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薩的故事(1)

幾年前我一個朋友剛來美國的時候,我去紐約看他,陪他在十一月紐約穿堂的冷風裡手捏著吃一塊辣腸披薩(pepperoni pizza)。那是他在美國的第一個星期,一邊吃一邊興緻勃勃地問我:「哥啊,你這兒哪兒買的披薩,太好吃了,我要把店名字記下來。每周都來吃!」

我眼皮都沒抬,說:「紐約隨便一家就這樣。」

哥們兒繼續興緻勃勃地問:「哇,那這麼多cheeeeeeeese要多少錢啊???」

我說:「0.99刀。」

(上圖,紐約披薩)

在美國住的同學們大概會覺得這故事也沒什麼意思,但我覺得我還挺能明白這種對美國食物淺薄的熱愛的。我講這個故事也絕對不是因為想嘲笑我那孤身一人來紐約上高中的朋友,而恰恰是因為自己十分理解這種感情。一邊正巧周末不太忙,晚上跑去義大利區跟JX Consp吃了兩張不錯的披薩,一邊女朋友最近總嫌棄我中文水平下滑,就想寫點關於披薩的東西,也供大家參考/娛樂一下。

1. 披薩基礎101

先插播一個笑話,我最近一個美國朋友學中文,每次都把pizza字正腔圓地講成「劈叉餅」,回頭問我們:「哎,為啥中國同學總是笑呢?我發音有什麼問題么?你回答我啊。你TM別笑了行么?哎WHAT THE FUCK?」

除了因為我覺得這個故事可以和小嶽嶽的「打鹵饢」一較高下外,這個故事放在這裡也是有道理的,至少它說明了披薩是一個大家都會吃而且都會討論的,真正意義上的全球食物。十年前它還只是在必勝客里只有考了雙百爸媽才會帶你去吃的奢侈品,這些年在大學門口的披薩店都已經開始造成擁堵了,一頓披薩的價格也是越來越親民可愛。

所以披薩是什麼呢?某中國網友編造的名為「維基百科」的網站給出的定義是「傳統義大利食物,一般是摻入酵母的麵餅上添加西紅柿醬和芝士,並在烤爐中烤熟(traditional Italian dish consisting of a yeasted flatbread typically topped with tomato sauce and cheese and baked in an oven)」。簡單來說就是:

但其實這個定義只能幫得了一些人卻幫不了我們,比如在國內你就很難吃到一款只有這三種食材的披薩(美國有時候叫這個"simple pie"),再比如義大利人肯定會說你這不放羅勒的異教徒,再再比如有很多非常不錯的披薩是放白醬的,再再再比如很多意式的披薩甚至是不放芝士的。很多國內的吃貨剛到美國歐洲也吃不慣簡單到一無所有的披薩,總是嘀咕著至少要加點香腸青椒什麼的。

總之餅子上放些食材就算是披薩吧,大部分情況下多多的芝士還是挺重要的。其實後面這點就已經註定了披薩在中國的流行。前些日子看一個中國的美食博主說自己從小跟著中國長輩,從小就沒吃過太多奶製品,長到老大了咬了一口新鮮的馬蘇里拉乳酪(mozzarella),眼淚汪汪地不能接受中國的孩子竟然都錯過了這般美食。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們這一帶青年身上也有體現,比如我們對各種奶糖奶油甜點的喜愛,也解釋了很多小孩為什麼哭著鬧著要吃這種爸媽一口都不吃的必勝客:因為芝士好吃啊。

其實除了放芝士比較足,國內的必勝客大概也不是典型的美國披薩。其實它更像芝加哥/底特律風格的深盤(deep-dish)披薩,而這類披薩總在美國被人嘲笑詬病。一方面必勝客為了中國的改良還是很多的,比如很多日式中式的小菜,一方面必勝客本身在美國也屬於很獨特的一類,很多美國人並不願意吃用很多油煎得像是油餅一樣的披薩邊。當年我在美國吃到第一口必勝客的時候,感覺就是哇我好久沒吃過記憶中的披薩了:

當然必勝客這樣也是有好有壞,好是讓那些滿心期待的小朋友們確實一口咬了個大滿足,壞當然就是上火發胖啦,還有忠實的消費者們吃了好多年必勝客,還是沒體會到義大利人們發明披薩時的用心良苦。

我那個來紐約的朋友大概是這樣的,在國內吃了幾年的必勝客,很大程度上卻還是在吃滿滿的海陸雙拼,所以面都自己的第一口熱芝士和意式辣腸才會淚眼汪汪。當然我也跟他講說,必勝客其實是美國來的,在國內菜單上的「美式精選」就是cheese+pepperoni的粗暴組合,這位弟弟繼續淚眼汪汪地說:「可是我媽媽每次都說既然來了就要點最多最好的,而且這樣大家都能吃一些,還有,那個,美式精選好像下架了....」

哈哈哈好吧。

繼續講剛才我朋友愛上美式披薩的故事。在一年後,我又見到了這位兄弟,而當我們再談論起披薩時,他不僅沒有了當時的激動感,甚至一心想念國內的必勝客。類似的情況你我大概都見過很多。我想把出國的小孩對披薩的感情總結成一個【喜歡-嫌棄-喜歡】的模型,如圖所示:

並不是!這時候在美國吃了很多年披薩的老王就要跳出來罵我了,邊罵邊說,老子嫌棄了就沒再愛回去!

對哦,這個模型應該是這樣的:

至於為啥會這樣呢,我們必須從美國的披薩說起。

2. 美國披薩

我覺得文章開頭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表述美國披薩的總體特點:便宜、常見、街頭小吃。

我之前把剛來美國的人對這些食物的喜歡叫做「膚淺的熱愛」,是因為美國的便宜食物大都味道膚淺,調味粗暴而且很依賴便宜的原材料,比如大量的工業生產的芝士,味道單一的瓶裝醬料,或者劣質的香腸肉類。這最典型的例子大概就是赫赫有名的紐約披薩(New York Pizza/Slice)。千年不變的材料,統一的味道,便宜的價格,隨處可見的店面,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很多人對紐約印象不好跟這些披薩有很大關係。

紐約披薩相對於必勝客/棒約翰最大的特點就是大而薄,而且餅底上油非常少。如果你去某網友編造的網站Google搜索一下「紐約式吃披薩(New York Way to Eat Pizza)」大概就會看到很多這樣的圖片:

某年紐約的市長點了張披薩,沒有這樣吃而是用了刀叉,就然還被網友們嘲笑了很久。

但聰明的小朋友肯定發現了,可以對摺用手拿著吃,就證明了這披薩本身不油不香,吃到了邊緣會又糊又面,更別提什麼海陸雙拼的飽滿餡料了。(而且據我觀察,這種紐約披薩的風格已經快速地感染了全世界。某年我在義大利偏遠的小村莊訂了兩張披薩,到手發現都是這樣的風格,看我義大利語說得不好是外賓,主人還教我如何對摺法吃披薩,我心裡卻是萬馬奔騰不知道要不要跟他爭論這是意式還是美式。)紐約披薩的這一傳統直接導致你在美國無論到了那裡,買到手的便宜披薩都只是一個味道,這大概也正是為什麼無數朋友出國以後漸漸對披薩失去了熱愛:

「貌似除了芝士,美國佬的披薩還是挺難吃的。」

所以這就是你加入異端的理由么??

3. 異端披薩

這個章節貌似跟本文科普披薩的思路並不衝突,順便也是因為想要吐槽一下曾經的自己。曾經因為厭倦了單調的披薩而去嘗試各種奇奇怪怪的披薩,大都是踩了坑。這些坑包括但不限於:各地各民族的披薩, 很多類披薩食物或號稱自己是披薩食物,以及各種「西式麵餅(flatbread)」。

比如美國加州的酸甜烤雞披薩(BBQ Chicken Pizza)。特點是酸甜乾澀,因為大量使用罐裝醬料和雞胸肉,沒有雞肉味也沒有披薩味:

沒有什麼味道的文藝青年披薩(vegetable flatbread)。特點是考得很乾,沒有醬汁也缺乏真正的餡料(topping):

能在歐洲吃到很多的黎巴嫩羊肉披薩(Lahmajun)。特點是若身在歐洲城市,巴黎柏林什麼的,經常會被導航軟體或者當地人民推薦,有些味道很不錯,像是羊肉饢,有些質量差的就是味道腥臊衛生也堪憂:

紅極一時的喬治亞披薩(Khachapuri)。特點是幾年前在歐美吃貨圈特別火,因為有生雞蛋看起來很厲害大家都去吃,但其實味道平庸而創意貧乏,大部分價格也偏高:

再比如這種用打散的蛋液煎一個大餅又做成的披薩(啥!!!):

總之就是因為披薩本身定義不鮮明,世界各地的人們也都有吃餅的傳統和做餅的能力,披薩在全世界範圍流行很廣,樣式也很多,但好吃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什麼樣的披薩才是好披薩呢?為什麼這篇的封面圖看起來這麼好吃呢?我們要是想吃又要從哪兒吃起呢?感覺這篇信息太多了,待我下篇再更吧:【4. 好吃的披薩】和【5. 自己做披薩】。

下一篇鏈接:披薩的故事(2)


推薦閱讀:

吃了正宗的義大利披薩,你就知道必勝客那個叫麵餅
有哪些好的烘焙教材推薦?
西方甜咸之爭:披薩和菠蘿更配嗎?
想開一家披薩店,需要準備些什麼?
為什麼達美樂(DOMINOS)披薩在國內的人氣不如必勝客和棒約翰?

TAG:美食 | 披萨 | 旅行 |