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相關肺炎的診治(上)
近幾年,免疫治療已成為繼化療、靶向治療之後晚期惡性腫瘤治療的新手段,並取得了顯著療效。免疫治療比較成熟的是採用免疫檢查點抑製劑治療,包括:CTLA-4和PD-1/PD-L1抑製劑。其中, Nivolumab、Pembrolizumab和Atezolizumab已獲FDA批准治療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和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等,同時其它類型腫瘤正在開展多項臨床研究。
隨著這類藥物的廣泛應用以及在我國陸續開展臨床研究,將會出現更多這類藥物所致的不良反應,這其中包括免疫相關性肺炎。免疫相關肺炎雖然發生率低,但後果嚴重。因此,今天我給大家科普一下免疫相關肺炎知識。
一、首先給大家展示一個我曾經會診的病例
男性,60歲。食管癌術後,給予放、化療後疾病仍複發進展,表現為進食後哽咽感,背痛及聲音嘶啞,PET顯示食管內病灶增大。
2016年8月19日、9月9日、9月29日予以抗PD-1單抗Pembrolizumab(200mg Q3W)三線治療3周期,2周期評效SD,但患者進食哽噎感改善。
2016年11月15日、12月05日、12月26日繼續Pembrolizumab(200mg Q3W)治療3周期。4周期及6周期後評效SD,但進食哽噎、聲音嘶啞、肩背部疼痛較前好轉。
2016-12-30患者開始出現發熱,體溫最高 39.3℃,咳嗽,咯少許白痰,活動後氣短。
2007-1-2胸部CT:右上葉後段、左下葉背段磨玻璃及斑片滲出影,左側斜裂增厚。給予患者抗感染(莫西沙星)治療,效果不佳,仍有發熱,咳嗽咳痰同前,氣短進行性加重。篩查甲型流感病毒陰性,肺炎衣原體支原體抗體(-)及血培養(-),痰細菌塗片及培養(-),痰真菌塗片及培養可見白色假絲酵母菌。遂採用莫西沙星、泰能聯合大扶康抗感染治療。
1-9複查胸部CT:雙肺大片磨玻璃及滲出實變影,累及右全肺、左上葉尖後段、左舌葉,右側胸腔積液(圖1A)。
1-10行氣管鏡檢查:大致正常;右下肺支氣管灌洗液行細菌、真菌及結核塗片+培養均陰性,灌洗液PCP-DNA(-);右下肺基底段TBLB提示:少許肺組織,肺泡結構清晰,肺泡上皮增生,肺泡腔內可見散在巨噬細胞,肺泡間隔無明顯增寬及纖維組織增生。診斷考慮:Pembrolizumab所致免疫相關肺炎可能性大,遂給予甲強龍40mg iv drip q12h治療,同時停用抗菌素,患者癥狀明顯緩解。
1-12複查胸部CT,肺部病變明顯吸收。激素2周內快速減量並停用。
2-3複查CT:肺內病變幾乎完全吸收(圖1B)。儘管患者無癥狀,但2-15複查胸部CT:患者右上葉後段,右下葉基底段再次出現磨玻璃及滲出影,考慮免疫相關肺炎復燃,再次加用甲強龍40mg iv drip qd,序貫強的松治療。
2-21複查胸部CT:肺部病變再次吸收。激素快速減量中,患者再次出現咳嗽,3-8及3-16複查CT患者病變進行性加重(圖1C),3-16給予強的松25mg qd治療,患者癥狀明顯改善,未再使用Pembrolizumab治療,門診隨診中。
圖1A Pembrolizumab使用出現免疫相關肺炎
圖1B 使用激素後,肺部陰影很快吸收
圖1C 停用激素後,免疫相關肺炎再次復燃
看完這個病例後,大家會不會覺得很有趣?疾病時來勢洶洶,但是診斷明確,及時治療後,疾病又戲劇性的消失了。擔心激素長期使用的副作用,快速停用激素後,疾病又再次復燃,再次使用激素再次有效。這就是免疫相關肺炎最典型的臨床過程。其中三點啟發:
- 1、及時正確診斷;
- 2、果斷選擇藥物治療;
- 3、緩慢減量,維持治療。
下面我們就從方方面面具體談談免疫相關肺炎。
二、PD-1/PD-L1抑製劑抗腫瘤機制及免疫相關肺炎可能機制
在腫瘤組織中,由於腫瘤細胞表達PD-L1,能夠和侵入腫瘤的效應T細胞上的PD-1/B7.1結合,從而抑制效應T細胞的功能,使得腫瘤出現免疫逃逸。PD-1或PD-L1抑製劑能夠阻斷腫瘤細胞和T細胞之間的PD-1/PD-L1信號傳導通路,使得T細胞功能不被抑制,進而發揮強大的抗腫瘤作用。而在機體正常組織或炎症部位,抗原遞呈細胞或巨噬細胞表達PD-L1,與效應T細胞表面的PD-1/B7.1結合,抑制正常或炎症組織內T細胞功能,從而避免炎症反應過度激活,引起自身組織損害,起到免疫穩態的作用。
PD-1/PD-L1抑製劑所致免疫相關肺炎的發生可能與巨噬細胞和效應T細胞之間的PD-1/PD-L1信號通路被阻斷,效應T細胞過度活化而引起肺損傷。
有研究報道了一例使用Nivolumab後出現免疫相關肺炎的患者,對肺組織活檢標本進行PD-L1免疫組化染色,發現肺泡腔內存在大量PD-L1高表達的巨噬細胞。
另有學者在一例屍檢病例中發現,Nivolumab所致免疫相關肺炎的肺組織內存在大量CD8+T細胞,且高表達PD-1和TIA-1(細胞毒顆粒相關的RNA結合蛋白)。這些發現似乎支持上述免疫相關肺炎發生機制。
三、PD-1/PD-L1抑製劑所致免疫相關肺炎的發生率及哪些人容易出現免疫相關肺炎
關於PD-1/PD-L1抑製劑所致免疫相關肺炎的發生率,有研究顯示,PD-1抑製劑所致免疫相關肺炎總發生率為2.7%(95%CI, 1.9%-3.6%),其中3級及以上的免疫相關肺炎發生率為0.8%(95%CI, 0.4%-1.2%)。
哪些人容易出現免疫相關肺炎呢?有研究表明:
PD-1抑製劑所致免疫相關肺炎確與腫瘤類型有一定關係。與黑色素瘤相比,NSCLC患者更易發生免疫相關肺炎(4.1% VS 1.6%,P=0.002)及3級以上免疫相關肺炎(1.8% VS 0.2%,P<0.001)。
有哮喘或慢阻肺基礎疾病(5.4% VS 3.1%)以及既往接受過胸部放療的患者(6.0% VS 2.6%)更容易發生免疫相關性肺炎。
CTLA-4+PD-1抑製劑聯合治療較PD-1單葯治療更容易發生免疫相關肺炎(6.6% VS 1.6%,P<0.001)及3級以上免疫相關肺炎(1.5% VS 0.2%,P=0.001)。
有趣的是,免疫相關性肺炎的發生似乎與Pembro劑量無關,ORR 1.17(95%CI: 0.62-2.23,P=0.63)(2mg/Kg VS 10mg/Kg, Q3W)。
四、PD-1/PD-L1抑製劑所致免疫相關肺炎的臨床表現及臨床分級
免疫相關肺炎最常見臨床表現為:氣短或呼吸困難、咳嗽、發熱和低氧。與感染性肺炎相比,免疫相關肺炎發熱少見,更容易出現呼吸衰竭。此外,約25%患者無任何癥狀或同時存在其他免疫相關反應。本例患者癥狀為氣短,咳嗽和發熱,均是常見典型臨床表現。
免疫相關肺炎發生時間,從使用PD-1/PD-L1抑製劑開始,最短為0.3月,最長為19.2月,中位發生時間為2.8月,相當於使用PD-1/PD-L1抑製劑3-4個周期後出現。
關於免疫相關肺炎的臨床分級仍參考NCI(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常見不良反應評價標準4.03版本(CTCAE,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ersion 4.0)中關於「肺炎」的分級。
- 1級:無癥狀,僅臨床檢查或診斷髮現,不需要干預;
- 2級:有癥狀,需要干預,影響工具性日常活動;
- 3級:重度癥狀,個人自理能力受限,需要吸氧;
- 4級:危機生命的呼吸障礙,需要緊急治療(氣管切開或插管);
- 5級:死亡。分級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按此標準,PD-1/PD-L1抑製劑所致免疫相關肺炎主要是輕-中度肺炎,1-2級佔71.1%,而3級以上重度肺炎僅28.9%。
五、小結
1、一個非常典型的的免疫相關肺炎的病例及治療過程,給大家增加一點感性認識。
2、免疫相關肺炎的發生還是和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相關,總體發生率為2.7%,3-4級嚴重免疫相關肺炎發生率為0.8%。
3、哪些人群易患免疫相關肺炎?主要集中在:
- 肺癌患者;
- 有哮喘、慢阻肺基礎疾病及既往接受過胸部放療的患者;
- CTLA-4和PD-1/PD-L1聯合治療者。
4、免疫相關肺炎最常見臨床表現為氣短、呼吸困難、咳嗽、發熱和低氧。約1/3患者無任何癥狀,僅影像學異常。
5、下節內容更精彩,涉及影像學、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和預後,歡迎繼續關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