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朝歷代普遍存在「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的情況?

即便風調雨順,農民也普遍生活條件困苦,能頓頓吃糧就不錯了,別說吃肉了。

為什麼說步入農業社會是人類文明的一大轉折點,但即使在農業社會,絕大多數人口依舊和狩獵時代一樣為吃發愁?


不複雜,小自耕農模式,缺乏科技支持的情況下,糧食產量是線性增長而且極限很低,而人口的增長是馬爾薩斯式的指數增長。不發生產業革命的前提下,自然每隔一段時間,土地的供養能力就會達到極限。和什麼政治的清明/腐敗,土地的兼并/分散沒有多大聯繫。事實上,土地兼并反而有利於產量提高,雖然不利於糧食的分配。

所以說,現代社會和傳統社會,根本不是什麼順滑的發展,而是一個質的飛躍,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農夫餓死一為天災,朝廷賑災不力餓死。二為人禍,人禍一為土地兼并,成失地流民餓死,二為 戰亂頻發,口糧被搶,耕地荒廢餓死。

以明代為例 ,明太祖洪武廿六年(1393年)全國有6500萬人,
《諸司職掌》記載,十二布政司並直隸府州縣田土總計849萬餘頃。 據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曆三十年,耕地面積為12254291頃 ,此一水平即使是到了後來的康乾盛世都沒有被打破。
明神宗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根據當代學者研究估計達到前所未有的150,000,000人。

耕地面積增長比人口慢了一半,何以支撐住高速的人口增長?究其原因,糧食單產提高。明代的農耕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農業生產要素投入方面:鐵制農具的普及,積肥施肥技術的成熟,栽培技術的進步、農田水利的興修。糧食作物結構和耕作制度變革方面:玉米、甘薯等新品種的引進,早熟稻的推廣和兩熟、三熟稻的種植,水稻在北方的引進,輪作制度的施行和小麥種植面積的擴大 。

北方在元末明初戰亂破壞嚴重,經過大約一個世紀的休養生息,至弘治、正德年間才走上繁榮發展之路。曹貫一提出,明後期,折今制,常年稻穀畝產488市斤,旱地麥粟畝產157.3市斤;宋代,折今制,稻穀畝產286市斤,麥粟畝產100市斤[85]。明較宋,稻穀畝產提高70%,麥粟提高57%。

由此可見糧食產量和人口增長是一個先因後果的關係,有明一代經歷兩百多年,保持外部相對和平,內部相對和平,技術不斷發展,人口才增殖了一倍多一點。古人不是星際里的蟲族,無視口糧只管繁衍。隨著耕地面積和單產的擴大,產生了種植商品糧和經濟作物的空間,加上農耕技術進步解放出來的富餘勞動力,奠定了城鎮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物質基礎,市民文化也隨之發展起來,誕生了一批需要批判性閱讀的小說。

多麼美好的景象,MINNA,從此幸福的生活下去吧。

可惜崩盤了。。。

明朝中後期,官僚地主集團通過土地兼和馬仔們在商界的打拚賺的盆滿缽滿,經濟蒸蒸日上,明朝國庫卻日益空虛,把持朝政的官僚地主們以不與民爭利,國進民退是萬惡的專制行為為由告訴皇帝,按照祖制不應上稅哦親。幸喜出了個與小冰河期同步上位的萬曆皇帝,乾坤獨斷頂著官僚地主的仇恨聲望,撬動了這個集團的一小塊利益,收工商稅入內庫,勉強撐過了三大征和小冰河期帶來的災荒。

萬曆與代表先進生產力憂國憂民的東林黨人們死掐的時候,努爾哈赤完成了對女真系的控股,對原來的老闆磨刀霍霍了,薩爾滸一役後不久也許多活幾年能調動起足夠資源打垮女真系的大明控股掌門人萬曆撒手人寰,而東林黨把持朝政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逼迫泰昌廢除了各項工商稅收。此時的明朝皇室和官紳佔有的不納糧的土地是總面積的60%以上,當崇禎繼位第一年,中央財政收入兩百萬兩。達到了大宋朝財政收入的5%之巨。此後的事實充分說明了這麼一筆錢用來對付女真和小冰河期帶來的災荒是多麼的

不靠譜。

女真越打越強,災荒愈演愈烈,東林黨人和他們金主們在各大論壇,峰會,財經媒體上揮斥方遒,明朝從此走上了不再回頭的下降螺旋通道直到王朝的崩潰,農夫們再也不用擔心餓死的問題了,他們用其他形式成為了80%下降人口中的一員。而朝廷高官和商界大佬們紛紛向來自西北的反賊和東北的蠻夷獻出了自己的家產、女人、生命或者忠誠~

綜上,社會崩潰是農夫餓死的最有效手段,而導致社會崩潰的原因到底是屌絲們生的娃太多,消耗資源太多以至於這片土地無法承受呢?還是權貴們的娃通過各種合法手段佔據了太多的資源以至於屌絲無法忍受最終同歸於盡呢? 以上所舉一例可供諸君參考~


主要是古代的生產力低下。負責人地說,綠色革命(化肥農藥的普遍使用)之前,除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和西歐之外,農民餓肚子是普遍現象。哪怕不說戰亂,課稅,瘟疫之類的外部條件,就是農耕本身也很難保證收穫--天氣,蟲害,勞作的效率等等,都差的很遠。

還有,從動物界的角度看,飢一頓飽一頓是非常正常的。人的進化也說明了這一點--脂肪的累積速率很高。每頓飯都吃飽,從而產生肥胖,那真是近幾十年的事情。


沒有土豆都是渣啊


因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土地兼并導致物質分配失衡。


和現在拋開限售限購的房地產類似,大房東(大地主)有著極為穩定的現金流,抗風險能力遠高於普通人,而且從概率上來說,風險係數隨著時間是不斷積累的,大房東(大地主)在行情高漲時可擴大收入,在行情低迷時可抄底房產、土地,從而形成歷史上千年來不可避免的現象「土地兼并」,當生產資料僅僅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時候,從整體來看,勤勞(四海無閑田)將無法帶來等效的價值。


小自耕農模式生產效率是最低下的:水平高的農夫只是少數,工具又不可能都具備。

兼并了又分不到農夫手裡。

貌似只有台灣的模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農夫種田模式和收成,幾乎沒有任何增量市場。只有存量市場的利益分配爭奪,處於下鋒,自然無閑田的餓死了。


我補充那麼點吧。

1、天災

就如高業建說的那樣,小農經濟,抗災害能力實在太差了,動不動就顆粒無收。

2、人口

和平年代,人口漲太快了,農田開發跟不上,單產在沒有育種(就算培育出良種了,也得花大力氣推廣)和化肥的情況下,提升艱難。

3、單產提不上來。

沒有土豆、地瓜、玉米這些高產雜糧,單產太著急了。朝廷也沒有能力和意識去做系統的育種工作。

4、鄉賢

鄉賢簡直是農村的毒瘤,古時候皇權不下鄉,中央行政級別最多也就到縣就結束了,那麼下面怎麼管理和收稅呢?承包給鄉賢,這樣可以節省朝廷的行政開支,鄉賢就從中揩油,良心點的也就加個1-2成,一般也就加個1-2倍。

平常還好,鄉賢揩點油,農民也不會餓死。

但是朝廷一旦加稅,就會成倍的反饋到農民身上,賦稅成倍的漲,不死也得死了。


一生產力不高。

二壓迫剝削大。


推薦閱讀:

為何在音樂,文學,美術的發展中,總是文學率先進入新的時期而音樂殿後?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社會學 | 農業 | 文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