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用大腦可塑性改善心理、學習及壽命

雖然接觸了心理治療超過十年,也看到過眾多的改變,但作為心理諮詢師的群體,很少真正去接觸腦學科,因此一直沒有深入了解心理諮詢是否會給人的大腦帶來實質性改變。而且作為心理諮詢師有嚴格的界定,一旦基於神經方面的問題,心理諮詢師是無權過問的,必須轉介給相關的神經科醫生,這樣導致了自己一直沒有考慮去接觸與大腦、神經相關的問題。

最近出於機緣巧合,閱讀了關於大腦可塑性的書籍,突然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將過去一些產生心理諮詢效果的案例與大腦神經的改變結合起來,突然明白了很多道理,在更加底層的面上理解了之前一直在學習及傳授的相關知識,能很好地融會貫通各種心理療法,對條件反射、刻意練習等之所以產生效果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怪不得肯威爾伯曾經說,所有的思想都會落到外在的物質層面,在沒理解神經這一層面時,對該理論感覺很空洞,結合了大腦可塑性的內容,突然感覺茅塞頓開。這也恰恰印證了自己反覆在課程中強調的對元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其實各學科在底層是共通的,一旦找到了這些共通點,你自然可以觸類旁通,讓學習效果極大提升。而換做本篇需要表達的觀點就是,這些知識會變成你腦神經的一部分,最終長在你的腦袋中。

接下來,我就分別從心理治療、學習提升及健康長壽三個方面講講了解大腦可塑性到底有什麼作用:

一、在心理諮詢領域的作用

在國內心理諮詢領域,有一類人往往會認為找心理諮詢師聊天解決問題好像很不靠譜,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或者說受二元論思想的影響,他們往往更加相信藥物的治療,這與中醫被很多人認為是偽科學有些許類似。

在心理諮詢領域,無論是精神分析還是認知療法等,很多都是通過與來訪者溝通實施治療。而行為療法則增加了一些需要人們進行改變的具體行動。在很多傳統思維的人看來,這又沒吃藥,如何能治病呢?受唯物論的影響,很多人會建立這樣的思維,「一定是某種東西,如病毒、細菌等導致人的病變」,那麼治療當然需要通過藥物或手術來殺死或去除這些導致病變的外物,習慣了這樣思維的人,很難接受通過聊天可以產生治療效果。

根據眾多心理諮詢案例,人的很多心理問題是受其觀念或者說思維模式影響的,在不了解腦神經系統的前提下,我們只能說,改變觀念後,有些癥狀就可以化解,比如焦慮、恐懼或抑鬱等。但習慣唯物論思維的人肯定不滿意,他一定很難接受:一些非物質的東西,怎麼會實實在在影響自己。為了解決這類人的困惑,只好引入大腦神經的知識進行解釋。不過事先聲明,大腦是人類最複雜的器官之一,對其研究還存在眾多的未知領域,目前可以找到解釋的也是有限範圍,且有可能隨著研究的深入導致結果發生改變。大家千萬不要期望這是絕對的真理,允許一些模糊過程的存在,畢竟這個世界太複雜,我們還沒到完全了解這個世界的程度,有可能永遠也無法了解全部真理。

那麼,就目前階段,我們已經找到了一些研究結果,說明我們的某些心理問題其實是跟我們的腦神經有一定相關性,比如上癮或強迫症等,它切切實實在我們的腦神經系統中有相對應的物理結構。而要解決這類問題,其中一種方式就是改變這些神經系統。而眾多的研究結果發現,心理治療確實能改變相關的神經系統。

大腦可塑性先驅埃里克·坎德爾認為:「當心理治療改變人們時,是通過學習,給基因表現的層次造成改變,因為基因表現可以強化突觸的聯結形態。心理治療會有效是因為它深入大腦和神經元,用啟動基因的方式改變大腦的結構。」

坎德爾還提到,正向的關係可以促進神經可塑性的改變,因為它可以啟動「去學習」,把現有的神經網路融解,使病人可以改變現有的意圖與心態。心理分析可以導致大腦的改變是「無疑的」

精神科醫生蘇珊·沃安也認為談話治療有效是因為「對神經元說話」,一個有效的心理治療師或心理分析師是心智的「微層外科醫生」,他幫助病人在神經網路的層次作出必要的改變。

神經元--圖片來自互聯網

在沒有接觸大腦神經的相關知識之前,我一直認為對話這種心理諮詢療法僅僅是通過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從而調整其看待世界的方法,最終改善其癥狀。而越來越多的腦神經研究發現,來訪者的腦部在對話治療的過程中切切實實產生了改變,其神經的聯結等都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這進一步強化了我對心理諮詢可以實質性改變來訪者的信心。

二、在學習成長領域的作用

最近兩年,我在個人學習成長方面也開發了一些課程,特別針對刻意練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另外兩篇文章:《如何高效學習快速成為領域專家》toutiao.com/i6434019005 、《知識分享時代如何避免碎片化思維》toutiao.com/i6416192924 )及碎片化思維方面。現在網上充斥著很多快速提升的課程,大家都希望速成,但實際上,真正要掌握一種知識,速成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通過某種方式提高學習的效率。

根據腦神經的研究,我們要掌握一種知識,其實最終會在大腦中形成一種實質性的神經改變。刻意練習之所以有效,因為通過刻意練習,我們不斷在強化這方面的神經,讓神經突觸聯結更緊密、傳輸更高效。而速成法是沒有辦法達到這種效果的,這有點像龜兔賽跑的效用。我們可以用自己讀書的經驗去驗證一下,很多人在讀大學的時候都有過類似經驗,我們有些人平時不讀書,到考試前才臨時抱佛腳,考試的前一晚讀到深夜甚至通宵,第二天的考試確實過關了,我們慶幸自己如此聰明。但經過今年後你再回頭思考,當年你通過突擊考試過關的科目,其實根本沒有掌握其中的知識。從大腦神經的研究發現,在短暫的練習後,我們確實可以進步,因為我們強化了現有的神經突觸聯結。但是我們很快會忘記「開夜車」所學的東西,因為來得快、去得快的神經聯結很容易反轉,當你沒有去強化,這些神經又散掉去和別的神經聯結。如果要一直保持進步,永久掌握這些新知識,必須慢慢持續地工作,形成新的固定聯結。這是否讓我們從另外的一個角度理解了龜兔賽跑為什麼最終烏龜能贏?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其實沒有速成法的,我們需要學習的是知識或技能,而不是存儲在腦中信息。當然,要做到能記住這些信息也非常困難,你的速成法別說連這點都達不到,就算你真做到了,現代互聯網如此發達,這種隨時可以查詢到的知識對你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你知道得再多,對你解決實際問題也毫無作用,最終你還是一個無能的人。

龜兔賽跑--圖片來自互聯網

因此,了解一點腦神經科學,用以慢為快的方法重塑你的神經系統,這才是最終高效學習的目的。

三、在健康長壽方面的作用

最後講講大腦神經可塑性對我們健康長壽的影響。過往的知識讓我們認為大腦是固定的,我們的腦神經一旦生成,一輩子也不會改變,而且數量只會減少,永遠不會增加。但最新的研究卻發現,其實我們的腦神經也有一種幹細胞,它可以再生,生成我們需要的各種神經元細胞。

全世界最先進(加利福尼亞州拉荷亞沙克研究院弗雷德里克·蓋吉)的實驗室中就在研究活的人類神經幹細胞。1998年蓋吉和瑞典的皮特·艾力克森共同發現了海馬回中有這些神經幹細胞。這些神經幹細胞充滿了活力,它們被稱為神經幹細胞是因為它們可以分裂、分化成神經元或是在大腦中支持神經元的神經膠質細胞。這些幹細胞可以不斷地分裂,製造另一個自己,它們可以持續不斷地這樣複製下去而沒有任何老化的徵象出現。因為這個原因,幹細胞被形容為大腦中永恆年輕的嬰兒細胞。如果激活這樣的機制,人類的大腦真的有可能「返老還童」。聽到這點,大家是否感覺有些興奮?

研究發現,真正全神貫注的活動會減少心智退化的概率,例如學一種新的樂器、玩橋牌、打麻將、閱讀和跳舞等都可以幫助神經元的活化。但這些活動比如跳舞需要學習新的動作才有效,因為它既是身體的,也是心智的運動,需要大量的注意力。這些運動不但可以增強我們的腦細胞,讓一些新神經元生長或增加聯結,還有可能減少得阿爾茨海默病的概率。其他像打保齡球、看顧小孩、打高爾夫球所需要的活動力及專註力相對較少,它們就無法產生這樣的效果。

阿爾茨海默病--圖片來自互聯網

因此,想要自己的腦袋「青春常駐」,多運動、多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難怪我們發現很多終生學習者都比較長壽,也很少得老人痴呆症,看來原因就是他們持續處於學習狀態。

其實大腦可塑性不單單可以解決我們的心理、學習及長壽問題,在很多案例中,它還被用來解決中風導致的癱瘓及其他腦損傷問題。因此,

weixin.qq.com/r/1Chiep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當下的力量》這本書?
用腦過度後,如何放鬆恢復?
松果體與人們口中的第三隻眼有什麼聯繫?
人腦中「CPU」、「內存」、「硬碟」和計算機中的結構一樣么?

TAG:大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