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的眼是什麼樣的眼?Baranes et al 2015
Adrien Baranes, Pierre-Yves Oudeyer, Jacqueline Gottlieb, Eye movements reveal epistemic curiosity in human observers, In Vision Research, Volume 117, 2015, Pages 81-90, ISSN 0042-6989, Redirecting.
(Eye movements reveal epistemic curiosity in human observers)
問題
這篇文章的主要問題是,當人們對問題的答案很有好奇心時,他們的眼神(eye movement)會有什麼特點?這個問題有趣之處至少有二:
- 驗證直覺猜想。我經常會問身邊朋友,怎麼看出一個人對你說的事兒很好奇?大部分回答都是:看眼睛。比如更聚精會神(視線聚焦),眼睛睜得更大(瞳孔放大),還有一瞬間的「眼前一亮」(恩,這個生理上怎麼解釋?)……本篇文章部分證實/證偽了這些猜測。
- 探索如何量化好奇程度的客觀方法。幾乎所有當前關於好奇心的研究,量化好奇心都是依靠被試的主觀報告(「你感覺多好奇?1-5打分」),而我們當然更希望能找到客觀的生理指標:血壓?皮膚電?眼神?本篇文章特別處理了這個問題,方法是試圖從眼動數據中用機器學習的演算法來預測(或說解碼,decode)主觀報告的好奇程度。
實驗方法
材料:仍然是知識測驗題(trivia questions),比如「巴黎在哪個大洲上」。有兩種測試模式:如上圖1,只給一道題;或圖2,同時給兩個問題,被試需要選擇其中之一作答。
被試報告:對所有問題,在答案呈現之前被試都需報告1.好奇程度;2.多大自信自己知道正確答案。呈現答案後還報告3.對這個答案有多驚訝(surprise)。之所以除了好奇還要報告信心和驚訝,一個原因是驗證前人關於好奇如何依賴於confidence等相關變數,另一原因是排除這些變數對眼動分析的影響。
眼動:眼動數據的記錄在上圖4,5那兩個階段,4是等待答案,5是答案呈現。注意4中給出了答案將在哪裡呈現的位置,我們直觀的猜想當然是,如果你很期待接下來的答案,你應該緊緊盯著那個位置。
事實是否如此呢?
結果
- 不同好奇程度下的眼動對比
在所有知識測驗題中,作者選取了主觀報告中好奇的最高(5)和最低(1)作為分析對象,上圖是綜合了所有被試的結果。先從左往右看時間變化:上圖左半邊即問題呈現後、答案開始前,視線關注點從遍布全屏幕逐漸聚焦到屏幕左上方,即期待答案即將出現處;答案呈現後相反,從聚焦到擴散。從第一、第二行可以看到,無論是high curiosity還是low curiosity,都有這樣「擴散-聚焦-擴散」的特徵。
但是高好奇心和低好奇心的區別何在?看起來,好奇心很高時,聚焦區域更集中,擴散也更緩慢些。這一點可以從第三行high-low看得更明顯。
類似地,比較信心程度,如果不確定自己知道答案(low-confidence),聚焦更集中、擴散更緩慢,不過這在統計上僅在後半段擴散部分顯著;比較對答案的驚訝,越驚訝(high surprise),擴散越緩慢。
- 機器學習預測好奇程度
給定一個trial的眼動數據,能否成功看出這個trial屬於高好奇或低好奇問題?這個問題除了可以用生理指標反推內部狀態,另一個好處是相比上述分析可以囊括更多種多樣的眼動數據特徵。
具體來說,作者手動選擇了183個維度的眼動特徵數據,部分示例見下圖legend:除了眼睛在每一時刻注視的位置(eye pos, 也就是前一部分分析的主要內容),還有瞳孔大小(pupil)。
然後把這些特徵輸入給分類器進行訓練,對訓練好的分類器進行info gain ratio(IGR)分析:
IGR告訴我們哪些特徵最有信息量。得到的結果如下:
根據上一段的分析,並不意外地,眼神注視位置對預測好奇心很有用(上圖B、C欄中天藍色和綠色的部分);具體來說是,不是平均的注視位置(central tendency),而是未知的變化率(variability),對好奇程度有很好的預測作用。大意仍然是,眼神越聚焦、眼神的主人越好奇。
很多人會猜測瞳孔的放大會與好奇心也成正比,但這裡的數據不太支持這個猜想(上圖B、C欄中玫紅和肉粉色的部分):只有在答案出現之後,瞳孔放大與之前的好奇程度略微有關係。似乎原理不明。
總的來說,通過眼動分析,對好奇程度的分類準確率分別有約70%的precision和70%的recall。注意這裡的分類只有高或低兩種類別。
啟示與未來方向
好奇的求知狀態有何生理後果是好奇心研究的重要問題,本文是第一篇研究眼動的文章。為什麼是眼動?除了作者之一Gottlieb本人在眼動方面有很多經驗之外,作者在討論中提到一點:眼動的神經機制我們已經有很多了解,而下一步則是把眼動和好奇中間的神經機制聯繫起來。
作者還提到把這個應用於比如教育場景:通過觀察學生眼動來推測學生的好奇心狀態,從而推送給學生更符合口味的學習材料……我覺得這完全是宰牛刀殺雞了(讓學生主動選擇學習材料即可)。
我的批評
第一,對使用知識測驗(trivia questions)作為引發好奇的材料,我還是非常懷疑。我一點也不會對「鈾元素裡面有多少質子」這種事實性問題感到好奇,因此我推測,被試實際上的好奇程度也不會太高——假設人的好奇心可以從0-100,這裡的恐怕只能拿到0-20區間的數據。應該選擇更有趣的事實性問題(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是哪裡?王菲的女兒在哪上學?),或者乾脆選擇「why」類問題,可能能得到信噪比更好的數據。
第二,作者討論了好奇和驚訝的關係:
we suggest that curiosity can be viewed as a pro-active process that anticipates, or motivates agents to obtain new information, whereas surprise indicates a reactive process after having processed the information
作者認為是【好奇->(期待信息、主動學習)->(獲得答案)->驚訝】。但實際上好奇如何產生?日常情況下常常是【驚訝->好奇->...】。不過這不是本文研究的問題罷了,但問題依然在。
推薦閱讀:
※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和認知神經科學
※心智樂高02 - 可得性偏差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從刻板印象到顏色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