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掉深」險情是怎麼一回事?

看到新聞上說「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372艇近日成功處置『掉深』險情,榮立一等功」。 那麼到底什麼是「掉深」險情?


「掉深」這個問題源於「海水躍層」。怎麼說呢,浩瀚的大洋下面,並不是鐵板一塊,隨著深度的不同,海水溫度、鹽度、密度、聲速等狀態在垂直方向上出現突變或不連續劇變的水層,主要有四種:溫度躍層、鹽度躍層、密度躍層和聲速躍層。作為潛艇的浮力載體,海水的這些變化帶來的結果就是直接的浮力變化,因而會導致潛艇在航行中突然出現「下陷」或者「上浮」的狀況。上浮還好,下陷就很危險了,相當於開車走在路上忽然地上出了個大洞,這是誰把井蓋偷走了啊?於是就咣當……巨大的水壓變化和航行姿態變化,很可能導致壓力過載,艇毀人亡,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世界上第一艘失事的核動力潛艇「長尾鯊」號,據信就與此有關。


補充一點,在 @飛鳥冰河 說的諸多情況中,即便在躍層,溫鹽密導致的壓力變化也是有限的。對潛艇威脅最大的當屬大振幅的內孤立波(水下魔鬼)。潛艇是漂在水裡的,如果遭遇內波,也會隨著水體上下波動,由此產生的巨大的水壓變化極具威脅。那麼內波振幅能有多大呢,請看下圖,

這是一個經典的大振幅內波記錄,橫坐標時間,縱坐標是深度,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溫度的水體。正常情況下,水溫隨時間的變化不可能這麼劇烈,只能是水體變動引起的,此處即內波。這個波的振幅已經超過了300米,你知道中國的常規軍用潛艇一般最大下潛深度是多少嗎?參考美俄的估計也就300米左右,你可以想像一下這究竟有多嚴重。

那麼內波振幅為什麼會這麼大呢?

平時海面見到的波浪振幅也就幾米,個別情況撐死了也就十幾、二十幾米。因為海浪波動的回復力接近重力,能量有限時,海水不可能浪的太高。但內波發生在海面以下,海平面水位卻幾乎不變。在水下海水本身除重力還受其周圍海水的浮力,與重力相平衡。同等量級的擾動,約束它的回復力要小的多,因此振幅就可以非常大。

而在我國南海北部,東邊通過呂宋海峽與太平洋相連,就是這種內波多發區域,估計極有可能新聞中就是這種情況。


參見下圖中《兵器知識》2014年第12期「海下水文環境在潛艇作戰中的雙面性」一文中的片段


中國372潛艇突然掉深下沉


推薦閱讀:

【筆記】美軍航母甲板上的「泡泡」-集成式彈射控制站
吳海軍工廠和吳海軍基地(鎮守府)對舊日本帝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海軍炮術史》選譯
如何評價元帥海軍大將永野修身?

TAG:新聞 | 軍事 | 海軍 | 潛艇 | 航海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