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活躍在戰場上的秦弩衍生品:越南弩的前世今生

提到弩,每個中國人都不陌生,這種武器在極為原始的年代便出現在了中原大地上。隨著時代的變遷,弩被不斷地改良。材料和機械學的發展讓中國弩的科技始終保持在世界前列。從商周到明清,從漠北草原到嶺南雨林,哪裡有來自天朝上國的士兵,哪裡就擁有漂亮的弩機和清脆的射擊聲。

隨著士兵的征戰和貿易的發展,中國弩的技術也迅速開始擴散,越南弩也是這一過程的產物之一。

早在秦朝征伐嶺南之時,百越就首次接觸到了秦軍的制式武器——強弩。這種代表著當時最強科技結晶的武器足以在相當遠的距離之外射穿越人的竹甲皮甲,其射程也遠在竹弓之上。越人在正面戰爭中根本無法佔據任何優勢,僅能通過偷襲對秦軍造成一定的損失。雖然大將屠睢死於越人暗殺,但在都尉任囂的帶領下,秦軍還是輕易地征服了百越:「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

此後,隨著秦的崩壞,趙佗稱帝,自封為「南越王」,隨後又吞併了桂林和象郡,並一路南下,控制了中國雲、貴和越南的中部和北部的廣闊地區。在取得了當地統治權的同時,作為確保統治權的工具——弩,自然也傳入了當地。

雖然趙佗想要依靠秦的法律和軍制維持對龐大的南越地區的統治,但南越畢竟是南越,不同於老秦,秦弩需要依靠標準化的磨具製造的零部件和經過多次處理的青銅原料,而這都是南越所不具備的。南越老秦們雖然能保證自己的弩正常運轉,卻再也無法繼續擴充這一裝備了。

此時,南越的軍隊結構也發生了變化,越人開始成為軍隊的核心力量。同時,由於秦末戰亂導致的遷徙,楚地的複合弓技術和輕弩技術開始傳入南越地區,利用手頭的技術和資源,南越開始打造自己的武器裝備體系。而越南弩,正是這一體系的成員之一。

越南弩又名N? ,其結構極為簡單,以經浸油處理的竹子作為弓臂,以動物韌帶、皮革或紡線作為弩弦。由於冶煉業不發達,該弩沒有採用秦漢的金屬弩機和望山瞄具,而是採用了木質的弩機兼輔助瞄具。

由於力臂較短,越南弩的拉力不是很強,所以射程和殺傷力也相對有限。其箭頭早期直接由削尖的竹子充當,通過塗抹毒劑的方式提升殺傷效果,箭尾無尾羽。後期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南越獲得了銅、生鐵和熟鐵及其加工技術,金屬箭頭開始普及,箭羽也開始出現了。不過越弩的箭頭通常採用四角棱型結構,這和秦弩採用的三面錐結構完全不同。

雖然無論是射程還是穿透力都無法與它的母型秦弩相提並論,但越弩的成本更低,加工難度也更低,體積也更小,更加適應中國西南和越南的雨林和山地地形,在長弓的配合下,可有效對敵軍進行打擊。由於熱帶氣候,在這一區域活動的士兵很難穿著重甲,這使得該弩缺乏破甲能力的問題也顯得無足輕重了。

在漢的早期,南越向漢帝國稱臣,並與漢進行貿易,漢弩上常見的望山瞄尺和握把也開始出現在了南越弩上。但好景不長,公元前112年,隨著南越王趙興和漢使終軍為丞相呂嘉所殺,南越正式反叛漢朝。漢武帝遣罪人和江淮以南的水兵10萬討伐南越,南越軍試圖依靠山地,叢林和城防對漢進行狙擊,但漢軍的指揮官,樓船將軍楊仆並不與越人進行野戰,而是讓部隊依託艦艇與越人進行遠距離作戰,越人的復弓輕弩遠不及漢軍的強弓勁弩。經三月激戰,漢軍在突破了要塞尋陝後,迅速拿下了南嶽都城番禹的西北要塞石門,在摧毀南越水師後迅速推進,與路博德會師後更是直接強攻番禹,以火焚城,呂嘉逃亡,隨後被擒。少部分負隅頑抗者遭遇了漢軍的追擊,並最終被殲滅在了越南南部地區,海南島、整個越南和寮國地區,以及南海諸島得以併入華夏的版圖。

隨著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詹耳九郡的設立,越南地區正式成為了中國的一部分。來自漢的強弩和大黃弩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成為了越南地區武裝力量的主要裝備。但由南越人創立的「越南弩「也並沒有退出歷史舞台,而是作為山民打獵的民用工具繼續存在。

此後,隨著越南與中原王朝漸行漸遠,屢次反叛,其開始難以獲得來自中原的科技和技術支援,至元末時期,其技術之退化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再也組織不起相對較為先進的正規軍械生產,越南弩再次成為了越南軍隊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此時的越南弩已經退化到了出現之初的形態:沒有金屬弩機和瞄具,弩箭也失去了箭頭和箭簇,殺傷力也基本靠毒維持。

當然,粗糙濫造並不影響這款武器被廣泛的應用,越南弩在此後著名的黎利做亂、阮氏暴亂中均有大量使用記錄。進入近代以後,由於缺乏資金和技術組織新軍,越南的軍隊依舊在使用越南弩。不過這時候越南弩也做了一些改進:比如增強並加寬了弩臂和弓力,讓弩可以更有效的打擊對手。在一定時期,越南弩甚至做到了和長弓通用箭,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越南的後勤壓力和軍事費用。

此後,在中法戰爭中,配合中國「黑旗軍「作戰的越南遊擊隊就曾經使用過這種改進後的越南弩。在更往後的抗日戰爭、越南抗法戰爭、越南戰爭中,憑藉著輕巧、簡便易建、操作簡單和射擊噪音小,越南弩廣泛的被游擊隊使用在戰場上,有效的殺傷著一切在越南的土地上行動的外國軍隊。

需要說明的是,越南弩也產生了連弩的變種,不過和國內復原的「諸葛連弩「從結構到功能上都區別很大。該弩的技術顯然也源自於中原,不排除是國內的復原師的思路和對古籍的理解有偏差才導致了這一情況。時至今日,越南特種分隊和民兵依舊在進行越南弩的製作和使用訓練,對於這種被遺忘的衍生品而言,或許這也是一種傳承吧。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尤金少將,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為什麼越南汽車工業落後
種草!奧巴馬吃的那碗越南米粉到底有多美味?
富國島並不遙遠
最美沙巴
越南河內之千姿百態

TAG:弓箭 | 冷兵器 | 越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