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 | 教你揭穿ASICS 亞瑟士跑鞋迷陣——輕量訓練&競速篇
陷入亞瑟士競速跑鞋的另一個迷陣。
以下跑鞋輕於上文的支撐系和緩震系慢跑鞋(支撐&緩震篇),有一些明顯的輕量化設計,但相比下文「超輕競速」系列的跑鞋還是更重,減重、競速設計沒有那麼多那麼極端,因此壽命往往也比硬核競速鞋更長。在台灣,往往把這類鞋稱之為「路跑鞋」(我不太願意把公路跑鞋簡稱為路跑鞋就是怕和這個混淆),而最輕的那些競速鞋則被稱為「馬拉松鞋」。在英文跑步圈,競速鞋一般被稱為racer(直譯競速鞋/速跑鞋)和racing flat(直譯應該是用於速跑/競賽的平底鞋),而介於它們和慢跑鞋間的鞋缺乏標準名詞,往往簡單地被稱為lightweight trainer/ lightweight training shoe(也就是一些系列的TS後綴的全稱),直譯過來就是輕量訓練鞋。
然而,以上名詞的界定和分類本身都沒有客觀而國際公認的標準,部分跑鞋型號的分類相當讓人頭疼。世界最大的跑步媒體跑者世界,在跑鞋評測中都曾把鞋重超過260g(僅次於該品牌的支撐系慢跑鞋)、有10mm落差的DS Trainer稱為racing flat,這幾乎意味著你能把所有輕量跑鞋都稱之為racing flat了,相當程度地說明了這些名詞用法之混亂。部分原因在於廠商的跑鞋設計理念與每個跑者的具體使用情況不盡吻合,因為科研證據一再顯示跑鞋的選擇是因人而異的,而且我們還沒有很靠譜的選鞋手段。對某些跑者,沉重的控制系跑鞋同樣是比賽中的競速戰靴,而領一些跑者把極致輕薄的跑鞋也用於日常訓練(比如五指鞋跑者),這和廠商造鞋的初衷並不吻合,而這種不吻合才應該是常態。
分類學的目的是在於讓使用者對被分類的對象有更清楚的認知,而不是因此而頭腦混亂。在難以分類的情況下,更應關注這個難以分類的對象本身的獨特個性,畢竟我們最終的目的都是認識這一個個被分類對象。
本文將輕於ASICS主流慢跑鞋、重於那些典型的賽用鞋(如tarther虎走系列)的跑鞋都劃分到輕量訓練這一類,而其中每雙鞋的具體特徵將一一講解。鞋重與落差數據來自跑者世界英文站和running warehouse網站。
輕量訓練(Training)
純Flytefoam中底系列
以下跑鞋以一片式Flytefoam作為中底,不使用GEL。
- ASICS Dynaflyte
鞋重(男US 9碼):269gn落差:8mmn
這是Metarun上首秀的Flytefoam中底技術第一次獨當一面的嘗試。在重整33系列的時候,亞瑟士就已經開始了無GEL跑鞋的嘗試,而乘著新材料東風的Dynaflyte顯然比日漸式微的33系列更為高調(高價),沒有GEL,用一整塊單密度材料做中底的亞瑟士跑鞋究竟表現如何呢?
首先,ASICS宣傳Flytefoam時的賣點之一是輕量,然而我們能發現更換了Flytefoam的Kayano、Nimbus都沒有減肥成功,不由讓人非常懷疑Flytefoam相對solyte而言其實並沒有多輕。不過Dynaflyte全鞋的重量控制比較優秀,從數據來講,鞋重、鞋底厚度與美津濃wave Rider 17/18、聖康尼Ride 9、Nike Lunarglide 7/ Zoom Span等一批重量最輕的慢跑鞋,以及美津濃sayonara 3/4、Brooks Launch 4等重量較大的輕量訓練鞋相當,但緩衝量別說Launch等輕量跑鞋,很多慢跑鞋都趕不上。
所以,中底材料本身並非輕如鴻毛的Dynaflyte是怎麼做到這麼高的緩衝鞋重比的呢?答案在於對鞋面的簡化。ASICS的慢跑鞋往往有著包裹支撐相當強的鞋面、明顯的後跟穩定器,但Dynaflyte並不在此列,它的鞋面穩定度相對傳統ASICS跑鞋有明顯差距(不過透氣性差的毛病倒是一脈相承)。這種依靠簡化鞋面減輕重量的行為也出現在另一雙主打全新中底材料的跑鞋上,Saucony Freedom ISO,它用的Everun作為E-TPU材料密度本身就比EVA大,不過硬是通過簡化鞋面把重量拉到了Dynaflyte的水平,也一樣有鞋面支撐不足的問題。即將上市的Dynaflyte 2代只會改動鞋面,與此同時鞋重會進一步降低,看來ASICS要在鞋面減重路上走到黑了。
就鞋底而言,從跑者世界實驗室的數據和各方評測來看,Dynaflyte擁有不俗的緩震性。
總結:將慢跑鞋的鞋面進行簡化得到的輕量訓練鞋,緩衝量、柔軟度與慢跑鞋相當。
- ASICS Noosa FF
鞋重(男US 9碼):252gn落差:10mmn
FF指的是它的中底材料Flytefoam。Noosa是鐵人三項系列,最著名應該是Noosa tri鐵三輕量訓練鞋(類似於DS Trainer),還有雙不太出名的Noosa Fast比較接近傳統的racing flat,鞋底又薄又平,重量極輕,典型的賽用鞋。把純Flytefoam中底推向鐵三市場也許體現了ASICS的自信和野心。
Noosa FF使用了單密度的Flytefoam中底,中底厚度不小,但明顯較硬,不是Dynaflyte那種慢跑鞋附體的感覺,而是速度向的產品。作為鐵三鞋還有另外一些特徵:鞋面較薄、透氣性較好,且有快速穿脫和適合光腳穿著的設計;WET GRIP外底能駕馭濕滑路面。
不過它的重量只能說僅次於最輕的慢跑鞋,外底也沒有顆粒底等增強抓地的設計,所以與Noosa tri類似,算不上真正的速跑鞋。
- ASICS Roadhawk FF
鞋重(男US 9碼):230gn落差:8mmn
FF指的是它的中底材料Flytefoam,它應該是目前使用純Flytefoam中底的最輕的鞋了。它的鞋底厚度與Dynaflyte相當,但重量明顯更輕,定價也明顯更低(100美元VS 140美元),低價格和極簡設計的目的在於吸引年輕跑者,亞瑟士的FuzeX產品線全線都是低價+極簡設計。作為定價僅100美元的鞋,它有著厚實的純Flytefoam中底和工程網布鞋面,可謂性價比爆棚。
逼近翔走系列的重量和全覆蓋外底意味著留給中底的重量十分有限,如果不出意外,這會是一雙比Noosa FF還要硬的鞋。
FuzeX系列
這一系列使用EVA與GEL混合的FuzeGEL中底。系列整體設計極簡、色彩豐富、定價低廉,是較為時尚的面向年輕跑者的系列,專業性相對不強。系列內的三款鞋其實相當接近,不像FF系列那樣有明顯的重量分立,而都位於最重的輕量訓練鞋(如Brooks Launch)和最輕的慢跑鞋(wave Rider 17)之間的模糊地帶。既可以把它們視為緩衝較好的輕量跑鞋,也可以說視為較輕較彈的慢跑鞋。
- ASICS FuzeX
鞋重(男US 9碼):272gn落差:8mmn
FuzeX系列的主打款,重量接近於最輕的慢跑鞋,有人評價比較像Brooks的Launch,在緩震和回彈間取得了一定的平衡。
- ASICS FuzeX Lyte 2
鞋重(男US 9碼):258gn落差:8mmn
FuzeX的減配款(定價$85 VS $110),重量有略微下降。
- ASICS FuzeX Rush
鞋重(男US 9碼):261gn落差:8mmn
定價介於FuzeX和FuzeX Lyte之間($100),有更多的輕量設計——中足無耐磨橡膠,鞋面簡潔無縫,但最終的成品重量和另兩個FuzeX並沒有拉開多少差距。
傳統產品線
以下產品都使用SpEVA、Solyte、Flytefoam等EVA材料和GEL組合的中底,也就是ASICS最傳統的技術體系的造物。
- ASICS DS Trainer 22
鞋重(男US 9碼):221gn落差:10mmn
把GT 2000鞋底削薄、前後掌GEL削減,同時把雙層中底換成Solyte,你就大概得到了DS Trainer的雛形。DS Trainer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是最早的支撐系輕量訓練鞋之一。從定位來看,它是重量僅次於GT 2000等ASICS支撐系慢跑鞋的輕量跑鞋,重量甚至與其他品牌特別輕的緩震系慢跑鞋相當,因此在輕量跑鞋中只能算「入門」產品(輕量跑鞋越輕越專業越高手向),至少在22代以前是這樣。
截至21代為止,DS Trainer都是一雙重量相對較大的產品,後跟較有厚度且有GEL,這意味著它的後跟緩震量在輕量跑鞋裡並不算少。前掌則較薄較為凌厲,許多版本的DST前掌還有顆粒底,再配合中足的TPU片,在提速時毫不拖泥帶水。綜合不小的鞋重和優秀的速度感,DS-Trainer最適合用來進行平時的速度訓練,比賽時有可能還是應該換其他更輕的跑鞋。DS Trainer雖然中足有DUOMAX支撐,但相對慢跑鞋而言它的高密度支撐塊更短小,支撐性更弱,對不喜歡中足支撐的跑者影響也較小。
然而,以上都是對DST的歷史回顧。最新的22代進行了大改,導致此鞋可能出現了定位變化。最新一代的明顯改動是中底更換成Flytefoam,同時鞋重大幅度下降了數十克。上文已經提過,Kayano和Nimbus並沒有用Flytefoam減肥成功,Dynaflyte的輕量很大程度上也在於壓榨鞋面,那22的減重到底是怎麼回事?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鞋底的某些部分被削薄了,ASICS官網、跑者世界英文站和running warehouse網站的數據都指向了這一點,儘管具體數據不盡相同。無論如何,重量的顯著下降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DST已經是重量可與adios一戰的輕量跑鞋了。以後再提比較重的ASICS輕量跑鞋,大家的印象可能就會是Dynaflyte和Noosa FF了。
DS Trainer 22 NC等後綴有「NC」的DS Trainer是對應的DST去掉了DUOMAX的緩震系版本,因為少了高密度塊鞋重也略有降低。此款產品比較冷門難買。
- ASICS GEL-Noosa Tri 11
可以說是鐵三版的DS-Trainer,塗鴉風的鞋面是該系列的標誌性元素。歷代數據一致顯示它的重量其實比DS-Trainer還要更大更逼近GT 2000,不過目前並沒有看到此產品的直接繼任者,Noosa FF使用的是純Flytefoam中底而不是結合GEL的 傳統技術體系,不算直系繼任者。
Noosa Tri重量很大,可能是最重的輕量訓練鞋之一,說它是普遍水平較高的鐵三人群的慢跑鞋並不為過。不像DS-Trainer某些版本有顆粒底,Noosa Tri一直用的是塊狀橡膠外底,不過針對鐵三做了優化,有能駕馭濕滑路面的WET GRIP外底,但整體速度性顯然不及DS-Trainer。鞋面不僅比DS-Trainer更花哨,同時也更適應鐵三,有適合快速穿脫和光腳穿著的設計。它沒有一些鐵三鞋有的鞋底排水孔設計,不過這也讓它更適合公路跑和輕度越野。
以下跑鞋主要在亞洲尤其是日本地區銷售。這些日系跑鞋風格較為傳統,而且版本升級時的改動往往非常微小。它們的鞋面大多是網布+皮革縫線支撐條,有時候小範圍使用熱熔支撐條。
- ASICS Skysensor Glide 4
三代數據
鞋重(男US 9碼):224gn落差:10mmn
亞洲地區著名的「翔走」系列,得名於它鞋面上標註的漢字「翔走」。在亞瑟士的日系輕量跑鞋中,它是最重、最有訓練而非競速風格的產品之一,不過相比國際銷售的DS-Trainer在22代之前的版本還是要輕至少三四十克的,日本畢竟是輕量跑鞋聖地。對應於其他品牌的產品大概是美津濃Hitogami、wave aero,NB的Vazee Pace等。
Skysensor Glide是雙層式鞋底,上層使用反彈強的SpEVA,下層使用重量輕的Solyte ——其實就是ASICS專業慢跑鞋中常見的配置。GEL使用倒是與慢跑鞋完全不同,僅在後跟中央內置GEL。本人有幸見過Skysensor Glide 3的拆解,發現後跟內置的GEL不比一元硬幣大多少,是輕量的不透明發泡材料,手感也並非有多神奇,所以主要緩震都來自中底材料。這不是個例,即使是旗艦Nimbus,內置的凝膠狀GEL也沒多大塊頭,直徑也就與硬幣相當,前掌後跟各有一枚,厚實的中底、中底板、鞋墊才是勞苦功高的能臣。既然翔走主要靠中底材料,那中底材料拆解後有何玄機呢?這裡沒有留下圖像證據,只能說根據印象,上層更硬的SpEVA從後跟一直延伸到腳尖,厚度都沒發生多大變化, 而輕量柔軟的Solyte後跟厚前掌薄,兩層材料疊在一起,翔走整體就有10mm的落差。因為前掌以更硬的SpEVA為主且沒有GEL,再加上所謂的PROPULSION PLATE彈性片,所以翔走的前掌較為硬彈。
翔走有亞瑟士中少見的全接地外底,大多亞瑟士跑鞋中足都是以TPU片支撐懸空的。亞瑟士的說法是全接地外底能提升穩定性(安定性)。塊狀橡膠外底覆蓋面積很大,耐磨性不成問題,也再次彰顯它偏向於訓練的定位。
總結:有雙層鞋底、後跟GEL、厚實橡膠外底的輕量訓練鞋,速度感主要來自於較輕的鞋重(與adios相當)、相對較為硬彈的前掌。
- ASICS Gelfeather Glide 4
與Skysensor Glide 「翔走」類似的支撐系輕量跑鞋,足弓部分有ARCH SUSTAIN支撐結構。使用抗壓性較好的SpEVA作為中底,全掌塊狀橡膠全接地外底。
- ASICS Skysensor Japan
這兩雙日產跑鞋是從2000年生產至今的「凍齡」產品。兩者都是SpEVA中底,後跟中央有GEL(從鞋底能看見)。兩者的主要區別在外底——相對更偏向訓練的SKYSENSOR JAPAN日產翔走是全掌橡膠外底,更偏向速度的TARTHER JAPAN日產虎走是前掌全顆粒外底,中足以TPU支撐片架空。相比今天的虎走tartherzeal來說,日產虎走重量大得多,也相對更軟,以今天的眼光看算偏向訓練的產品。
- ASICS LyteRacer RS 4
鞋重(男US 9碼):207gn落差:9mmn
介於Skysensor Glide 「翔走」與tartherzeal「虎走」之間的產品,即將逼近200g以下跑鞋的領域,再往下的跑鞋大概得劃分到超輕競速鞋裡了。LyteRacer比翔走輕薄,外底覆蓋面積更小;比虎走厚重,且沒有顆粒底。
LyteRacer RS系列更偏向公路競速,最新的RS 5前掌下方高回彈性的SpEVA就是明證;LyteRacer TS系列能用來進行更多種類的室外訓練,有更好的穩定性和抓地力,前掌橡膠外底有十字形突起,中底後跟處有穩定設計。
超輕競速(Racing)
以下跑鞋男US 9碼(42.5碼)均不足200g,有一些極其明顯的輕量設計和競速元素。它們的普遍特徵是輕而硬,壽命相對慢跑鞋和輕量訓練鞋更短。
- ASICS Gel-Hyper Speed 7
鞋重(男US 9碼):170gn落差:6mmn
在ASICS的競速鞋中,Hyper Speed也許算是最軟的,當然這個最軟只是相對其他ASCIS競速鞋(如虎走)而言。極輕的鞋重和全掌橡膠外底意味著鞋底和鞋面並沒有多少重量,因此鞋底緩衝和鞋面支撐都是非常少的。更別提這個定價僅85美元的超便宜型號使用的是標準EVA中底,因為密度低所以才這麼輕這麼軟,這意味著它緩震不但少而且衰減速度還會比較快(後跟GEL衰減會相對慢一些)。這些因素加在一起讓Hyper Speed變成了ASICS中的多威——適合高水平選手(尤其是田徑生和職業選手)使用的價格便宜的耗材。鞋墊和鞋底都有排水孔,增強了透氣性,配合無縫鞋面也給了它用於鐵人三項的可能(不過真正的鐵三鞋是Hyper Tri)。此外,Hyper Speed有ASICS跑鞋中相當罕見的6mm小落差,相對更適合中前掌跑法。
總結:也許是最軟的ASICS競速鞋,定價低、中底壽命不長,適合用來入門ASICS競速鞋。 無顆粒底意味著它雖然夠輕,但抓地遠不如虎走等速跑鞋。
- ASICS Gel-Hyper Tri 3
鞋重(男US 9碼):184gn落差:6mmn
Hyper Speed的鐵人三項版本,定價上升到100美元。鞋底還是標準EVA,升級主要在鞋面,多了彈力鞋帶等適合快穿和光腳穿著的鐵人三項設計。相比Noosa Tri、Noosa FF兩雙接近於慢跑鞋的鐵三鞋,Hyper Tri的重量小得多,也硬得多,難怪一些地方推薦用這雙鞋跑奧運鐵三(跑步距離10k)而非大鐵(跑步距離是全馬),不過,跑者的選鞋偏好實際上是因人而異的。
- ASICS Gel-DS Racer 11
鞋重(男US 9碼):193gn落差:8mmn
歐美區的支撐系「虎走」, ASICS贊助的歐美高水平選手最普遍的比賽之選。它有著不到200g的重量和半顆粒底前掌,中足是經典的Trusstic支撐片,這一切都說明它最適合極速奔跑。無縫鞋面和鞋墊、鞋底排水孔有「打鐵」(參加鐵人三項)的潛質。中底使用Solyte、後跟GEL和DuoMax。不小的落差和後跟GEL意味著它其實並不那麼適合前掌跑法,至少單純從設計角度來說是這樣。
- ASICS TartherZeal 5
鞋重(男US 9碼):170gn落差:7mmn
著名的「虎走」,得名於鞋面上的漢字。上文提到的它的前輩Tarther Japan現在看來算是輕量訓練鞋,而技術不斷更新的TartherZeal則是鐵杆的競速鞋,標誌著全馬進三的神之領域。TartherZeal有著170g的極輕鞋重,前掌被抓地極其紮實的顆粒底完全覆蓋,中足到前掌有Propulsion Trusstic彈性片,整體腳感非常凌厲。中底使用FlyteFoam(5代以前是Solyte)和後跟GEL,鞋面還是傳統的網布+皮革縫線支撐條。
- ASICS Tarther Kainos 4
Tarther Kainos是TartherZeal使用了較為現代的熱貼膜支撐條鞋面的版本。Tarther Kainos 4對應於TartherZeal 4,因此沒有FlyteFoam中底,還是用的Solyte。
Sortie系列
sortie系列讓人回想起鬼冢虎時期的ASICS,那時候racing flat真的是它的字面意思——用來跑比賽的平底鞋。這個系列名目繁多,SORTIE MAGIC就有LT、SS、Rise、RP、Ekiden等七大姑八大姨式的衍生款,連高冷的日產系列在日本亞馬遜一搜都有Sortie Japan、Sortie JapanTrainer和SORTIE JAPANSEIHA(日本制霸)三個版本。好在雖然這些幺蛾子很多,但Sortie還是Sortie。不論是什麼版本的Sortie,哪怕是日產的Sortie,都離不開這幾個字——輕,薄,平,硬。
- ASICS Sortie Japan
輕:比Tarther虎走都輕一頭,鞋底更薄且不使用GEL(GEL密度比EVA更大,去掉GEL有利於減重)。曾經還有雙在歐美出售的超輕跑鞋Piranha SP 5,可能比一些sortie都輕,但已經停產,所以Sortie系列無疑就是目前ASICS最輕的跑鞋了。
薄:達成輕量性的手段就是把鞋底做薄,sortie系列鞋底都薄得像鬼冢虎。
平:sortie系列的底不但薄,而且平,前掌後跟的厚度差非常小。落差很小的sortie可以說是真正為中前掌跑者設計的跑鞋,某些sortie還專門在前掌外側設計了著地區域。
硬:薄而平的鞋底自然沒多少緩震,腳感比虎走等跑鞋還要剛烈。
類似於sortie這種輕、薄、平、硬的跑鞋還有另一家日本大廠美津濃的Cruise和Ekiden系列,也是充滿了上世紀racing flat風格的骨灰級競速鞋。NB最新的Hanzo(半藏) S競速鞋深受日本影響,雖然重量比sortie大,在虎走的段位,但薄、平、硬、適合前掌跑的風格與sortie很近似。再有就是ASICS前設計師、日本鞋神三村仁司與阿迪達斯合作的產品Takumi「匠」系列的sen「戰」,與半藏類似,是虎走重量的sortie。
目前像TartherZeal 5一樣維持著技術更新的Sortie應該是SORTIEMAGIC?RP,最新出到4代。鞋底使用SpEVA+Solyte,但和其他跑鞋對這兩種材料的使用方式極其不同。高抗壓性、回彈性的SpEVA置於前掌和後跟外側的下方,柔軟的Solyte填充了整個後跟內側和後跟外側上方——這與慢跑鞋中上層SpEVA、下層Solyte的做法正好相反,也許是因為Sortie是前掌跑鞋。SORTIEMAGIC?RP 4的鞋面相對三代的皮革網布鞋面進行了升級,雖然鞋頭和鞋帶孔部分還殘留著皮革,但鞋面兩側的支撐條已經完全進化為熱貼膜了。SORTIEMAGIC?RP 4使用顆粒前掌+耐磨橡膠後跟的外底組合,許多Sortie系列都是這種外底。不過,部分日產Sortie是一片式的橡膠外底,非常復古(也非常像多威/微笑)。
- ASICS SORTIEMAGIC?RP
總結:ASICS目前在產的最輕薄的競速鞋系列,鞋底較平、後跟無GEL,適合前掌和中足跑法。
推薦閱讀:
※「黃河07」破冰之旅
※特別喜歡拳擊,是一直的愛好,但是作為女生,特別注重身材,不知道女生打拳擊手臂會不會變粗呀?
※國內有哪些比較好的運動Bra商家,可以推薦下么?
※【大x小騎73】買鎖鞋一定要注意的幾個坑
※給你推薦跑步相關的十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