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表叔,表演為什麼能成為一門大學專業?或者說表演有必要學嗎?或者要學4年嗎?
表叔說說吧。
我只是覺得可能你看待問題的程度深淺不一樣吧。或者說你可能是發現問題的角度不對吧。
先且不說專業分類,就是在生活中做任何一件事情,想要做好,都必須有良好的素質和技能。哪怕掏糞、搬磚。當然只是應付了事,那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提高生生產力沒用。就算搬磚,你也得掌握相應的搬運技巧,磚如何擺放拿的多,如果用小推車的話怎樣運用小推車等等吧,這些你一個生瓜蛋子剛去工地肯定是不行的。甚至搬磚還牽扯到很多建築方面的知識,力學方面的知識等等吧。這些不僅僅是技能,還有很強的素質。就像你小學時如果不背小九九,你上了社會可能連算賬都費勁。
所以表叔證明的是,大學並非我們認識到的技能教育,而是更多的素質偏重,你讓你一個剛表演畢業的大學生去演戲,他可能也蒙,也演得的不咋地;讓學汽車工程的大學畢業生剛工作就去搞汽車工程,他也不一定就精通。
那麼大學無非就是針對你所學的這門專業隊學生進行素質的提高,讓其以後在工作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完成,熟悉,甚至在工作過程中產生創造,提高。
這樣就是為何學表演的要學西方藝術史,甚至繪畫的鑒賞,電影的賞析等等。每一個大學專業不僅僅開設的都是你自己的專業課吧。這就是大學跟技校的區別。
其次我就表演上來說下
表演真的是一門軟實力,的確不像繪畫,鋼琴那樣看得見摸得著,但最難的其實就是這種軟實力。什麼是軟實力,表演是什麼
表演就是要求一個人要求非常強的塑造能力,通俗的講叫演什麼像什麼吧。而不是演什麼都像自己,也不是只能演一類人。一個人憑什麼能演什麼像什麼?拿什麼演?
從表象來看,是演員拿自己的身體和聲音來演。從內部來看是演員拿自己的素質和經歷體驗來演。
所以學演員的要對自己的身體進行不斷的鍛煉,才能達到一種像「橡皮泥」的狀態,捏什麼像什麼,還要有創造力,自己去捏自己,自己用自己的身體去創作。
所以用表演專業術語來講:演員是三位一體,既是創作者,也是創作材料和工具,還是最終的創作成品。
所以表演專跟業的四門專業課是:聲樂,台詞,形體,表演;而不是單單只是表演。
因為通過聲樂,台詞,形體來鍛煉演員的身體,聲音,節奏感,藝術感等等,這樣一個人在舞台上演出才會達到藝術審美的效果。這也就是為何你讓一個普通人上台演戲,跟讓濮存晰上台演戲,能一樣嗎?
藝術的審美不一樣。學表演是為了最終好的藝術審美,他不是生活的必備品,不像超市賣東西那樣,但是確實一種很必要的精神生活。
如果將來我們國家的電影電視中到處充滿了爛戲,一幫人演戲像在念台詞一樣,那想想,那樣我們的精神生活能好嗎?
推薦閱讀:
※脫口秀和棟篤笑有什麼區別?
※馬戲之王 | 最偉大的表演,是愛與勇敢。
※陳道明的一聲嘆息
※陳道明在《刺陵》中表演賞析:無掛無礙,到現在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