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我是賣包子的,想學AI編程留在北京」
下面的文章轉載 "我是賣包子的,想學AI編程留在北京"
點評:一幫低學歷的人被忽悠去學習AI,付出慘痛的代價!
黃哥:對一些盲目想從事大數據的朋友的警示。夜幕降臨,將近冬至,北京的氣溫已降至零下。
眼看到年底了,馬維的工作還沒有著落。結束了一天緊湊的培訓課程後, 馬維撥通了哥哥的電話,有些心虛地說道:「哥,我這邊的機器學習(培訓)有點危險啊……找不著工作唄……」
這裡是位於北京南城的一家線下人工智慧培訓班,門口掛著醒目的「Python人工智慧學院」招牌,這是國內某上市職業培訓機構為迎合市場需求而在今年暑期專門定製推出的。
時下,人工智慧領域已成為人才市場最大的缺口之一。根據某全球社交網站統計,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人才數量超過190萬,而中國佔有率不到2%。在國內大型招聘網站搜索「Python」、「人工智慧」等關鍵詞, 彈出的相關職位超過2萬個,部分職位的年薪超過百萬元。
為了把握住這個人才市場機會,付出了4個月時間,90後小鎮青年馬維滿懷期待地在這報名,成為培訓班的第一期學生。現在,培訓班保持著每月一期的擴張節奏,最近生意越來越好,11月底開課的新班已超過130名學員。
學員們有些剛從原來的程序員崗位退下陣來,希望借爆紅的Python編程語言跳板進到更熱門的AI公司;更多的人則完全是零基礎,被身邊的朋友或是」標題黨「新聞鼓動,一心想著依靠人工智慧走上「人生巔峰」。
時間過得很快,馬維所在的第一期培訓班即將結課,教室里只剩下五名學員堅持完成最後一階課程。最初的熱情和期望不斷被消磨,馬維在堅持中也愈發迷茫和失望。辭掉手頭的工作,付出了4個月時間和近3萬元開銷,放手一搏的馬維卻仍然無法找到「高大上」的人工智慧工作。和他一樣的,還有羅定、鄭展和麥課……
跨向百萬年薪的第一步
一年前,畢業於河南省一所普通二本的馬維來到北京,在一家技術外包公司從事程序開發,每月拿著六千出頭的工資。雖然身為「軟體開發工程師」,但馬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複製黏貼代碼,在公司內部一直沒能受到器重,加薪更是無望。馬維感到很迷茫。
而今年5月的一次職場挫折,成為促使他下定決心離開公司的導火索。
校招季,馬維所在的公司新招了幾個高校應屆生,公司開出了比老員工更高的工資,馬維感到憤憤不平,萌生了離職的念頭。但他出去應聘了一圈後才發現,IT行業的求職門檻已經比去年抬高了不少。「並沒有更好的選擇,不是工資太低,就是要求過高。」
在此之前的兩年里,馬維一直干著「代碼搬運工」的活,搜索、複製技術論壇、網站上現成的開放代碼,黏貼進正在「組裝」的軟體產品中。這已是很多程序員的一項基本技能和工作流程。在迭代極快的軟體行業,很多軟體模塊已無需再從頭開發,「找得到、看得懂現成的代碼,會黏貼、會調參數,就能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一款軟體的開發」。
「代碼搬運工」雖不是零門檻,但要求確實不高。 「只懂Copy的人不會有什麼發展,未來也沒有漲薪的空間。」馬維不想再憋屈自己。於是,哥哥建議他「先報個編程速成班再換工作,至少能系統性地學習一下,找到門道」。而馬維自己則更看重「培訓班能提供職位對接或面試機會」。
在這家職業培訓機構的諮詢室里,課程諮詢小玲略顯急切卻異常誠懇地對馬維說道:「學習Python要趁早,報班是邁向人工智慧的第一步」。馬維緊攥在手中的培訓課程彩頁,似乎成為一張給他帶來希望的船票,能帶他通向人工智慧的未來。
高薪一向是職業培訓機構對外宣傳的重點。圖片來源於網路
幾乎在同一時間,羅定也來到這家培訓機構諮詢,之前他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運維。羅定了解到,雖然會編程的「碼農」一直很吃香,但在快速轉變的IT行業,不同編程語言的市場身價瞬息萬變。比如,2012年,隨著國內智能手機興起,開發安卓手機的Java語言一下子火爆起來。那時,中關村的大街上四處懸掛著「Java培訓」的大招牌。但短短兩三年後,從業人員已經飽和,薪資也回落到中下水平。「現在肯定不推薦再學Java了。」課程諮詢小玲說道。
最近這兩年,伴隨智能音箱、機器人、智能家居等「端智能」概念的興起,C++與嵌入式開發的課程倒是很受歡迎,就業領域也十分寬廣。不過,對應到市場端,這類智能硬體的銷路一直不見起色,擇業前景還很難判斷。
最火爆的還要屬Python。它因人工智慧而變得炙手可熱。在最早開源的一批人工智慧框架中,諸如谷歌的TensorFlow、微軟的OpenAI等,率先採用了Python作為底層符號運算庫語言,基於此開發者順勢沿用,也註定了Python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主導地位,甚至近乎成為人工智慧的代名詞。
「人生苦短,快學Python」也因此在圈內廣為流傳。最近,就連山東省的小學課本也選擇引入Python編程課程。
「學會了Python,就等於半隻腳踏進人工智慧。年薪百萬不是開玩笑的。只要能入職,呆夠一年半載再跳槽,年薪翻番是小菜一碟。」課程諮詢小玲一再強調。
來自河南小鎮的90後青年馬維還無法想像「年薪百萬」的大餅,但對人工智慧仍充滿期待——「今年已經上升為國家十三五規劃的一部分」。
心中的期待再加上小玲自信的分析,幾番斟酌,馬維最終報了「Python人工智慧」培訓課程。為了能儘快上手,他一咬牙選擇了脫產班。馬維認真地算過一筆賬:近2萬的學費,加上每月兩千的生活花銷和房租,總共需要準備3萬元。
這相當於他來京打工一年的積蓄,並不是個小數目。但他此時不太在乎,他相信,「這筆投資很值得,要是真能找到人工智慧的工作,一兩個月就能賺回來」。
和馬維一起作出選擇的一共32人。作為這家職業培訓機構人工智慧班的第一期學員,他們極具冒險精神。因為沒有早期學員的擇業案例參考,他們完全不能預測就業情況,但憑著自身對人工智慧前景的巨大期待,以及現場銷售的美好承諾,都早早簽下了課程合同。
只剩5人的一期班和新進的130人
這裡是五道口地鐵站外的一座灰白色寫字樓,人工智慧培訓班的教室就位於六層。出電梯口便看到兩個醒目的指示牌,一邊標註著「Python人工智慧學院」,另一旁是「VR/AR虛擬現實學院」。VR熱潮比人工智慧早兩年興起,但如今熱度遠不如後者。
由於招生火爆,不光教室坐不下,學校老師也不夠用了,小班就改用實時視頻轉播來授課。兩間教室已擠得滿滿當當,學員們望著視頻中的講師,露出虔誠的神情。為了讓幾十號人都能聽清授課內容,視頻轉播音量被調至最大。
每天早上9點,馬維準時趕到這裡開始一天7個小時的培訓課程。一進走廊,因教室人群過密,熱氣夾雜異味撲面而來。
上編程課的學員多為青年男性,偶爾才看到一兩位女孩的身影。他們大多一副樸素裝扮的學生模樣,深色棉外套,鼻樑上架著高度數眼鏡,不善言辭,見到生人時會露出羞澀的表情。
教室中的氣氛有些沉悶,像高考補習班。學員們都在埋頭聽課或看資料。為節約時間,每張課桌上幾乎都備著一個大號水壺,走廊盡頭就是開水處。
「Python人工智慧」設有四期課程,前三期主要涉及Python語言編程入門和基礎訓練。而人工智慧與項目實戰內容集中在第四階段。每個階段的課時控制在一個月內。單期課程結束後,培訓機構將進行相應的上機操作測試,方便學員檢測知識掌握情況。如測試結果不理想,學員可自己選擇是否重修。但相應地,培訓周期會延長。
8月開課的第一期人工智慧課班已經進入到第四階段,授課內容出現了當下時髦的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等機器學習演算法, TensorFlow、Scikit-learn、Caffe等深度神經網路庫,人工智慧軟體開發、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實訓項目。但這些內容的課時只有兩天,共12個課時。
而實際上,這些流行的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概念僅入門教材就厚達數千頁。龐大的知識體系再加上細分的專業部分,不研究個三五年很難搞清楚。在正統「學院派」那裡,學習和訓練還要求學生具備基礎的數學分析、線性代數、概率論和凸優化等知識,否則根本無法理解內容。
「課表上一個知識點通常對應著整整一本書的內容,現在一天的課下來,六本書就講完了,這也太快了。」坐在前排的羅定抱怨道,為此他已經收集了將近1個G的補充學習資料,也摸索出一些找資料的竅門。「機器學習的教材還是外文出版的權威,就算是翻譯版本也比國內寫得好。不過比較難買,價格也貴,所以只好下載電子版了。」羅定說道。由於是北京人,有固定住房,他的經濟壓力相比外地的馬維小很多。
阿爾法狗在圍棋領域連斬李世乭、柯潔兩大高手,是人工智慧爆紅的導火索。@視覺中國
從炎炎夏日到刺骨嚴冬,近4個月的連續授課,很少有人還能堅持到最後。難度和節奏進一步加快,基礎薄弱的學員很難再跟上進度。面對教室里只剩下零星的5名學員,總監講師楊明的聲音有氣無力,音量有時甚至被隔壁班講師熱情高漲的聲音蓋過,那是11月底新開的一期班。學員鄭展不得不舉手示意楊明說話對準話筒。
年初,當這家職業培訓機構的教研主任提出開設人工智慧新課方案後,校方特別組建了一隻六人的「豪華陣容」教研隊。課程宣傳彩頁上附有講師們的履歷,不乏美國喬治亞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博士學位等學歷。在工作經歷一欄,也基本有「精通C/C++、Python、JavaScript」等最熱門編程語言經驗。課程諮詢小玲介紹道,「你放心,這些老師都是我們層層篩選過的行業精英,多達13輪面試。」
台上,老師一邊敲打著代碼,一邊演示演算法模型的搭建,投影幕布上演示著基於門禁出入時間表,建立時間與事件的相關性模型,這是一堂關於NumPy等資料庫調用的課程。一下課,馬維就跑去追問老師參數調整問題。老師解釋了一通,馬維依然一知半解,他只好讓老師推薦些輔導書籍。教室里的其他幾人也立刻圍坐過來,記下了老師開出的書單,同時上網查找購買鏈接。
人工智慧培訓班一天的課下來,老師能講完六本書。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旁的麥文對於台上的講課內容已是一頭霧水,索性戴著耳機干自己的事。麥文大專畢業剛滿一年,培訓班的學費和生活費都是家裡出。最近,麥文回了趟老家,不僅錯過了幾次面試機會,還落下了課。對此他感到有些遺憾,雖然聽不懂,但他仍然堅持參加剩餘的課程。一下課,他就衝上講台將當天的課件拷貝下來。「多看幾遍,希望能自己琢磨清楚」。
晚上7點,馬維與羅定約著一塊去吃晚飯。搭電梯到一樓就是一家連鎖超市。在速食攤位前,他倆分別點了一份兩葷一素的盒飯,一份10元,飯菜有些涼了,味道也不很可口。但在北京,已很難再找到這個價格的盒飯了,這能確保馬維把一個月的伙食費控制在900元以內。
隔壁教室里,第一期班學員仍然幹勁十足,一大半人都留下來參加晚自習。教室里配備了一名助教,在座位之間巡視著,為學員答疑解惑。助教通常是有一定工作經驗的程序員,亦或是沒有找到如意工作的早期學員,乾脆「留校工作」。
吃完晚飯,馬維和羅定繼續整理筆記,高階班教室里只剩下他倆了。隔壁班教室里人氣仍很足,大家圍坐成三四簇,或熱絡地討論課程內容,或緊鎖眉頭回顧著課上筆記,或敲打著鍵盤重複課程案例,每個人都心懷「知識將改變命運」的篤定。
「究竟能找啥工作?」
助教黃宏走進教室,上前和馬維寒暄了幾句,問道:「現在還有多少人沒找著工作?」
熱心腸的馬維承擔著部分班委的工作,他估摸著,「大概十來個吧,還有一部分人中途退課斷了聯繫」。
第三階的「全棧式 Web開發」課程結束後,一部分學員已經心急火燎地找工作了。培訓班裡設有專門的班主任對接工作和面試機會。
學員們開始陸續收到崗位推薦或面試消息,多為爬蟲抓取、Web/前端開發、測試自動化等崗位。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些都不是人工智慧相關工作。
「之前課程銷售介紹,學完第三階段基本就可以上崗工作了。現在班裡找到工作的學員也多是上個月就開始行動的。但課程沒完就能找到AI崗位的幾乎沒有,找到的多是Web/前端開發工作,只聽說一位在證券公司找到數據分析崗,算是跟人工智慧還有點關係。」馬維談道。
Web開發也稱網站前端開發,20多年前互聯網興起後,這成為一個開發工種。過去常用的開發語言是HTML、CSS和JavaScript。現在,Python流行起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用Python開發。根據AI財經社調查,對於缺少項目經驗的新手來說,前端開發類崗位的平均薪資為7K -8K。
在求職過程中,馬維顯得十分謹慎,跟人工智慧不相關的面試機會他都沒看上。「上了這個課,還是一心想踏進人工智慧圈子的。 」他對AI財經社說,「崗位名稱和頭銜是其次,主要是看自己能不能先進去。」
他共收到兩份和人工智慧相關的崗位,一份是語音識別工程師,一份是大數據分析員。他將工作需求截屏保存在手機里,雖都不是知名公司,但因為準備不足,他還沒向班主任提出面試請求。
智能語音是當下AI應用中最為成熟的領域之一,馬維看好語音識別工程師的前景,但這類崗位大都在要求一欄標明了「碩士以上學歷,博士學歷優先」。「雖然這並非要『一刀切』,企業會綜合考查面試者的編程能力,但對數學基礎和演算法功底的要求是硬性的。」馬維說道。
已經私下接觸過幾家面試單位的鄭展接過話,「企業不僅會考察機器學習相關演算法的使用能力,還會考察你的演算法推導過程、對原理的理解程度。因為產品經理跟你提需求,你總要懂如何實現才行呀!」
但實際上,培訓班裡的演算法講授通常只結合案例,並不涉及到CNN/RNN/LSTM等理論層面的原理推導。
此外,對口的項目經驗、外文論文的閱讀能力等都是攔在馬維面前的坎,這遠不是培訓學校幾節口述案例實訓課所能跨越的。
坐在馬維前排的鄭展談到這次選擇,已經開始有些懊悔。「別提了,當時太衝動,成了培訓學校的小白鼠」。上了近4個月的培訓班並參加了幾次面試後,他發覺課程設置和企業人才需求有錯位。
課下,馬維曾向高階班的總監講師楊明交流過自己的疑惑,「咱們學的課程究竟適合找什麼樣的工作?」
楊明是人工智慧培訓班裡最具權威的總監講師。他講課嚴謹,邏輯性強,「是老闆親自挖過來的人才」,學員私底下都稱其為「楊老」。早年間,楊明曾在用友、大唐電信等上市IT公司和研究機構擔任研發工作,在C++領域的開發經驗將近15年。
6月份,楊明被學校從C++教學部調往新部門——Python人工智慧教研隊。對於Python的教學案例,楊明有時也要現學現教。因為Python和C++在編程基礎方面差別不大,對楊明來說,入手Python並沒有太大門檻。但就實際應用而言,Python和C++仍然有差異。直接派C++的老師來教Python也是學校快速開設人工智慧培訓班的無奈之舉。
面對馬維連連拋出的疑問,楊明的回答也有些模糊,「Python類開發工程師、數據分析工程師、搜索引擎和爬蟲等,都可以試試」。
當談到Python和人工智慧的關係時,楊明私下裡直言,「我認為,Python和人工智慧關係並不大,更多還是招生噱頭。學了Python就能做AI工程師嗎?我不知道。反正我們這裡目前肯定是做不到,以後能不能,還要看怎麼發展。」
馬維漸漸理解了講師的意思,Python是一門語言工具,你要做語音識別、無人駕駛,還需具備大量專業知識,學會了Python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為應對後續的求職面試,上周,培訓機構為馬維安排了兩輪模擬面試。機構藉此摸底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以推薦合適崗位,同時也會傳授給學生一些面試和簡歷製作技巧。
「簡歷上的項目經驗至少要準備兩三個。如果沒有,我會提供一兩個通用項目給你。」面試老師向馬維說道。儘管如此,馬維要找到心儀的工作仍不容易。
在教室走廊兩側的宣傳欄上,醒目地展示著微軟、阿里、百度等知名科技公司的Logo,他們是培訓機構的合作夥伴,從這裡招人。華為和京東,是這其中學員入職率較高的公司。近年來通過這家機構培訓的入職人數已超過400人。
在某家培訓機構的網站上,掛滿了知名公司的Logo和「薪資高到沒朋友」的廣告語。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就業明星學員一欄,大頭照旁邊標註著入職公司和月薪以及就業感言。馬維曾站在這一欄欄笑臉前想像著,「明年,這裡也會有我們的照片。」
但現在,馬維已不敢奢望。
「人工智慧的課程還沒學完,能力也達不到,這樣衝上去肯定第一輪面試就被刷。」馬維想到這不免有些膽怯。但他仍然十分期待,喃喃地給自己打氣,「其實只要進入這個圈子就好了,有項目實踐就不怕學不會。早幾年的程序員只會幾行代碼,還不是照樣熟能生巧。」
新一波趕潮人上路
4個月獨來獨往的培訓班生涯就要結束了, 但一切尚未塵埃落定。「實在不行,就回去干老本行吧!「馬維在電話中跟哥哥商量說。
他最近看到一位知名AI技術專家在視頻里說道,跟移動開發不同,人工智慧的應用有著很高的門檻,需要紮實牢固的數學基礎,成本高昂的實戰訓練,長達五年的培養周期……碩士、博士的知識儲備並不可少。這是馬維無法企及的。
但他也會時不時的提醒自己,幸運的話,也許能遇到要求不算高的基礎崗位,讓他踏進這個夢想的圈子。手機上曾有新聞說:過去IT行業的潮起潮落中,在成功的遊戲師、移動應用開發者中,不乏一些半路出家人士。
互聯網創新潮讓那些半路出家但勇敢追夢的人圓夢,這給馬維又帶來了期望。
馬維夾雜在這兩種思緒中堅持著、迷茫著。「我該如何虔誠地祈禱?」 他在微信朋友圈說道。
但此時,在AI浪潮和IT變革的裹挾下,又一波趕潮人已經上路。
11月底開課的Python人工智慧班已突破130人。12月新一期培訓班也即將開課。課程諮詢小玲接到一位張阿姨的電話,她是在北京大火事件後被驅趕的人之一。此前她經營著一家早餐包子鋪,上個月被迫關門。「我想學一門編程課好繼續謀生……」阿姨的聲音乾脆利落。
「由於北京面授班的講師有限,人工智慧培訓課程將控制一定人數,如需報名請儘快!」著急布置學員座位的小玲在電話這頭匆忙回應道。明天,「Python人工智慧學院」即將迎來一批嶄新的學員。
給哥哥打完電話,馬維走出培訓機構。孤寂和茫然的身影匯入街頭匆忙奔波的人群中。
推薦閱讀:
TAG:Pyth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