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坦克發展史Part IV——處境尷尬的輕型坦克

縱觀日本坦克發展史,日本的輕型坦克總是陪襯。其實原因也很簡單,日本中型坦克噸位較低,與輕型坦克並無太大差距,而豆戰車則佔據了更為下游的位置,產量加在一起也有1,400多輛。這些加起來使得日本輕型坦克的製造優先順序並不高,研發的動力也不足,最終結果大家也能猜到,計劃一大堆,上馬的沒幾個。

前作:

[轉載] 昭和狂想曲——日本オイ超重型坦克(百式重戰)

日本坦克發展史Part I——新式武器的探索

日本坦克發展史Part II——遠東巨獸

日本坦克發展史Part III——肆虐中國的豆戰車

一、九五輕戰 ハ號

戰間期短暫的和平並沒有阻擋日軍研製新型坦克的步伐。繼八九中戰、九二重裝之後,當時世界上新湧現出的英國維克斯6噸坦克及蘇聯的BT-2快速坦克給了日本研發機構以新的啟發。1933年的熱河戰役時,日軍使用了八九中戰(當時還叫八九輕戰)和九二重裝。極速25km/h的八九中戰和極速高達40km/h的九二重裝共同作戰時,經常只是速度更快的九二重裝配合輪式機動部隊的舞台,而時速較慢的八九中戰卻跟不上節奏。得知這種情況後,日本陸軍認為需要開發一種時速較快的「機動戰車」來跟隨機動步兵作戰。在考慮到水路運輸和渡河的情況後,日本陸軍認為,新輕坦的重量應該在6噸左右。1930年日本也購買了一台維克斯Mk. E Type A後,三菱航空機(後與其他企業合併為為三菱重工業)對其進行研究。

一輛雙炮塔型的維克斯Mk. E Type A,這也正是日本購買的那款。

1932年,陸軍技術本部正式對三菱提出開發要求。同年6月,三菱開始設計、9月,初稿設計完畢並製造了一輛原型車。經過測試後發現,初代原型車雖然有著43km/h的極速,但重量達到了7.5噸,未能達到陸軍的目標。1934年10月,「減重一噸」的要求被提了出來。1935年11月,改進型設計完成並製造了3輛原型車。

九五輕戰的初版原型車。該型設計與單炮塔的維克斯6噸區別不大。

重新設計後的原型車。誘導輪和主動輪有減重目的的洞,可以看出其與量產型炮塔不同。

經過了騎兵部隊和坦克部隊的實驗後,同年12月16日,曾用名「試製6t戰車」的坦克被依照年份(1935年為日本皇紀2595年)正式命名為九五式軽戦車。1936年11月,一輛在炮塔側後部加裝機槍的九五輕戰試驗車被製造出來,並在中國東北的冬天進行測試。測試完成後,九五輕戰正式進入量產。九五輕戰的量產從1936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943年9月,共生產約2,300輛。

一輛陷在坑裡(?)的九五輕戰,可以看出這輛坦克非常袖珍

九五輕戰的主炮是九四式三十七粍戦車砲,這門火炮大家如果看過日本坦克發展史Part II——遠東巨獸的話應該能知道,它是以九五重戰的副炮之名研發的。該型火炮口徑37mm,長1358.5mm,倍徑36.7,可發射九四式榴彈或九四式穿甲彈,發射九四式穿甲彈時炮口初速583.2m/s,275米外穿深36mm。日本火炮穿透力低下是老毛病了,一是還沒有選擇風帽被帽穿甲彈/被帽穿甲彈等設計,二是當時日本的冶金技術低,彈頭強度不夠,三是彈頭強度不夠還堅持用穿甲榴彈。九四式榴彈內部有63g黃色炸藥,九四式穿甲彈內部也有10g,所以它其實是一種穿甲榴彈(APHE)而非單純的穿甲彈。這個彈種儘管在擊穿後毀傷效果要比沒有裝葯的純AP彈來的好,但擊穿不了就沒有什麼用了。

九四式穿甲彈內部構造,可見彈體內部的炸藥

九四式榴彈內部構造

九五輕戰全長4.3米,寬2.07米,高2.28米,自重6.7噸,戰鬥全重7.4噸,由一顆三菱A六一二〇VDe空冷直列六缸柴油機提供最大120匹的動力,最大時速40km/h,車體裝甲12/9/9mm,炮塔裝甲12/9/9mm,炮塔位於車體中心偏左處。在不旋轉炮塔的情況下,九五輕戰就有左右各10°的射界。

現存的一輛九五輕戰

後期生產的九五輕戰換裝了新設計的九八式三十七粍戦車砲,該型火炮在發射九四式穿甲彈時炮口初速提升到了675m/s。

為了適應中國東北的田壟地形,在東北的日本部隊還設計過一種北滿型九五輕戰。這種九五輕戰在兩個一對的路輪中間加裝一個接地的小輪以增強在東北的機動性能。

北滿型九五輕戰

有人可能對九五輕戰的二字名稱ハ號有疑惑。網路上有網友說這是借它的引擎三菱A六一二〇VDe的代號來的(它的代號同樣是ハ號),但實際並非這樣。「ハ」是日本「いろは順」假名表中的第3位,而在九五輕戰之前還有代號為「イ號」的八九中戰及代號為「ロ號」的九五重戰。在日本設計坦克的前期,還沒有分出來輕中重三種坦克的代號首字,因此就只有一個按順序排的單字代號配合上一個「號」字組成的代號。

二、九八輕戰 ケニ

九五輕戰投產沒兩年,一個新式輕型坦克的研發就被提上了日程。九八輕戰於1938年立項,1939年9月製造了第一輛原型車,設計廠為日野汽車。九八輕戰的二字代號是這樣來的:「ケ」是日軍輕型坦克的代號,而「ト」是日本「いろは順」假名表中的第7位。因此,九八輕戰的短名的意思是「設計的第七款輕型坦克」。

九八輕戰相對前輩變化非常明顯,坦克高度縮短到1.82m,全長縮短到4.11米,自重6.2噸,戰鬥全重7.2噸。其換裝了一個雙人炮塔、主炮更換為一〇〇式三十七粍戦車砲。新火炮倍徑45.9,炮身長1699mm,炮口初速700m/s;同時九八輕戰還有一挺九七式7.7mm車載重機槍,位於火炮左側,為同軸機槍。

工廠內的九八輕戰

九八輕戰的炮塔非常顯眼,是一個類似虎式炮塔的類圓柱形炮塔,這也是區分九八輕戰、二式輕戰與其他日本坦克的一大特點。九八輕戰換裝了統制一〇〇型空冷直列6缸柴油發動機,可以提供130匹馬力的動力,極速50km/h。不過就算九八輕戰在各方面都比九五輕戰來得強,日本軍方覺得打中國根本不需要多好的坦克,繼續用已有的生產線爆九五輕戰就好了,因此九八輕戰只生產了113輛(一說103輛)。

九八輕戰側面圖

在日野設計的九八輕戰以外,還有另一個由三菱設計,換裝懸掛系統的ケニB計劃存在。該計劃將九八輕戰的懸掛系統更改為一個有四對大路輪的克里斯蒂懸掛系統,不過僅生產了一輛原型車。

ケニB原型車

三、二式輕戰 ケト

由於九八輕戰的火炮與九五輕戰後期型的區別不大,九八輕戰的炮塔也過於狹窄,一個新式坦克計劃又提上了日程。改良型坦克的原型車於1941年完成,隨即在1942年,新型坦克被命名為二式軽戦車。這款坦克配備了一門一式三十七粍戦車砲,該炮於1941年開發,發射一式穿甲彈時炮口初速785m/s,穿透力比起一〇〇式三十七粍戦車砲稍有提升。二式輕戰在其他方面的變化並不多,僅僅是炮塔比起九八輕戰來的更大一些。

雖然該車在1942年就已經定型,但直到1944年,二式輕戰才正式進入量產,一共生產了29輛(一說34輛)。

一輛未裝火炮的二式輕戰

側後拍攝的二式輕戰。可見區別與九八輕戰很小

四、三式輕戰 ケリ

在太平洋的島嶼上正面肛美帝的日本陸軍發現,九五輕戰的九四式三十七粍戦車砲非常丟人,肛美帝根本不夠用。因此,日本軍方腦洞大開,希望將九七中戰的九七式五糎七戦車砲隨著九七中戰的舊炮塔裝上九五輕戰的底盤,這個計劃被稱為三式輕戰。1944年,一輛原型車被製造出來,但測試發現人在裡面很擠,不能很好的操控火炮,因此三式輕戰從未進入量產。

五、四式輕戰 ケヌ

這個計劃和三式輕戰一樣,均是意圖將九七中戰的炮和炮塔塞到九五輕戰的底盤裡。在發現三式輕戰的毛病後,日本陸軍將九五輕戰的炮塔座圈的直徑從1000mm擴大到1350mm,再放上九七中戰的炮塔。這樣改造後的坦克車高高了約20cm,重量增加了1噸。由於該車性能比起三式輕戰來的好一些,因此有幾輛九五輕戰的確經歷了這樣的改造,但沒有四式輕戰參戰的記錄,均為實驗用車。

展覽館內的四式輕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坦克世界》中的日本II級輕坦九五輕戰的完全體炮塔和火炮就是日本III級中坦九七中戰的炮塔和火炮,也算是還原了歷史。

六、五式輕戰 ケホ

前面說了《坦克世界》里的九五輕戰,那就不得不提一下遊戲里的IV級輕坦五式輕戰了。事實上,除了幾張後人繪製的想像圖以外,我們對五式輕戰一無所知。

罪魁禍首想像圖

一般來說,資料都將五式輕戰的開發時間認為是1942年,而計劃搭載的火炮則為一門試製四十七粍(短)戦車砲。該火炮由一式四十七粍戦車砲修改而成。

七、試製四式自行火炮

接下來講講衍生車輛。日本有過不少在坦克底盤上改裝榴彈炮的載具,試製四式自行火炮就是一個。它的日文全稱是試製四式十二糎自走砲 ホト,是在九五輕戰的地盤上搭載一門三八式十二糎榴弾砲的衍生型自行火炮。該型火炮炮身長1440mm,12倍徑,已經是使用了三十餘年的舊炮了。改裝成果喜人,九五輕戰完全負擔的下這門火炮。

6噸小坦克抗120炮,是小車扛大炮的傑作

八、試製五式自行火炮 ホル

日文全稱試製五式四十七粍自走砲 ホル。這是另一個改裝九五輕戰的計劃,在九五輕戰的底盤上裝上一門試製四十七粍(短)戦車砲。這門火炮同樣是五式輕戰計劃中的火炮。沒有實車照片留存,僅在一些書籍中有線圖提及。日軍給它的定位是藏在草叢裡面狙擊美軍的M4「謝爾曼」側後部的坦克殲擊車,也是很可憐了。

一些線圖資料

日本模型愛好者用九五輕戰改造的試製五型自行火炮

以上便是《日本坦克發展史Part IV——處境尷尬的輕型坦克》的全部內容啦!在日本輕型坦克的發展歷程中,只有九五輕戰真正算得上是量產車型,其他的坦克就沒有量產過150輛的,可謂是處境尷尬。


推薦閱讀:

開發者Q&A【2017/10/12 WOT 日常新聞】
蘇聯/俄羅斯RPG-7火箭筒及彈藥簡介
ELC EVEN 90 法國八級金幣戰車 新數據【2017/11/12】
二戰羅馬尼亞裝甲部隊發展史(2)
一些蘇/俄裝甲車輛簡易識別

TAG:坦克 | 日本 | 坦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