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anist Profile#1】斯維亞托斯拉夫·里赫特

紅與白的旗幟掠過這戰火紛飛的土地。在這鐵馬金戈的時代,他誕生在日托米爾(Жито?мир),隨後又遷移到黑海之濱的敖德薩(Оде?са)逃避戰亂。如此便開始了斯維亞托斯拉夫·里赫特的傳奇。

里赫特的形象是抽離的。

我很難定義他的音樂。聽魯賓斯坦,我能辨認那標誌性的輕快柔和;聽齊默爾曼,我能感受到陽光般的清澈率真;但是里赫特呢?他的舒曼似翩翩彩蝶,肖敘又沉鬱熾熱。但他的演奏卻又沒有一個無論作品的、貫穿性的風格。在聽眾與音樂間,他的存在似乎是抽離的。閉上眼睛聆聽,我很難聽到某種觸鍵、音色、語氣,然後說:「啊,這就是里赫特的演奏。」

他的人又何嘗不是呢?且不說蘇聯的鐵幕讓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置身國際舞台之外,對於音樂以外的大多事情,他似乎也從未在意過。這甚至包括了他視之為媒介的鋼琴。

於是就有了那個在黑暗的舞台上,將一切置之度外,只凝神演奏的里赫特。

我的母親總是責備我不關心政治。沒錯,我確實從不。。

如果說沙俄內戰時,里赫特尚且年幼,那麼在之後的那個時代,將自己從政治中抽離似乎也是不可能的事。肖斯塔科維奇,普羅科菲耶夫,他們都不可避免地被捲入了紅色的漩渦。就算里赫特願意完全不去理會權力的鬥爭,當他成為遠近聞名的鋼琴家時,又怎能逃避《真理報》的批判和驅使呢?

「1918年,他們頒布了那條批判普羅科菲耶夫和新音樂的愚蠢法令,但我和尼娜仍堅持演出了普羅科菲耶夫。我們做到了。」他笑著接上,「他們可能沒看到我們的海報吧!」 隨後,他又談到自己想指揮的普羅e小調大提琴交響協奏曲。當時這部作品已經被官方禁止,文化部也極力反對普羅。但他還是用威脅的口吻與官方交涉,最終和羅斯托羅波維奇(Ростропо?вич)完成了這部作品的首演。

他的幸運和瀟洒使他避免了肖斯塔科維奇的命運。當他被跟蹤時,他故意戲弄尾隨者,在芝加哥甚至和間諜交談了起來!他力排眾議,在斯大林的葬禮上演奏巴赫的賦格,最終被警察強行拉走。

「棺材就在我們上面,但我沒怎麼看,對了,死者的名字叫什麼。。?」

這是一個在列寧格勒的炮火中,在玻璃全部被擊碎的音樂廳里堅持演奏的人。他說,他一開始演奏,便不覺得彼得堡的冬天有多冷了。

你很難想像,這樣的一位鋼琴家,直到19歲都沒有接受正式的音樂教育。在敖德薩時,他為歌劇團伴奏,之後又在當地的工程師俱樂部進行娛樂式的表演。所以當涅高茲(Нейга?уз)聽說一個毫無背景的年輕人要到他面前試演時,他以為這是個瘋子。

但當他聽到里赫特演奏的肖敘4時,立刻又向身邊的學生耳語:「這個少年是個天才。」

他後來也承認,「我幾乎什麼都沒有教會他。」

里赫特早期的個人風格非常強烈,被批評「只會彈Fortisimmo」和「這簡直是拉赫瑪尼諾夫的琴童。」 但他沒有過多地提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不同於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偉人經歷了人生劇變才得以完成傳奇的成就「那樣的故事。里赫特似乎就是傳統意義的天才,在不斷的演奏中不知不覺地攀登到了最高點。正如他的紀錄片標題,這個人的低調和」抽離」在他本就難以定義的風格之上,更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對很多人而言,他是一個謎。

但里赫特的「謎」真的是無法解鎖的嗎?

當他被問到他在黑暗中表演的習慣時, 他反問:「我只是為了集中——我演奏的集中和觀眾聆聽的集中。你要看什麼呢?我?我的手? 我的表情?有何必要呢?那只是我帶領你我進入音樂的過程而已。」

從蘇聯初到美國時,他前所未有地被提供了選擇鋼琴的機會。他被領進琴行,十幾架不同的鋼琴讓他眼花繚亂。之後,他說,「在美國,我老是覺得我選錯了鋼琴,所以我的表演質量就有所下降。我從不選擇鋼琴,而是走上台,像面對命運一樣面對每一架新的琴。那樣很多事就會變得更簡單。你要學會像聖彼得一樣,相信自己能在水上行走,不然你就會溺水。」

「你對鋼琴有什麼要求?」

「我對自己要求更多。」

里赫特的成長,和他的演奏風格,在我看來,無他,只需用「音樂」二字來詮釋就足夠了。

古爾德評價他:「(里赫特)試著忽略一切與樂器相關的技巧,讓觀眾感到演奏者和樂譜在進行某種最直接的溝通。他們的演奏能夠讓聽眾自身投入到音樂之中。(在他的演奏中)我彷彿看到兩個原本水火不相容的元素的交匯:即興演奏般的生動背後,是無比縝密的(對於音樂的)分析與計算。在那個時刻,我意識到我正在聆聽的演奏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音樂世界中最強大的』溝通者*』之一。」

舞台的聚光燈關上,整座音樂廳萬籟俱寂。觀眾的自我,舞台,鋼琴,甚至連里赫特本人都融入到黑暗之中。剩下的只有他為我們揭示的藝術的真理。用他的話來說,」我是一面鏡子,而只有藝術能照進我的心中。」

我還是認為里赫特的形象是「抽離」的,但我又能在他的音樂中無時不刻地感受到他的存在。他只是刻意在黑暗中走遠,為了讓我們更接近音樂本身邏輯自洽的美。


Mervyn Horder (May 1994). "A Richter Rehearsal at the Barbican,". Contemporary Review. Retrieved 2007-09-08.

Bruno Monsaingeon, The Enigma (film biography of Richter).

Kevin Bazzana – Sviatoslav Richter (1915–1997), Notes to Richter in Leipzig, Music & Arts CD 1025.

Condy, Oliver, editor.「Sviatoslav Richter.」BBC Music Magazine, Aug. 2010, pp. 37–39.


推薦閱讀:

視唱練耳中節奏聽寫有什麼竅門?
總有顧客覺得自己手指短彈不好鋼琴,怎麼告訴他能讓他接受?
【音樂欣賞】大小調的變換-土耳其進行曲
【誤導向】古典&爵士鋼琴異同
十九歲仲夏——教我如何不想她?

TAG:钢琴 | 古典音乐 | 钢琴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