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樣看待心靈雞湯?

成功的人吃心靈雞肉,留下心靈雞湯給失敗的人。

怎麼樣正確看待心靈雞湯?


為什麼心靈雞湯你覺得沒什麼用?

我去年寫書才出來的時候,那時候勵志還挺流行的。

今年基本可以用泛濫來形容。

勵志X神,這四個字就和封面上寫「豆瓣紅人」、ONE一個高贊作者一樣,開始大家還高看一眼,現在哪哪兒都是,讀者連眼皮兒都不樂意抬一下。

互聯網+時代,這些熱詞兒過氣的速度只能從第一個人的嘴裡傳到第五個人那,等第六個人聽到,他會告訴你,你OUT了!

勵志也好,正能量也好,暖心XX什麼的,這些詞最後統統被讀者歸為了雞湯一大類。

我坦白說最開始有讀者寫書評說我的書是雞湯,我還真的去留言和人家掰扯,老夫明明都是大實話、接地氣,不說我有個朋友,也不說林肯和華盛頓的故事,咋就雞湯了呢?

後來說的人太多了,也就無力了。你們愛說什麼說什麼吧!你們高興就好。讀者是上帝。

再後來江湖更迭,改朝換代,新人輩出,某天我拿起一本書,看了標題就有點看不下去,勉強打開努力看,翻來覆去的都是你會成為那個最好的自己,加油!愛笑的女孩運氣一定不會差諸如此類。

遲個到也能寫一篇三千字的感悟叫做接納這個當下。

丟了個手機也能發個四千字的文章,寫明這就是現在最好的安排。

嗝……抱歉,怎麼忽然有點飽?

我有一次去大學做演講,開篇免不了做提問,問問現在讀書的同學們你們的目標是什麼?你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下面有人吐槽我說,川叔,你就別發雞湯了,我們現在被雞湯喂的都想吐了。

是啊!兌水的雞精喝太多了,一個道理被變著法兒地說了一千次,難免也會膩。

的確,平凡人也有總結生活感悟的權力,可一句好姑娘都應該為自己加油,被上千個人說,免不了會成為笑料和調侃。

道理並沒有錯,錯的是包裝過度,甚至有的是為了感慨而感慨。

這個時代把你塑造成了反雞湯體質,你鄙視和秒殺一切雞湯是有理由的,但不能全盤否定那些道理。

前幾天有個初中生給我寫信,來信混合了各種顏文字表情符,說的是他知道現在最應該面對的就是高考,可就是覺得自己學不下去,巴拉巴拉一堆,末尾寫了一句,川叔,大道理我都明白,你不用給我灌那些雞湯,我就想你就告訴我,我現在怎麼做。

面對這種裝逼死小孩,我只能惡狠狠地說,你明白個屁!你明白的都是別人的道理,哪一條是你自己總結的。現在什麼情況你自己很清楚!你問我,我能回答的也只有好好學習。

我承認這個時代有很多的青年創業者,也不乏什麼休學創業、揚名立萬的,讀書肯定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但是,請你在決定放棄讀書還能認為自己一定能出人頭地之前,先回顧一下自己之前有沒有做過什麼牛逼的可以顯示你不凡頭腦的事情,找個鏡子照照自己的樣子問問自己現在是不是有一個特別不平凡的想法。

如果你沒任何東西可以證明自己天賦異稟不是個普通人,那你憑什麼覺得自己能走得了那條不平凡的路呢?如果你註定就要和大部分平凡人一樣,那麼考試、畢業、就業,你可能一樣都跑不了。那就請你好好獃在這條平凡的路,按照正常的步驟去完成,把你自認為的才華髮揮一下,讓那些平凡的蠢貨看看你是多麼具有能量。

如果你既沒有才華、也沒有能量,就只是任性地說我不想學,未來什麼的可討厭了呢!那你豈不是連蠢貨都不如,你哪裡來的資格在這裡裝逼和我要什麼方法!滾粗!

很多人都以為方法很重要,這個社會也越來越喜歡說方法。

因為我們都一致地覺得,道理人人都明白,但是就是不知道怎麼做。

所以會有一批人,其中也包括我,不斷地把自己的經驗寫成總結,最好還能寫成言簡意賅帶小標題一目了然的報告呈現給你看。讓你明白寫簡歷要注意的四件事,面試里必不可少的七大要素,獲得成功必須要經歷的六個階段,時間管理里常有的三個誤區等等。

大家覺得這很重要,重要的似乎高過了道理。

可其實一個人之所以優秀,並不是因為他掌握了什麼了不得的方法,而是因為他通過各種經歷,逐漸打磨出了自己很多方面的優秀品質。

比如對做事的堅持,和壓力對抗的能力,自我情緒的調節能力,受到傷害之後的癒合能力等等。

有時候,人能管得住自己,能剋制自己的慾望,不放任,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為之去做,這就是一種優秀。

而這些歸結起來,不就是最開始的那句,你想過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過怎樣的生活,而你又做了哪些準備、付出、嘗試和練習么?

讀書的時候備考,看到學習好的小夥伴每天清晨四點就起來看書,自己也頭腦發熱地要向他學習。

最後堅持了幾天就覺得太困、太辛苦了。

長大之後嘗試減肥,看別人跑步、還跑馬拉松,每天動不動就七公里,自己圍著公園跑了幾圈,第二天就覺得腰酸腿疼不去了。

再後來,我們習慣了說,那是因為他本來就很聰明,腦子比我好使,成績比我好是應該的。她們本來就長得好看,所以穿什麼都好,人家多會保持身材。

我們用那些理所當然的借口,假裝看不見別人的努力。

不是我們不想知道,而是因為那樣太累了,這點我們都知道。

我們一面承認自己是失敗者,一面又希望有奇蹟發生,能讓自己徹底改頭換面。

有的人不甘平凡,會嘗試了再嘗試,他們並不見得有多成功,只是沒那麼失敗而已。

有的人則徹底喪失了自信,他們只想活得洒脫、不累、舒舒服服,卻偶爾也覺得空虛、唏噓。

別人不喜歡的事情,成功人士也不喜歡,儘管如此,成功人士還是去做了。

堅韌不拔的確是一種優秀的品質,但是不是難得的,它是可以通過培養獲得的,只是有太多的人死在了糾結要不要這麼培養自己的路上。

我始終覺得,當你想做一件事的時候,想法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方法。

又不想吃苦付出,只是希望複製方法就獲得成果,多半走不到最後是因為你的目標不明確,你也不懂為什麼要吃苦。

當然,這些都好過那些覺得道理自己都懂,卻叉著腰啥也不做的人。

這些人別說給他灌心靈雞湯,就是給他吃心靈雞肉,喝心靈雞血,聞心靈雞屎,恐怕也沒什麼用。


很久以前,有一隻黃鼠狼在養雞場的山崖邊立了塊碑,上面寫著:「拋棄傳統的禁錮,不勇敢的跳下去,你怎麼知道自己不是一隻鷹!」。接下來這畜生每天就在崖底吃著摔下來的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閱讀所謂的「心靈雞湯」需要智商和智慧,大多數雞湯都是黃鼠狼燉的。


如何正確看待心靈雞湯與反心靈雞湯呢?

心靈雞湯是一類以簡短的故事試圖去得出一個很具有正能量、勵志或者是讓人覺得大道至簡的道理,讀者往往覺得從這些小故事中悟出了生活的道理,對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或者是煩心事豁然開朗,覺得很有正能量與勵志,因此心靈雞湯類文學深受許多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沒有方向等的讀者的青睞。心靈雞湯類文學的特點是,通過描寫、訴說貼近生活的小故事,然後試圖得出一個讓人在情感上很認同的道理。但是,它也有它的缺點:為達到作者所想說服讀者的道理,他們往往會臆造、或者是改編故事來生湊,故事與道理間的推斷也不一定存在邏輯可言,有可能是通過詭辯、以偏概全等方式來得出結論。所以很容易給讀者造成一定程度的誤導。而認同此類文學的讀者,往往是具有以下特點的人:生活中遇到挫折,生活不順暢,沒有方向與信仰,缺乏獨立思考與批判性思考能力,人云亦云。所以作者往往這部分讀者的心態與需要而寫出各式各樣的雞湯,而讀者閱讀後總有一種豁然開朗、醍醐灌頂的感覺,頓時覺得人生又充滿了正能量,因此過去很長時間裡,此類文學大受讀者的歡迎與青睞。

而反心靈雞湯的觀點則針對心靈雞湯作者推斷道理過程的不嚴謹、缺乏邏輯關聯等方面認為過多地閱讀心靈雞湯類文學會對讀者產生危害。他們認為,雞湯文學雖讓人覺得很解氣,但並沒有給人們提供一個具體可行的方法去解決眼前的困狀,只是心靈上的安慰與自我麻醉而已。因此網上出現了不少的反心靈雞湯的段子,這些段子也是讓人看起來很有道理。

個人認為,不管是心靈雞湯還是反心靈雞湯,它們之所以受歡迎或曾受歡迎,說明它們有一定的市場,說的話也的確說中了某些人的心裡話。心靈雞湯告訴我們要改善心態,積極向上,而反心靈雞湯則告訴我們要認清現狀,不要脫離實際一味地欺騙自己,而只停留在精神層面的滿足。不管是哪一類,其實我們面對不同的信息,文學或者是別人的經驗和道理的時候,應該要有獨立思考和批判思考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偏要與眾不同。一味地信任「反心靈雞湯」則會落入另一層面的「心靈雞湯」的領域裡面。每一個道理,每一件事情,對每個人來說,因每個人有其不一樣的際遇,不同的三觀,不同的思維模式以及身處現狀的不同都會得出不一樣的領悟。

因此我覺得,對於這兩種觀點我們更應該沉下心來思考,哪一種是對自己要用的;同時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信仰,在生活中不斷完善與明確自己的信仰,讓信仰不斷地指引自己的人生前行道路。


現在很多人反對雞湯,甚至建了反雞湯聯盟,這是我對雞湯的一點看法

微信剛剛開始爆紅的時候,朋友圈充斥著各式各樣的雞湯。一夜之間每個人都「矯情」了許多。

後來,一部分人開始厭倦了雞湯,並一針見血地指出,雞湯之所以招人煩是因為它只「安慰」你受傷的心靈,卻不提供解決方法。看完之後雖然熱血沸騰,但是第二天該怎麼樣還怎麼樣,沒有任何建設性意見。

一時間,很多微信運營者便開始「去雞湯化」,不再推送雞湯文章,而且痛斥雞湯沒有實質內容。

與雞湯相對的是「乾貨」。

乾貨文章以純知識、思想為主,主要面向比較積極向上的受眾。乾貨文章的創作者有很多也是雞湯的反對者。乾貨讓讀者們感覺自己用很巧妙的辦法了解了很多,和別人費勁巴力撅著屁股學半天差不多。

其實,在我看來,這兩種文章,本質是一樣的。他們其實都是在各自突圍,讓自己在文字的海洋中浮現出來,本質上都是一種通過標新立異贏得流量的行為。

當然,我自己的也就不往外摘了,我當然也是廣大突圍者之一。您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就關注我,時不時看兩眼,看看那個喜歡讀書思考的人還有沒有在繼續掙扎。您覺得我一派胡言,自然就不看了。這就像市場經濟中的供給方,低效率的商家自然會因為成本過高,不盈利而被市場擠壓出去。

所以,雞湯也好,乾貨也罷。沒有必要非得分個高下,其實都是為大眾的生活增添一份調劑,為以後的道路助力。

你也許會發現,雖然很多公眾號都在「去雞湯化」,但雞湯還是時不時出現在朋友圈中。其實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就像題目一樣,雞湯是這個時代的剛需,沒有是不行的。

試想一下,你早上天還沒亮就起床,睡眼惺忪地擠了兩個小時的地鐵,終於來到市中心開始一天的工作。上午忙的跟陀螺似的,到了中午吃飯時間叫個外賣還要看著價錢,最好別超過十塊,超過12的堅決不點。再度過一個漫長的等待下班的下午,又擠了兩個小時地鐵回家,忙活來忙活去,做飯吃飯幹家務,好不容易躺在床上了 刷會手機,你會選擇再打開一篇乾貨來繼續「折磨」自己還是打開一篇雞湯先「充充電」再說呢?

是的,雞湯從來不負責提供解決方案,因為那不是湯的功能,你能靠喝湯過活嗎?雞湯的功能是讓精疲力竭的人們暫時進到一個精神世界的「安全屋」,在那裡,有母愛式的呵護,你可以盡情地矯情,各種理想化,各種不切實際。這些美好的願景,讓你重新燃起對未來的信心。

於是,你關上手機屏幕,坐會電腦前,繼續自學計劃。

上述這樣的生活是大城市中大多數青年男女的生活狀況,熙熙攘攘,那麼多的人,有幾個人精神世界能強大到無所畏懼,不用任何人的鼓勵就能勇往直前呢?

雞湯本身沒有錯,錯的是一些人把雞湯錯當成了米飯,吃著吃著發現吃不飽,就開始破口大罵。或者把雞湯當成良藥,喝了個把月發現不管用,沒有療效,就一把掀了桌子。

了解了雞湯的正確使用姿勢你就會發現,其實我們離不開雞湯。即使是我這麼一個討厭雞湯,崇尚乾貨的人,還是會偶爾點開兩篇雞湯文,看完之後默默在心裡點點頭,然後再去學習乾貨。它能暫且治癒我們的玻璃心,雖然治標不治本,卻是不二的權宜之計。

說完了雞湯,我就順便說說乾貨。

其實移動終端中很多文章是打著乾貨的旗號在煮雞湯的,掛羊頭賣狗肉。不過多看一看也沒什麼壞處,但如果你把這樣的乾貨當做了自我提升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了,再乾的乾貨也不能取代正經八百的閱讀、學習、思考。就像古文中寫的——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而且,我感覺一股去乾貨化的浪潮也將襲來。以有書為代表的一些公眾號,已經開始返回學習的最初方法——讀書。

總之,別拿雞湯當飯吃,過兩天就餓沒了;也別見著雞湯就躲遠遠的,那份鮮美還是值得偶爾嘗一嘗的。

作者公眾號:說嘴一郎中


雞湯是統治階級為階級壓迫做的一件精美的外衣,是被統治階級階級自我麻痹的良藥,


如何看待心靈雞湯文?

有句話說得好,古有三綱五常,現有心靈雞湯。尤其是前幾年,心靈雞湯文真的是火的一塌糊塗,都已經到全民雞湯的地步了。每一個人看了雞湯文,都是滿血復活、滿格的戰鬥力,恨不得看完之後就去實踐一翻,有天翻地覆的變化,有碩果累累的成績。但是卻只是保持幾十秒的熱情,又回歸於常。至少我是這樣的,現在雞湯文只剩下餘熱,腦袋也慢慢不受這種雞湯文的影響,可以冷靜的分析一下雞湯文了。

首先,雞湯文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短小的小故事,在一種預設的環境下,得出預定的結果。另一種就是由幾十個字組成的一兩句話,一般寫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情,是生活中良好的習慣,對於我們而言,都有著極強的入市感和參與感。覺得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情,完全可以按照雞湯文寫的做到。還有一種,是根據自己相對成功的經歷寫出來的文章,這應該算勵志文。和雞湯文的不同在於勵志文的的確確是真人實踐出來的,而雞湯文是別人在預想狀況下,得到的最為應該最理想的方式,他具有可操作性,但是我們實踐起來特別難。我總覺得這些良好的習慣源於家庭,家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於家長對於我們的嚴苛和自己的言傳身教,是家長對於我們好行為的養成、壞行為的制止,才使我們自己有這種良好的習慣,因此環境才會對我們很重要。當然,我也不排除那種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但是畢竟是少數。我們在心靈雞湯文的影響下,會真正做到多少呢?其一,當我們實實在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已經忘記了雞湯文的存在了,雞湯文對於我們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了,我們還是會按照以前的習慣或者心裡預定的方式去做,不排除那種對雞湯文記得非常牢靠的人。其二,心靈雞湯文都是去遏制自己的心理慾望的事情,可以說是反其心而行之,我們在做一件事件時,大都會習慣以前的做法,除非有特定的情況發生。其三雞湯文一般都會一次性灌輸給我們大量的雞湯,在我們看到結尾的時候,開頭寫的什麼就已經忘記了,在實際中,他對我們的影響就更不要說了。其四,我們獲取的方式太簡單,只需要點開讀一讀就好了,因此,我們不會有深層次的印象,我們更不會去珍惜。說這麼多,有些時候我還是會點開心靈雞湯文,用於自省,不去刻意要求按照他的方式去做,而且也喜歡去給自己灌輸幾十秒的正能量,儘管只有幾十秒。總結一句話,雞湯雖好,但不管飽。如需根治,還須猛葯。

回到法律層面,說說公民的發言權,公民具有言論自由的權利,這是一項很簡單很基本的權利,言論自由是指公民通過各種語言形式宣傳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的自由,憲法中的主要是指政治言論自由,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有效形式,包括思想表達與傳達自由、言論機關的自由以及了解權和反論權。但是言論也是有限度的,如果你超出了這個限度,你就需要負法律的責任,刑法第246條中明確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初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誹謗罪的立案標準,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於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規定:1泄露並宣揚他人隱私,給他人名譽造成不良影響的,是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不構成誹謗罪。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3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注意說的是善意的)


我真的是快煩死雞湯了!!!沒錯就是煩,大學生自己該幹嘛幹嘛爸媽天天微信給我發大學生應如何應對現在 如何不辜負大學時光 現在不學習以後只有穿不完的地攤貨 快吐了好嗎 ,一直勸我考注會我先考下來會計證行嗎?家族聚會我敬爸酒的時候,開始說我學習,說我趕緊抓點緊讓我趁著大學好好努力。。不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都能給我灌一頓,生氣委屈有之,痛苦無感也有之,因為爸媽的一直教育,導致姥爺心中我彷彿就是不上進大學混吃等死一般的人,趁著爸媽不在也來訓我一頓讓我好自為之???我就不明白了家族裡我不是最大的不是最小的學業不是最重的為啥別的小家裡都很滿意自己的孩子,我們家只有不停的灌雞湯,發一些初中就看過的勵志文。。。


雞湯,只有寫的人才懂,旁人只能吃出雞精味。


能一時充饑,不能當做主食


想說清這個雞湯文,我再提出一個詞「現實生活問題」,這包括人的工作,朋友,家庭等方面的問題。

雞湯文的出現的意義,其實本來是希望它能解決我們現實生活的問題,以為它是萬能的靈丹妙藥。我們的生活有太多的焦慮、無助和困惑了。

問題來了。事實上沒有或少有(我相信還是有一點的)這些文章能解決自己現實生活的問題。人們對雞湯文由崇拜到失望甚至是覺得受騙,這使得人們開始排斥。說到底覺得它無用!

那雞湯文錯了嗎?我覺得沒有。雞湯文好比幾何里的公理、原理、定理、結論。但一道幾何題目(現實生活問題)擺在你面前,你即便背熟了各種公理、原理、定理和結論(雞湯文)還是有人不能把問題解出來。

所以雞湯文本身沒問題,而有問題的是人(有點刻薄了)。如果你能在正確的問題下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雞湯文對你還是有幫助的。

最後一句有雞湯的味道了!我想雞湯文的本質應該是這樣的。


一直認為心靈雞湯這東西本身一點問題都沒有,本是給予人們心靈的慰藉和讓人重拾希望的,失意之時讓自己振作起來,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標,雞湯的目的就在於此。

然而你要是依賴上了所謂的心靈雞湯,什麼「沒事先干一碗雞湯」那就不得不說雞湯對你毫無用處,然後你去批判心靈雞湯,說那玩意都是騙人的。雞湯對一部分人來講什麼用都沒有,反而會越看越不思進取,還會擺出道理我都明白了但總覺得缺點什麼的姿態,對啊,缺行動啊!奉勸一句,要是這樣那咱就別看了,別怨在雞湯頭上。

但現在的事實是並非所有的心靈雞湯都有它的價值,有些東西被重複了百遍千遍,比如「相信明天總會好起來的」「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看多了難免會膩,相信看心靈雞湯的都是要從中品味人生真諦,而不是去看廢話的。那就要自己選擇好自己想要的,一定要恰到好處,雞湯看多了無益,最重要的是其對你產生震撼後你自己的行動和改變。

總而言之,無論是支持雞湯者還是反雞湯者必然都有自己的道理,如果你接受它,就利用好它;如果不接受,也請不要一味批判,或許你只是看到了心靈雞湯的一隅而已。

以上僅屬於個人的一點見解,隨便看看就好啦~?(? ? ?ω? ? ?)?~


本來最近很懶不想寫東西,早上刷票圈的時候,刷到了一篇很不喜歡的文章,我把這類文章定義為雞湯。關於這個,就感(tu)慨(cao)幾句。

首先,我並不反對雞湯。事實上,經過這幾年雞湯的洗禮,很多人都對這類文章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後來與雞湯相對立的——毒雞湯,風靡了整個票圈。可以說,作為身處在一個極其複雜的社會的一份子,面對如此多的困惑和麻煩,適當喝點雞湯還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是『適當』)。

但是,我無法接受的是有的文章(比如我早上看的那篇),動不動就要以「國學智慧」」國學經典「自居。說實話,我真不願意相信吾國幾千年的文化積澱出了這種東西。

如果說《論語》《中庸》是國學智慧,我是同意的。但是作者把自己「看似很深刻」的理解寫成一篇文章隨意歸到這其中去,真是勇氣過剩。且不說這些理解中帶有多少個人的偏見,但那裡面敢不敢有些亮點啊?

嗯哼??

其實吧,這些文章寫寫親情友情倒也沒什麼,寫的尋常就很不錯了,但有的文章真是「向來不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其他事物」,諸如「你的朋友對你真心嗎?」「ZF做過哪些惡?」此類,還有的鼓吹陰謀論,看起來還有理有據,大家轉的不亦樂乎,Excuse me ? 還有的被熱情沖昏了頭腦,一味鼓勵大家不必考慮太多來一發說走就走的旅行,體驗一下征服高山荒野的快感,殊不知這些年因為沒有規劃好而遇險的人真不在少數。

可怕的是這些文章就像病毒一樣蔓延開來。長輩們相互轉發,並強烈推薦給我們這樣的年輕銀。那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有的還真的追隨了這種「思潮」。小小年紀,不學好,說起社會的黑暗人情的冷暖,好像比誰都懂。本來單純的小夥子,一夜之間套路竟如此深,想來就有點心疼。

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竟然有不少人堅信這類文章里的觀點,並將其奉為自己的『原則』。

那些引導「少數人」隊伍的人中,有些是自己敬重的長輩。面對這樣的情況,坦白講,我連提醒的勇氣和毅力都沒有。

自己不喝雞湯,本身已經很不容易了。

說到底,雞湯其實還是有好的地方的,但是活在世上,還是需要一些其他東西來豐富心靈的。


哲學裡講優化組合,整體與部分相互影響,只重思想,忽視行動,只用謀士性質的雞湯,不用實幹的文臣武將,你說你會不會成功,最終的下場s就是宋襄公的結局。一個只尚空談,崇尚雞湯,理論主義的國家和個人,不會有什麼好下場,胡適說得好,少談點主義,多做點實事,成功者從來都是實幹家。


個人覺得,雞湯起碼比消極墮落的暗黑思想好,很多雞湯文章都在傳播成功學,即慷慨激昂的估計你堅持夢想,儘管並沒有什麼鬼用,好歹不會讓你去自盡。

看待雞湯也不能全盤否定。批判性思想會讓你看到人人追捧的東西的不足,同樣也能看到大家棒打的東西的閃光點。有些雞湯雖然傻逼,但是傳播正能量是必要的,不然奧斯卡為何總是偏向於殘障人士艱苦奮鬥成就不凡的影片呢?(雖然這麼多年支撐我努力的一直是負能量)

雞湯里的道理人人都懂,但不排除在特定時間裡,可能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感觸。比如最近在看的,雖然道理都知道,文章商業化十分明顯(像是企業宣傳),有些地方見解我並不認同,卻也引起了我的反思,重新審視自己,激發了鬥志。

看待雞湯見仁見智,不能全搬照做,也不用一棒子打死。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主見,知道哪些是能啟發自己的,哪些是廢話。然後付諸行動,而不是陷入烏托邦中 。


市場經濟環境下,要用市場經濟眼光看待問題

心靈雞湯沒人強制自己看,就像商品,作家愛寫,讀者愛看。也許講的故事都是真的,但是不代表自己就能複製主人公的經歷。

反雞湯的人就像一個人養豬發財,另一群人跟著養豬,發現虧本了,開始罵養豬的是騙子一樣


雞湯就跟鬼一樣,信它它就有,不信它它就沒有,而偉大的孔聖人則留下了三句鬼話:一是「敬鬼神而遠之」,二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三是「子不語怪力亂神」。


當社會的問題導致你個人的悲劇時,你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一輩子糾結於自身,而不去反省社會,也不會去推動社會進步,讓你一輩子如豬狗一般辛苦卻無怨無悔,因為雞湯讓你覺得值得。就好比主流價值天天講那些生活得滋潤的人都是因為自己的努力,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因為刻苦勤勞和誠實善良,但後來你發現,其實那不是真的,努力的甚至犧牲了健康一輩子苦命,誠實善良的任人宰割,而壞人呢卻多多得志……統治者們用雞湯宣揚你要勤勞,其實呢,你的勞累剝奪了你的健康,而統治者們卻滋潤無比。統治者們用雞湯告訴你要勤儉節約,而一個月2000多塊的你正在因為多買了雙襪子而自責無比深感自責,而統治者們呢,卻豪車成堆,妻妾成群。統治者們用雞湯告訴你,努力吧孩子只要努力,遲早會富裕的,你不富裕是因為你不努力,最後你累死了也沒賺到錢,而統治者們正樂呵呵地數著靠賣你屍體和器官賺來的錢…統治者用雞湯告訴你,不要羨慕富人階層,錢多了不會幸福,最後到老死發現,你將死正愁買不起棺材、墓地,而富人卻依然健康地週遊世界……最可怕的是,你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雞湯告訴你,這才是有價值的人生,因為人生需要奮鬥,需要奉獻!


轉發

2015-12-04 18:20:07

《每日郵報》12月3日報道稱,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心理學家最近做了一個實驗,實驗發現,經常在社交網站上發表鼓舞人心名言的人更容易相信宗教、陰謀論及超自然現象,相信那些非常人能做的事情,但他們的智力水平和認知水平偏低。

大多數人都知道,朋友圈裡有些人一直發一些冠冕堂皇但實際上毫無意義的雞湯引文。

水滴石穿,不是因為力量,而是因為堅持——風靡於朋友圈的雞湯文

但最近有研究發現,那些喜歡勵志名言的人往往智力水平較低。

他們更容易相信宗教、超自然現象或者陰謀論。在一項涉及845人的實驗研究中,心理學家檢測了某些人是否更容易接受勵志名言。實驗中,研究人員向參與者提供一系列的引文,並詢問他們如何看待這些引文,以及他們是否同意這些引文的觀點。此類引文有:水滴石穿,不是因為力量,而是因為堅持;一個焦慮的人是他們自身的囚犯;隱藏的意義是種無與倫比的美等。

滑鐵盧大學的心理學家戈登·彭尼庫克

之後,研究人員會要求實驗參與者進行認知測試。同時,研究人員會詢問他們是否同意宗教、超自然現象或者陰謀論的觀點。

滑鐵盧大學的心理學家戈登·彭尼庫克主導了本次研究,他說「儘管日常生活中,雞湯文十分常見,也經常引起哲學家的注意,但是人們如何看待這種勵志軟文,還未經過實證調查。」

「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些人更容易接受此類勵志軟文。喜歡此類勵志軟文的人一般反應能力差、認知能力低,更容易接受宗教、超自然現象或者陰謀論的觀點,也更加沉迷於補充與替代醫學(補充與替代醫學內容包括針刺、瑜珈、氣功、草藥及其提取物、靜坐默念等自然療法)。「

(觀察者網嚴南編譯自《每日郵報》)http://m.guancha.cn/Celebrity/2015_12_04_343599.shtml


推薦閱讀:

請問怎麼分辨夢想與雞湯?
當你失落時,有哪句話激勵了你呢?
怎樣評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本書(作者為輝姑娘)?
如何理解「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強大」這句話?

TAG: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