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黑鷹墜落》

這是2001年斯科特執導的第二部影片。

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索馬利亞遭遇天災,有三十萬人死於飢餓。為此,美軍進入索馬利亞(並非是維和部隊)。在首都摩加迪沙和索馬利亞軍閥發生的一次戰鬥。原本美軍的目的是抓捕索馬利亞的兩個軍閥頭目。因為情報不準確,在執行任務途中,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擊落,美軍在救援飛行員過程中,遭遇索馬利亞武裝的圍困15小時。簡單的抓捕行動變成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戰鬥結果在片尾的字幕中這樣說:「1000多索馬利亞人死亡,19名美軍陣亡。 」 兩周後,柯林頓政府宣布從索馬利亞撤軍。

索馬利亞在非洲是個非常貧瘠的地區,既沒有石油,也沒有糧食。地理位置上也沒有戰略價值。在聯合國已經派出維和部隊的前提下,美軍增添部隊進入索馬利亞並沒有聯合國的授權。僅僅是為了顯示美國在非洲的存在,繼續維護其「世界警察」的形象。可事與願違,美軍在索馬利亞猶如陷入了泥潭,又一次嘗到了人民戰爭的無窮威力。給索馬利亞政局亂上添亂。最後的收穫就是索馬利亞軍閥日益發展壯大,而且還有創新,除了陸上土匪,還新成立了成群的海盜組織。大數據也有了新的統計,在三十萬餓死的數字上,又增加了近萬個亡靈。其中就包括不遠萬里而來的美國冤魂。

還好,美國及時認賭服輸,避免了如越戰時更悲催的局面。在噩夢醒來之後,美國政府也總結了教訓。一是單靠秀肌肉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了;二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早就看出了美國所謂「維護和平」的假招子,以後不能打這個招牌了;三是地面戰實在很難打。無論是1998年對伊拉克實施的「沙漠之狐」行動,還是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美軍均採取非接觸作戰方式———空襲戰。

在影片中,一個美軍士兵在談到這次作戰的看法時這樣說:「我每次回家,他們都問我:胡特,你為什麼從軍?難道你是打仗上癮嗎?我一句話也不說,為什麼?他們不會懂。他們不懂我們幹嘛要打仗。我們是為了同胞兄弟拚命。就這麼簡單。」另一個士兵也有同樣的疑惑,他說:「之前有一個朋友問我:你為什麼要去打別人的仗?你自以為是英雄嗎?當時我不知道該說什麼。現在我的答案是不,我不想當英雄。」實際上,每一個參加了這場失敗的戰鬥後,都會這樣問自己「為什麼?」如果像那個士兵所說的那樣,是為了同胞兄弟拚命,那麼,他的同胞兄弟又是為了誰去拚命呢?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是誰?

在美國人的性格里,是有一種尚武和冒險精神的。其前提是為了信仰為了正義去戰鬥。「亦余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尤未悔」。想當初在二戰時,美國青年爭先恐後報名參軍。在諾曼底,在硫磺島,都留下了他們的鮮血和生命。贏得了美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重。而到了現代,自從美國政府自己給自己頒發了「世界警察」的委任狀之後,一系列的舉動卻越發不得人心。越戰時,燒毀徵兵證的事情屢見不鮮(其中就包括前任的美國總統和當初的憤青柯林頓)。再看看朝鮮戰爭、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索馬利亞,近年來的多次行動哪一次有圓滿的結局?由此可見,戰爭確實是有正義和非正義的區別的。其標準就是人心向背。

人們常說:鑄劍為犁。對於刀光劍影的局面如何去化解?是送給他們犁,還是AK47?以暴易暴是永遠也平息不了戰亂的。只會增加仇恨而不是和平。哪怕是去幾個傳教士也比巡航導彈的作用大。

在影片中,有兩個鏡頭。一位索馬利亞婦女出現在美軍防線前,被士兵一槍擊斃。另一個是一個老人抱著死去的孩子的屍體在街上驚慌的奔跑。很敬佩斯科特的這種敘事方式。不迴避不隱瞞,直面戰爭的殘酷。戰爭中受傷害最大的永遠是無辜的平民。我們當然不能責怪那些士兵們,甚至不能去評判這場戰鬥本身。應該追問的是這場戰爭的發起者們。

本人評分:6.5。


推薦閱讀:

《秘果》陳飛宇用淡淡的表演鐫刻殘酷的青春
《誠實國度的愛麗絲》:一首底層女性的悲歌
註定被忽視的佳作
《只是世界盡頭》——值得一看的室內劇電影
近期最好的韓國懸疑片,把老梗玩出了新花樣

TAG: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