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一二十年前就不重視手機領域,算是挺重大戰略失誤嗎?失誤原因有哪些?

恩,日企當年可能是認為難以擊敗諾基亞等廠商,大量投資進軍手機也難以盈利甚至可能大虧損,不犯傻 亂冒險,是純商業考量才不做手機。不進這片紅海,要找藍海。畢竟手機業其實失敗者破產者才是眾多。商場是殘酷的。公司不可能什麼行業都去做。。 。 剛才看到了下面一匿名用戶長回帖的這觀點是更加能說動我的,可能我題目非說他們戰略失誤,可能過分了。。要多視角考慮,公司畢竟要賺錢別虧損。不必亂責怪人日企英企德企。

確實所有企業都去做手機,那才是很不正常,做好其他行業也是挺好。 做手機也是要看機遇的。沒好機遇,還先碰到08年金融危機打擊了,看來也就做不成了。。

在此也感謝各位的回帖。

我的疑問感覺是多少已經解決了些。

.................

原提問

手機當年功能就越來越多,潛力巨大的設備。但除了索尼愛立信這合資,其他就沒什麼日本的手機大廠。

然後,智能手機時代,也就跟不上,就連索愛也因為各種內外部原因衰落了。

可以說是集體失誤。

以後也許要等以後消費電子界新產業新機會了。


你知道20年前(1998)的日本手機是什麼樣子的嗎?它們自然不是什麼1G「模擬機」,但是它們用的是NTT(包括原國有電電公社時期)在80年代末自己研發的、既不兼容GSM也不兼容CDMA、不用SIM卡而用寫號但又不是像CDMA那樣寫的、自主知識產權的2G PDC制式。它沒有成為國際標準,除了日本,沒有任何其它國家使用,但又和中國的TD-SCDMA不同,既不是上一代標準的演進(日本的1G和美國制式一樣),也不能演進到任何一種下一代(對於PDC來說是3G)標準。這樣就導致,它成為了一個孤立的標準,只有日本廠商能開發其硬體方案。

NTT當時的「自主知識產權」野心比後來的中國TD-SCDMA陣營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然而這又導致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日本國內的手機廠商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舒適區」。整個PDC時期,由於PDC日本獨自標準的特殊性,日本國內的國際大廠品牌(摩托羅拉、諾基亞)的全部PDC手機都是日本廠商給貼牌的,而且只有個位數種。日本手機廠商沒有了國外品牌的強力競爭,再加上後面說的,反正都是為運營商做手機,比起廠商之間打得魚死網破,不如大家一起平分蛋糕,於是就開始走上固步自封的道路、手機廠商變成運營商的附庸,而慢慢失去自主創新的能力。

至於索尼,90年代已經是一家瞄準「星塵大海」、在日本國外資產比國內還多很多的國際大廠了,即使在和愛立信手機業務合資之前,就已經建立了日本國外的本地手機開發團隊,開發出了CMD-Z1開始的一系列法國製造的經典國際機種,與愛立信手機業務合資之後,更是如虎添翼,根本不需要靠運營商的庇蔭就可以獨自在全球範圍和其他大廠競爭。而夏普等廠商開始做海外手機是在做了好幾年PDC手機之後,並沒有想逃離舒適區而直接向外擴展甚至從外往內打,而是把海外向的手機也讓完全本土的團隊開發,這樣把開發本土運營商機的那些習氣(堆硬體大於優化軟體、定價只考慮運營商補貼、沒有補貼拿就拚命摳門省成本)全帶到了他們的海外機型上,(而且能運營商定製的統統給深度定製)導致那些海外機型一個個要麼價格高、配置高但體驗一般,要麼價格中端體驗卻偏差,別說被諾基亞壓著打了,索愛的全球機型也能輕鬆壓著它們打。儘管日本手機廠商堆硬體堆出了一個個世界首創,但是這些世界首創是建立在日本本土人被運營商吸血的基礎上的,面對體量大得多、沒有運營商保護的海外市場,性價比才是最重要的。

時過境遷,日本本土通信業的加拉帕格斯夢早已被打破,智能機幾乎取代了功能機。然而,現在看來夏普之流仍然在堅決走運營商定製的總路線,走硬體規格優先、軟體優化次之的、迂腐守舊的老路,海外市場放棄了再進,放棄了再進,最後還是像以前一樣不重視,就是不敢跳出運營商懷抱嘗試一下「改旗易幟的邪路」,最後自然市佔率不斷下跌、智能機市場被包括蘋果、索尼、三星、LG在內的國際大廠的無定製/輕度定製機型壓著打,功能機日薄西山氣息奄奄就統統去開發安卓系統按鍵操作的偽功能機來滿足老人小孩需求,最後就成了現在這個鬼樣子。

另外,現在除索尼這個日本品牌的國際大廠外,傳統日系手機廠商只剩下夏普(社長已經不是日本人)、富士通、松下(已不再推出智能機)、京瓷四家了,東芝、NEC、卡西歐、三洋、日立....等品牌早已經退出手機市場。京瓷是AU的親爹之一,估計死也不會退出手機市場;夏普還有硬體技術可以續手機的命,至於富士通?感覺堪憂,居然去做以前都是華為做的Docomo低齡兒童手機了。

------分隔線------

怎麼不重視?他們很重視啊!第一台彩屏手機、第一台和弦鈴聲手機、第一台照相手機、第一台商用3G手機、第一台帶攝像頭自動變焦的手機、第一台光學變焦手機、第一台能看模擬電視的手機、第一台能看數字電視的手機、第一台屏幕像素密度高於300ppi達到蘋果後來說的「視網膜」屏標準的手機,都是日本本土廠商搞出來的定製機。

可惜,從十幾年前的當時日本的整個通信行業的角度來看,包括手機在內的終端全都是由運營商統一採購、再由運營商以自己的品牌賣給用戶的,做手機的只要能中運營商的標,運營商的仕樣書裡面要求什麼,他們做什麼就行了;至於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反正手機不是自己賣,風險讓運營商承擔去,只要趕上運營商一年兩次出新就行了。這是從NTT還是國有的電電公社那時候起就延續下來的傳統,運營商是「航母」,設備商是「護航艦隻」,通信業整個就是幾大運營商各自的「聯合艦隊」組成的「海軍」。在日本移動運營商的運營模式屬於世界先進水平的2008年以前,日本的運營商定製手機自然也沾了光,不計成本的補貼使得手機廠商可以肆無忌憚地往手機上堆硬體,造就了第一段的那麼多個「第一」;然而在「聯合艦隊」體制不完善、手機本身還有運營商無法控制的龐大市場存在的海外,日系手機要麼是迷失了方向、要麼還想在日本國內那樣死抱運營商大腿,搞一堆高配、高價(國外運營商可沒有那麼高的補貼,手機價格還是主要由用戶直接承擔)的定製機,結果,以夏普在中國的歷史為例,夏普在2004年第一次退出中國市場之前總共就出了幾款行貨機器,在2008年重返之前只剩下水貨在中國銷售,然後重返中國靠著他們之前903之類水貨大火建立起來的口碑亂出機器,一開始和日方硬體還差不多(但明明是功能機價格比當時的智能機還要貴),以後居然頂著夏普的牌子出mtk方案的爛機器,除了外觀和日版機器還有點相似之外毫無相似之處,而且價格還是直接指著高端定的,後來時代已經前進到Android 2.3才勉強和他們在日本的機器同步。然後大概是iPhone 5出的時候,夏普這個牌子終於再次從中國行貨手機市場消失,直到去年被鴻海收購後借牌再次上市。

2008年蘋果的App Store橫空出世,日本運營商以往引以為豪的運營商與內容提供商收入分成、運營商代收費、內容月費模式一下子就過時了。日本手機廠商在運營商策略的改變下一窩蜂上了安卓,但是他們還是沒有改掉功能手機時期堆砌硬體卻輕視用戶體驗的毛病,一開始的什麼IS04之流當時可謂同價位世界最差安卓機,迷茫了好幾年才終於做出了好用的機器。

問題是在日本本土,Docomo開放官方解鎖、虛擬運營商和無鎖無合約手機出現、「聯合艦隊」模式本身都開始動搖的2013年之後,夏普、松下等廠商還沒有轉過思維模式下場和無鎖手機全面開戰,而是象徵性出幾個無鎖手機然後主力仍然走舊的開發模式,海外市場反正是打不贏了就放棄或者賣掉品牌。這樣不在日本本土生活的你自然覺得日系手機已經完蛋了。

對本土運營商庇蔭下的夏普等本土手機廠商來說,對運營商自PDC時代起長期以來的依賴,形成的兩個習慣:堆硬體追求單體高附加價值、必須按運營商出機周期出新機器而使得對軟體的優化跟不上硬體的發展,在2008年以前的全球市場上和手機用戶高速普及所依賴的高性價比衝突,而2008年以後又與以iPhone為代表的現代智能手機對用戶體驗的高要求衝突。這些只是技術上的理由。至於從小泉中興到雷曼危機這些來自歷史行程的影響,則是迫使日本本土廠商放棄海外市場縮回國內的最後一棵稻草。

至於索愛/索尼系,那是從一開始就沒有被「聯合艦隊」束縛,直接在世界市場上打拚的。在買下愛立信手機業務之前索尼的機器就是海外型比日本國內型賣的好,90年代末的cmd-z系列「鴕鳥機」在中國國內也有很高的地位。在「聯合艦隊」達到最高潮的2008年以前,日本三大運營商的手機序列裡面,索愛機型只有au的機器一直算主流,docomo系機種不多而且不是每年都有,沃達豐/softbank乾脆只有一款V800(802SE),而此時在海外市場索愛已經在和諾基亞談笑風生爭業界前三了。後來三大運營商引進索愛的安卓的時候,引進的索愛和後來的索尼機型完全就是和海外版同步的,不管軟硬體定製程度都很低(這樣也使得索愛/索尼在日本運營商機器上算除了三星和LG之外最容易解鎖的機器);夏普等本土大廠都無法想像會出日版無鎖機的時代,索愛已經出了好幾年了(諾基亞也出過,而且是在「聯合艦隊」最強大的那幾年還在出,然而最後由於水土不服,2009年不管是無鎖機還是定製機都被迫退出日本市場了)。索愛/索尼系如果在日本本土來看,就是日本廠商中的「國際大廠」,和夏普之流是不同的,不同的!


不是失誤,實力使然。

功能機時代日本的手機市場就已經進入了全面的合約機模式,三大運營商和顧客簽下價格不低的包月合同,每月最低消費二三百人民幣以上,白送或者半賣半送顧客看中的手機款式。這些手機的規格在當時來說是非常高的,白送的0日元手機相當於國內市場上2000元左右的機型。主力機型則比當時諾基亞或三星的旗艦機還要高,有少量破解後的水貨夏普手機能賣到5000元的高價。

這種市場模式就決定了日本手機廠商的一些弱點,當時只是弱點,後來成了致命缺點。

一是有限度競爭,三大運營商要顧及和日本各大電子企業的合作關係,只要能按要求做出合格的手機來,營業廳的宣傳彩頁上就有一欄位子。不是那麼赤裸裸地要各個生產商通過自己的產品性能、設計、價格、渠道殺個你死我活,在運營商爸爸的保護下,國外廠商很難進得來,日系手機廠商或者說是日本大企業的手機部門的內功不需要很強就可以活下去。因此除了大家熟知的索尼、松下、夏普等品牌以外日立、東芝、NEC、富士通、三洋、京瓷、卡西歐等等好多企業都在造手機,日本總共就一億多人的市場,分到這麼多家手裡,就很難形成一個有足夠規模的業界霸主去對抗後來出現的國外巨頭的入侵。

二是把日本搞成了一個封閉的獨特環境,割裂了日系手機廠商和外部的聯繫。手機合約一簽兩年,兩年里最低消費一萬多兩萬人民幣,有時用得多點一個月話費就要上千人民幣,那可是21世紀頭幾年中國人均工資一兩千塊的時候。所以日本的運營商不是很在意手機價格,只要顧客肯簽約,手機錢完全賺得回來。規格定得一個比一個高,用料一個比一個足,拿到國外去怕不得賣七八千塊錢一台,根本賣不動。日本手機廠商在那些年就沒幾個真正重視國外市場的,我用心造的東西你們買不起,你們用得起的我沒研究過該怎麼造,隨便造造低端的貼上我牌子愛買不買。還真沒人買。放棄國外市場使得大部分日本手機廠出貨量不足,血薄皮脆,而且對外來競爭不敏感,適應不了後來的新玩兒法。

三是功能機時代的日本手機要跟著運營商的需要走,運營商要求實現一些電腦和後來智能機上才有的功能生產商就努力實現這些,沒要求到的部分就不怎麼管了,給自己加任務也是什麼音樂手機、硬碟手機之類的奇技淫巧,相比其他國家的功能機是有點好,但是再好的功能機也還是功能機,想不到也沒有能力去弄那些真正會給手機帶來革命的東西。

本來日系廠商圍在一起吃著火鍋唱著歌混日子也挺舒服,但是後來蘋果谷歌高通摸進包間一腳把他們的桌子給踹翻了。真的是重新定義手機,從此軟硬體核心科技競爭升級到了日本企業能力範圍之外,操作系統造不了,CPU造不了,不是短視長視的原因,是除了這幾家美國公司誰也沒這個本事弄出來。同時也沒有三星一樣自給自足的能力,手機公司一下子降格成組裝廠,運營商還不能像以前一樣不讓外國廠商進來,結果當然是PC市場上怎麼輸的手機市場上一模一樣再輸一次,短短几年內原來的手機廠商差不多死乾淨了。


前兩天剛在某寶收了個夏普的shv32,3G的ram,810的CPU,安卓7.0,作為一個300塊的洋垃圾看起來還不錯。

但其實呢,為了壓住810這條火龍,夏普硬是把四個大核鎖了,任何情況下都不開,安兔兔還跑不過火力全開的801,就這樣電池還?尿崩!你說索尼之外的日本廠商怎麼和中國的廠商打?好看也不能當飯吃啊!


日本手機市場比較怪異,很像很多年前中國的計劃經濟。

即3家運營商指定手機製造商生產手機,一旦被一家運營商採用,就不能用於其他兩家。這種情況下,各個廠商把手機都玩出花來了。除了已經有朋友說的彩屏、和弦、照相、3G、看電視等等,還有卡西歐出的三防手機,防水防沙,你可以在水裡玩手機。松下出的轉屏手機,你可以把屏幕翻過來翻過去,各種角度扭曲都行。其他帶字典、帶漫畫、帶紅外口之類的就不說了,整個日本手機市場都是高端貨,低端手機基本沒有。

但是呢,就算是日本手機最好的時候,也只佔全世界市場的6%左右的份額,原因上面說了,你在搞什麼花樣,只能是在三家運營商的下面做手機,做出來的出不了國外不說,別的運營商都用不了。等智能手機出現,就都死了。

記得有家公司,做手機翻蓋技術的,不管你手機怎麼翻蓋,正翻反翻旋轉翻,數據傳輸都沒問題。這家公司好像叫蝶,據說這技術世界第一無人可比,在日本也是上市的製造業公司,很是自誇,說只要手機還用,我們公司就不可能不賺錢。

等蘋果出來了3年,這家公司倒閉了。因為智能手機不需要翻蓋技術。


科技企業的至高點是軟體平台的號召力,注意我說的是號召力,不是絕對技術能力。沒有軟體平台的號召力,所有硬體製造商都是「生產螺絲」的零件企業而已

目前能夠在全球市場產生號召力的通用軟體企業全是美國企業(Microsoft、Apple、Google),原因當然也很多很明顯。這個是日企、韓企、歐企的絕對劣勢


固步自封不配合國際消費者習慣

產品也沒優秀到像蘋果一樣改變消費者習慣

產品雖然不錯比如說索尼但是同價位很多時候沒有一個張嘴就能說出來的值得買的理由,除了信仰

而且被驍龍810坑了一波算是又失去一批粉絲,近年在曲面屏全面屏和OLED逐漸成熟的風潮下也沒有跟進,更別說系統那個彆扭啊


日本再重視又能如何

生態環境被蘋果和谷歌先後踐踏

產品能力又被中國品牌踐踏

日本的環境也不利於創新

以前企業發展速度慢可以穩紮穩打

到了Dotcom以後已經跟不上了

日本現在的狀態

大概可以用東北類比


日本不是不重視手機,而是日本人開發手機的思路跟不上時代了。日本人搞電子產品,總喜歡閉門造車,弄自己一套,比如上古的PC98。

這其實是逆工業化的思維。採用標準件不但可以降低製造成本,還有助於提高產品接受度。日企搞東西,總有一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態度,我覺得這也算是工匠精神的一個側面。但這種態度,在商業上就是自殺。

而過去十年,恰恰是手機標準化、模塊化突飛猛進的年代。你看安卓手機,整個軟硬體棧是高度標準化、模塊化的。哪怕是iOS,也就是OS封閉。在OS層下的硬體,和在OS層上的軟體,都是標準件。

日本手機,縱然在某些方面做到極致,但曲高和寡,怎麼可能是便宜又足夠好用的產品的對手?


日本只有運營商賣手機,是重要原因。


1,不是不重視

2,和蘋果相比,日本企業缺什麼

缺操作系統思維。

為什麼缺操作系統思維,因為在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企圖發展自己的wintel加實時控制,搞出一個TRON,結果被昧國企業諸如微軟和Intel 動用政治和法律手段強行壓下去,最後TRON只剩下實時控制那麼一小塊。

相關情況可以看愚蠢小豬關於日本CPU的介紹,也可以看英文維基的TRON 的介紹。

日本企業在操作系統和CPU遭到政治壓力的情況下,想要發展相關產業先天不足 但日本企業的高傲又讓它們想做世界第一,結果導致日本手機著名的孤島現象。

3,對於日本手機業的孤島現象,日本各界都在反思,例如豐田在氫汽車領域獨步全球,為了避免孤島現象,免費開放了很多技術專利。

對於中國企業的啟迪:

1,操作系統這個產業高地一定要去掌控

2,中國的操作系統要和日韓聯合,避免中國操作系統的孤島現象。

3,由中國這個常任理事國出面,帶動日本韓國,中國台灣,中國大陸的研發,在政治上可以承擔壓力。


如果沒記錯,人家手機踏足歐美時,我天朝還在生產跑馬燈手機


日本不止手機,日用家電全面崩潰ing,原因很簡單,他們早期開拓創新,中期維持高利潤市場,後期形成利益共同體後,就開始排斥敢於創新的人,視之為異端,進而打壓。


獅子曾經是索粉,也曾滿嘴索尼大法過!

索尼手機發力不算晚,在2012年就開始推出他們的Z系列手機,從Z2到z5p,再到現在的xzp,市場給了索尼長足的發展時間,然而索尼就是不中用啊,一開始大家還佩服索尼的黑科技和情懷,比如什麼2000萬像素的攝像頭啦、G鏡頭啦、防水啦、水下攝影啦,然而他們就是不懂什麼是互聯網時代,什麼是互聯網手機啊。

他們一心遵守自己的工匠精神,把個手機設計的和特工武器一般,添加一些平時根本不會用的黑科技和神奇功能,卻不能學著蘋果三星把外型做得討喜一些。還有,全天下都用索尼的鏡頭,然而索尼自己家手機上鏡頭的表現卻在垃圾演算法的拖後腿下表現得一塌糊塗,拿著最好的鏡頭,拍出了白平衡最糟糕的照片。

索尼相機是用的自家的頂級攝像頭,但是各種負優化,演算法渣成翔,完全沒把這個攝像頭的水準發揮出來,所以索尼的手機雖然每代都是頂級攝像頭,但是在成像效果上一直都沒成為頂尖的水平,當下的xzp據說演算法已經有了長足的改進,夜拍效果超過了三星S8。

但你看看你那個可以跑馬的大邊框啊,看看比HTC還誇張的大額頭和大下巴啊,人家都在搞全面屏了,你卻還在搞什麼960p超級慢動作攝影,搞什麼4K手機屏幕。當然,這些都是超級牛逼的黑科技,蘋果三星現在肯定做不到,但人家不在乎啊,一般的消費者也不在乎啊,誰讓你手機做得那麼丑,還死貴死貴,不重視中國市場,銷量一塌糊塗,到時候過兩年蘋果三星甚至華為把索尼的技術應用上自己的產品,立馬高大上,立馬成了黑科技的引領者,誰還記得你索尼啊。

如今所有的日本消費電子產品,就四個字,不合時宜!

以索尼為例,在當初大家搞互聯網生態圈、商業化平台和本地智能的時候,索尼在研究他的防水,然而並沒有人真的要拿著手機洗澡。在大家怎麼研究提高手機性能、讓手機使用更方便的時候,索尼在考慮怎麼把手機後殼做好看,所以他搞出了各種騷綠、騷紫以及亮得可以當鏡子使的後背,Z5P後面絕對好看,然而價格和IPHONE頂配一樣貴。在大家開始拼參數,拼跑分的時候,索尼忽然搞了個4K屏幕,上了高通噴火龍,溫度感人、續航尿崩,讓好好的頂級旗艦又成了半殘廢。當大家把手機越做越好看的時候,索尼搞了個超高像素的相機,然而對焦慢,拍照經常卡死。當大家開始標新立異搞超好看的全面屏的時候,索尼搞了個960p超級慢動作攝影,手機還是千年不變的大邊框、巨額頭、超級大下巴。

你說,誰懂你的黑科技呢?索尼大法雖好,現在連情懷都賣不了了。

同事買了個索尼XZP,只有兩個時候可以裝逼,一是拿著背面照鏡子,二是上廁所洗手的時候直接把手機也放到水池裡洗洗,確實牛逼,不服不行!


每一個戰略決策都是錯的,參考汽車,日企就更是一個奇異的存在了。

過去的30年里,日本車企,當然是從整體上來說,在每一個技術分叉點,或者說商業戰略決策上的選擇都輸錯的,能錯的那麼徹底,也真是服了。

中國市場,渦輪增壓,高檔位變速箱,電驅動技術,鎳氫電池,外觀設計…全都自己猛打自己的臉。

奇異的是,一般車企可能錯一兩個就要嗝屁了,日本車企每個點都是錯的,但是通過強大的能力居然仍能跟上,打臉之後,還能幹更好。

不知道算不算日本人缺乏戰略思考,但是戰術執行能做到極致的典範?


體制問題,真的是體制問題。


匿了。說一個我覺得挺可能的原因,可能當時他們真正的擔憂之一。(什麼日本那幾個日本本土運營商其實不是真能限制住那些大型日企搞手機的,應該不是他們的原因哦)

其實原因可能是,諾基亞當年在全球都夠強的,是真的強,太強!日企們覺得投大筆錢進去也沒用,做手機競爭不過諾基亞磚頭的。白扔錢啊!簡直!

所以他們不真正大規模進入手機領域。不進。就是不進。

就算行業好,但進去半天老得虧錢,虧損不知到何時,那就是不能進這行業。 不幹。畢竟當時競爭不過諾基亞。

也就是是商業紅海還是藍海的問題,紅海不好做。

當年日本的索尼是日企唯一例外。搞了索尼愛立信。為啥這麼特殊??因為啥? 就因為那年代索尼太強,21世紀初基本還是比較全盛期的索尼啊,全盛期索尼是索粉心中的神話,世界的最強消費電子廠商,日本企業的光榮代表。那是為所欲為啊,而且當時他也夠有錢。

索尼敢進當年的手機領域,全盛期的索尼還就不大怕諾基亞。咱倆玩玩唄。而且索尼當時是和一級手機大廠愛立信合資合作了,抓到個好機會,一下有了好基礎。(當時愛立信手機是危機中,看來也挺願意和大佬級廠商索尼合作搞的) 索尼也確實有技術有設計,所以索尼愛立信當年成了個業績還真不錯,前幾名的手機廠呢,沒贏諾基亞。。但也留下了不少經典機型和不少的粉絲哦。現在很多人都還記得walkman音樂手機和cybershot拍照手機吧?好多經典。

也就是說,索愛可能真是日企特例罷了。索尼大法不走尋常路。索尼大法好!

其他日企則沒必要白花錢去碰諾基亞,然後手機還是賣不出去,錢虧了。

這傻事誰干???不要天真。

日企他們這評估其實也挺合理的吧。不能白虧錢啊。因為是基本贏不了的一對手,別瞎冒險,別什麼行業都想干,咋地你咋不去挖石油???

看到了做手機賺錢的,你可也看看大量大量做手機做倒閉了的。。 不能瞎去虧錢啊。

另外,諾基亞還沒那麼強的時候,手機界還有特強的摩托羅拉。。還有愛立信。。和在興起的諾基亞。。

仨呢,估計那時日企一看,贏不了,也是,真還是算了。。

說白了,諾基亞那年代,中國手機美國手機英國手機德國手機不也不成?別只怪日本啊。

諾基亞當時太強,全球都強,打不過。。

也就是說,手機畢竟是歐美那邊發明的,摩托羅拉應該是第一個吧,佩服佩服。 長時間還是那邊乾的更好,特別是又趕上諾基亞真的是好厲害,導致日企長時間確實不大好追上它。

這行業等於一直還是歐美乾的好。

日企當年是挺厲害,但還是會有不擅長行業的啊。

最後,智能機時代方面,似乎和08年金融危機導致日企大多各種虧損有關,無力開創新業務,而且iphone確實強,日本也做不出ios安卓這些,這確實是比不了美國人的。

而未來的時代嘛,就再看吧,看日企們會不會再出來 幹些啥。


07年喬布斯說iPhone是手機的革命,受到無數人的嘲笑,什麼觸摸屏,什麼MP3,MP4,手機不是早就有了嗎,什麼200萬像數的攝像頭,中國的山寨機都有200萬像數,如果你回到07,08網上嘲笑iPhone的佔大多數,網上報道日本當時嘲笑iPhone在日本只是廁所用機,可是iPhone的最終不是革命了手機,而是革命了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這遠遠超出了喬布斯的想像.


日本的企業沒有跟上手機行業的發展速度,已經被市場淘汰了,現在市場上看不到多少日本品牌的手機了。


廣告不好啊,索尼xz1 835的soc,4g+64g。售價3799.華為P10,960。售價3500。但是銷量呢。和法國車一個道理。法國車真的不好嗎


畢竟四個自信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不買iPhone 8?(不是窮)
有了它,逛商場再也不怕迷路了
《米乎演義》第二回:匯聚人氣蘋果成手機霸主,震撼人心iphone4翩若驚鴻
iPhone X 2018 年年中有可能停產?

TAG:移動互聯網 | 日本 | 手機 | 科技 | 日本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