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朋友就是不肯上幼兒園,咋辦?|案例帖

《小豬佩琦》真是一部非常棒的家庭教育動畫片

大人小孩都可以在裡面學東西

01

今天少華居委會收到一份緊急諮詢,一位媽媽說她的小孩不肯上學,非常頭痛

我當時一聽,媽呀,這個情況不是和我們家小侄子小明明一模一樣嗎!!!一定是個失散多年的難兄難弟呀!!我還記得當時小明明第一次上幼兒園可恐怖可恐怖呢,回來我問他「小明,上幼兒園好玩嗎?」「幼兒園」三個字我才講了第一個字,他就受不了拚命地哭鬧了。。。他媽媽我大嫂還說,他半夜睡覺的時候哭著說不上學呢!簡直是噩夢啊!

其實小朋友不上學只是冰山上的一點,要破局就必須具備全局思維,從點到線到面到整體地進行整理和破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涉及委託人的隱私我就以我家小明明的情況和大家展開說明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整個破局重點是找到核心關鍵問題,以點帶面全面解決

問題來了,小朋友不願意上學,核心問題到底是啥?

02 從幼兒園出發

當小明明不願上學這個消息傳出來之後,我們家的大人們都表示很難理解。尤其是最大家長發話,一定要好好讀書,不要慣著啊!尤其小明不怎麼會說話,得趕緊到學校里跟小朋友老師一起調教調教,千萬不能慣著!

最開始的時候,我們都覺得是小明的問題。大家都好好的,怎麼就你不好了呢?

有沒有發現,我們平時也經常帶著這樣的思維去工作,去辦事呀?

然後我的大嫂還是頂住了壓力,不斷探尋答案。她發現小明抵觸上學,這是一個雙方的問題,除了小明有問題,那一定也是幼兒園有問題啊。果真,小明明不會說話,表達能力差,有什麼事情起來他不會說,只會哭,遭到了老師的嫌棄。入園第一天因為分離焦慮什麼的哭得很厲害,就被老師關到廁所里,他就哭得更慘更厲害了。後來每次他口渴什麼的又不會說,跟同學起衝突又不會說什麼的,一旦哭鬧就被關小黑屋(廁所),是誰都會有陰影吧?

那哪能喜歡上幼兒園啊,對吧?

發現問題關鍵之後,我大嫂立馬當機立斷,換幼兒園!

就算那個幼兒園活動場地大,學費相對便宜,離家近什麼的都是浮雲了……好的老師才是關鍵關鍵關關鍵啊!

所以關鍵問題就是:語言表達能力差,遇到衝突講不出來憋著委屈。老師和家人沒有給予足夠的理解和支持,委屈爆了,自然就不想上學了啦! 換幼兒園之後什麼都開始變了。

我還記得當時園長說,小明明雖然不怎麼會說話,語言發展比其他同學比較慢。但還是有很多優點的,比方說長得比同齡人高,自理能力也比同齡人強。大家不要擔心,我們會好好妥善照顧小明明的。

小朋友發生衝突時,能夠讓雙方表達清楚各自的委屈和衝突點很重要。

小明明從此進入了一個非常溫暖的學習環境

因不善表達,得到了很多優待

因為好動,之前被嫌棄說什麼多動症要不要看病之類的,都在這裡被溫柔對待了。比方說開始的時候小明明顯比其他小朋友坐不住,閱讀課和午睡的時候要起來跑跑鬧鬧的,老師就溫柔地安排他一個人到外面的遊樂場跑,隨一個生活老師在旁邊陪著。

當他跟其他小朋友起衝突的時候,老師會過來分開他們,一個一個溫柔地問發生什麼事情了,也不會說因為小明不善表達而錯怪他。當小明因為不會說話被嫌棄鄙視沒啥人跟他玩的時候,老師會安排一些可愛愛說話不打架很溫柔溫暖的小姐姐過來,陪小明明堆積木……

說到這裡,我的心都要化了。

小明明就是因為得到幼兒園老師們的溫暖對待一點點地喜歡上學的,我忍不住都要打個廣告了……我還記得上學一個月之後,整個人都變了,變得自信開朗愛說話。以前3歲的他真的只能說那麼四五個字的話,一個月後可以說上十個字啦。。。當姑姑的看著他一天一天的進步真的老懷安慰啊。再後來,我就看著他和舅舅打電話的時候說,舅舅我不要去你家玩,我要上學!

周六日的時候也背著書包說要上學,看來真的是真愛了!

03 家人也要努力

關於小明3歲還不怎麼會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差這件事情,我們之前是挺焦慮的。總是想逼他多講點,講對一點,我們太緊張太焦慮了,反而讓他越來越不敢講。進步非常慢。形成惡性循環。

後來慢慢了解到好多朋友小時候也這樣,我有個表姐也是3歲才開始講話的,一點也不影響她之後的成長和成就。我男票3歲才會說媽媽,之前都是說「娃娃」的,一點也不影響他小學就拿奧數冠軍啊。我好朋友的女兒5歲也說不清楚,把「叔叔」說「嘟嘟」,也一點不影響她現在考到北京重點大學追求自己夢想去。對吧?

語言能力差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家人接納他,陪著他,和他一起努力。

我們一直很感謝幼兒園為小明明的成長帶來這麼良好的環境,同時,幼兒園的小老師們也非常積極地和我們互動。跟我們講,小明這種情況比較特殊,我們當家長的也要多努力多配合,平時多陪他玩,陪他講話,尤其是發生衝突的時候要學會表達,不然就老吃啞巴虧了。

所以,當時發生什麼校園霸凌啊,兒童性侵案的時候,我們都很認真地陪伴小明明,叫他拒絕,叫他大吼,教他怎麼處理這些被欺負的場面。確實,因為他不大會說話,那些嘴巴吱吱咋咋的小女生就欺負他,過來打他然後又跑到老師面前告狀,說小明打她。是不是很可惡?這個事情後來我們澄清出來之後還是要跟老師好好彙報的。

回到家裡我們也很積極地關注小明的情緒變化。也一起努力教他表達。

然後我們發現,當他爸媽吵架鬧脾氣的時候,小明也會表現的特別糟糕,他的情緒被影響了;他爸爸沉迷打手機遊戲不肯陪他玩不會好好按時吃飯的時候,他也沉迷看電視不肯吃飯;他爸一生氣就說要拿衣架打他,他也學會了動不動就哼哼哼哼,然後翹起手來臉朝天不理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校啊!

你怎麼對他,他就學會怎麼對待別人

我們家也一起進入反思和學習。雖然不是做得很好,但整體上也是不停在進步的。比方說,吃飯時間誰也不可以玩手機,看電視,建立吃飯的禮儀和儀式。生氣的時候盡量講清楚,不可以隨便使用暴力,小明明不可以,媽媽不可以,爸爸不可以,姑姑也不可以。家務是一家人的事情,媽媽買菜做飯的話,爸爸和姑姑就要幫忙分擔洗碗掃地拖地洗衣服晾衣服等雜務(還在不斷改善中),小明就要幫忙拿菜拿碗準備開飯,收拾玩具和自己小書架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等等。

如果我們希望一個男人願意洗碗

如何教一個很懶的男人整理(整理師手記)

我們一直在努力的建立一個健康有愛的家庭循環機制,每個家人互相支持理解相親相愛,讓每個人都健康有愛滴成長。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

感恩。

04 越來越擅長表達的小明

和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哈~

那天在廚房門口,小明忽然拍了一下我的屁股,帶著小朋友特有的調皮的笑。我知道他是在開玩笑。但是我不開心啊,我很嚴肅地和他講,小明,你不可以打姑姑屁股哦!他愣了愣,然後急急忙忙地伸出10個手指頭比劃著和我很嚴肅地講,你以前打了我10次……然後又急急忙忙地雙手各伸出兩個指頭,我才打了你2次。你也不可以打我!

我被他那個可愛又認真的表情簡直逗笑死了。嗯,小明已經長大了,是個大人了,我不能隨便打你屁股,你也不能隨便打我屁股。同時,姑姐我也要把這個事情都告訴你爸媽,讓他們都不打你屁股,好不好?

嗯!

還有一次玩跳棋,他嫌我怎麼啦忘記了,然後又隨口說了句,傻瓜。我不舒服了。這肯定又是在學校里或什麼地方學回來的,多不好啊。然後我叫跟他講。他也很認真地和我說,姑姐,你之前叫我大笨笨呢,你以後也不能叫我大笨笨。

哈哈哈,你又贏了。真棒。

對了,他現在可厲害了,看見他爸爸媽媽生氣的時候會跑過去說,爸爸/媽媽不要生氣,生氣是魔鬼!看見這個以前提起幼兒園只會哭哭啼啼的小男孩,現在一點點地長大,還是挺欣慰的。

未來的路還是很長,一點點努力吧。

05 最後總結

總結下關於小朋友不上幼兒園的破局思路吧~

關鍵:孩子語言能力表達差,更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營造一個安全表達的環境,孩子感到安全了被愛了能好好表達委屈了,自然會去上學

老師部分:

和老師充分溝通兒子的特殊情況,希望得到老師理解

-希望老師對孩子多點關注和公平,發生衝突的時候可以及時和家長溝通(不要給老師太大壓力),家長回家處理兒子的情緒問題和表達問題

-當兒子不合群一個人的時候,希望老師可以讓一些他平時玩的好的朋友/一些擅長表達又溫和的女孩子主動過去找他玩,幫助他一步步建立良好健康的社交

-希望老師可以多點耐心教他[表達自己的情緒],不舒服的時候用說話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不是用暴力。這個需要很耐心很長時間的,辛苦老師了。家長這邊也會配合。

家人部分:

-多陪伴孩子,接納孩子表達能力不夠的事實,多鼓勵多引導他說話

-多鼓勵孩子在不舒服的時候講出來,講不出來要耐心想辦法引導他講出來

-鼓勵爸爸媽媽好好表達不舒服,給孩子做好榜樣

-家人也要好好學習非暴力溝通,當家人之間發生衝突的時候,需要鼓勵兩邊都講出自己的委屈,共同討論解決方案,而不偏袒任何一方,鼓勵大家好好表達。無論如何,盡量不使用暴力。

參考書籍 《非暴力溝通》

參考電影《陽光小美女》&《頭腦特工隊》

《陽光小美女》:什麼是接納?什麼是家人的無條件支持?這部電影告訴我們!

《頭腦特工隊》:悲傷有沒有力量?憤怒有沒有力量?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哦!趕緊學起來!

舉一反三

小朋友不肯上學,和大人分手離婚絕交什麼的,不都挺像的嘛

博士男票突然崩潰決絕分手,我能腫么辦?|案例分析

所謂分手離婚絕交,都是絕望無奈的武器

離婚整理4:探尋吵架分手背後的根源(案例帖)

所以破局方式和離婚也一模一樣

離婚破局1:我要先成為我自己

離婚破局2: 愛著初見時的你

離婚破局3: 我可能不會愛你

甚至和整理衣櫃也一樣

像整理衣櫃那樣整理我們的[焦慮]

重點都是好好表達自己,溫柔對待

願你在新的一年裡得到溫柔??

推薦閱讀:

心理學上的10種奇妙的親子因果關係
孩子們心中最好的禮物竟然是它!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
教寶寶運用雙手熟練的撕紙,越撕越快樂、越撕越聰明!
國外孩子的「拼爹」真相
不想孩子仇恨你一生,你得做到這兩點

TAG:亲子教育 | 幼儿园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