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個機大白嗎?它可能離我們不遠了

三年前,迪士尼出品了動畫電影《超能陸戰隊》,其中的機器人大白,萌翻了廣大群眾。

大白是一種典型的軟體機器人,身體可任意變形。圖片來源: Disney Wiki

大白是一個醫療機器人,如果在材質上分類,他屬於軟體機器人。傳統機器人大多採用金屬或塑料等材料製造,給人的感覺總是「硬邦邦」的。而軟體機器人往往非常柔軟,整個機體能任意彎曲變形,可以在管道或窄縫等特殊場景中發揮用處。

五花八門的軟體機器人。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此外,大多數軟體機器人都不具有馬達等動力裝置,只能依靠壓縮空氣或液體驅動機體運動[2]。運行中的軟體機器人就如同一個吹鼓了的氣球。然而,軟體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往往充滿了尖銳的物體,比如管道或者狹窄空間的邊邊角角——也就是說,這個吹鼓了的氣球還必須在釘子堆里工作。可想而知,軟體機器人大多「短命」。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來自比利時自由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使用自修復(self-healing)材料來製造軟體機器人的構想[2]。

自修復材料是指具有自癒合能力的智能材料,其靈感來源於受傷後能自我修復的生物體。這一概念在2001年一經提出,立刻吸引了大量研究者的目光。現如今,已經有很多種自修復材料得到了應用,比如汽車的自修復塗層,能癒合劃痕的手機蓋等。具備自修復能力的瀝青和混凝土,也走出了實驗室,正在準備進入建材市場。值得一提的是,極具潛力的人造皮膚首選材料也是可拉伸的自修復膜[3]。

在比利時自由大學的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了一種高分子自修復材料。這種材料由兩種小分子(呋喃、馬來醯亞胺)通過Diels-Alder(DA)鍵相互連接形成。材料出現傷口,其實是這些DA鍵被切斷了。幸好,通過加熱,可以讓這些DA重新連接起來。具體來說,就是升高傷口部位的溫度(至80℃),破壞更多DA鍵。正所謂「不破不立」,這些DA鍵斷了後,釋放出很多可以自由運動的呋喃和馬來醯亞胺小分子。而且也因為溫度高的緣故,這些小分子的移動速度很快,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於是,這些自由奔跑的小分子們相互碰撞交融。之後把溫度降下來,小分子之間就可以生成新的DA鍵,從而把傷口癒合。

基於DA反應的自修復原理:紅臉的呋喃,綠臉的馬來醯亞胺。

在高倍顯微鏡下,可以更為細緻地觀測到這個癒合過程。畫面正中,一條切口將的材料分成了左右兩半,為了加強對比,研究者還將兩邊渲染成了不同的顏色。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材料會「唰」地一下變色,這暗示著是更多DA鍵的斷裂。緊接著,將溫度降低,左右兩邊材料相交的界面開始重新粘結,顏色發生了明顯變化。隨著新DA鍵的產生,原本的切口會如同被一隻無形的手所抹平。

高倍顯微鏡下觀察材料的自修復過程。視頻來源:參考文獻[2]

科學家們將這種帶有自修復能力的高分子,加工成了一種由一排空腔和底層連接板組成的特殊構造。其中,底層板中相應位置有氣孔,可以向空腔內注入或抽取空氣,讓空腔膨脹或者收縮。通過精確控制各個小空腔的體積,就可以實現空腔陣列的變形和移動。

自修復材料製作的氣動部件:空腔陣列和底層板。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第一種是自愈軟手。手型機器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碰到很多尖銳物體,如金屬邊緣或破碎的玻璃等。甚至一張紙的鋒利邊緣都會對這類軟體機器人造成傷害。但通過自修復材料做成的手型機器人,即使被刀片劃破,也能照常運行,極大提升了軟手的使用壽命。

具有自修復能力的機器軟手,即使戳破指頭也不妨礙運動。視頻來源:參考文獻[2]

第二種是氣動夾具類機器人。這類夾具類似夾娃娃機的機器手,因為具有很大靈活性,它可以處理各種軟物體或形狀複雜的物品,比如用來分裝水果或蔬菜。這個過程,水果的樹枝等往往會對夾具造成損害。使用DA聚合物材料的夾具,不僅能夠夾「萬物」,還不怕這種日常磨損。

自修復氣動夾具在夾取形狀不規則的各種物體。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除此以外,研究者們還測試了自修復材料作為氣動人造肌肉的潛力。這種人造肌肉經常用作機器人的動力裝置,通過壓縮和排出空氣,可以產生很大的推力。當然,產生的力量越大,裝置外壁需要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這往往會導致磨損或泄漏,降低人造肌肉的生命周期。

於是,科學家嘗試了用DA聚合物膜作為人造肌肉的外壁。這層厚度僅為0.75mm的外壁,最高可承受高達37kPa的壓力。相當於一平方米的這種薄膜,可以承受一頭成年亞洲象的重量。即使被破壞了,這些人造肌肉也能自我修復,保持氣密性,維持原有的性能[2]。

受損的人造肌肉經過自修復,仍能保持原有性能。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如果軟體機器人達到了使用目的,想要回收材料怎麼辦?這也好辦。DA聚合物不但可以溶解於有機溶劑,還能被重新提取,所以,一旦達到使用壽命,軟體機器人的這些自愈組件可以完全回收再利用。

生命周期長,還能被循環利用,可以說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了。

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是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教授Bram Vanderborght ,他本人長這樣!

Bram教授本人照片,圖片來源: Wtnschp.be

Bram教授是一個80後,研究領域包括人機交互,機器人輔助治療,人形康復機器人等。他還主導過一個機器人項目用來治療兒童自閉症。簡言之,他就是在造大白啊!

好吧,人贏,我服還不行嗎!

參考文獻

[1] Rus, D., & Tolley, M. T. (2015). Design, fabrication and control of soft robots. Nature, 521(7553), 467.

[2] Terryn, S., Brancart, J., Lefeber, D., Van Assche, G., & Vanderborght, B. (2017). Self-healing soft pneumatic robots. Science Robotics, 2(9), 4268.

[3] Tee, B. C., Wang, C., Allen, R., & Bao, Z. (2012). An electrically and mechanically self-healing composite with pressure-and flexion-sensitive properties for electronic skin applications. Nature nanotechnology, 7(12), 825.

本文首發於【果殼科學人】


推薦閱讀:

怎樣解決科學的兩大難題?【科學哲學系列2:死循環】
「阿喀琉斯追龜辯」到底哪裡不對?
20170729-學習日記
如何評價特斯拉在科學史上的地位?
神秘博士聖誕特輯的一次腦洞展開

TAG:机器人 | 科学 | 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