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去蘇州打酒喝

冬至前,最念念不忘的不過兩件事,一件,是吃湯圓,另一件,就是去蘇州打酒。

冬至的前一夜是北半球黑夜最長的一夜,蘇州人稱為冬至夜,素來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大抵是習俗留下來了跟過年一樣,所以在古時的蘇州,冬至前一夜總是要闔家吃飯慶冬。

冬至夜,喝冬釀。一碗桂花冬釀酒,一碗甜糯芝麻湯圓,幾碟清口小食,一大盤餃子,這就是蘇州人的冬至了。

古城蘇州有句俗話,冬至不喝冬釀酒是要凍一夜的。

冬釀酒一年只釀造一次。色澤金黃,酒中漂著些細細的小桂花,一口下去,甜甜的酒味,淡淡的花香,清洌甘醇,不飲先醉,滿是江南情調。

史說.冬釀

冬釀酒原叫冬陽酒或東陽酒,因為冬至過後陽氣上升而得名,這酒多以糯米粟米釀,加入桂花等溫性料材,喝了之後溫體御驅寒,故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便有記載:「東陽酒,常飲、入葯俱良。

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吳國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襲周代曆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初,從這一天開始喝冬釀慶祝,就成了當時吳地的傳統習俗。

古語有言:十月,吳地鄉農以草藥糯米釀酒,謂「東陽酒」,色清香冽,甘美異常。名目繁多,有桂花酒,秋露白,杜茅柴等種類,酒質和諧醇香,入口綿軟柔和,後勁勢猛悠長。到了冬至,大家便開酒暢飲,許多會飲之人,一口氣可以喝上十多碗,但後力極強,一次喝醉,下次就怕。

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陽酒的同時,還會配以鹵牛肉、鹵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

冬釀酒在以前一直叫冬陽酒,直到近年,有商家因抓住冬至喝冬陽這個點,從《吳歙》中描述的:「冬釀名高十月白,請看柴帚掛當檐。一時佐酒論風味,不愛團臍只愛尖。」發掘出「冬釀」兩字,才稱之為冬釀酒。

所以冬釀酒現在成了蘇州地方特色的米酒,多以桂花, 梔子,糯米釀成。

店家也只在冬至前後幾天供應,之前之後都再難尋覓。所以便有冬至前,去蘇州打酒的說法。

美人酒無骨不香

桂花冬釀味柔,且溫體驅寒,適合姑娘喝,飲前還有一股淡淡的香氣,老一輩說,這酒是女兒酒,這香就是女兒香。

桂花冬釀桂花冬釀,酒香主要來自這時節的秋桂,人說人閑桂花落,冬釀酒從不用落下的桂花。

桂花盛開一期只有兩三天,而釀酒的桂花總要在桂花初開至五六分時便連花柄一簇折下。這花柄,稱之為美人骨。

傳說,美人骨,世間罕見。有骨者,而未有皮,有皮者,而未有骨。世人大多眼孔淺顯,只見皮相,未見骨相。

所以,若不連桂花的枝骨一併折下,便留不住桂花骨子裡的醇香。

青梅護香成釀

桂花性溫,味苦,青梅味酸甜。

中國素來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說法,只因青梅的清冽酸甜可綜合酒中的澀味。

桂花冬釀,以青梅鹽漬搗成泥,鋪在濾水瀝乾的整簇桂花上,吸足了青梅汁的桂花色澤金黃,粒粒飽滿,再以糖水熬味。

有青梅的呵護,最後釀成的冬釀酒在溫潤之中總能品出一股酸烈,當地人說,這是入骨女兒香不失女兒烈。

江南小調梔子香

江南小調,餘音裊裊,蘇州評彈,淺唱低吟

江南女人多情調,舊時的江南女子總愛在衣領間別一朵梔子,纖細的脖頸,潔白豐盈,抬首間滿是風情。

故釀酒時除了加入清泉,還會添入煮沸的梔子水。

飄飄浮浮的淺黃在酒中翻滾,散發著獨特的梔子香。

冬釀吸取青梅的甘冽,浸透梔子的淡香,終成一碗散發著淡淡女兒香的桂花釀。

蘇州釀冬釀的酒廠只有兩家,僅在冬至前後售賣兩個月。一家是江南春,一家為東吳酒廠,江南春發酵快,所口感較烈,衝勁較大,且運輸起來不太方便,倒是東吳酒廠的冬釀,口感醇厚柔和,從十月開始一直會發酵,直至冬至,冰著喝會有起泡酒的感覺,溫了喝甘醇清冽。

物流還未發達的時候,往往由蘇州當地的老字號酒家作為代銷,一年一度,只有冬至前後每天限量銷售,所以在十一月的時候,當地人們每天一大早就會去排隊,若去得晚,買酒的老大也會邊收拾酒罈邊拍手彈灰告訴你:「已經賣完了,明年再來吧!「

這酒還有種奇特的包裝,就是所有的冬釀都是用以前的塑料瓶包裝,從我記事起就這樣了,比起各種華麗精緻的包裝,這大概也是一種傳統。

蘇州的桂花冬釀不僅在蘇州流行,就連周邊城市也會在冬至前後慕名而去,看著每年那些每年開著車都蘇州打酒的好酒者,大概只能用有錢任性來形容蘇州人對古老習俗的傳承了。


來東家,一起等待明年的桂花冬釀吧

推薦閱讀:

桂花一開,就是時候去杭州了!
冬天桂花挪盆後葉片干卷,怎麼辦?
桂花吃乾的好還是新鮮的好?
桂花有多少種?

TAG:酒文化 | 桂花 | 节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