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日戰爭中,日軍所消耗的工業物資,用在與共軍作戰多,還是與國軍作戰多?

仿工業黨口吻。

現地調達的生活物資與戰利品不予計入。


實話實說,國共不配讓日本全國總動員,只有美國配。

單看國共嘛,當然是國軍。

可能某些人不高興,但是是事實!

不信請看相關資料

資源匱乏的日本難以支撐長久的戰爭,能源領域的競爭弱勢,最終決定了日本飲恨太平洋的歷史宿命。

  文|王守謙

  太平洋戰爭是日本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關鍵橋段,它希望藉此驅離美、蘇等國在亞洲的戰略存在,了斷中國依賴外援尋求生機的努力,最終打造以東京為中心、威懾亞太全境的地緣政治。但是,長期以來的對華戰爭,使其本來就逼仄不堪的資源狀況更為艱困。日本人不但未能撼動美、英、荷等國對亞太能源格局的控制,反而因能源不繼,使太平洋戰爭淪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收官環節。

  事實上,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本身也是在能源嚴重短缺情況下的無奈之舉。除了有限的幾個煤礦之外,日本幾乎沒有什麼能源可以支撐窮兵黷武的國策。1944年,美國秘密組織的戰略轟炸調查團在對日本經濟進行評估後指出:「日本的戰爭經濟的能力不過可以在有限範圍內支持短期戰爭,可以使用儲備的武器、石油、船舶對尚未完成動員的敵人進行猛烈打擊,但這僅僅限於一次。當這一出色的打擊不能帶來和平的時候,日本的命運就決定下來了。即使與相對於美國一半強的敵人進行長期戰爭,它的經濟能力也是無法支持的」。

  為戰爭儲備燃料

  為了克服資源匱乏問題,日本早在全面入侵中國以前,就謀求將海外殖民地與本土的能源儲備進行整合、盤活和統制性消費。1920年代後期,日本成立直接聽命於內閣的燃料調查委員會,對能源開發和研究進行指導性決策。1931年,日本因入侵中國東北而招致國際社會譴責。為應付隨時可能惡化的周邊局勢,日本結束了燃料國策研討,設立「液體燃料問題有關各省協議會」,決定「以同一原則共同決定強制實行燃料國策」,從能源儲備、能源技術、地質調查和石油代用品開發等方面規劃能源戰略,以應付即將到來的全面侵華戰爭。

  「液體燃料問題有關各省協議會」要求石油精製業者和進口業者,保留原油、重油、揮髮油年度生產額或進口額的50%不得出售,以隨時滿足國家的非常需要。該會還主導了針對日本本土和海外殖民地的地質調查,並準備實現庫頁島北部油田「迅速而充分的開發」。燃料酒精工業和煤炭低溫乾餾工業也被納入開發議程,後者在中國東北、朝鮮和南庫頁島先後建立。日本還計劃「實現撫順頁岩油的增產,完成煤炭液化的工業試驗並努力實現企業化;扶植汽車用木炭瓦斯發生爐的生產」。

  「九一八」事變後,隨著東北亞局勢的不斷惡化和侵華野心的膨脹,液體燃料政策不再只是日軍大本營戰略會議的討論主題,而是成為帝國議會討論通過的正式法律。1934年9月,《石油的民間義務儲存》和《石油業法》先後頒布。民間儲油成為法定義務,自由銷售也改由官方分發配額。日本國內、台灣和南庫頁島的油田地質調查漸次展開,官方扶植的北庫頁島油田株式會社和婆羅洲石油株式會社宣告成立。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東北能源成為日軍大本營「以戰養戰」戰略的重要一環。由於「中國華北和滿洲是某些重要原料的唯一供給地」,因此,旨在掠奪東北能源的「滿洲五年計劃」(1936-1941)從一開始就被確定為日本軍備工業的孵化器之一。來自中國的煤炭,在抗日戰爭後期一直穩居日本所需煤炭總量的一半以上。這一計劃還將液體燃料、電力事業和煤炭工業一起列入優先發展目標,「平時在日滿使之能供給煤炭約一億一千萬噸,並使之準備在戰時每年能增產二至三成」。

  本土和殖民地的能源生產和統制,並不能完全滿足全面侵華戰爭的巨大消耗。中國有煤炭,卻沒有可以直接驅動戰爭機器的石油。日本戰車唯有求諸於美國的石油供應,才能真正運轉起來。後者及其盟友在日本侵華問題上的態度變化,成為影響日本戰略決策的重要因素。

  石油:日本戰車的軟肋

  日本對美國石油極為依賴。據學者齊世榮推算,1937-1939年,日本所需石油來自美國的比例從80%增至85%,「石油精製技術及其設備依賴美國程度也很大」。鑒於此,英、法和中國都曾遊說美國對日禁運,扼住其經濟咽喉逼其停戰。但美國總統羅斯福以中日未宣戰為由,只願意與各國協商解決中國問題,閉口不提石油禁運。甚至直到日機炸沉美艦「帕奈號」、攻擊3艘美孚公司油輪之後,美方仍然沒有採取行動,只讓日方道歉賠償了事。直到日本開始密集轟炸中國城市,在佔領區貶低美元、限制美貨進口,美方才開始實施「道義禁運」,但禁運範圍也僅限于飛機和航空設備、飛機製造用金屬和航空汽油的製造方法、設備及其相關技術資料。

  儘管早有思想準備,但美國的有限禁運仍然使日本感到震驚。內閣開始對石油進行產業統制和消費管制,設立燃料局統管石油產業和市場。所有出租轎車被下令停駛,每輛客車和輕油車必須在原有基礎上節油10%,自用車使用汽油也受到限制。凡屬軍政機關的汽車,要混用5%的酒精作為替代性燃料。普通公用客車、載重車、輕油車等則必須迅速改用木炭瓦斯發生爐。工礦業要通過經營合理化和設備改造,年節省重油10%。隨著戰事逐漸擴大,日本索性完全取締了揮髮油和重油的自由銷售,開始憑票供應。新頒布的《國家總動員法》也規定,國家對原料和電力「統制運用」,可根據天皇敕令使用或徵用所有企業和個人的能源設施和儲備。

  除了主動在國內推行全民節能之外,日本還在美國收緊對日出口但尚未全面禁運的情況下,「軍民共同全力進行石油進口」。1938年,協同企業株式會社從美國進口約71萬噸原油、重油。「儘管是政府事業,也以民間業者進口的方式加以保密」。三井物產、淺野物產和三菱石油等日企也如法炮製,分別派人秘密在荷屬東印度、中東和南美進行能源調查。三井物產董事長向井忠晴還受官方委託,以民間經濟界代表身份與荷屬東印度總督進行購油談判。由於「以全國的力量積極進行著石油儲備」,日本儲油量激增。截至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海軍石油存量為原油1435000噸,重油3624000噸,航空揮髮油477500噸,佔全國存量80%左右。這表明,日本已經為未來的太平洋海戰做好了準備。

  隨著希特勒在歐洲開戰和日本宣布參加軸心國集團,美英等國對日本的能源封鎖開始加強。1940年,焦急不安的日本聲稱「深切關懷足以改變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任何事態」,威脅荷屬東印度向日本提供石油、橡膠等13種戰略物資。後者在美國支持下,沒有滿足日本要求。日軍被迫佔領法屬印度支那,物色可對中國西南腹地大規模轟炸的基地。

  日本在東南亞和中國境內的軍事行動,不但使美、荷兩國無法獲得印度支那的橡膠、錫和石油,而且美中貿易也大受影響。隨著有關日本與德國、法國維希政權組建聯盟的情報得到證實,美國開始放棄「中立」,打日拉中。

  美英外交部長會議之後,美國逐漸對日實施石油禁運,並促使荷蘭也加入了禁運行列。日本從荷屬東印度獲得的每年180-190萬噸的原油供應保證,最終只得到不足20噸。美、英還以收購方式控制了拉美地區的戰略原料產地和石油製成品,使其斷絕了與軸心國的能源貿易。

  經濟封鎖加快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在日美關係惡化之前,日本原本還與蘇聯保持著石油貿易關係,並有意北進,奪取蘇聯遠東能源基地。但隨著蘇德戰爭爆發,作為德國同盟國的日本不得不放棄既定方針,改向能源儲備豐富的東南亞進軍。而美英荷等國的經濟封鎖,使日本除了放手一搏之外,別無它途。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回憶錄中說,能源問題是日本的「束縛」,日本要麼「與美國達成妥協」,要麼「走向戰爭」。不久之後,天皇御前會議發布《適應形勢變化的帝國國策綱要》,標誌著南進國策最終形成。

  為油發動太平洋戰爭

  1941年9月,天皇御前會議對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利弊進行了評估。鈴木企畫院總裁指出,蘇德開戰使日本失去了與兩國往來以獲得原料的機會。「除帝國本身及在皇軍威力之下的滿洲、支那、法屬印支、泰國的生產力以外,就依賴早已儲備的重要物資了」。「在今天的英美全面經濟絕交的情況下,帝國的國力將受到逐漸消耗。就至關重要的液體燃料來說,在民需方面即使實行極度嚴格的戰時管制,到明年六七月份也將全部用盡儲備。」「南方各地區重要地點如能在三四個月內確實為我國所佔有,則可能在六個月左右獲得石油、鋁原料、鎳、生橡膠、錫等」。

  次月成立的東條內閣對未來戰局進行推演後也認為,石油和航空燃料的相對短缺和後繼乏力,使得「維持、增強進行長期戰爭所必需的國力確是不容易,但如果充分利用有十分把握的初戰勝利,並付出全部努力,在保持和增進國力上,確信要比坐待對手的壓迫有利」。為了節省能源,日本決定對美國海軍的珍珠港基地進行閃擊。

  雖然1941年底的珍珠港突襲,使日本在戰爭初期奪取東南亞石油等戰略資源的目標基本實現,但若沒有足夠的燃油供給,海上生命線仍無保證。1942年6月,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慘敗,戰爭機器陷入動力嚴重不足狀態。美國學者丹尼爾?耶金的研究顯示,「到1944年,(日本)被擊沉的油輪數目已遠遠超過新油輪的建造。日本的石油進口在1943財政年度的首季達到巔峰,到1944年同期,進口量已不到一年前的半數,而到1945年的第一季度,日本的石油進口已經全然不見了」。

  能源短缺使日本戰力受到嚴重限制。在日本,「軍需工業以航空工業和造船為中心,汽車工業的發展則極為遲緩,重型坦克始終未造一輛。這是因為日本的軍備計劃的目標在於太平洋島嶼上的戰鬥,而不是本土作戰。在亞洲大陸進行的地面作戰的補給,大部分由滿洲的工業來進行」。隨著中國抗戰的步步勝利,日本已經很難從「滿洲」獲得能源補給。而在海上,燃料短缺和管制使「海軍艦艇、各部隊的訓練和艦艇、飛機的作戰行動明顯受到了影響」。

  由於本土儲油太少,聯合艦隊主要艦艇被迫離開本土周邊,遠赴昭南等地,以便直接取得南方產油,並在那裡訓練待命。在萊特島海戰期間,海軍甚至為徵用六艘油船而與陸軍發生齟齬。後者指責海軍此舉「妨礙南方石油回運,使國內儲油枯竭,甚至主張撤銷聯合艦隊」。日本學者回憶說,「這件事是本土儲備量減少危及國家生存的例證。」

  能源接近枯竭的絕望,使日軍不得不把自殺式襲擊確定為最後的武器。但即便如此,在使用零號戰機組成神風攻擊隊對萊特島美軍攻擊之後,日本也不得不因其耗油太多而研製「櫻花」系列特攻機。此款戰機最初設想安裝以過氧化氫為燃料的火箭推進,但因形勢急迫和原料不足,改用火藥火箭推進。「機身及尾翼使用輕合金」,主翼則使用木材。與此同時,在隨後的沖繩列島激戰中,聯合艦隊最後的特攻攻擊隊「大和」號等9艘戰艦也很快全軍覆沒,因為此前海軍已經「用盡了最後的庫存重油」。與日本相反,美國不但利用經濟和外交手段掌握了豐富的能源儲備,其核能開發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1945年8月,美軍用兩顆原子彈結束了太平洋戰爭。在能源領域的競爭弱勢,最終決定了日本飲恨太平洋的歷史宿命。

1941年太平洋爆發前,日本工業產值為90億美元,美國是2000多億美元。日本年產鋼580萬噸,年產彈藥可達50萬噸,美國產鋼3300多萬噸,

美國參戰後,在其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武器生產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經成為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近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

美國的綜合國力仍遠高於日本。這裡簡單的舉例一組數據:

1、美國的人口高於日本近兩倍;

2、美國的國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國的鋼鐵產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國的煤炭產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國的汽車產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此外,美國工廠的現代化和自動化水平要高於歐洲和日本,美國人的生產管理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兩方面結合起來,美國工人的人均生產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經基本無潛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國內的軍事、經濟以達到頂峰,也就是說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現有的力量迅速消滅對手,那麼進入消耗戰後,日本必敗無疑。

軍工生產: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僅從數量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產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個二戰期間僅僅建成了63艘驅逐艦而美國在同一時期卻有七百四十餘艘反潛艦艇建成下水!

日美雙方作戰飛機年產量對比:盟國不僅在飛機數量上佔了上風,而且在戰爭中不斷推出新型飛機,到了戰爭後期美軍的飛機性能已經遠遠優於日軍。反觀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從很多方面來說確實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戰鬥機,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經明顯落後於美國的新機型(由於日軍輕視對飛行員的保護,只注重飛機性能,過量採用木質材料與蒙皮,『零』式在被擊中後很容易起火燃燒,導致機毀人亡)。

在美國生產的飛機中約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轟炸機(雙發或四發),而日本僅僅生產了15117架(基本上是雙發機)。因此,無論是從飛機生產數量上,或是從飛機總載荷上看,兩國之間的差別都非常之明顯。

由於工業基礎和技術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陸軍根本談不上機械化,其重型裝備供給量與實際需求之間差距甚遠。

1941-1945年,日軍只生產了604門口徑大於105毫米的野戰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徑火炮6512門,而同一時期美國卻生產了重炮7803門,其他中型口徑火炮27082門。1941-1942年,日本將坦克生產列入了A級(即最高級別),但由於科技水平和生產工藝的落後,日本只生產了中型坦克1065輛,輕型坦克1024門。

而美國卻生產了中型坦克24997輛,輕型坦克4052輛。要指出的是,二戰時期日本的中型坦克無論是火炮威力還是裝甲厚度都只能相當於盟軍的輕型坦克。由於日軍坦克在戰鬥中的表現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產被降到了D級。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車輛也是日軍的軟肋,日本車輛生產在頂峰時為1941年的47901輛,而美國在1943年的汽車生產量卻達到了621502輛。

除了重型裝備,其它武器日本的生產數量也是嚴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庫足夠裝備103個師團,陸軍戰鬥序列有51個師團和59個旅團。戰爭初期陸軍的武器彈藥的產量和消耗量大體相同,但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軍隊數量急劇增,而日本的武器彈藥保有量卻沒有明顯的增加。

1943年日本陸軍規模從240萬人升到310萬人,美國則從415萬人激增到了889萬人。到戰爭結束時日軍的武器彈藥雖然可以裝備104個師團,但其戰鬥序列卻達到171個師團,這還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軍事人員。

1940年統計,日本本土人口7314萬,雖然強征了大量中國和朝鮮勞工,但並不等於這樣騰出來的本國人力就能形成戰鬥力強的部隊。

事實上,太平洋戰爭前6個月日軍在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的勝利正是依靠多年積累的精銳部隊。1944年日本有1335萬名女性勞動力,但其中的780萬人從事的是農業和林業工作,只有225萬人參加工業及軍工生產。而美國1941年就有1460萬名婦女參加工業生產。

美軍傷亡情況

由於武器上的優勢,美軍死亡12萬人,傷亡43萬,整體上佔了很大優勢

根據日本經濟安定本部的調查,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陸軍一共死亡1140429人,海軍一共死亡414879人,該數據同樣被載於中 國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世界軍事史研究室副主任劉庭華編著的《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系年要錄·統計薈萃 (1931——1945)》(海潮出版社1995年1月第2版)第367頁。

此數字可看作日軍在1941年12月7日以後太平洋戰場同英美作戰的死亡人數:

1140429人+414879人=1555308

如果日軍42年前總動員會怎麼樣呢?

參考防衛研究所戰史部編撰的日本戰史,日軍總兵力(軍人及文職、僱員等總計)為:

1940年時陸軍為135萬、海軍19萬,1941年時陸軍為210萬,海軍32萬,1942年時陸軍為240萬、海軍45萬,1943年時陸軍為290萬、海軍68萬而1944年時陸軍為410萬,海軍130萬。

日本造船量為:

1941年12月至1942年11 月造船25萬噸,1942年12月至1943年11月造船73萬噸,而1943年12月至1944年11月造船166萬噸。

日本飛機產量:

1942年:10576架

1943年:20164架

1944年:僅該年4到8月產量就達9918架,以此數據估計全年產量為不少於3萬架,注意,這還是在美國的海上封鎖和大規模戰略轟炸下!

而日本陸軍1944年夏季兵力分布為:

南方軍41個半師團,中國派遣軍35個師團,太平洋方面15 個師團,本土(含台灣、朝鮮)24個半師團,關東軍11個師團。

由此可見,若在太平洋戰爭之前進行動員,以日軍1944年的規模在華投入主力作戰的後果,就不是一個河南和打通交通線作戰,而是至少集南方軍和太平洋方面 50個師團的進攻;即使日軍後勤不足以同時維持70個師團的進攻,而將兵力分成兩、三部分投入,也足以從根本上摧毀國民黨政權。

就當時中國軍工和運輸業而言,關鍵城市被迅速佔領就意味著軍工業的基本喪失,也意味著進口軍火的基本斷絕,在此種情況下,既然不能"取之於敵",就意味著軍隊很快就會喪失彈藥等關鍵物資的補給,從而結束正規作戰,城市被佔領,意味著維持正規作戰的生產、運輸基地的喪失,也意味著主要交通線的斷絕;即使正規軍隊還在,也很快就會由於補給跟不上而只能選擇或拚死反擊,或被迫分散;而當時的中國可沒有大量軍工及儲存物資在山區的實例。所以,日軍一旦佔領中國大部分城市,就足以導致以國府為首的正規戰的結束。

1942、1943年的日本在東南亞佔據的地盤並不比同期的國統區小,所以說日本兵力不足以佔領中國是沒有依據的。

任何總動員從長遠計算都是「竭澤而漁」,關鍵在於總動員狀態保持的時間,在一定時間中利用總動員後形成的巨大優勢擊破敵方,隨後解除總動員狀態就不至於達到經濟崩潰的地步;從1944年起的日本總動員看,其並沒有形成經濟立即崩潰的局面,實戰中甚至到1945年上半年在美空軍的連續轟炸及美海軍潛艇的封鎖下還未達到崩潰的地步。

所以在1938年,在本土沒有遭遇如1944、1945年那種毀滅性打擊的情況下,日本從發起總動員到結束總動員2年、甚至3年也不應會使經濟崩潰。

武漢會戰日軍動員兵力。

1938年6月18日,日本大本營下達了攻取武漢的作戰命令。7月4日,大本營下令編組新的第十一軍,與第二軍一起編入華中派遣軍。華中派遣軍司令官仍然由畑俊六陸軍大將擔任。華中派遣軍的計劃是:以派遣軍直轄的5個師團分別擔任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區的警備任務,鞏固後方。以新到任第十一軍軍長岡村寧次率領五個師團和波田支隊沿長江兩岸實施主攻。第二軍軍長東久邇宮捻彥親王率領四個師團擔任大別山北麓的助攻任務。參加武漢會戰的兵力共九個師團,另外還有海軍艦艇120艘,飛機400多架,總兵力約25萬人。加上後來陸續加入會戰的部隊,日軍參戰兵力超過了30萬人。

  至此侵華日軍總兵力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頂峰。陸軍新擴建的十個師團中,除了第23師團和第104師團被配屬在中國東北地區之外,其餘八個師團全部進入關內。到1938年7月,日本陸軍主力共34個師團另6個旅團,總兵力約90萬人。除了在本土、朝鮮和台灣的三個師團和半個旅團之外,其餘全部到了中國戰場。包括關東軍在內侵華日軍人數達到了82.5萬人,占日軍總兵力的91%。

一號作戰日軍投入兵力

1943年夏秋之際,美軍在太平洋戰場反攻,日軍呈節節敗退之勢,面對如此不利的形勢,日本擔心本土與南方的海上運輸被切斷,認為有必要在中國擁有穩固的立足點,以利進行長期戰爭,為實現這一目的,應打通大陸交通線。

同年秋,以中國大陸為基地的美國空軍襲擊了日本在台灣新竹的機場,使日本感到威脅,以此為導火索,日本軍方於1944年1月初制定《指導一號作戰的基本方針》,其戰略目的可以概括為:殲滅中國的空軍基地,阻止其空襲日本本土;打通粵漢、湘桂以及京漢鐵路南部,實現與南方地區的鐵路聯絡;給予國民黨主力軍以重大打擊,粉碎國民政府繼續作戰的企圖。①日本將一號作戰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為京漢作戰,中方稱為豫中會戰,後一階段為湘桂作戰,中方稱為長衡會戰及桂柳會戰。

日軍對於此次戰役十分重視,在發動進攻前的四五個月,不僅修復鐵路,趕修黃河鐵橋,還將中國派遣軍80%的兵力投入至此次作戰中,使之成為日本陸軍史上投入作戰兵力規模最大的一次作戰——兵力約51萬人,馬匹約10萬匹,火炮1550門,汽車約1.555萬輛。②整場戰役戰線縱貫1500公里,日軍在八個月的時間裡,先後在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福建和貴州發起攻勢,國軍遭遇武漢會戰後的一次最大敗績,20餘萬平方公里國土淪陷。蔣介石自稱:「我今年五十八歲了,自省我平生所受的恥辱,以今年為最大。」③

①日本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戰史叢書:一號作戰(1)河南會戰》上,東京:朝雲新聞社1966年,第1-69頁。②原剛著,劉鳳華譯:《一號作戰——實施前的經過和實施的效果》,第289頁,轉引自(台灣)國史館:《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軍事作戰》,台北:國史館2015年,第272頁。③蔣介石:《對於整軍各案之訓示》(1944年7月28日),轉引自王奇生:〈湖南會戰:戰時國軍的作戰能力〉,《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第289頁。


這沒法統計,因為兩黨都不配讓日軍進行總動員


這個很難統計,但我確定絕對是美軍最多


推薦閱讀:

公祭日里說英雄-民族自立的基石
《見字如面》(二):歸亞蕾 – 蕭紅《蕭紅寫給弟弟張秀珂》
觀 明月幾時有,體會民族獨立戰爭勝利之不易
「九一八」紀念日,我們來說說日本細菌戰的 5 個冷知識

TAG:經濟 | 軍事 | 工業黨 | 抗日戰爭 | 中國軍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