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Chinaren 等校友錄沒能進化成為 SNS?

互聯網上最早的sns雛形應屬chinaren一類的校友錄應用,如果一個產品可以進化,那麼它理應成為最初的sns。而facebook等作為初創產品,卻在校友錄將死的局面下走通了這條路


在Facebook之前有很多交友網站,但都沒有發展成Facebook的規模,是因為Facebook在以下幾個方面做的更好:

1,真實社交關係,把線下的真實關係搬到線上,從學校到職場,所有你到生活過的地方都能彼此聯繫起來,從而維持粘性

2,隱私保護,之前的很多社交網站充其量算是具備交友功能的個人博客和相冊,而且完全沒有隱私保護的概念,什麼該被看到,什麼不該被看到,他們更崇尚公開,而忽略了人其實很需要保護隱私來帶來社交安全感

3,開放平台,這一步的野心在於一站式解決用戶的很多問題,通過接入第三方產品,把用戶牢牢的牽制在Facebook裡面,而通過早期的社交遊戲形態將用戶的互動關係也進一步提升


chinaren沒有進化成為SNS,但是最後他把自己改成了SNS。

再後來。。


在互聯網領域裡,國人相對來說缺乏創造一個產品形態的能力。尤其是本身已經是一個形態,但要進化成另一個形態,這難度比新創造一個形態更大,因為會受到舊有力量的極大抵觸。


一個產品給人了一個第一印象,很難再轉型了。

目前沒有發現轉型成功的互聯網產品。


同學錄的核心用戶群,是98年前後(即同學錄創立並興起)這個時間點之前早已經從學校畢業的網民,這些人不代表現在的網民主力,他們的「互聯網」可能就是一個或幾個應用,並沒有「日新月異」。

現在的網民主力(80後?)則是在校期間建立的班級主頁,天天見面有什麼好聊的呢?只有閑話,閑話不用保留在同學錄上,只要IM就可以解決。所以後來他們畢業了,但仍然延續著用QQ溝通的習慣。對同學錄殺傷最大的就是QQ群了。

所以做同學錄的人只能束手束腳的遷就同學錄的活躍用戶(老畢業生),而逐漸不得不放棄更有價值的用戶(新畢業生),產品改版一次,就是自殘一次,用戶流失明顯,慢慢失去了信心和動力。

基於這樣的一個過時的平台,即使偶爾開發了幾個新潮點的應用,拿到可持續發展的用戶(在讀學生)群體里,也沒有任何吸引力。

P.S.當然這種結果還應該與團隊有關,產品狀況越差人才流失越大的惡性循環,導致創新乏力,後繼無力......


chinaren的用戶模型和傳統SNS的用戶模型本身就不一致。

SNS還是以個人為中心,人際關係也是從自我出發的,在這點更像即時通信的分組。同時,突出用戶生成/分享內容,以其基於用戶內容的互動。

而chinaren基於共同的組(通訊錄),去維護人際關係;本身而言就是一個閉環的結構,信息傳播不便。而且,chinaren也不促進用戶生成內容。。


校友錄沒落的原因

1、強調班級,忽視個人

互聯網社交類應用越來越向著以樹立自我社交品牌為中心的方向發展。微博逐漸演變成個人的品牌形象工具,微信的朋友圈變成了各人的宣揚吐槽場地。而校友錄還是以班級為單元,忽視了班級成員個人的展現舞台。逆勢而為,不敗奇怪。

2、功能單一,應用成本高

現在的社交工具都瞄向了大家的碎片時間,但是一天也就那麼幾個小時,碎片時間也是有成本的。校友錄只能一個一個班級互動,自己的狀態更新什麼的也不能反映到所有的社交圈子,功能局限在校友班級,就顯得有點不值得了。

名檔網的設計,一方面強調了個人品牌(檔案),聚合了微博、博客,這些狀態更新可以同時展現在所有的圈子裡。第二是圈子功能設計,也是可以在一個頁面看到自己所有的社交圈子,包括同學圈、同事圈、戰友圈。理應是順勢而為。


做ChinaRen的時候,最火的是BBS,伊就照著當時的主打歌——BBS的趨勢走下去,進而慢慢洗洗睡了。

話說那時候哪兒有Facebook這樣的SNS概念,國外木有,國內就更沒得抄了。

最後,很懷念那時候的ChinaRen,簡單但是真實。就像路邊的大排檔,跟你喝酒吃串的可都是真兄弟。


賣給搜狐以後,就不行了。


推薦閱讀:

我是尊貴會員,你呢?——用隨機對照實驗識別同伴效應與同質性
提升生活質量,這些App 你需要裝進口袋裡。
如何做好豆瓣的營銷推廣?

TAG:社交網路 | 產品 | ChinaRen | 校友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