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秋末:紅色的漫遊

從京都回來很久了,然而身心好像還飄蕩在那片深紅色的重重町坂,這次是第二次去,趕在紅葉季,上一次是夏季。兩個季節,兩種顏色,兩抹不同的意象,交疊在腦海中,每一次交疊都讓我多愛這個城市幾分,導致心中覺得一定要寫一寫,才不枉自己的喜歡。

這次去是十一月末,因為颱風,紅葉在這個時間已顯凋零,從山區到市內,這一波紅色瀰漫來了又散,給人留下的,就是炫目燦爛的印象。雖然來得的確晚了,然而還是有很多地方有紅色的盛景。

自從夏天來了一次京都,感染到滿眼的綠色和靜謐、沉靜的氣氛,便深深在心中種了草,覺得一定要找個比較久的時間,專程在京都悠閑的過幾天,在腦海中構想的圖畫,是坐在無人的寺院,喝杯清茶,看著葉子被風吹落,總覺得這樣的安靜時刻,哪怕只經歷一個下午也好,因為極致的寧靜,會使人頓悟,漸入佳境,很有儀式感的經歷。所以這次的安排,是請了一周假期,在京都整整度過了七天,沒去其他地方,連必經的大阪也只是路過。放幾張夏天拍的圖:

我以為這樣長的時間,總可以透徹的遍歷、感受,然而事實證明,我還是低估了這個城市的細節程度,雖然京都很小,市內和城郊都幾乎可以在幾天內用腳步走遍,但卻還是覺得無法浸透它的美感,每當看到美麗的事物,我總想仔細的看清楚,想努力看懂這種精緻究竟是如何達成的,可是京都是一個讓我越努力去看,卻越覺得迷惑而不可得的地方。

在旅程結束的時候,心裡清楚,日後恐怕還是會再來一次,甚至也許每年都要來,什麼時候?秋天應該不會了,有些害怕這種熱鬧,況且再感受一次這種極致的紅潮,會擔心沖淡了記憶中的唯美。春天櫻花季也不好,道理是一樣的。最合適的應該還是夏天,人少,大部分寺廟都只有一兩人,而且夏天的京都是滿眼蒼翠的,綠色會比紅色更讓人心靜。冬天,也想試試,雖然能想像到會很冷,但應該那個時候也會有種冷寂的味道吧。

這次在京都每天都會去到城中各個地方看紅葉,有些是上一次沒去過的地方,有些是已經去過,但還是想看看它秋天的樣子的。身邊有些人會問我,總是去這些寺廟不會審美疲勞嗎?畢竟這種地方不會是很多年輕人喜歡的,不過在我眼中,完全不覺得是單調的事。每個庭院、門堂、廟宇擁有不一樣的美感,差異在細節中。京都的庭院設計在我看來和大自然融合的很好,做到了極致,好像每一塊石頭的角度、每一棵樹彎曲的方向、每一扇禪屋的窗景,都有設計師背後的良苦用心。行走在其中,感受不到一絲一毫突兀的地方,很舒適,彷彿每個細節都是自然而然,本應是那個樣子。記得一本設計的書上說,好的設計應該像呼吸一樣,無處不在,但又不被人察覺。這樣的設計觀,體現在日本的各個領域,包括無印良品,我想,日式庭院也在此列。

此行中有幾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最美的當屬在東南處山科區域的昆沙門堂,一個極小眾的地方,交通很不方便,要轉幾次鐵路,又要步行二十多分鐘,到達真心不易,然而真的到了的那一刻,覺得完全是值得的。這裡最引人入勝的是門前的參道,說是參道,但不僅僅是一條小路而已,門堂周圍很大一片區域,全部都被細細碎碎的紅葉鋪滿,洋洋洒洒,高樹林立,人在其中,有種浪漫的不真實感。

沿著這條參道,一步步踩上去,到達門堂的正門口,已經是處於很高很高的位置了。門堂的整體面積並沒有很大,然後我卻花了很久時間在這裡,因為想看清楚眼前的每一個像素,為什麼可以組合成如此浪漫的一個個畫面。

日式庭院神奇的一點在於,明明沒多大的地方,卻通過迂迴曲折、重疊往複,讓人覺得庭院深深、一步一景。當然這種手法,在中國的庭院也很常見,並不是日本獨有的,我想很多人喜歡京都,也是因為這裡保留了深厚的中式美感,一種繼承的演繹。昆沙門堂的庭院是這種建築的典型,所有的美麗不會一下子全都堆在眼前,而是要靠移動去一點點發現。進正門之後的正堂,我興趣不大,畢竟對日本的宗教、歷史了解不多,無心跪拜。就直接前往一側,所能見到的最美的畫面走過去。那是一個小小的鳥居,搭配上周圍溢滿的五色植物,讓相機內整個畫面都豐富亮眼。

脫鞋進入庭院內,沿著迴廊慢慢走,每處迴轉,都會發現新的驚喜,比如一處池水,水對面有亭子,被背後的山、植物緊緊擁住,或是一個小小的禪室,微微朦朧的白窗中,偏偏留白了兩處,透出對面的景色,框的像畫一樣,或是一角高高的亭台,搭配一方枯山水,前景再遮上幾條紅色枝葉,能體會到每一處都是有心的。

醍醐寺與昆沙門堂同處一條鐵路線,所以人們通常會將這兩個地方一同遊覽。然而我卻是夜晚去的醍醐寺,也成了一個小遺憾。之前看到夜楓的照片,覺得晚上去會更精緻,然後結果是,美則美矣,但燈光始終是人工所為,會導致看不到楓葉原本的顏色,雖然的確也是璀璨輝煌,不過終究還是白天會更自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夜間只開放了一部分區域,而事實上醍醐寺非常大,所以無法一點點走遍。

這樣類似的夜楓,還有去了市區內的知恩院和青蓮院,之後的幾天就再也沒有在夜晚去過了,深深覺得這些美麗的地方,夜晚去看很浪費,庭院的美感貴在古樸自然,被燈光映照後反而顯得有點做作。

不過話雖這樣說,感受一次夜楓,也是不錯的經歷,至少可以見識到是什麼樣子,第一次見也確實有些被驚艷到,知恩院是京都名氣比較大的一個寺院,擁有最大的山門,沿著燈路走下來,視線時高時低,遠望星星點點。最有觸動的是一個池水中,有一尊矗立的佛像,搭配著一側的石橋,以及背後一整片五光十色的樹林。那一刻立馬有類似源氏物語的風格場景湧進腦海,關於愛情、離別等等類似的凄美場景,很適合在種夜色中呈現,眼前的畫面彷彿自帶哀傷屬性,盯著看了許久,也入神了很久,將這一幕印在了心底。

沿著醍醐寺、昆沙門堂這條鐵路再向東南往下,就到了宇治,這座小城的抹茶名聲在外,有一種苦澀的清香,也很細膩。不過,並不是不可複製的,北京的抹茶口感稍遜一籌,但也沒有差的太遠。讓我比較震撼的是這裡的平等院。這所院落較少遊人知道,其實它在日本是大名鼎鼎的,日元硬幣上刻的就是平等院中著名的鳳凰堂的圖案。

到達宇治的這一天剛好下著濛濛細雨,天空灰灰的,頂著雨走進這所院落,裡面很多人圍繞著院落中心的湖,其中一些是日本的學生組隊而來。湖中間就是這座紅白相映的建築,叫做鳳凰堂。初見它時,有些失落,因為來之前看到網上很多人說這所建築很美,一些講建築的書中也對它頗有盛讚,然而看到它時卻覺得很普通,頂部的檐角橫向延伸、兩側飛起、略有雕琢,與日本其他很多庭院相比,的確比較大氣壯觀,然而也並沒有那麼的出人意外。

繞湖泊往院落深處走過去,還有一些小庭院、迴廊,以及一個比較現代的博物館,陳列一些日本古物,再繞回來的時候,天空突然放晴,見證奇蹟的時刻...眼前的景象突然呈現出不真實的效果:湖水不再有水滴注入,如平鏡一般,倒映著建築與湖邊的楓樹,白雲也被映射進這面鏡子里,襯托的這座湖心建築宛如騰雲駕霧中。日本古語有云:若疑凈土極樂,且看宇治鳳凰堂。鳳凰堂在當地是極樂凈土般的存在,結合眼前景象,無疑這個比方是貼切的,眼前的這片幻境,清澈、澄明、博大、沉靜。能夠有這樣的體會,要感謝這個時刻剛剛好的放晴。

此行中另一個觸動很深的地方,是位於京都北郊大原區域的三千院,同樣是一個交通非常不便的地方,要轉幾趟公交,再加上走一段山路。很多京都當地的老爺爺老奶奶會到這裡來,這是一片鄉野氣息濃厚、原始、廣闊的區域。去往三千院的路上,需要迴環攀向山頂,路旁有很多農家商鋪在賣手制的腌漬物,其實也就像鹹菜的東西,五顏六色,包裝的很文藝。三千院並不是以賞楓著稱,這裡的色調是綠色的,因為它是一所苔寺,養苔蘚需要漫長的時間和純凈的環境,而能成就這樣一大片一大片的綠色地毯,是很難得的。這所院落在深山之中,院中的古木很高大,地上會不時有一些可愛的小地藏菩薩。

大原山區不只有三千院,還零散分布著很多小而精緻的庭院,比如寶泉院,一個讓人感覺很親切的地方,相比於一些寂寥幽深的寺院來說,這裡的姿態是更低更親民的,就像一個很有情趣的人在招待客人,開闊的門廳,可以坐在地板上,曬太陽,喝抹茶,四周開放的窗景,環繞著一些古老的樹,可以給人一種很圓滿的時刻和體會。

如果要再挑選一個此行中覺得美出意外的地方,應該就是這片森林,它有一個非常浪漫文藝的名字,叫虯の森。它在市區鴨川河流交匯處的一個幽深的角落,連接了下鴨神社與河合神社。色調很像宮崎駿中的動畫片,一種水彩式的顏色,遠望處有朦朦朧朧的虛景,伴隨秋風,還有葉子靜默旋轉掉落的效果,很像漫畫,走在其中很不真實,尤其是耳邊有日本的小學生說那種萌萌嗲嗲的日語,感覺就像進入了卡通片。

還有一個地方,鼎鼎有名,說到京都,不得不說到它,就是嵐山。這是我上一次去過的地方,這一次又跑過去了。這一天下著冷雨,做了兩個小時的木船,冷透了。一路上河兩岸都是高大的樹林,顯得有些蒼涼。嵐山是一片很大的區域,算是一個小鄉鎮了,有山區、有河流、有出名的豆腐、小火車,還藏著眾多古老遺迹。這裡有一家印象很好的甜品店,叫老松,夏天有一種限定的柚子糖,清清涼涼的,像在吃月亮。這次特地跑過去,不過這個季節沒有月亮吃,吃了一些莫名的東西,很失望,還是放一下回憶中的柚子糖吧。我不算吃貨,所以這也將是本文中唯一提到和吃有關的片段,請珍惜。

走到山裡的深處,隱藏很多寺廟,其中不乏上演很多悲情歷史的,比如祗王寺,實際上是一個尼姑庵,本來被一名武將寵愛的叫袛王的女子,因另一個女人仏御前的出現而失寵,就和妹妹、母親一起在這裡出家,後來仏御前也緊跟著出家住在這裡,之後四人相處和睦,一心念佛。。這故事情節,不想多說什麼了,我只是來看風景的。

還有幾個其他又小又僻靜的院落,有些還是紅葉季節才開放,比如厭離庵,名字很詩意。

還有清涼寺、寶筐院,不同的建築和樹木結構呈現不同的味道。

當然,以上這些小小的院落都不能與嵐山的至尊媲美,這所至尊就是常寂光寺。曾經來過的地方,夏天的樣子,沒有讓我失望,秋天更是讓人驚喜。寺廟很大,逐級向上一路爬山,兩邊有青苔、竹林、石燈、白塔、墳冢、溪流,已經到處的紅色地毯。山頂可以看到遼闊的京都市景,走到這裡,天色已經黑了,整個山中只有自己一個人,經過有墳墓的地方,不知道為什麼,竟然自己把自己嚇得魂飛魄散,匆忙的跑下來。

市區內的紅葉掉落時間會比山區更晚一些,其中有兩處是最受歡迎的。一個叫做永觀堂禪林寺,這裡的特點是楓葉呈現彩虹漸變色,這個形容有點奇怪,就是紅色、綠色、黃色,斑斕交織。有的樹木還是內圈黃色,外圈紅色,像有一圈艷紅的裙擺。

這所寺廟也是洄遊寺,也就是意味著要脫鞋在地板上從頭轉到尾,轉啊轉,很長很幽深,但是我好不開心!因為好冷啊!好想出去曬太陽啊!地板好陰冷!但是不能中途出去!亭台樓閣中沒有下去的樓梯!去日本的寺廟一定要穿一雙厚點的襪子,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另一個市區內超級有名的紅葉top1就是東福寺,勝在楓樹多、豪氣、王家風範、密集、霸道。站在中間的橋上,兩側被紅色的海洋包圍,唯一的感受就是,太!紅!了!

在京都的最後一天,去逛了下美術館,和東京比起來,這裡實在不算是展覽很豐富的地方。不過仍然是有一小片區域,密集了一些美術館、圖書館、咖啡店、書店,閑逛一整天,是完全足夠了。嶌屋書店連接著星巴克,有一些日本的繪本、攝影集,翻到了草間彌生、蜷川實花的作品集,還有好多軟妹子的寫真集...

京都的老人氣比較重,隨隨便便經過的角落都是歷史,不超過百年都不能叫老店,但活力是少了一些。這裡的人喜歡沉靜、精緻的緩慢生活方式,連和服都是以素為美。對於我這種不懂也不愛日本歷史的人來說,可能不能完全領略到京都某些地方背後的story,而且整個過程中,

內心是平靜、放空的,沒什麼大徹大悟的波瀾,也故意什麼都不想去想,所以整篇記錄寫的很乾。

喜愛這個地方,只是單純的因為很養眼、也很養心,有數不清的獨處發獃或慢慢散步一整天的地方。這裡可以讓我放下身上和心裡的各種不彆扭,找到一種舒適的狀態。也許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類似這樣與自己的氣場很合的地方吧。

推薦閱讀:

終極公路旅行 | 如何一次走遍美國50州?
99%的人都不會挑!大中華區最好的三艘郵輪測評~
首次外出旅遊的細節問題?
TechSword』s Guide to Coffee Shops --- 香港篇 Part. 2

TAG:旅行 | 日本 | 京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