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他鏡頭下的日本藝伎,真實而美麗

版權聲明:「像素」專欄正式獲得美國知名藝術媒體《像素雜誌(Pixel Magazine)》獨家授權,將為大家帶來一系列富有人文趣味與哲學思考的攝影文章。本文及其圖片未經允許嚴禁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版權事宜請聯繫pr@polarr.co,特此聲明。

第十六期:一名攝影師對藝伎的深入研究

體現京都藝伎和舞伎文化的肖像照

攝影師:羅伯特·范·科斯韋爾德(Robert van Koesveld)

記者:Emily von Hoffmann

翻譯:劉玥

一名攝影師對藝伎的深入研究

體現京都藝伎和舞伎文化的肖像照

藝術攝影師羅伯特·范·科斯韋爾德(Robert van Koesveld)痴迷於名為「藝伎」和「舞伎」的藝術家。在他眼裡,她們的獨特演出就像是晚宴上一位迷人的明星以歌舞為客人助興。日語中「おもてなし」一詞雖被譯作「款待」,但卻不能完全體現該詞的歷史與微妙之處。經過數年的艱苦訓練,見習的舞伎會逐漸成長為成熟的藝伎。而西方觀眾接觸到的,通常是被東方學家們扭曲過的藝伎形象。因此,范·科斯韋爾德打算為這些女性和她們的藝術拍攝一些有趣又細膩的肖像照。他並不想以專家的姿態來為讀者進行闡釋,只想以自己的視角來觀察這些溫柔的女性。

《像素雜誌》的艾米麗·馮·霍夫曼(Emily von Hoffmann)專訪了他,並了解了他從中所得的收穫。

艾米麗·馮·霍夫曼:你的新書介紹了「藝伎」和「舞伎」的文化傳統。能為我們介紹一下你的靈感從何而來嗎?你第一次遊歷京都時,為什麼會萌生進行這一項目的想法?

羅伯特·范·科斯韋爾德:我一直都對文化傳統感興趣,最近也對群體如何傳承和改良自己的獨特傳統產生了興趣。我與日本的淵源來自於我的父親,他是一名荷蘭商人,曾於1917–1920年(那時距離我出生還有十幾年!)在日本經商。所以在數年前我遊歷日本之前,我就對這種生活傳統很感興趣。

回顧自己的攝影作品時,我也為自己提煉出了一個「個人目標」:拍攝能傳達「被拍攝地的靈魂」的照片,以及能體現被拍攝者的「風采」的肖像照。「藝伎」和「舞伎」(見習藝伎)體現著傳統京都的靈魂。曾經的一千年里,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首都,而這些敬業的藝術家們一直在這裡佔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雖然我一開始本就很想拍攝這些卓越的傳統藝術家,但我最終發現,她們其實與我的目標非常契合。

艾:因為讀者們可能不太熟悉,你能跟我們分享一下自己在觀察這些傳統藝術從業者——不知道這樣稱呼對不對——之後有何收穫嗎?她們的演出是怎樣的?

羅:你能以多層次的方式來看待她們的演出。大部分人認為(或者誤以為),她們是為小型晚宴助興的人。這類活動被稱為「お座敷遊び」,通常是在傳統房間中舉辦,即鋪著榻榻米的日式房間。她們會確保客人們感到賓至如歸,一開始會一邊給客人倒酒,一邊和他們聊天。她們還會跳舞,演唱傳統歌曲,還可能會邀請客人玩一些輕鬆的小遊戲。你可以想像一名迷人的知名職業歌手或音樂家來參加你特別準備的私人晚宴,然後用她的超凡藝術和暖心舉止為這個夜晚添彩。

我們這些外國人之所以會對她們產生誤解,部分是因為我們的語言和文化中並沒有與她們相對應的存在。所以日語中的「おもてなし」被翻譯成了「款待」,她們的角色被翻譯成了「女侍」,失卻了原本的歷史韻味與微妙之處。藝伎、舞伎和客人之間的關係很微妙,很友好,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的。

藝伎和舞伎還會參加一年一度的名為「おどり」的歌舞會,這些公演帶布景精緻,還有一支由三味線樂師、歌者和隱藏在幕後的鼓手組成的樂隊。京都的五花街擁有各自的傳統、級別和特殊的劇目。藝伎和舞伎使用的古日語相當於我們的「莎士比亞英語」,但她們的忠實觀眾總會找到辦法理解故事和曲意,經常從日本各地趕來欣賞這些精彩的音樂、舞蹈和戲劇表演。

最後一點,這些粉雕玉琢的藝術家們會匆忙穿過鵝卵石鋪就的小道趕往晚宴或參加公眾節日。在這種公共場合下,她們的一舉一動和一言一行,依舊體現著「藝伎」的風姿。經過多年的艱苦訓練,每個藝伎都會找到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延續這一擁有數世紀歷史的古老藝術形式。

艾:你在Kickstarter上眾籌時說道,你發現京都的人更喜歡「芸子」(藝伎)和「舞子」(舞伎),而非「芸者」(藝伎)這種稱呼。能為我們解釋一下嗎?與西方所認識的「芸者」相比,現實中的藝伎文化存在哪些不同呢?

邁:京都人擁有自己的方言,所以同樣的字,發音卻可能是不同的。「芸子」是京都的寫法,而「芸者」是日本其他地區使用的詞語。一名「お母さん」(藝伎茶屋的女老闆或管理者)告訴我,她認為「京都」和「芸者」兩詞不應該出現在同一句話中。這或許是因為幾百年來,「芸者」都代表著來自西方國家的東方學家們所抱有的某種幻想。外國人通常認為《藝伎回憶錄》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回憶錄,但它其實是一名西方男性寫的,裡面的內容95%都是虛構的。

艾:這一系列中,哪些照片是你最喜歡的呢?它們是在什麼情況下拍攝的?

邁:一名舞伎撐著紅傘的照片【上圖】是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照片之一,是在街上拍的。她叫百佳司(Momokazu),如今已經引退了,但這張照片其實是這一項目的關鍵靈感來源。看著這張照片,我的思緒透過她的美麗,感受到了何為永恆,何為風雅。這便是我所體會的被拍攝者的「風采」。我想,這就是我們在親眼見到一個人之前,便能感受到的一種自信和真實,這與性別無關。很少有剛剛接受訓練的舞伎能擁有這一特質,但經過時間的錘鍊,通過舞藝和其他傳統技藝的練習,她們能360度地保持完美的儀態。同時,她們還一直保持著對社會和文化的敏感度,讓她們的風采更加迷人。

在街上拍攝舞伎越來越困難了。她們行走的速度很快,而且一直低著頭,因為她們要趕場。但如果遇見更高級別的藝伎或舞伎,她們總能適時停下,非常禮貌地打招呼。不過,舞伎走這麼快也有別的原因,因為如果她們停下來,京都的遊客們就會騷擾她們,有時候是拉扯她們價值15000美元的精緻和服,有時把她們當做是迪士尼的角色一樣拉著合影。(有些人還把扮作舞伎的粉絲們當做真的舞伎拍照)。如今,尤其是在繁忙的區域,我在遇見她們時更傾向於停下來欣賞幾眼,而不是拿起相機拍照。想要體驗藝伎文化的人可以查一查自己在京都遊玩期間會不會舉行歌舞會公演。

恆和(Tsunakazu)身著藍衣在舞台上跳舞的照片【最後一張圖】也是我最喜歡的照片之一。這張應該是我第三次在花街觀看歌舞會的時候拍的,也是我第一次得到允許在演出中拍照。恆和是一名高級別的獨立藝伎,經常會以「地方」(三味線樂師)的身份參加演出,同時也是一名演唱方面的「名取」(大師)。但她一開始喜歡的其實是跳舞,並且通過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才在獨舞方面達到了如今的高度。她是一個非常溫暖、溫柔的人,而且很樂意給我拍照。她的照片也讓我的書得以涵蓋五花街從新人到大師的各個級別的舞伎和藝伎。

艾:在你後來的旅途中,你如何尋找能幫助你研究這一傳統的關鍵人物呢?人們很樂意與你交流嗎?

邁:那些延續傳統文化的人們在面對其他人時必然是小心或保守的。遊客們看重的事和當地人們看重的事並不一定相同,也沒必要相同。而且,花街的人們在面對記者時會加倍小心,因為這些記者通常都帶著對「芸者」的曲解而來,他們早就寫好稿子了,只是來這尋找需要的素材而已。

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樂意與我交談,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過我遇見的人大多都很禮貌,所以我也感受到了許多的慷慨與溫暖。關係與信任是可以培養的,所以有時我們也能敞開心扉地交談。我有一名很專業的嚮導,她是我的翻譯、禮節指導和攝影助理,在我與他人慢慢建立聯繫的過程中,她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適當的聯繫建立起來之後,我也很樂意為私人拍攝付費。有些會面是我拜訪多次才得來的機會,而有些人我至今都未有幸得見。

艾:這一項目中,哪些人或那些事讓你印象深刻呢?他們如何改變了你的生活或工作?

邁:有一次,我遇到一名98歲的茶屋主人,還和他的孫女聊了一會兒。他們從很多方面教會了我深深植根於「おもてなし」中的好客傳統——「對客人無形無私的關照」——以及何為主人與客人的角色。日本還有一種「一期一會」(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相會)的說法。我想,身處這一文化中,感受著他們溫暖又有趣的好客之道,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這些概念,於是我不再考慮通過西方文化中的介紹來了解藝伎。

我的兒子也敦促著我不斷改進。當他讀完這本書的早期草稿時,他的反應是——「嗯,爸爸,這本書寫的不錯,但你還能做得更好。」所以我認為,這一項目本身便是一個偉大的老師。它為我帶來了這樣的問題:哪裡還有所欠缺嗎?要怎麼改進?我需要找誰諮詢一下?

不過,我並不自以為是地認為這是一本關於日本的「專業」書籍。我是一名西方人,我的讀者主要也是西方人,我只是從一名外國人的角度,試著以有趣又盡量尊重的方式來製作一本攝影集而已。

艾:所以,對於那些感興趣的西方讀者,你有什麼推薦的信息來源嗎?

邁:最棒的英文書肯定是人類學家麗莎·多爾比(Liza Dalby)於1983年出版的《藝伎》(Geisha)了。我還喜歡凱莉·M·福爾曼(Kelly M Forman)的《藝伎之藝:音樂、身份與意義》(The Gei of Geisha: Music, Identity and Meaning)。geisha-kai.tumblr.com是一個藝伎粉絲的博客,質量很高,上面有許多不錯的信息,博主是一名該領域的學者。

再介紹一點與藝伎無關的資料吧。安妮·法迪曼(Anne Fadiman)的《鬼上身,人跌倒》(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是一本梳理文化衝突的不錯書籍,裡面還有八個關於跨文化研究的問題,能幫助你進行文化交流。面對其他文化時,你最好一開始就不要將其與自己的文化相比較,而是將興趣放在該文化的歷史和意義上(雖然這種嘗試通常會以失敗告終)。

版權聲明:「像素」專欄正式獲得美國知名藝術媒體《像素雜誌(Pixel Magazine)》獨家授權,將為大家帶來一系列富有人文趣味與哲學思考的攝影文章。本文及其圖片未經允許嚴禁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版權事宜請聯繫pr@polarr.co,特此聲明。


推薦閱讀:

【薦書】黑色配方的藍曬調色(附美國攝影圖片製作工藝專業教程下載)
獎學金得了5000塊錢,是給媽媽買個ipad還是自己買個紅圈鏡頭?
感光度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伝人#叫我伝人桃貓貓
[攝影教室]一例人體後期思路簡析

TAG: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