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少兒不宜的動畫片,卻比《尋夢環遊記》還感人!
說它少兒不宜,並非動畫中充斥著大量黃暴及裸露鏡頭。
而是該影片談論的話題處處充滿哲思是小朋友難以理解的,況且這部動畫片的色調看起來格外的陰森與詭異,顯然不是孩子們喜歡的色調。
當然我也承認標題本身存在嘩眾取寵的嫌疑,但我的嘩眾取寵只是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這部優秀的電影!
因為我太愛這部電影了,它不應該被埋沒。
而它的名字叫做《瑪麗和馬克思》
1
在三維動畫盛行的今天,二維動畫都要快要進入歷史的塵埃里,更何況這部屬於定格動畫的電影。
所以我只能用最誇張的標題讓你們進來,而至於你看到此處選擇離開還是繼續讀下去那就是你的決定。
而我能做的只是用拙劣的文筆嘗試描繪這部作品。
劇情很簡單,說白了就是一對筆友通信多年並決定見面的事情。
聽上去恐怕很多人都會聯想起《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這部電影,同時是兩人相隔萬里書信傳情,同樣是在書信傳情後的多年相遇並走到一起的故事。
但是很可惜,該影片講的並非愛情,而是友情。
而且還是相差幾十歲的友情。
而故事講述的方式也並非《不二情書》纏綿悱惻般的浪漫,相反在影片中它講述的內容拖沓而無趣;在影片中沒有巴黎倫敦的浪漫場景,更沒有生離死別的人物命運;有的只是粘土動畫看似粗糙而拙劣的表現,有的只是流水賬般的敘述演繹。
但當你真的能靜下心來時,我肯定能從看似粗製的動畫效果中獲益匪淺。
而這些收穫,是那些看似絢麗的迪士尼動畫給不了你的。
3
其實整部影片始終圍繞著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如何與世界和平相處?
問題看似簡單,但卻很少有人能夠回答出這一帶有哲思性的問題。
影片的兩位主人公都是孤獨的人。
無論是因為額頭的胎記而生性自卑的瑪麗,還是患有一種神經發展障礙疾病永遠活在恐慌與孤獨世界裡的馬克思。
他們都想與世界和平相處,但是她們的自卑他們的疾病讓他們不知如何面對這個世界。
他們孤獨,但幸運的兩個孤獨的人陰差陽錯的相識。
因為瑪麗太孤獨了,所以她在黃頁上隨機選了一個美國人並寄出一封信,在信里她用孩子般稚嫩的眼光詢問了很多關於世界的問題。
倘若寄到其他人手中早就被隨手丟棄了。
但恰恰這封信寄到了同樣孤獨的馬克思手裡;他很詫異這封從天而降的來信,因為在他的生活軌跡里不會有朋友給他寄信。
當他疑惑的打開心並看完瑪麗的來信後,他開始變得很焦慮,因為心中有很多他也不明白的問題,而該信以詢問的方式顯然觸發了他的疾病;因為他的病癥狀之一就是無法進行社交。
但即便如此這封信仍然讓他感覺到雀躍與欣喜。
所以他決定給瑪麗回信,並嘗試以自身的經歷回答瑪麗那些爛漫而古怪的問題。
4
而瑪麗並沒有想到她能收到回信。
突如其來的回信讓她變得格外的亢奮,因為這就好像被圈子籠子里的動物有了新的天地,就算是更大的籠子也能讓她感覺到美好的降臨。
因為她真的是太孤單太寂寞了。
她開始頻繁的與馬克思通信並毫不掩飾將內心的想法告訴他,因為相比冷落她的家人這位陌生人更值得信任;而馬克思也會毫不遮掩的將自己的秘密告訴她。
因為跟她一樣,他也太孤獨了。
瑪麗訴說了自己因為胎記而被嘲笑的事情,馬克思告訴她了一個方法可以讓她遠離嘲笑。
馬克思跟瑪麗說自己因為太胖而產生很多疾病,瑪麗則為他量身打造了一份食譜幫助她。
之後瑪麗因為自卑決定整容去除額頭上的胎記,但是她卻發現即使她整容了也無法得到喜歡人的注意;她變得頹廢並且痛恨自己的不完美。
而馬克思卻告訴她了一句話:「愛人先愛己」
是啊,倘若連我們自己都無法接受自己又怎麼要求別人接受自己?
5
就這樣他們相互通信了十多年。
兩個孤獨的人用相隔萬里的信箋相互取暖,瑪麗也逐漸走出自卑並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而馬克思在這段時間也逐漸的學會了接受並不完美的自己。
後來因為馬克思的緣故瑪麗報考了醫學院並從事神經發展障礙的研究,她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研究醫治好糾纏馬克思病。
但是她沒有想到就是這個決定,卻成了馬克思跟她決裂的導火線。
瑪麗以馬克思為醫學案例出版了研究該疾病的書籍,她歡欣雀躍的將這本書郵給馬克思當做禮物;但馬克思看完後卻十分憤怒並要跟她劃清界限。
瑪麗感到很驚訝,她甚至不知道自己錯在了那裡。
其實她錯在錯在了不該將馬克思當做病例,因為馬克思從始至終都很排斥別人把自己當做病人對待,況且馬克思之所以告訴她自己的秘密是因為他相信她兩個人是朋友。而瑪麗會守護好自己的秘密。
但是沒想到瑪麗竟然把自己的隱私公佈於眾,在馬克思看來這行為意味著背叛!
瑪麗顯然沒料到這個結局,她一再的請求馬克思的原諒。
但卻始終沒有等到馬克思的回信。
就這樣十多年的朋友遭受了信任危機。
而沒有了馬克思的來信瑪麗在生活中也變得惶惶不安,就連她的丈夫與孩子她也無暇顧及;她將這份友誼看的太重了,在她心裡這份友誼勝過一切事情。
最後沒想到在她意志消沉的時候她的丈夫也背叛了她,此刻的她也變得生無可戀。
她決定用自殺來告別生命。
但就在這個時候門口來了封郵件。
是的!馬克思選擇原諒了她。
6
馬克思選擇原諒了她,而馬克思在來信中這樣跟她說道:
是啊!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就看我們能不能接受接受的不完美!
而他還說道:
「但是我們無法選擇自身的缺點,他們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只能接納。然而,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朋友,我很高興我選擇了你。 」
每個人的生命都像一條長長的人行道,有些道路平平坦坦,還有一些,比如我的,就會有裂縫、香蕉皮和煙屁股。你的道路就像我的,不過或許沒那麼多裂縫。
但願,某一天,我們的人行道能夠相交,那時我們可以共享一罐煉乳。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看完這封來信的瑪麗潸然淚下,她覺得是時候與馬克思見面了,所以她立即帶著孩子飛到美國;但她輕輕地敲門沒有反應,推開門才發現馬克思已經安詳的離開了人世。
馬克思就靜靜地坐在沙發上等待著他唯一的朋友到來。
但是他再也沒有等到。
瑪麗看著他的朋友安詳的躺在沙發上,桌邊還放著那台與她通信多年的打字機,她將孩子抱起來然後坐在了馬克思的身邊,她握住馬克思的手注視著房子里的一切,就算她沒來過這裡但她也對這裡十分熟悉,因為馬克思曾不止一次的跟她提及。
無論是他胸口掛的笑臉,還是鏡子前自己郵寄給馬克思的照片。
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熟悉自然。
但是當她看向天花板的那一刻,她還是驚訝的說不出話;因為天花板上貼滿了兩人間的來信和照片。
在那一刻瑪麗的淚水奪眶而出,她在心裡默默地念著馬克思心中的那一句:你是我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8
影片至此結束。
相信朋友們對於影片中那句:「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想變成任何一個人,除了我自己」頗有同感。
沒錯我們時常埋怨著自身的不完美,但卻忘了那句「每個人都不完美,我們無法選擇自身的缺點,他們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只能接納。」
所以請嘗試著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受我們生命路途中的香蕉皮。
即使我們以後的路途竟是裂痕,也要坦然接受與面對。
————————
最後歡迎關注專欄:電影門徒
佳作推薦、冷門鑒賞、影評賞析;與你分享這個時代最好的電影。
我能堅持每天為你推送佳片,你能堅持每天看至少一部電影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