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真的只是國人意淫?可比肩古埃及的良渚文明正式被確認

編者按:提及中華民族的文明歷史,國人往往會想起「上下五千年」這句話來。然而,一直有一些人聲稱,中國歷史加上黃帝蚩尤的年代也只有四千多年,而夏朝是不存在的!國外公認的中國文明歷史只能從商代算起,只有3500年等等。甚至有人據此聲稱,中國算不上文明古國!跟兩河流域那些古文明沒法比!文化界也有某些「磚家」聲稱,即使是所謂二里頭文化時期,中國人都是住在老死不相往來的小村子裡,根本沒法跟埃及、美索不達米亞比!

那麼中華文明到底有沒有五千年歷史?難道真如一些人所說,是中國人的自我欺騙和意淫嗎?

前段時間,中國考古界爆出了一條重磅新聞,那就是「良渚文化」被確認為是「良渚文明」!文化與文明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是在學術上,正式夯實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這一說法的考古基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說「目前主流的國際學術界已經因良渚的發現,接受了中國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觀點。」而世界著名考古學家、英國科學院院士、劍橋大學教授科林·倫福儒勛爵近日在第三屆「世界考古上海論壇」的公眾演講中就指出,良渚遺址處於和埃及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相同的時間點上!

▲良渚古城

按《全球通史》的說法,文明的特徵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確立的國家的政治權力,納貢或稅收,文字,社會分為階級或等級,巨大的建築物,各種專門的藝術和科學,等等。所以良渚文明被世界確認,離不開良渚古城的發現。因為這座古城,證明了當時中國人的城市、國家等等的存在!

其實從2007年良渚古城被發現開始,良渚文化就重新進入大眾視線。良渚古城由包括莫角山遺址 、良渚古城區和外郭區等部分構成,面積達8平方公里(而著名的蘇美爾人烏爾古城面積僅0.6平方公里)。其中根據測年數據,良渚古城的塘山、水壩、反山、莫角山宮殿都已距今4900~5000年,城牆約距今4800年,外郭大致距今4700年。

雖然古城剛被發現時,有人質疑,城內缺少民居祭壇,但是近些年來考古的發現,則打破這一質疑。還有城牆底下石塊如何採集等等的疑問,這些年也已經被解開(古城石塊在山體表面沿著裂紋扳動,並不需要費力開鑿)。

▲莫角山遺址(對面高地)

最能證明古城有都城性質的是莫角山遺址。作為古城的宮殿區,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約670米,南北寬450米,面積30餘萬平方米,最高處1.2米,土層厚達10.2米。上面有3個土墩,西北為小莫角山,東西100米,南北60米,相對高度約5米;東北大莫角山,東西180米,南北110米,相對高度約6米;西南的烏龜山形若龜背,東西80米,南北60米,相對高度約8米。作為一個人工台地,莫角山宮殿區工程量不亞於埃及的大金字塔!

▲莫角山修建時景象復原

當然,還有人認為,光有土台沒法證明那就是宮殿區。但大莫角山頂上發現了7 個面積約300至900 平方米的房屋台基,並呈南北兩排分布,外圍還有寬約4~15、深約0.6~1.5 米的圍溝。圍溝在良渚文化晚期被廢棄填平後,當時的人又修建了石頭牆基。

小莫角山則發現早期階段房基,東西長約25.5米,南北寬約15.5米,總面積約380平方米,部分柱坑直徑達1.25米。

▲宮殿區建築遺迹

莫角山南部的古尚頂平台,屬於宮殿區中部大型沙土廣場的分布範圍,佔地面積達7 萬平方米。其以一層沙、一層泥交錯夯築而成的,夯築厚度一般為30~60 厘米,最厚處130厘米,質地堅硬、製作考究。沙土廣場南部和東部還發現東西成排、南北成列的9 座房屋台基,面積在200——500 平方米之間。在五千年前擁有如此巨大的工程量和大量大型建築,當時中國人擁有都城與宮殿的證據已經再明顯不過了!

▲良渚建築復原

從年代檢測和宮殿區遺址的工程量來看,如果良渚古城還處於原始部落社會,怎麼可能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而且宮殿區占古城的比例還不到十分之一。宮殿區的建築分布規劃有序、排列整齊,如果沒有完整嚴密的行政體系和規劃,如何做到這一點?其實僅從面積來看,良渚古城僅宮殿區已經就相當於半個蘇美爾人的烏爾古城面積了!

▲河岸與城內文物

考古人員發現,宮殿區西邊是竹木腳手架的棧橋碼頭;宮殿區東面是兩萬斤碳化稻穀;宮殿區南面是一個存量將近二十萬斤的稻穀倉庫。

國外學者據此估算,當時古城內人口接近四萬。五千年前的這裡是個繁榮的大都市!

▲良渚古城布局

這次良渚文明能被國際認可,除了整齊規劃的宮殿區與繁榮的城區與郭區。古城的水利也為文明的確認起到了關鍵作用!水利系統位於良渚古城的北面和西面,共由11條堤壩組成,是古城建設之初,統一規劃設計的城外有機組成部分。古城僅外圍堤壩的總土方量就達到260萬方!

而且,當時的中國可不止這一座古城,良渚文明區的大型聚落可不少。比如江蘇的寺墩遺址面積就有90萬平方米,大小與蘇美爾的烏爾古城不相上下。當時的蘇美爾還屬於城邦社會,彼此衝突不斷,而良渚文明區內除了邊緣地帶有戰爭衝突痕迹,在區域內具有高度文化一致性,非常符合所謂的王國氣象。既然蘇美爾能算上文明,那麼憑什麼那進入王國階段的良渚不算呢?

▲良渚石鉞文

當然,還有人提出文字的問題。良渚也發現過石鉞文和陶文,大汶口文化也發現過抽象符號。這些文字和符號雖然原始,但是最早的楔形文字也先進不到哪去,對比良渚文化陶文,並未顯得有多高級。

另外,除了這次被確認的良渚文明,屈家嶺遺址第四次考古就發掘出大量銅和疑似陶窯遺迹群。其發現的銅,含銅量達94%以上,明顯不是天然銅。而屈家嶺文化測定的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前2600年。所以良渚文明在當時並不是一枝獨秀的。

▲大汶口符號與甲骨文金文比較

▲早期烏魯克楔形文字

由此可見,良渚文明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僅僅是冰山一角,五千年前的中國,顯然已經是一個繁榮文明、歷史不遜於埃及兩河的文明地區。中華五千年文明之說是言之有據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雙尾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春到
這個年度最傷人的聊天辭彙,你還在用嗎?
為什麼江蘇人很少說自己是江蘇人?
當張大千遇到李白,這個冬天不太冷
方寸小器·印章圖鑑

TAG:中华上下五千年书籍 | 良渚文化 | 中国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