可預見的將來緩慢升溫的大趨勢不會有根本改變。但值得擔憂的是,自1987年台灣「戒嚴」特別是95年李登輝拋出「兩國論」之後,台灣民眾對中國這個概念的認同感逐年下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這個身份。這固然有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所謂「去中國化」宣傳及教育的影響,更深層次的因素則是兩岸長期分屬不同陣營,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水平、生活習慣都有很大差別,信息交流不暢。2013年國家旅遊局統計數據顯示,當年入境遊客中台灣地區遊客僅佔4%,雙方的勞工、留學生數量亦不對等。直到近年,兩岸民眾之間的誤解還層出不窮。由於當前國際形勢和兩岸實力對比,島內的極端思潮,不論是以李登輝為代表的親日和台獨勢力還是以國民黨右翼為代表的「反攻、反共」理念都已經退出了台灣的主流輿論場。隨著台灣民眾對大陸情感的淡化,思念與仇恨也逐漸一併消退。台灣,從政府到民眾也必將以一個更加務實的態度對待大陸。如果中國大陸,特別是海峽西岸經濟區能夠長期保持社會穩定,經濟增速高於台灣,那麼兩岸問題將趨於對我有利的態勢。經濟問題也將取代意識形態、社會制度成為台灣主流民意看待兩岸問題的重點。在兩岸經濟交流方面,由於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勞動力成本與台灣日趨接近。在可預見的將來,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及東南亞地區轉移。故政府需要積極推進大陸企業與台灣企業的合作,或是形成上下游產業鏈。「服貿」協定是一個很好的開端,應積極與台方就「工貿」、「農貿」方面達成一定的共識,提高兩岸之間的經濟依存度。由於大陸的經濟體量遠大於台灣,兩岸經濟依存度的提升也將為我方帶來政治上的優勢。在兩岸政治議題上,「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什麼都可以談」的官方立場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對改善兩岸關係有益的一項政策。96年台海危機及200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經驗可以看出,官方在統獨議題上應該避免過度渲染,以免起到反效果。但對於所謂的「法理台獨」應利用大陸自身的政治經濟影響力,借島內及國外媒體之手進行打壓,盡量遏制態度勢力的抬頭。短期來看,蔡英文由於民調領先,選情優勢而採取保守的選戰策略,我方應加以利用,鞏固九二共識及習馬會取得的相關成果。民進黨和蔡英文在選舉時的態度,也將會對其執政時期的兩岸政策產生影響。故通過上述分析,本文對今後的對台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當前條件下,台灣問題不適宜,也沒有必要採取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最終解決,應著眼於30至50年甚至更長的歷史時期,不應操之過急。著力推進兩岸民間交流,特別是台灣遊客,學生,勞工來陸的政策落實。改變兩岸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以非政府手段對台灣的媒體及輿論施加影響力,壓縮台獨勢力的生存空間。同時官方對於統獨議題暫時不進行實質性談判。維持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感覺台灣天天選舉 ,天天潑婦罵街, 培養的全是政客,沒人干實事 。這邊也不是沒有嘗試民主,農村村主任選舉就是民主選舉制,自從一九九八年來實行以來,問題多多拉幫結派呀、花錢收買村民呀、花錢賄選呀,不少地區農村選出來的村主任都是本村的村霸加地痞,一旦當選之後,後果也是可以預見的,村主任民主選舉制現在可以說基本是失敗的制度。這種選舉制是能人+地痞+村霸 。放大到一國,賄賂可能沒人有這麼大財力,但是有可能鹿晗;吳亦凡當選啊,嗯,想想其實挺歡樂的~
置之死地而後生 台灣海是有機會的
個人覺得全民選舉不對,人都有一種跟風思想,特別是對自己遠不了解的領導人,所有的了解都靠宣傳和演講,這裡面的內容又有多少可信度?並且老百姓文化見識有高低,很多人未必就知道他的選擇是否正確?我只知道一個政黨在議會居然動不動打架,那麼嚴肅的場合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真的很可笑?就像英國全民公投拖歐,這樣就真的對嗎?網上那麼多人又想從新公投,他們真的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嗎?中國14億人口,文化見識都有高低,這麼大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難道就靠跟風定下來嗎?大陸選代表,村民選自己了解的村代表,村代表選自己了解的鄉鎮代表,鄉鎮代表選自己了解的縣委代表,然後從縣委到市委再到省委然後到國務院最後到國家最高領導人,每一階層的選舉都是他們相對來說比較了解的人,這樣才不會出錯,而不是選一個完全不了解的最高國家領導人,那樣往往國家會比較容易走偏,要知道真理往往只在少數人那裡。有人可能會說村幹部也沒有選票,那估計是很少的地方,最起碼我身邊和知道的幾個村裡面基本選村幹部都有選票,如果哪天國家領導人要全民選舉了,最起碼全國人民的文化見識不能相差太遠,否則全民選舉最高領導人只會害了中國,並且誰說我們不自由了,不敢批評領導人了,我們不是不敢或不能,我們是尊重
誰上台都一樣,不要相信在野黨。
現代社會普遍認為政權的合法性來自於人民的授權,如果沒有民主選舉還怎麼授權呢?又哪來的合法政權呢?所以說,題主的問題很嚴重,如果台灣選舉不符合民主選舉,蔡英文政府就是非法的了。
是時候用武力統一全中國了
失敗是成功之母
等等 再等等問題的關鍵是民主是手段還是目的。
民主什麼的不太清楚,不過國民黨敗選帶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極有可能帶來戰爭。
國民黨大潰敗後,馬英九黨內外聲望大跌,台政府中樞對地方影響變小,各地紛紛脫離馬英九影響,2016藍營除非出奇招基本保不住總統的位置。民進黨有可能在2016執政並且和大陸保持政治上的一中各表,經濟上接受大陸的互通,達到改善民生為2020民進黨連任鋪路。短期就看馬英九的軍師金小刀怎麼在這樣的頹勢幫馬英九開路走完政治生命最後這一年多任期了。
如果台灣不算,那就沒有哪裡算了。
1、如果民主選舉是指一人一票,那當然符合;如果民主選舉是指用行政人員在人民關心的領域的實現能力來作為衡量執政者晉陞與否的標準,那民主選舉顯然不是以一人一票的方式進行的。
2、關於一個國家或地區未來的走勢,沒有人能夠看得清楚,我們只能把它放進更大的潮流里粗略的作出一些判斷,而以這個單獨事件來判斷未來更不可能,只能瞎猜一下:首先,我判斷一個機制可不可行時,完全只看它能否更有效的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而歷史已然無一例外的證明了一人一票這種機制對生產力更沒有正相關作用,所以這個事件本身不會讓台灣的發展帶來助力。在相互制衡的體制里,各陣營打完架之後剩餘的力量才是政府的執行力,可以用公式來表示:F執行力=F執政黨-F在野黨。正常情況下,除非在野黨足夠無能,或執政黨足夠強勢,否則F執行力就一定大不到哪裡去,雖然這的確起到了一個作用,就是政府沒那麼大的能耐去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但政府要辦成什麼大事,也同樣折騰不起來。在某些情況下,在朝在野的發力方向會一致,比如有了共同的外敵,執政方出現英雄式的人物。世界的發展大勢,在可預見的將來,主要在亞歐大陸上,因為地球人主要生活在這裡,我們中國大陸就是一個重點,台灣政府今後出台的政策是否選擇融入這股潮流中,對台灣整體的發展應該起決定作用。另外,即使台灣政府作出了相應的選擇,在朝在野的合力到底有多大,我覺得民進黨執政才有可能產生變數,更有可能融入這股潮流,因為同樣的決定,國民黨沒那麼容易鬧,民進黨因為自身發展的需要反而一定會鬧,因為它可以藉機表示自己和人民站在一起,於是……
在相互制衡導致合力大不起來情況下,主要發展動力在民間,因此政府的施政方嚮應該是把僅有的力量放在為民間的發展提供基礎便利,要付出大力氣去做的事,還是主動放棄吧,你能做成?我表示不信,因為不合邏輯,因為邏輯上這個力量是大不起來的;也因為費力不妥好。就怕執政者不信邪,硬要去試試看怎麼個死法。民主的本質是對個人權利的保障。首先要確認人權天授,這是最高,最自然的權力。個人權力不是政府的恩賜,政府權力來自人民,而不是相反。政府權力要怎麼怎麼來自人民呢?那就是人民投票選舉產生政府,這就是一個授權的過程。
有許多的方式來保證天授的人權,並不是美國是唯一正確的方式。但一人一票並不能確保這些權力保證。
至於那些權力不來自人民授權的政府,不做討論。推薦閱讀:
※不灌溉,葡萄要怎麼熟?
※哪些人會對陰謀論堅信不疑?
※如何評價新加坡2015年大選出現『國人為先黨』參選這一事件?
※分散式系統理論基礎 - 選舉、多數派和租約
※5.01國民黨主席選舉紀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