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將領盤點:何應欽 官宦沉浮 曾站錯隊

本文系網易軍事點將系列,作者:遲傑

最早首發於網易新聞

提起黃埔將領,人們總是先想到黃埔一期、黃埔二期,其實在國民黨軍隊中,黃埔軍校教官出身的將領資歷更老,職位更高,只是他們最輝煌的時代是東征和北伐,而不是後來人們所更熟知的抗戰和解放戰爭,所以才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在黃埔將領的這個系列中,首先就是來介紹出身教官的那些著名將領。

何應欽

學霸出身海歸精英

在蔣介石的黃埔系將領中,如果要問除了蔣介石之外,誰是頭號大佬,自然非何應欽莫屬了。

何應欽,字敬之,1890年出生於貴州興義泥凼鎮,他祖籍江西,因祖輩在清朝末年從軍到了貴州,這才在貴州落了戶,農耕兼做點小生意,還算是殷實之家。何應欽1907年考入貴陽陸軍小學——清末仿效日本,軍官培訓是要經過陸軍小學、陸軍中學到講武堂這樣的三個台階,所謂陸軍小學並不是現在意義的小學,招收的學員就已經是十六七歲相當於初中畢業水平的少年了。1908年進入武昌陸軍第三中學,1909年在清政府陸軍部招考留日學生的考試中以第一名入選,等於是今天公費留學生考試的第一名,名副其實的學霸。隨即被公派赴日留學,先進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預備學校振武學校學習,此時,蔣介石也在該校學習,但比何應欽高一級,何應欽和蔣介石的初次相識就應該在這一時期。由於當時留日學生中革命思想盛行,何應欽也受影響加入了孫中山創立的同盟會。

何應欽在貴州興義泥函鎮上的故居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何應欽參加革命,與蔣介石一起在滬軍都督陳其美手下任職,蔣是團長而何則是營長,兩人關係從原來的同學又多了一層同事,彼此之間也更加熟悉和了解。二次革命失敗後,何應欽再次東渡日本,由於此前已經在預備學校振武學校學習過,所以這次直接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7期步科學習。在日語中士官其實就是中文的軍官,中文的士官在日語中則是軍曹。

在當時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則是和東京帝國大學齊名的頂尖大學。1916年,何應欽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回到家鄉貴州任黔軍第一師第四團團長兼學生營營長。在當時,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絕對是塊金字招牌,隨便到哪個軍閥部隊里都能輕鬆地混上個團長旅長。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大門,當年從這所學校畢業絕對是海歸精英

由於何應欽娶了黔軍軍閥王文華的妹妹王文湘為妻,加上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海歸的學歷背景,所以在黔軍內很快青雲直上,當上了貴州講武學校校長、省會警察廳廳長、全省警務處處長、第五混成旅旅長等要職。

當時在黔系軍閥內部,以王文華為首的「新派」與劉顯世為首的「舊派」矛盾日益激化,而何應欽自然是「新派」的骨幹。1920年,他積極協助王文華髮動「民九事變」,迫使劉顯世交出了貴州大權,王文華掌控了貴州軍政大權。但好景不長,1921年3月,王文華在上海被仇家刺殺身亡,失去了靠山的何應欽也隨即被趕出了貴州,到雲南擔任滇軍總司令顧品珍的高級顧問。劉顯世並沒有放過何應欽,他派人在刺殺何應欽,導致何應欽重傷。

傷愈之後,何應欽於1922年夏出任雲南講武堂教務長,眾所周知,在當時各地的講武堂中,雲南講武堂是公認的一流軍校。

在黃埔起點就很高

1924年1月,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始。孫中山命廖仲愷、蔣介石等籌辦黃埔軍校,四處延攬人才。何應欽聞訊趕赴廣州,他是同盟會的老成員,又和蔣介石有過同學兼同事的經歷,又當過貴州講武學校校長、雲南講武堂教務長,在軍校教育方面頗有點名氣,於是被蔣介石邀請參與了軍校的籌建。黃埔軍校成立,何應欽被授予少將軍銜,任黃埔軍校副總教官,不久後就升任總教官。就這樣,何應欽走進了黃埔,而且一開始的起點就很高。

1924年10月,黃埔軍校以教官和學生為骨幹(教官為團營幹部,學生為連排幹部),以招募各地革命青年為主體組建了教導團。不久教導團擴編為兩個團,並改稱「黨軍」,人們則更多稱之為黃埔學生軍,由蔣介石任總指揮,而何應欽則是教導第1團的團長。1925年4月,「黨軍」擴編,何應欽升任第1旅旅長兼教導第1團團長。1925年7月,國民黨成立軍事委員會,取消「黨軍」,正式組建國民革命軍。原來的「黨軍」則整編為第1軍,蔣介石任軍長,何應欽任第1軍第1師師長。第1軍後來就逐漸發展成蔣介石的中央系,而第1師則是黃埔學生軍的純粹血脈,更是嫡系中的嫡系。北伐開始,後蔣介石升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第1軍軍長就由何應欽接任,何應欽在黃埔系中的地位也由此可見。

孫中山在黃埔軍校和王柏齡、蔣介石、何應欽(左起)合影

在「黨軍」逐漸發展壯大的初期,何應欽在平定廣州商團、平定楊劉叛亂和兩次東征中,表現都非常出色,特別是在第一次東征的棉湖之戰中,何應欽率領的教導第1團2000人和陳炯明部隊的精銳主力林虎部兩萬人遭遇,此戰如果黃埔學生軍失利,那麼原本就很微妙的廣州政局必將發生劇變,還在萌芽的黃埔軍校也將被扼殺在襁褓之中,所以此戰被譽為是黃埔軍校的生死之戰。兵力對比是十比一的懸殊,對黃埔學生軍來說,自然是非常艱難和慘烈。戰鬥最危急的時候,林虎的部隊甚至衝到何應欽團部僅200米處,何應欽命令號兵吹響衝鋒號,親自率團部特務連進行逆襲,將敵軍擊潰,穩定住了岌岌可危的戰局。在何應欽的指揮下,教導1團浴血苦戰終於堅持到教導2團趕到,在林虎軍側翼投入反擊,取得了棉湖之戰的最終勝利。教導1團在此戰中9個連長,6人陣亡3人負傷,戰況之激烈可見一斑。

戰後蘇聯顧問加侖(也就是後來的布留赫爾元帥)就說,我們以為蘇聯十月革命時,處境非常困難,作戰是非常英勇的,但也很少有可以和這次棉湖戰役相比美的。他高度評價了教導1團的戰鬥,認為當時如果何應欽稍有動搖猶豫,戰局就將不可收拾。何應欽自己也一直將棉湖戰役視為平生的得意之作,每年3月13日棉湖之戰紀念日,他都會出面邀集參加此役的黃埔師生聚會,以示紀念,此舉一直沿習到他的晚年,幾十年從不間斷。

棉湖之戰中何應欽的團部所在地

因此可以說何應欽為黃埔學生軍的早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黃埔學生軍也被稱為「蔣何黃埔軍」,奠定了何應欽在黃埔系中無可撼動的二把手地位。1935年4月,國民黨軍第一次評定軍銜,何應欽被授予一級上將,是黃埔系將領的第一人。

關鍵時刻站錯了隊

但就在何應欽緊跟著蔣介石步步高升之時,他卻沒經得住考驗。1927年7月,由於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引起了國民黨左派的強烈不滿,加上對外北伐進展遲緩,內部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桂系乘機逼蔣下野。當白崇禧在會上公然要求蔣介石離職時,蔣轉頭望向何,但在此關鍵時刻,何應欽卻一聲不吭,蔣介石只好拂袖而去。事後蔣介石就說:「當時只要何應欽一句話,我是可以不走的」。這就成了何應欽在蔣介石心裡紮下的第一根刺。蔣介石下野後,由何應欽、李宗仁、白崇禧組成軍事常務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但三人顯然沒有足夠的能力支撐大局,因此短短半年後,1928年1月經過國民黨第二屆四中全會預會通過決議,要求蔣介石復職。蔣介石復出一上任就直接到何應欽在徐州的第一路軍總指揮部,二話不說就撤消了何應欽的本兼各職,將可見蔣介石對何應欽的忿恨。後來經人打圓場,又念及早年共同艱苦創業的情分,蔣介石才又任命何應欽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長。

隨著黃埔系勢力的逐漸擴張,何應欽也步步高升,但在蔣介石第一次下野時卻沒能經得住考驗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蔣介石被張學良楊虎城扣押。在南京代行蔣介石職權主持大局的何應欽主張武力解決,立即組織討伐軍,並派飛機轟炸西安。孔祥熙、宋美齡等主和派認為何應欽此舉是想借刀殺人,用軍事進攻來刺激張學良楊虎城殺掉蔣介石,好由自己來取而代之。所以宋美齡在給蔣介石的信中不無深意地寫到:「南京戲中有戲。」

何應欽在南京的公館,西安事變後這裡就成了南京政府的核心

不過,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回到南京,何應欽率軍政大員到機場歡迎,蔣介石對他也表現得非常親切。此後蔣介石在各種場合都說到,西安事變之所以能夠和平解決,都是因為何應欽施加軍事壓力的結果。這一次,蔣介石並沒有像第一次下野之後那樣徹底撕破臉,但在心裡的芥蒂自然更深了。從此以後,何應欽雖然擔任了軍政部部長、第四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征軍總司令、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等職務,但都是位高而無實權,再沒有能夠執掌真正的軍權。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回南京,何應欽在事變中的態度讓他和蔣介石之間產生了深深的芥蒂

毫無疑問,在這兩次關鍵時刻,何應欽的表現絕對讓蔣介石失望,更多了猜忌和芥蒂,所以之後何應欽雖然在黃埔系中的地位還是很高,但只有虛名,再無實權。

從輝煌歸於平淡

何應欽人生最輝煌的頂點自然就是1945年9月9日,以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的身份在南京接受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投降。在「密蘇里」號戰列艦上日本是向整個同盟國陣營投降的話,這就是在華日軍向中國的投降儀式了。能在這樣的歷史時刻代表中國接受日本的投降,自然是青史留名的莫大榮耀。但在受降儀式上,何應欽站起身雙手接過岡村呈遞過來的降書,被認為是對投降的日本人太過禮貌,沒有勝利者應有的威儀而飽受詬病。

1945年9月9日,何應欽接受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投降

而在全面抗戰爆發前的1930年代,何應欽則一直是以親日派倍受指責。日本在九一八事變侵佔東北後,繼續蠶食華北。考慮到何應欽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算是親日派,所以蔣介石派他擔任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代理委員長,主要負責對日交涉。由於當時南京政府認為國力還無法和日本全面開戰,所以主要採取忍讓的策略,以贏得備戰的時間。何應欽很清楚這點,但他不願意背上賣國的罵名,所以耍了點花招,《塘沽停戰協定》全權委派熊斌簽字,而《何梅協定》更是沒有完整文本,全都是通過備忘錄的形式來商定。蔣介石讓他來接受日本投降,某種意義上也是對他這段隱忍退讓背黑鍋經歷的安慰和補償。

1945年8月23日,芷江受降前中美將領的合影,左起王耀武、盧漢、張發奎、何應欽、湯恩伯、杜聿明、肖毅肅、柏德諾,臉上寫滿了勝利者的喜悅。

抗戰勝利後,何應欽就完全失去了軍權,擔任聯合國安理會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團長、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等閑職,直到1948年5月才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防部長。1949年1月,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這次何應欽總算站對了隊,遵照蔣介石的指示,出任李宗仁政府的行政院長,以便牽掣桂系。國民黨敗退到台灣後,何應欽寓居台北牯嶺街,自稱閉門思過,不聞政事。晚年主要就是開會應景,發表講話,閑暇時間大都是打橋牌、打高爾夫球、栽花種樹等。

何應欽的題字「淡泊寧靜」,這也是他晚年生活的信條

晚年何應欽從宦海沉浮中回歸家庭,他一生沒有子女,只是弟弟何輯五之女麗珠過繼給他。但即便如此他和原配夫人王文湘一直感情很好,既沒有納妾也沒有什麼緋聞,這在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中也是不多見的。王文湘1952年被確診患有乳腺癌,何應欽悉心照料其二十多年,直到1978年4月病逝,何應欽也因此被稱為國民黨高層的模範丈夫。

何應欽和夫人王文湘

1979年3月11日,何應欽90歲生日,蔣經國向何應欽頒發了國民黨的最高榮譽——國光勳章,並親自主持祝壽茶會,台灣黨、政、軍最高長官全體參加,可謂極盡殊榮。

1984年3月11日,何應欽在95歲生日上用指揮刀切生日蛋糕

1987年10月21日在台北去世,享年98歲。何應欽曾對女兒何麗珠這樣回顧自己一生:「蔣公給予我的最大榮譽是抗戰結束後在南京主持了受降大典;而來台後,經國先生給予我的最大榮寵是參加了我的90和95壽誕祝賀。我這一輩子,得到了常人沒有得到的東西,也應該滿足了。」確實,作為一個風雲激蕩年代的政治人物,能以98歲壽終正寢,已經是難得的人生結局了。


作者:遲傑

本文為特別約稿,原文首發於網易新聞客戶端

歡迎關注網易談兵(id:wytbjs)公眾號

推薦閱讀:

人肉、堵門、威脅、誹謗,日本之家的櫻雪丸和伊勢早苗還有什麼事干不出來?
悍匪第一神槍萬光旭:1對37名軍警(1次槍戰殺傷其中11人)
超越幻想的神化事記——《Concrete Revolutio~超人幻想~》考察(九)
香港有可能變成社會主義嗎?
歷史上羅馬為什麼被稱之為大秦呢?

TAG:历史 | 军事 | 将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