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30年後,拿什麼養活自己?你做夢也想不到的答案!

1

年輕人走出校園後,總覺得天高地廣任我行,年輕就是無極限,莫愁前路無知己,我的未來不是夢,根本不會考慮養老問題。

等過了30歲,面臨結婚、買房、育兒等人生重大事項時,回顧自己不算特別如意的職場歲月,摸摸口袋裡並不算多的積蓄,看看頭上開始出現的絲絲銀髮,便會開始憂慮自己未來的養老問題……

普通人在60-65歲會面臨退休生活,所以當一個人處於30-35歲時,難免會在夜深人靜時,腦中閃過一個問題:30年後,拿什麼養活自己?

然而普通人往往並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

想啊想……越想越心慌,越想越心煩,索性眼睛一閉,蒙頭睡去,以後面臨的問題,以後再說吧……

關於養老問題,力哥之前很多文章都講過。

比如《未來中國錢途無量的三大產業和一個指數》, 講的就是未來的深度老齡化時代,我非常看好養老產業指數。

然而買養老產業指數基金,30年後真能養活我們嗎?

比如《超人VS蝙蝠俠: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中,我再次提出了「老何所依」的終極命題,並在分享《金剛狼3》觀影感受的《30年後,拿什麼養活你自己?》中,給出了我認為相對最靠譜的候選答案——

房子。

然而在人口不斷遞減的新時代,現在買房子,30年後真能養活我們嗎?

對此,力哥也感到困惑……

直到10月,我在寫「大都會青春殘酷物語」系列時,不禁悲從中來,再次想到這個問題,於是寫了《80後,我們老何所依?》

只不過這次,我沒勇氣拋出板上釘釘的答案,所以把這個開放式問題直接拋給大家……

但我從未停止過思考。

如今,我終於想明白了。

2

為什麼老齡化是人類社會無法扭轉的必然趨勢?

一方面,物質豐腴,普通人的營養攝入更均衡更充分,因而壽命普遍得到明顯提高,另一方面,科技,特別是醫學技術突飛猛進,就算得病了,治癒的概率也在不斷提高,所以人的壽命一定越來越長。

現在大部分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0歲,過去人均預期壽命70歲,退休後國家只需再養10年。因為國家是靠20-60歲的勞動年齡段內的人口支撐起來的,假如各年齡段人口呈均等分布,意味著4個在職人員養一個退休人員,贍養比4:1,壓力不大。

但未來人均預期壽命很可能會提高到80歲、90歲甚至100歲,就算退休年齡從60歲大幅提高到70歲(現在發達國家執行的最高退休年齡是67歲),哪怕到時民怨四起,50年工作年齡段的人口還是要養活20-30年的退休人口!贍養比為1.67—2.5,差不多2個養1個,這顯然是人類社會不可承受之重。

然而「老不死」並不是人類無法破解的終極難題,單純對比工作和退休人群的年齡段長度,可能會覺得贍養壓力灰常大,但如果年輕人多生孩子,依然可以大幅降低贍養比,化解危機。

所以真正的噩夢不是「老不死」,而是「老不死」的同時,人類還面臨「少不生」的封喉一劍……

今天,現代文明的起源地,被譽為人類文明之光的歐洲地區,不想生孩子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甚至不想結婚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

歐洲四大國的領導人——德國總理默大媽、英國首相梅姨、法國總統小鮮肉馬克龍、義大利總理真蒂洛尼,還有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榮格,無一例外,都木有孩子。

視野放大,瑞典總理洛夫文、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奧地利總理庫爾茨、盧森堡首相貝泰爾……全都不要孩子。

其中最逗的是盧森堡首相貝泰爾,這哥么兩年前還在神父的主持下,和自己的比利時小鮮肉男盆友公開舉行了一場同性婚禮。

然而這哥們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之前已有兩位歐盟國家領導人都和自己的同性伴侶公開登記結婚,給單身汪指出了一條脫單的陽光大道……

過去數千年來,同性戀一直受到所有人類宗教、傳統和社會觀念的歧視,直到今天,許多上了年紀的中國人依然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精神病」或「心理變態」。

可見,承認、寬容並尊重同性戀的確是人類走向文明的進步標誌。

但今天的歐洲,這種政治正確已被扭曲。同性戀族群不但不受到任何歧視,反而享有種種意識形態上的隱形特權,似乎有人宣布自己出櫃,成了一種很時髦很浪漫的事,大有「我是同性戀我驕傲」的意思。

同性戀縱有千好萬好,總有一點不好——不能生孩子。

今天有錢有勢的歐洲精英階層帶頭不生孩子,下面的底層民眾面對經濟負擔更不願生孩子……當一個國家的大部分國民都以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消費主義為人生追求,因而視生養孩子為沉重負擔而拒絕生育,請問這個國家還有前途嗎?

當「老不死」遇到「少不生」,歐洲勞力不足,只能開放移民大門,引進中東北非穆斯林勞工,而他們又特能生,所以今天歐洲許多大城市,比如巴黎、倫敦、羅馬、法蘭克福、維也納、哥本哈根、曼切斯特、馬賽等,穆斯林人口都已超過10%,如果單純計算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比例,許多城市的穆斯林移民孩子已超過本地原住民孩子。

《餘額寶收益要跌了,懂行的都改買這貨》《生育才是第一生產力》《羅子君媽媽:上海人為啥那麼招人厭?》《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中國老百姓理財醒世恆言》等各色主題文章中,我都不厭其煩再三強調一個觀點——

30年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和平演變為法蘭西斯坦共和國,沒毛病。

因此這兩年,我一直和身邊人嘮叨兩件事。

一,一定要儘快辦申根簽證,去歐洲旅遊。

今天你只不過容易在巴黎街頭遇到扒手,但依然能看到有兩千年歷史傳承的活的基督教文明,但20年後,你在巴黎最重要的旅遊景點可能不再是巴黎聖母院,而是巴黎大清真寺。

二,如果準備移民,美國、加拿大、澳洲都可以,但千萬別移民歐洲,更別去歐洲投資房產。

歐洲也有明事理的真正為子孫後代考慮的人,比如排斥移民的法國極右翼總統候選人勒龐。

勒姨也是和梅姨一樣的女強人,但沒梅姨那麼自私——她生了三個孩子。

只可惜,她沒被選上,因為今天大部分歐洲人還沉浸在文明之光的政治正確幻影中沒醒來……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了日漸富裕的整個儒家文化圈。

開始是日本,後是亞洲四小龍,而最近10年,這種以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消費主義為榮,拒絕承受育兒壓力的思潮,以閃電俠都追不上的速度席捲中國大陸的年輕人。

2016年10月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16》公布了2015年全國百分之一人口普查結果。

2015年,中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047——不及人口世代更替水平2.1的一半。

也就是說,就算未來中國總和生育率不再繼續下跌,每下一代中國人都要比上一代整整少一半——和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一樣。

那2016年的最新數據呢?

翻開今年10月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17》,關於生育率的關鍵數據全部刪除了……

有專家表示,這可能是因為目前的1%抽樣調查方法還不夠科學,導致中國的真實人口出生率被低估了,而官方則沒有給出任何解釋……

好吧,就算1.047被低估了,真實情況又能有多高呢?

1.2?1.3?1.5?

不如做個小調查吧——

歐人無暇自哀而漢人哀之,漢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漢人也……

3

面對這種局面,70、80、90後的中國人,請仔細想一下,30年後,到底你能拿什麼養活自己?

是房子嗎?

人都沒了,房子給誰住?

是錢嗎?

老人多而年輕人少,意味著領養老金的人多而交養老金的人少,養老金嚴重虧空,央行自然就會開足印鈔機印更多的錢,導致更嚴重的通貨膨脹,所以錢會更不值錢。

那麼黃金、石油、古董字畫或者比特幣呢?

似乎也很難說得過去……

再仔細想想,30年後,你真正最需要的是什麼?

這麼多年來,中國大興土木蓋了多少房子,你會沒地方住嗎?

科技發展到今天,食物、衣服、汽車都不再是很難生產的商品,所以衣食住行都不是大問題。

除了這些,你還有什麼剛性需求?

想想現在的老人,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

有人陪護!

得有人隨時給他們量血壓,做檢查,得有人隨叫隨到保護他們的安全,得有人幫他們做飯拖地洗衣服完成這些不複雜但很累人的家務活,得有人幫他們染髮敲背剪指甲,如果行動不便,還得有人每天伺候在身邊,把屎把尿擦身喂飯,甚至還得陪他們嘮嗑逗趣講新聞,這樣他們才不會孤獨寂寞,以為自己被快速變化的時代淘汰了而感到自卑甚至得老年痴呆症……

請問,這些活兒你願幹嗎?

我們這代深受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潮影響的年輕人不願意做這種毫無成就感的臟活累活,你又能期待我們的下一代中能有多少人願意干這種活兒呢?

如果下一代都不太願意干,那就只有用經濟槓桿刺激他們來干。

就像沒一個姑娘心甘情願出賣身體,但如果給的錢夠多,有些就經不住誘惑了。

這意味著說,到時候讓他們來為你提供這些養老服務的費用將極為高昂,遠超未來30年的綜合通脹水平,甚至超過你長堅持期投資的複利回報!

所以這才是我們老了以後,最稀缺的剛性需求!

記得曾看過一則新聞,說上海老齡化太嚴重,導致出現嚴重「阿姨荒」,於是街道想了個辦法:有些60多歲的入門級老人眼下身體還不錯,但80多歲的高齡老人大多要人照顧,不如現在讓這些60+老人為80+老人提供養老服務,記錄在冊,等他們到了高齡,也可以請更年輕的退休老人來照顧他們。

這相當於是能跨越時間的勞務券

但現在60多歲的老人未來享受到的養老服務一定會縮水,因為到時候能提供服務的人一定更少。

貨幣的本質是購買力的憑證,但紙幣是最不靠譜的憑證。因為每時每刻都在縮水,如果現在我們提供一份勞動付出,獲取一份等價的勞務券,等30年後由我們的後代提供,這才是最靠譜的養老對策!

只可惜,世上沒有這種勞務券。就算有,因為人口代際衰減,到時八成也會成為空頭支票。

至此,終極答案呼之欲出。

4

在30年後人口高度老齡化的新時代,想要安心養老,最靠譜的投資是多生孩子!

首先,孩子對你有法律上的贍養義務,他必須為你養老送終。

其次,孩子為你提供的養老服務,和你從市場上不知道誰家孩子那裡買到的服務有本質區別。

後者和你之間僅是僱傭關係,更準確地說是勞務合同關係,因為你給錢他才來照顧你,你沒錢或者工資漲到你承受不起時,對不起,他就會拍拍屁股走人,他對你沒有任何法律、道義或情感上的羈絆。

更何況,到時養老服務嚴重供不應求,年輕人奇貨可居,他很可能會敷衍了事,如果你不滿意,也不一定能換到更好的。

更糟糕的是,就像攜程和三原色虐童事件一樣,到時你很可能老眼昏花,行動不便甚至癱瘓在床,你在這個年輕的「保育員」面前也像孩子一樣是毫無反抗能力的待宰羔羊。

事實上,哪怕就在今天的中國,許多低端養老院里,阿姨虐待老人的情況遠比保育員虐待小孩的情況多得多!

只不過媒體和公眾很少關心罷了。

30-60歲社會中堅的關注焦點永遠在下一代,因為他們象徵著未來,關心他們會為你帶來希望。

但他們很少關註上一代,因為他們象徵著死神,最後你得到的只能是一個骨灰盒。

啊~那是多凄涼的晚境……

啊~那是多麼痛的領悟……

但孩子和你有血脈親情,他對你有愛、有責任、有羈絆,你們有漫長的共同記憶,他會用心照顧你的生活,努力讓你活得更快樂。

不過第三條原因才是最重要的。

人是財富最終的消費者,也是財富最初的創造者,深度老齡化時代,最稀缺的不是錢、不是房子、不是黃金、不是比特幣,而是年輕人本身!

如果你生了個孩子,悉心教育,把他培養成一個才能卓越的人才,能在社會上找到收入相對較高的的工作,用他賺到的錢反哺你的養老需求,這才是以毒攻毒的終極王道!

然而任何投資都有風險,生孩子也不例外。

一是如果你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幸夭折,那投資就都打水漂了。

更糟的是像江歌那樣,好不容易要出道反哺家庭了,卻因為交了個不靠譜的朋友冤死異鄉,對江媽來說,這種失獨痛苦是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彌補的。一是她的年齡已不允許從頭開始生二孩,二是就算冒巨大風險懷孕了,她也沒有金錢和精力再把第二個孩子拉扯大了……

今天中國失獨家庭千千萬,所以從投資角度看,生二孩具有分散單一投資風險的重要戰略意義!

二是和智育相比,德育一定程度上要拼人品。

一對爸媽教育出來的5個孩子,2個有孝心3個沒良心,這種事很常見。更何況孩子長大了也會有自己的生活和壓力,如果是兒子還要應對媳婦的挑戰,到底能分出多少時間、精力和金錢為你養老,也有不確定性。

過去人們認為,生孩子是賺錢生意。

因為只要保證孩子吃飽長大,就能成為勞力反哺家庭,甚至女孩長到14歲就要當財產一樣嫁出去換一筆可觀的彩禮,補貼家用。

過去40年,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生孩子是虧錢買賣。

因為只生一個孩子,父母對這個孩子賦予極高期望,用在孩子身上的錢,尤其是教育投入,占家庭大半收入,今天那麼多家長拚死要買學區房也是這個道理。

靜態算這筆賬,的確很虧。

但用發展的眼光看,如果把30年後深度老齡化時代年輕人能創造的價值也算進去的話,只要你活的時間足夠長,你的孩子又還有點良心,說不定這很可能會成為一筆陰差陽錯的賺錢買賣!

儘管生孩子也要面臨上述風險,但和不生孩子所面臨的養老風險相比,還是小太多太多了。

這就像我們理財也要冒各種風險,不一定人人都有美好結局。

但如果你不理財,永遠把錢存銀行,那毫無懸念,未來你只有死路一條。

5

那對於篤定不要孩子,或因為窮而不敢奢求孩子的年輕人,30年後的養老生活,真的就一片灰暗了嗎?

還是回到人類的基本需求來思考問題。

因為技術進步,尤其是人工智慧技術進步,導致今天許多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商品生產變得越來越容易,無論是種糧食蓋房子,還是造汽車造手機。

未來隨著人工智慧的進一步發展,能不能代替更多目前只有人類能完成的精細化勞動呢?

比如給癱瘓在床的老人擦身喂飯?

如果給人類30年時間,這種科幻片里的場景有沒有可能變成現實呢?

回想30年前的1987年,大陸人第一次通過當時如日中天的港片知道一種不連電線也能打電話的「磚頭」,取名「大哥大」。當時第一代吃螃蟹的廣東老闆買一台「大哥大」要2萬元,還要入網費6000元,折算到今天的人民幣購買力,相當於200多萬……

如果30年後,人工智慧技術已成熟到能為人類提供精細化服務,那除了情感需求,孩子或阿姨能提供的大部分養老服務,人工智慧都能代替,那豈不是不生孩子也能解決養老問題了嗎?

就像大劉另一部短篇科幻小說的標題:贍養人類。

當越來越多的人類選擇不生孩子,享受生活,人類後代變得越來越少,也就意味著,人工智慧贍養的將不僅僅是老人,而是全人類。

然而那是太過久遠以後的事,而留給我們這代人的準備時間只有30年。

更糟糕的是,就算30年後,最尖端的人工智慧技術達到了這樣的發展水平,從最初的突破性創造到被批量化大規模生產的商業化運用,還有一個不斷降低成本的漫長道路,過去20年,智能手機和新能源車的發展史已證明這一點。

因此即使樂觀估計,到時有企業能提供人工智慧養老服務,可能依然價格不菲。

因此又一個從根本上以毒攻毒的養老對策,就是購買研究人工智慧技術的上市公司股票。

將來他們的研究成果獲得巨大成功並取得豐厚利潤時,你作為股東,一樣能賺夠讓人工智慧提供養老服務的錢。

然而科研有巨大不確定性,誰又知道哪家企業未來能拔得頭籌呢?

所以買一兩家你看好的人工智慧概念股票,就不如買人工智慧指數基金,基金本身就會不斷幫你大浪淘沙,去糟取精,找到一攬子最優秀的人工智慧基金股票。

眼下A股市場,只有一隻這樣的基金。

融通人工智慧指數(LOF)基金(161631)。

不過這個基金成立只有半年,眼下規模只有0.5億,流動性可能會成問題,希望今後規模能再大點,會更適合投資。

按照《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特的說法,人類歷史上真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命只有三次:7-2萬年前的認知革命、1萬-5000年前的農業革命,以及過去200多年來的科學革命。

今天,我們正站在第四次革命的入口——人工智慧革命。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力哥不敢完全不信。

所以買人工智慧指數基金,看基金歷史回報或指數歷史回測表現都沒多大意義,因為我們買的,是人類歷史上從未經歷過的沒有任何歷史經驗可以參考的東西。

或者說,我們是在賭人類的未來。

回到標題:30年後,拿什麼養活自己?

一是孩子。

二是人工智慧主題指數基金。

最佳的資產配置組合是兩個孩子(最好一男一女)+一堆人工智慧指數基金,從而做到對未來科技發展不確定性的完美對沖。

如果你生不起兩個孩子,次佳的組合是一個孩子+一堆人工智慧指數基金。

如果你一個孩子也不願意生,那就得買一大堆人工智慧指數基金。

當然,選項二隻是選項一的plan B,但終究不能完全代替選項一,生孩子可能還是最靠譜的王道。

對了,12月版的七步定投策略備選基金池更新了,有興趣的話,點擊「閱讀原文」,就能跟著力哥一起開啟定投賺錢之旅了。


推薦閱讀:

中國突然拔出倚天劍!最狠報復,世界震驚,舉國沸騰!
這些人血本無歸,值得同情嗎?
買這「四朵金花」,不賺錢沒天理
沸騰了!北京突傳大消息!谷歌無眠,微軟寢食難安!
新年開門紅,股票池再下一城

TAG: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